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以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叶片、叶柄愈伤组织为材料,对诱变后的愈伤组织分化和再生植株的生根情况与染色体数量变异进行了研究,并对辐射诱变后再生植株基因组DNA变异进行了AFLP分析,结果如下:1.经γ射线和EMS处理后,愈伤组织的生长受到抑制,分化率显著降低。60Coγ,诱变愈伤组织的半致死剂量为20Gy,该剂量的愈伤组织分化率为53.2%。2用EMS诱变白桦叶柄愈伤组织,得到半致死剂量为:5h为0.3%、4h为0.5%、3h为0.7%、1h为1.0%;致死剂量为:4.5h为0.7%、2h为1.0%。用EMS诱变白桦叶片愈伤组织,得到半致死剂量为:6h为0.3%、5h为0.5%、2h为0.7%、1h为1.0%;致死剂量为:4h为0.7%、3h为1.0%。3.γ射线处理后的植株变异率在80.68%以上,而腋芽增殖的组培苗的变异率仅为31.5%。EMS诱变后的愈伤组织细胞中,非整倍体所占的比例较诱变前明显增加,而二倍体的比例明显下降。辐射剂量和DNA遗传距离在10 Gy-25Gy的范围内呈正相关,从最小10GY的0.293,25GY加大到0.428。化学诱变中不同的愈伤组织类型诱变后也有所不同,即叶片愈伤组织细胞中非整倍体少于叶柄愈伤组织细胞中非整倍,而单倍体、二倍体、超二倍体略多。4.辐射剂量为10 Gy-20Gy的范围内,剂量与根长度和生根率成负相关。5.初步建立了白桦愈伤组织辐射诱变技术。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白桦概况1.2 白桦组织培养研究进展1.3 植物组织培养中体细胞的遗传变异及遗传学基础1.3.1 细胞的全能性1.3.2 植物组织培养中体细胞的遗传变异1.3.3 细胞的异常分裂机制1.3.4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关系1.4 化学诱变技术1.5 化学诱变的分子机理1.5.1 直接以DNA为靶的诱变1.5.2 不以DNA为靶的间接诱变1.6 核辐射诱变育种1.7 辐射诱变机理1.7.1 细胞水平上诱变机理研究1.7.2 分子水平上诱变机理研究1.7.3 γ射线1.8 AFLP检测变异1.9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 材料和方法2.1 实验材料2.1.1 植物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的诱导材料2.1.2 辐射诱变再生植株染色体变异的材料2.1.3 化学诱变愈伤组织材料2.2 实验方法2.2.1 白桦愈伤组织2.2.2 染色体观察2.2.3 AFLP相关技术3 结果与分析3.1 γ射线处理白桦愈伤组织的生物学效应及染色体数目变异3.1.1 γ射线处理对白桦愈伤组织分化率的影响及适宜诱变剂量的确定3.1.2 不同辐射剂量对再生植株组培苗生根的影响3.2 γ射线处理后的愈伤组织再生植株染色体数目变异分析3.2.1 辐射剂量为10Gy的再生植株染色体数目变异情况3.2.2 辐射剂量为15Gy的再生植株染色体数目变异情况3.2.3 辐射剂量为20Gy的再生植株染色体数目变异3.2.4 辐射剂量为25Gy的再生植株染色体数目变异3.2.5 辐射剂量为30Gy的再生植株染色体数目变异情况3.2.6 辐射后染色体整体数目变异3.3 辐射诱变后再生植株的AFLP分析3.3.1 DNA的提取与酶切3.3.2 预扩增3.3.3 引物的选择3.3.4 供试材料遗传距离和聚类图3.4 EMS诱变的生物学效应及染色体数目变异3.4.1 不同EMS浓度及浸泡时间对白桦叶柄愈伤组织诱变效果的影响3.4.2 不同EMS浓度及浸泡时间对白桦叶片愈伤组织诱变效果的影响3.4.3 培养基中加入EMS对于白桦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3.4.4 叶柄愈伤组织半致死剂量条件下的染色体数目变异3.4.5 叶片愈伤组织半致死剂量条件下的染色体数目变异4 讨论与建议4.1 γ射线对愈伤组织产生的影响4.2 EMS对愈伤组织产生的影响4.3 细胞学变异与分子水平变异之间的联系4.4 诱变技术在白桦组织培养中的应用5 结论5.1 不同辐射、化学诱变剂量诱导后对白桦组培苗叶片愈伤组织分化率的影响5.2 不同辐射化学剂量对再生植株染色体数目的影响5.3 不同辐射剂量对再生植株生根率的影响5.4 对辐射诱变后再生植株进行 AFLP分析5.5 初步建立了白桦愈伤组织辐射诱变技术参考文献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白桦论文; 愈伤组织论文; 射线论文; 染色体数量变异论文;
白桦愈伤组织的~(60)Coγ射线和EMS诱变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