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被广泛运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也对政府治理理念和治理范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新公共管理理论应运而生。在“掌舵”而不“划桨”思想的指导下,公共事务外包逐渐成为实践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推动下,政府信息化外包进展十分迅速。这在中国海关也得到反映,信息化外包已经成为海关转变职能、实现创新发展的一大亮点。本文以上海海关为例,回顾了中国海关信息化外包的由来和发展,分析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研究,本文提出以下3个观点。第一,信息化外包是海关体制和机制改革的突破口,有利于海关按照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再造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第二,适度外包方式引进社会专业力量是海关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三,在推进海关信息化外包过程中,还必须注意风险防范,本文把信息化外包所带来的风险分解为公共性风险、效率性风险、技术性风险三个层面加以分析,进而提出化解风险的对策。本文由导言和五章正文,加上一个结语共7个部分组成。导言着重论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了本文的观点:外包是海关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实现途径。第一章梳理了与政府部门信息化外包相关的理论,包括有限政府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一代理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和流程再造理论,分别进行了分析总结。此外,还对政府部门信息化外包的相关概念予以合理界定。第二章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分别选取了美国和新加坡,对这两个国外政府信息化外包的案例进行了介绍分析;选取了国家税务总局和四川省各级地方政府,对这两个国内信息化外包的案例进行了介绍分析。在介绍过程中,着重分析了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以为中国海关信息化外包提供参考。第三章从介绍中国海关信息化战略概要入手,分析了中国海关推行信息化的动因,回顾了中国海关推行信息化外包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第四章以上海海关为例,分析了中国海关信息化面临的挑战,从认识层面、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分析了这些挑战的根源。第五章分析了信息化外包对中国海关体制改革和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意义,指出了面临的机遇,提出了继续推进信息化外包的目标、模式和实施步骤建议。同时,还把海关信息化外包面临的风险分解为公共性风险、效率性风险和技术性风险加以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制定规划、建立制度、强化绩效评估等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结语部分主要谈了中国海信息化外包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