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在正常广西巴马小型猪上建立肠腔分流入肝血流阻断的动物模型,了解动物肝脏耐受缺血的安全时限,为临床上阻断肝脏血流的时间及设计合理手术方案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18头随机分为2组:A组(肝血流阻断90min)、B组(肝血流阻断100min),观察动物术后存活情况,检测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不同时相点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 结果:(1)A组长期存活率为100%,B组长期存活率为44.4%,两者差异显著;(2)两组动物于缺血及复流1hALT水平变化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此后逐渐升高,至术后2d、3d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4d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d、3d时B组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5);(3)两组动物于复流1h时AST水平达到峰值(P<0.05),此后AST水平逐渐下降,到术后3d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流1h,术后1d、2d时B组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4)动物术前、术中、术后持续性测定GGT、ALP、ALB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两组间各时相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5)A组动物缺血时D-BIL、T-BIL水平显著升高(P<0.05),复流1h后降至正常水平(P>0.05),B组动物于缺血时D-BIL、T-BIL升高,至术后4d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5),5d后恢复正常(P>0.05),于复流前、复流1h、术后1d、2d、3d、4d时B组动物D-BIL、T-BIL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5);(6)根据病理学计分、统计学分析表明:A组动物缺血90min时与缺血前比较肝组织有明显损伤(P<0.05),复流1h后肝组织损伤进一步加重(P<0.05),肝组织结构于术后4d恢复正常(P>0.05);B组动物缺血100min时与缺血前比较肝组织有明显损伤(P<0.05),复流1h后肝组织损伤进一步加重(P<0.05);术后死亡动物尸检见组织大片溶解坏死,长期存活动物肝组织结构于术后4d恢复正常(P>0.05),与A组比较,肝组织在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损伤显著,其坏死灶明显增多(P<0.05)。 结论:(1)肠腔分流条件下入肝血流阻断的动物模型能避免在肝门阻断同时门静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外科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0(03)
- [2].门静脉阻断下自制在体冷灌注液对肝脏保护作用的研究[J]. 西南国防医药 2012(01)
- [3].肠腔分流条件下猪单纯门静脉阻断的安全时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8(24)
- [4].肠腔分流:优化“联合血管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新技术[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