受贿罪立法改革研究

受贿罪立法改革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1997年《刑法》第385条第1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为他人谋取利益”是我国现行刑法明确规定的收受型受贿罪的必备要件。但是由于理论界和司法界对这一要件的性质存在不同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对受贿行为的定性,影响着法制的统一。这种情况同时也大大阻碍了对受贿罪犯罪分子的惩治与打击,使不少受贿犯罪分子游离于刑事法网之外。笔者结合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提出对“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受贿罪构成要件的质疑。本文在体系结构上,除引言外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受贿罪的基本知识如受贿罪的概念、构成要件、特征、立法价值等作了详细介绍,从而引出论点,即我国受贿罪的实施现状——由于对“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理解不同,造成对同一性质的案件,形成不同的判决结果,直接影响了法制的统一。第二部分首先阐述了“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受贿罪构成要件性质的各种学说。目前主要有“旧客观要件说”、“新客观要件说”、“主观要件说”、“双重要件说”及否定论等五种学说,由于肯定论的各种观点都存在许多理论和实践的矛盾,致使诸如只收钱不办事、长期感情投资、未约定的事后收受财物等行为得不到惩处,进一步得出“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受贿罪构成要件的缺陷——造成理论上的混乱、不利于完善刑事法网、不利于与国际刑事司法接轨、违背了宪法制度和刑法原则。第三部分首先阐述了我国受贿罪的立法历程,然后通过介绍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受贿罪的立法规定,总结出我国与外国在受贿罪构成要件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四部分首先分析了“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受贿罪构成要件的存废之争的两种立场,主要有“取消论”和“保留论”两种观点。笔者同意“取消论”观点。本文提出借鉴国外大多数国家关于受贿罪的立法例,提出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应该取消“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把“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受贿罪的从重量刑情节,具有该情节的法定刑应重于一般的受贿行为。同时,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其法定刑又应重于为他人谋取正当利益,使罪刑相适应。其次,将新构建的受贿罪与馈赠、诈骗罪、敲诈勒索罪作了区分,进一步说明,将“为他人谋取利益”从受贿罪构成要件中删除后,并未降低关于处罚受贿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的可操作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受贿罪概述
  • (一) 受贿罪的相关知识
  • (二) 受贿罪的立法价值
  • (三) 我国受贿罪的实施现状
  • 二、我国受贿罪构成要件存在的缺陷
  • (一) 将“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受贿罪犯罪构成要件的各种学说
  • (二) 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受贿罪认定困境
  • (三) 将“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受贿罪构成要件的缺陷
  • 三、受贿罪的立法比较研究
  • (一) 将“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我国受贿罪构成要件的立法历程
  • (二) 国外关于受贿罪的立法规定
  • (三) 我国与国外关于受贿罪构成要件的比较
  • 四、修改完善我国受贿罪构成要件的基本思路
  • (一) 关于完善受贿罪构成要件的构想
  • (二) 取消“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之后在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利放贷型受贿犯罪问题探析[J]. 中国检察官 2017(02)
    • [2].受贿犯罪中的三个问题[J]. 光彩 2017(03)
    • [3].关于斡旋受贿犯罪立法完善的研究[J]. 法制博览 2017(14)
    • [4].干股型受贿犯罪问题解析[J]. 法制与经济 2017(09)
    • [5].贪污、受贿犯罪后情节适用的规范化研究——基于200例贪污、受贿判决文本的实证分析[J]. 法律适用 2016(09)
    • [6].财产性利益作为受贿犯罪对象疑难问题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24)
    • [7].浅析干股分红型受贿犯罪[J]. 法制博览 2015(15)
    • [8].论斡旋受贿犯罪的立法完善[J]. 河北企业 2015(08)
    • [9].受贿犯罪风险防范研究——以G省2015年至2017年的120个受贿案例为样本[J]. 法治论坛 2018(03)
    • [10].波黑的行贿与受贿犯罪[J]. 经济刑法 2018(00)
    • [11].受贿犯罪运行规律、内在逻辑与有效治理——基于C市基层法院30份刑事判决书的分析[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7(06)
    • [12].浅谈行受贿犯罪案件翻供现象及应对措施[J]. 法制博览 2018(02)
    • [13].中日韩受贿犯罪法定刑设置之比较研究[J]. 行政与法 2013(11)
    • [14].“合作投资型”行受贿犯罪分析[J].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2013(11)
    • [15].借据不是逃避刑事责任的“护身符”——浅议“借用型”受贿犯罪的认定[J]. 法制与经济 2014(15)
    • [16].收受干股型受贿犯罪疑难问题探析[J]. 河南社会科学 2013(06)
    • [17].试论若干新类型受贿犯罪的司法认定[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3(08)
    • [18].简析受贿犯罪中反侦查的行为表现[J]. 法制与社会 2012(20)
    • [19].试论如何运用证据公诉当前受贿犯罪[J]. 法制与社会 2012(31)
    • [20].试论受贿犯罪的未遂形态[J]. 中国产业 2012(06)
    • [21].试析干股型受贿犯罪的若干问题[J]. 知识经济 2011(02)
    • [22].赌博型受贿犯罪的司法认定[J]. 中国检察官 2010(05)
    • [23].论商业受贿犯罪的主体[J]. 法制与社会 2010(21)
    • [24].浅议共同受贿犯罪的处罚原则[J]. 法制与社会 2009(06)
    • [25].论间接受贿犯罪的客观构成要件及其缺陷[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9(02)
    • [26].受贿犯罪的特点、心理动因及预防对策浅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17)
    • [27].我国受贿犯罪防治浅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 2008(01)
    • [28].当前我国受贿犯罪的特点及其防治[J]. 才智 2008(01)
    • [29].浅析合作投资型受贿犯罪[J]. 新西部 2018(27)
    • [30].如何区分介绍贿赂与行、受贿犯罪共犯行为[J]. 人民检察 2016(20)

    标签:;  ;  ;  ;  

    受贿罪立法改革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