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中国外交成就斐然(论文文献综述)
袁伟华,尉晓甜[1](2021)在《中国共产党和平外交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文中认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为了寻求民族独立、推翻"三座大山",积极争取革命援助,为中国革命事业打下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外来干涉,积极支持广大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不断扩大中国外交空间,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和平环境;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发展,推动全方位外交,为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环境;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合作框架,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回顾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百年历程,不仅对于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外交成就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为未来制定新的和平外交政策提供借鉴。
庞坤缺[2](2021)在《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随着世界历史的不断发展,开放成为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必然要素,体现了一个国家致力于自身发展和不断走向世界的发展诉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和稳定器,其中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就是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历史雄辩地证明,对外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在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开放”“怎样扩大开放”“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理念、新倡议,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对外开放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的集中概括,也是新时代中国实施全面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遵循,同时,为探寻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方案,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本文围绕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这个主题,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再探讨其理论特征、扩大对外开放与深化对内改革的辩证逻辑关系,接着深入梳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包括时代背景、理论渊源、现实依据等,再对其主要内容以及主要内容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论述,接着从思想维度和实践维度,探析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最后从理论创新、实践意义、世界影响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论文共分六个章节展开具体论述。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把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述评、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等问题,梳理介绍清楚,为整个研究奠定坚实基础。第二章是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基本理论概述,本章首先对开放、对外开放、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等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分析,再具体分析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征,最后在改革开放的框架内分析了扩大对外开放与深化对内改革的辩证关系。本章是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理清了一些基本概念,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将本课题的研究不断推向深入。第三章重点论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主要从其形成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现实依据等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全面阐释。概而观之,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有着深刻必然的依据。国际、国内环境的新变化、新特点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它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开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对外开放思想为理论基础,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对外交往理念、对外开放理论,成为其形成的宝贵思想资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发展时期、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根本性变革、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等,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现实根基。第四章论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本章从坚持开放发展新理念、完善对外开放布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并从根本理念、战略布局、重要支撑、价值目标、重要保障等方面,剖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之间所具有的严密内在逻辑关系。这一章是本文研究的逻辑中心,为后两章的研究做好铺垫、打下基础。第五章针对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展开剖析,本章从思想维度和实践维度两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具体来看,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统一、坚持民族情怀和全球视野相统一是其在思想维度的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坚持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相结合、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是其在实践维度的方法论。在新时代境遇下,科学把握、系统剖析其方法论,对于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的理解和实践方略的践行,指导新时代对外开放不断向高水平迈进,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六章归纳总结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本章是论文研究的逻辑终点,在前几章分析论述的基础上,本章从理论创新、实践意义和世界影响三个方面,集中揭示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具体来看,从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开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等方面总结了其理论贡献;从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全面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助力中国话语体系传播等方面剖析了其实践意义;从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探索国际合作新机制、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探讨了其世界影响。
龙沛[3](2021)在《罗马波斯战争研究(66BC-628AD)》文中研究说明公元前66年至公元628年间,以地中海盆地为核心的罗马—拜占庭帝国与以伊朗高原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核心的帕提亚—萨珊帝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周期性相互攻伐,即所谓的“罗马波斯战争”。罗马波斯战争从广义上延伸,可以指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期间罗马人(晚期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和早期拜占庭帝国)与波斯人(帕提亚帝国和萨珊帝国)为争夺西亚地区进行的长达七个世纪的政治、军事、宗教和文化较量。双方交往的方式以战争为主,但战争背后牵涉东西方两大文明之间在各个领域和层次的全方位对抗。从欧亚草原游牧民族到高加索和阿拉伯沙漠诸王国、部落乃至非洲诸王国,两大帝国内外众多国家和族群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罗马波斯战争,罗马波斯战争的行为体数量和交往复杂性远远超出罗马和波斯两大帝国本身。罗马波斯战争贯穿双方国家地缘安全战略、宗教意识形态、经济贸易利益、文化同化与抗拒的全方位博弈。罗马波斯战争成为古代持续时间最长、波及地域最广、涉及国家和族群最多的战争,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从宏观历史背景和古代地中海—西亚文明圈的交往发展趋势来看,罗马波斯战争是古典时代后期罗马人和波斯人在西亚和东地中海地区双向对冲扩张的结果。罗马波斯双方均渴望完全继承亚历山大大帝留下的希腊化世界遗产,尤其是塞琉古王朝在西亚的政治遗产,因而双方冲突不可避免。塞琉古王朝作为希腊化世界疆域最辽阔的国家,其鼎盛时期将整个西亚地区和中亚一部分囊括其中,塞琉古帝国的疆域构成了亚历山大大帝希腊化遗产中最大的一部分,也继承了原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大部分亚洲疆土。因此,罗马人和帕提亚人都把征服塞琉古王朝的西亚属地作为复兴亚历山大帝国和波斯帝国的必要手段。塞琉古王朝在两河流域和叙利亚地区大力经营,客观上为后来罗马人和帕提亚人在西亚地区的统治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帕提亚帝国在塞琉古王朝东都塞琉西亚对岸营建新都泰西封,并与萨珊帝国接续统治六百余年。罗马—拜占庭帝国则将塞琉古王朝故都——叙利亚的安条克作为其在东方的统治中心。因此,罗马波斯战争首先是双方争夺并维护塞琉古王朝西亚遗产的战争,塞琉古王朝也正是在罗马和帕提亚的东西夹击下走向衰亡。罗马和帕提亚在西亚和东地中海的扩张于公元前2世纪初开始,历时百余年,至公元前1世纪中叶双方在西亚正式接触。通过对东地中海和西亚地区的双向扩张,罗马共和国和帕提亚帝国最终将亚历山大大帝留下的希腊化世界基本瓜分完毕。最终罗马共和国控制小亚细亚、黎凡特和埃及,而帕提亚帝国控制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地区,近东地区形成罗马—帕提亚两极格局。此时双方若要继续原先的扩张方向,就必然与对方爆发冲突,这便是持续六百余年罗马波斯战争的开始。罗马波斯战争总体根源为双方对西亚和东地中海地区霸权的争夺,但双方各自在不同时期的战略态势、文化秉性、意识形态和国家实力决定了双方在战争中战略目标、战术手段及交往方式的不同,但总体上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罗马波斯战争既具有长时段、高烈度和长周期的特点,又具有间歇性、突发性和妥协性特征。双方长达7个世纪的较量对两大帝国内外各民族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欧亚草原和沙漠游牧部落通过深度参与罗马波斯战争加快了其文明化进程,并最终改写西亚和地中海地区文明秩序。但两国交界处的高加索和西亚诸小国由于处于两大帝国夹缝中均未逃脱被肢解和灭亡的命运。罗马波斯战争对两大帝国本身既是双方国运的生死较量,又是统治者个人野心和帝国理想的主观驱动。在罗马波斯战争期间,两国由于综合国力大体势均力敌且理想战略纵深重合,罗马与波斯任何一方建立绝对安全疆界的努力均从根本上损害对方的安全,导致双方在西亚长期形成二元对抗僵局和两极安全困境。罗马波斯战争作为古代世界扩日持久、勾连东西的文明大战,对现代西方和东方文明对彼此的历史认知产生了许多潜在的深刻影响。在文明理想和统治者意志层面上,罗马人恢复亚历山大大帝事业的理想和波斯人恢复居鲁士大帝事业的宏愿在西亚和东地中海地区形成战略对冲,双方均不具备凌驾于对方的绝对政治和军事优势,仅在不同时期先后占据相对优势。双方综合国力对比在7个世纪内经历了此消彼长的复杂变化,但总体在西亚和东地中海保持战略均势,双方对对方领土的征服成果均不能持久。罗马波斯战争后期,随着两大帝国交界处的缓冲国和附庸国相继被瓜分和吞并(亚美尼亚、加萨尼和莱赫米王国等),两国战争烈度在7世纪初达到最高峰,且均一度将对方逼至绝境。与此同时,阿拉伯沙漠各部落由于长期参与罗马波斯战争,其政治组织、军事技术和文明程度迅速提高,终于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催化下诞生了中东地区最后一个一神教——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人统一国家——麦地那乌玛政权。罗马人和波斯人在7世纪初的生死大战之后国家实力消耗殆尽,而西亚和东地中海地区因长期处于战争前线经济凋敝、民怨沸腾,两国在阿拉伯沙漠边缘构建的附庸国体系也于此时彻底瓦解,遂使得阿拉伯人大征服的门户洞开。罗马波斯战争是希腊罗马文明和波斯文明在古代的终极对决,见证了古代世界帝国的发展极限。罗马波斯战争和欧洲民族大迁徙、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兴起等重大历史事件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了古典时代的结束和中世纪的到来。
张晨影[4](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研究》文中指出“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其中,制度自信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坚定制度自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需要,是提升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能力的需要,也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可见,研究制度自信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由绪论和四个章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分析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等。第一章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相关的问题作学理分析。重点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及结构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内涵、四个自信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坚定制度自信的意义。第二章主要是回答何以能够自信的问题。主要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主要依据,包括理论依据、历史文化根基、内在依据、实践证明以及世界效应等几个方面。第三章分析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面临的现实挑战。主要从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识上的偏差以及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等方面来分析。第四章主要针对存在的挑战,提出坚定制度自信的对策。主要从筑牢意识形态安全的“防火墙”、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宣传教育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当中完善制度建设等方面来进行思考。
熊务丰[5](2021)在《马克思革命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文中提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革命的内涵指向为人类从事的一切“改变世界”或“对现存事物的改造”的活动。对于20世纪的中国而言,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主题就是革命。在整个现代历史的进程脉络中,中国革命是一场历经四分之三个世纪的“漫长革命”,它历经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外交等领域都进行了全方位的革命性改造。中国革命是独一无二的,是一场最为持久和最为深彻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革命谱系中,有三个重大的历史性阶段: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总结20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中国革命的影响贯穿始末,而整个中华民族在中国革命的伟大进程中,一直朝着一个宏伟目标前进,即中国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和民族伟大复兴”。辛亥革命之后,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思想条件和组织基础。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为了推翻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民主革命的道路救亡图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正反经验的积累主要归功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形势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国际国内的经验教训,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艰难而又曲折地探索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走向现代社会树立了一个崭新的起点,为中国实现向社会革命的转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的坚实基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着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社会革命永不停息的根本理由,社会革命将始终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过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在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后实现最终开辟的,但也是在前三十年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在探索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效进行社会革命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达四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高度。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现的新格局新变化,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审时度势,对新历史时期的新特点新趋势作出科学的分析预判,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实施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一系列历史性转变,人们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将新时代的社会革命纵深推进到更高层次。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不断进行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改造,刀刃向内进行了坚决、彻底的自我革命,保持了党自身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历史研究以总结经验、启迪未来为理论旨归。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中国人民的在伟大而又复杂的中国革命中融入了诸多伟大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进程中,既要解决中国因传统而产生的遗留问题又要聚焦新的发展阶段产生的新矛盾、不断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革命进程中形成的基本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新的境界迈进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迪作用,我们必须将其总结和践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理论前提;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根本保障;问题导向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的实践根基;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力量之源。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循着中国革命所生成的内在逻辑,正在并将继续用自己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向全世界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美好发展前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拥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动员力,中国在新冠疫情危机关头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积极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念,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全面胜利,并将继续用实践行动为中国人民谋求幸福;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勇于进行自我革命,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新境界;同时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把握正确的社会革命方向,不断缔造新的发展奇迹;中国正在开创一种崭新的人类发展文明道路,对整个人类文明和世界历史进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革命开创的中国道路为人类文明探索出崭新的发展模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经验;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为科学社会主义带来希望。
朱洲[6](2021)在《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以及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伟大实践中,党的干部队伍工作从研究探索到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其过程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光辉,又以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适应形势任务需要的干部队伍,为党国家事业的顺利发展和取得重大成就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科学提出了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强化了党管干部、组织选人,加大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并修改完善党章,先后两次修订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在自我革命的优秀传统鞭策下,坚持守正创新,形成了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共产党在干部队伍建设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做法以及由此淬炼的指导思想,已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组成部分,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世界观、方法论,为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供了遵循。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为研究对象,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下,重点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关键问题展开探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对包括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及其建设等进行概念界定。重点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在理性甄别的基础上,分析中华优秀传统吏治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同时分析国外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作为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将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时期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进行分析,提出不同历史阶段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主要体现和价值所在。第三,归纳分析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重点阐述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组织、能力、作风以及纪律建设等方面的实践做法与基本经验。第四,总结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精髓和价值。在特点方面,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包括:体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要求,在形式上是经由党的主要领导人阐述,与时俱进丰富完善等。提出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贡献,包括: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建立的党员干部队伍保证了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贯彻落实。第五,分析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时代际遇,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并在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经验、内容以及方法等问题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成向东[7](2021)在《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国际合作”问题就是研究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国际合作现象与行为的普遍性与复杂性使理论研究成为一大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人类文明也进入多层次、多元化、多问题碰撞交融、竞争合作的阶段,单一或局部的、简单的方式已经无法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动态性、开放性、复杂性以及系统性的发展问题。在多元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寻求合作将会更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如何走向和合共生、命运与共的道路既是扬弃旧的世界秩序,构建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也是人类走向合作文明的重大实践课题。从全球的视野和胸怀去理解“合作”已经成为理论与实践的迫切需要,“合作”理应成为当今世界“大理论”视阈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现实主义者们看到的是世界之乱与大国冲突的种种现实,但人类终究是向前看的“智慧生灵”,需要以非凡的勇气、足够的“智慧”走出冲突的困境。冲突与合作是一个可以相互转化的统一体,只要有解决冲突的架构,就会有合作的基础。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逻辑。如何以“大合作”的实践形式走向未来是当代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问题驱动发展转型,危机生成发展共识。当人类社会面临共同的发展难题时,如何促进人类对全球发展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刻反思,将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走向。如果国际合作世界观、国家能力与国际制度三个变量系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实践层面的增量改进与优化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国际秩序和谐化的可能性要素就会不断积累增加。“霸权稳定”的终结与新的“合作稳定”秩序的产生将不可避免,代替旧有观念的,将是新的“合作文明”的实践与真正“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分析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础概念、立论基础、范式结构、实践逻辑、现实困境与深化路径。具体而言,就是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方法出发,以系统化理论框架解释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探求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三个基本变量因素,即“世界观-能力-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怎样影响国际体系的变动,促进世界走向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规律。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建构的最终目的是从复杂的国际合作现象中发现合作的“中国逻辑”与“中国特色”。论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研究起点。集中阐释了国际合作的相关基本概念,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概念界定,并阐明“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立论基础。主要从四个维度阐述了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渊源,构成了本文的立论基础。第三章是理论分析。尝试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即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能力-制度”系统结构,着力探讨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根本上揭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规律性。第四章是实践考察。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变;从“世界观-能力-制度”结构范式出发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进行案例分析;系统总结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经验;第五章是现实困境。从世界观、国家能力、国际制度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第六章是深化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路径。
王秀芳[8](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闫磊[9](2020)在《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文中研究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与自身的革命理念紧密相关,换言之,对国际形势的认识与制定的对外政策本身就是其追求革命目标的一部分。以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变动与国际共运的发展为背景,考察中共在探索对外政策方面的独立自主之路,是本文的研究视角与思路。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在于:一方面列强诸国对中国社会控制之深,中国政局的变化深受外部势力的影响,中外关系错综缭乱,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共在对外政策上长期保持了遵从苏联的基本方向。从本质上讲,中共对外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上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以中国革命为中心,将世界革命与民族革命,阶级利益与国家利益统一起来,根据具体的实际形势,选取正确的价值标准来区分内外,达到统战的目的。共产国际存在期间,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与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对国际共运的战略做了三次重大调整。这些战略转折深刻影响到中共的革命路线,几乎完全照应了中共革命的三个时期:大革命时期;苏维埃革命时期;抗战时期。第一次转折是在1921年前后,列宁与共产国际从发动欧洲范围的世界革命转向东方的民族殖民地革命,将东、西方两种性质的革命统一于世界革命的进程中。受此指导,中共成立初期的革命路线确定为与民族资产阶级组成联合战线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但比较而言,在革命的双重任务中,中共赋予了对外反帝以更为重要的意义。第二次转折是在1928年完成的,共产国际六大以“第三时期”为理论依据,形成了中期“左”倾路线。中共受此理论的影响,按照苏维埃革命的要求推行了两次“左”倾进攻路线。这期间,作为区域政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根据列宁主义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政策,虽然仍饱含反帝卫苏的内容,但逐渐将重心转向抗日。第三次转折是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提出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战略,中共也根据国际七大的精神提出了具有统战性质的抗日外交政策。尽管在“慕尼黑协定”出台后,共产国际重提世界革命与反对一切帝国主义,中共对国民党和英美国家亦实行戒备。但此后以新民主主义论的提出为标志,特别是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意识到在革命立场上与共产国际根本相异,进而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以马列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内容的思想教育运动。同时,在抗战中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也走出了全面的、自主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外政策与世界革命相联系,且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又成为对内革命路线制定的现实依据。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后期探索出的外交道路与形成的外交思想,可总结为:将世界革命与国家革命,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统一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既坚持原则又不失策略,积极利用国际局势与中外关系中一切有利因素,贯彻以统战思想为革命服务。在思想成果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思想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的历史时段观照,本文最后从外力与内争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对国际主义与世界革命认识的演变,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外思想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影响三个角度,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钟晓雅[10](2019)在《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启程以来,已走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段漫长而艰辛的历史岁月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受世情与国情两个“具体实际”的影响和制约。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国际环境因素作为制定和执行国家内外战略政策的重要依据,在应对国际环境机遇和挑战的同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断推向前进。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每一个重要理论成果,都与国际环境的发展演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际环境影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题研究的应有之义。研究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必须弄清国际环境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概念及二者的互动关系。对于主权国家来说,国际环境既是一种外部影响因素,又是一个动态影响过程,具有客观性、规定性、双重性、多变性特征;既是一个复合概念,又是一个系统概念,包含诸多构成要素。国际环境对国家的道路选择、制度规范、思想意识、发展方略、对外战略等方面都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全部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要解决中国问题,必须进行中国化,这有助于打破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实践逻辑,增强马克思主义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的话语权,发挥中国对优化国际环境的推动作用。国际环境深刻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认知、践行和创新发展,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科学应对国际环境影响,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种子是在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中萌发的,国际环境深刻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期间,国际经济环境、国际政治环境、国际文化环境都对近代中国产生深刻影响。严重的民族危机促使中国各阶级阶层的先进人士开始反思历史与现实,试图通过走“西学”之路,使中国摆脱落后挨打的困境,但种种道路都因为不适合中国国情而宣告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深刻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中国的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国外的留学经历、中外社会思潮的论战、世界革命运动高涨等因素相互交织,成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育成的重要外部条件,推动中国工人阶级迅速觉醒和成长。一批具有爱国思想的先进分子开始接触、学习、信奉、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在苏维埃俄国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由此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之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中国的国际环境极为复杂。国际帝国主义对华政策的攻与破、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战与和、苏共方面对中国革命的亲与疏、“第三世界”力量的增与减、世界权力结构重组和两极格局形成等外部环境变量相互交织,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制定和实施国家战略政策的重要依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对20世纪上半叶国际环境准确研判和把握的基础上,围绕“什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明确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实践层面上走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独特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重要理论成果,迎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一时期,由于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还不够成熟,对一些国际问题的认识出现偏颇,犯了一些“左”倾和右倾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经历了一些失败与挫折。然而,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实现了在曲折中前进。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创造的理论成果,又反作用于国际环境,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乃至对整个20世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世界形势和发展趋势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潮流初步呈现,国际政治多极化初见端倪,苏东国家发生剧变,这成为中国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面对和应对的国际环境。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敏锐的政治眼光把握世界大势,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重大判断,在全党全社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重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三步走”战略目标,实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战略部署,明确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决抵制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的“和平演变”,开创了符合时代发展和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重要理论成果,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为其他国家寻找通往现代化的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20世纪90年代以后,面对国际环境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应对国际环境影响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科学发展观,筑牢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生面,对于推动世界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共十八大之后,世情、国情、党情再次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霸权主义和新干涉主义有所抬头;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发展中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科技进步向纵深推进,为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全球性问题凸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夙愿;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深刻复杂。面对前所未有的的机遇和挑战,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国际环境影响,创生国内治理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施“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创治国理政新局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优势;创新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如此,我们党还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提出了中国参与国际交往的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以更加积极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构建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迎来了新的历史性飞跃。历史研究以总结经验、启迪未来为理论旨归。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理论前提;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实践基础;紧跟时代潮流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树立世界眼光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崭新视野;坚持党的领导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根本保障。这些基本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和指导意义,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并继续践行。
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中国外交成就斐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中国外交成就斐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和平外交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积极争取革命援助:为中国革命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
二、独立自主: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和平环境 |
三、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服务 |
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创新时代的新局面 |
(一)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
(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三)倡议“一带一路”合作 |
(四)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
结语 |
(2)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开放的内涵 |
2.1.2 对外开放的内涵 |
2.1.3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涵 |
2.2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征 |
2.2.1 宽广的马克思主义视野 |
2.2.2 强烈的风险意识 |
2.2.3 博大的国际胸怀 |
2.2.4 科学的思维方式 |
2.2.5 形象的语言风格 |
2.3 扩大对外开放与深化对内改革的关系 |
2.3.1 以开放促改革,对外开放为对内改革提供丰富经验 |
2.3.2 以改革促开放,对内改革为对外开放提供坚实基础 |
2.3.3 二者辩证统一,共同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
3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 |
3.1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
3.1.1 国际背景 |
3.1.1.1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时代潮流 |
3.1.1.2 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发生新变化 |
3.1.1.3 国际规则体系面临深刻变革 |
3.1.2 国内背景 |
3.1.2.1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
3.1.2.2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
3.1.2.3 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持续上升 |
3.2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渊源 |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开放的理论 |
3.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开放的理论 |
3.2.1.2 列宁关于开放的理论 |
3.2.2 中国共产党人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2.1 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2.2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2.3 江泽民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3.4 胡锦涛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交往和开放的思想资源 |
3.2.3.1 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
3.2.3.2 郑和下西洋,“锐意通四夷”的睦邻友好交往思想 |
3.2.3.3 林则徐、魏源等人的“知夷情”“解夷事”“睁眼看世界”等开放思想 |
3.2.3.4 康有为、梁启超的开放思想 |
3.2.3.5 孙中山的开放主义思想 |
3.3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依据 |
3.3.1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 |
3.3.2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发展时期 |
3.3.3 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根本性变革 |
3.3.4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 |
4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4.1 根本理念:坚持开放发展新理念 |
4.1.1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
4.1.1.1 开放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 |
4.1.1.2 扩大开放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
4.1.2 开放发展新理念的丰富内涵 |
4.1.2.1 主动开放 |
4.1.2.2 全面开放 |
4.1.2.3 共赢开放 |
4.1.2.4 双向开放 |
4.1.2.5 公平开放 |
4.1.3 加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
4.1.3.1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4.1.3.2 推动贸易强国建设 |
4.1.4 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
4.1.4.1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特点 |
4.1.4.2 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更均衡更充分的高质量发展 |
4.2 战略布局:完善对外开放布局 |
4.2.1 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
4.2.1.1 打造东部沿海开放新高地 |
4.2.1.2 加快内陆沿边开放步伐 |
4.2.1.3 陆海统筹推动海洋强国建设 |
4.2.2 完善对外开放贸易布局,推动我国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 |
4.2.2.1 不断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
4.2.2.2 推动多边、区域、双边贸易协同发展 |
4.2.2.3 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
4.2.2.4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
4.2.3 完善对外开放双向投资布局,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协调发展 |
4.2.3.1 稳步实施“引进来” |
4.2.3.2 积极推进“走出去” |
4.3 战略重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
4.3.1 “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历程 |
4.3.1.1 “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 |
4.3.1.2 “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化 |
4.3.2 “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目标 |
4.3.2.1 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 |
4.3.2.2 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 |
4.3.2.3 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 |
4.3.2.4 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 |
4.3.2.5 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
4.3.3 “一带一路”建设的丰硕成果 |
4.3.3.1 政策沟通不断深化 |
4.3.3.2 设施联通不断加强 |
4.3.3.3 贸易畅通不断提升 |
4.3.3.4 资金融通不断扩大 |
4.3.3.5 民心相通不断促进 |
4.3.4 “一带一路”建设对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影响 |
4.3.4.1 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
4.3.4.2 为我国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辟广阔空间 |
4.4 重要支撑: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
4.4.1 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中国定位与角色 |
4.4.1.1 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定位 |
4.4.1.2 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角色 |
4.4.2 以中国智慧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
4.4.2.1 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
4.4.2.2 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
4.4.3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 |
4.4.3.1 在全球政治和安全领域展示中国担当 |
4.4.3.2 在经济金融领域提供中国方案 |
4.4.3.3 在网络治理新兴发展领域承担中国责任 |
4.4.3.4 在构建国际海洋新秩序中贡献中国力量 |
4.5 价值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4.5.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
4.5.1.1 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 |
4.5.1.2 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
4.5.1.3 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
4.5.1.4 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
4.5.1.5 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
4.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途径 |
4.5.2.1 政治上坚持对话协商,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 |
4.5.2.2 安全上坚持共治共处,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 |
4.5.2.3 经济上坚持合作共赢,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 |
4.5.2.4 文化上坚持互鉴共存,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 |
4.5.2.5 生态上坚持绿色低碳,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
4.6 重要保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
4.6.1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 |
4.6.1.1 相互尊重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坚实基础 |
4.6.1.2 公平正义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
4.6.1.3 合作共赢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理念 |
4.6.2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外交实践 |
4.6.2.1 秉持合作共赢原则,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
4.6.2.2 树立“亲诚惠容”理念,构建新型周边关系 |
4.6.2.3 坚持正确义利观,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协作 |
5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 |
5.1 思想维度 |
5.1.1 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 |
5.1.2 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统一 |
5.1.3 坚持民族情怀和全球视野相统一 |
5.2 实践维度 |
5.2.1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 |
5.2.2 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 |
5.2.3 坚持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相结合 |
5.2.4 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 |
6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
6.1 理论创新 |
6.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对外开放理论 |
6.1.2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 |
6.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 |
6.2 实践意义 |
6.2.1 为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增添新动力 |
6.2.2 为全面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拓展新空间 |
6.2.3 为助力中国话语体系传播,提供新平台 |
6.3 世界影响 |
6.3.1 为世界经济增添新动能,展示了中国力量 |
6.3.2 为探索国际合作新机制,提供了中国方案 |
6.3.3 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罗马波斯战争研究(66BC-628AD)(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史料 |
三、研究现状 |
四、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从亚历山大到庞培:罗马波斯战争的原因和背景 |
第一节 塞琉古秩序在西亚的解体与帕提亚帝国的西扩 |
第二节 从爱琴海到黎凡特:罗马共和国的东扩进程 |
第三节 米特里达梯战争与罗马—帕提亚近东两极格局的形成 |
第二章 晚期罗马共和国与帕提亚帝国的战争 |
第一节 亚美尼亚问题的肇始与罗马—帕提亚的初步交锋 |
第二节 初次罗马—帕提亚战争:克拉苏东征始末 |
第三节 卡莱战役后续及帕克如斯西征 |
第四节 安东尼的帕提亚远征及其影响 |
第五节 晚期罗马共和国与帕提亚帝国战争的特点 |
第三章 早期罗马帝国与帕提亚帝国的战争 |
第一节 奥古斯都至克劳迪时期罗马—帕提亚关系回顾 |
第二节 尼禄时期的罗马—帕提亚战争与亚美尼亚安息王朝的建立 |
第三节 图拉真时期的罗马—帕提亚战争及其历史影响 |
第四节 哈德良和安东尼·庇护时期的罗马—帕提亚关系演变 |
第五节 马可·奥勒留时期的罗马—帕提亚战争及安东尼瘟疫 |
第六节 塞维鲁时期的罗马—帕提亚战争与罗马波斯边界的东移 |
第七节 卡拉卡拉东征与尼西比斯会战 |
第四章 晚期罗马帝国与萨珊帝国的战争 |
第一节 阿达希尔一世时期的罗马波斯战争、内外政策与国际局势 |
第二节 沙普尔一世与罗马帝国的三次战争考察 |
第三节 奥勒良至卡鲁斯时期罗马波斯内政及相互关系的变化 |
第四节 亚美尼亚的基督教化与4 世纪罗马波斯关系的转型 |
第五节 沙普尔二世与罗马帝国的战争 |
第六节 亚美尼亚的瓜分与4 世纪末罗马波斯和平的确立 |
第五章 早期拜占庭帝国与萨珊帝国的战争 |
第一节 罗马—波斯的“5 世纪和平”解析 |
第二节 “阿纳斯塔修斯战争”始末 |
第三节 查士丁尼与库斯洛一世时期的罗马波斯战争 |
第四节 “高加索战争”的爆发与公元 591 年和平协定的签署 |
第五节 古代世界的最后大战:公元602-628 年的罗马波斯战争 |
第六章 地缘政治、国际体系与文明交往:罗马波斯战争的理论解读 |
第一节 “罗马波斯战争”中的地理结构、疆土安全与国家战略 |
第二节 国际体系:罗马波斯战争中核心、中间、外围行为体的互动 |
第三节 从希腊化到伊斯兰:文明交往视角下的罗马波斯战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分析法 |
三、系统分析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科学内涵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
第二节 制度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辩证统一关系 |
一、“四个自信”是紧密联系的有机统一体 |
二、“四个自信”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重要意义 |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
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需要 |
三、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
四、提升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的需要 |
五、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主要依据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制度建设和制度自信的思想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历史文化根基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渊源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秀文化基因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内在依据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着优势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征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实践证明 |
一、中国政治保持长期稳定 |
二、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
三、民族团结局面形势大好 |
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
五、人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
六、社会治理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
七、国家统一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世界视野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制度借鉴 |
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
第三章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面临的现实挑战 |
第一节 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 |
一、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的分化、西化 |
二、各种社会思潮严重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
三、全媒体环境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形成挑战 |
第二节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知上存在的问题 |
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知状况 |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状况 |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前景表现出的信心状况 |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形成的挑战 |
一、权力腐败问题诱发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指责 |
二、民生短板衍生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质疑 |
三、制度自身不完善导致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担忧 |
第四章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筑牢意识形态安全的“防火墙” |
一、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国际话语权 |
二、排除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干扰 |
三、净化全媒体环境 |
第二节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教育 |
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制度自信教育 |
二、在专业课教学中贯穿制度自信教育 |
三、在实践活动中感悟制度自信 |
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强制度自信教育 |
第三节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充分化解矛盾和问题 |
一、强化权力监督,维护制度权威 |
二、大力改善民生,筑牢民众基础 |
三、加强顶层设计,补齐制度短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马克思革命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革命 |
(二)关于中国道路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正确理解马克思革命理论 |
一、革命的概念 |
二、马克思革命思想 |
三、马克思革命思想的类型划分 |
(一)政治革命 |
(二)社会革命 |
(三)哲学(精神)革命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选择民主革命道路的历史语境 |
一、近代中国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 |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民主革命道路的选择 |
(一)关于中国道路选择的论战 |
(二)工人阶级的壮大与共产主义小组的发展 |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民主革命纲领的确立 |
三、中国共产党进行民主革命的理论逻辑和行动逻辑 |
(一)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
(二)救亡压倒一切 |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正反经验的积累 |
一、大革命的洪流中党对革命的初步探索 |
(一)找准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
(二)大革命的失败 |
(三)大革命的教训提炼 |
(四)大革命时期下的党与人民群众 |
二、土地革命时期党对革命道路的发展 |
(一)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的有机结合 |
(二)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创 |
(三)土地革命的经验教训 |
三、长征对党革命品性的锤炼 |
(一)党开始形成理论自觉 |
(二)成熟领导核心的构建 |
(三)党内政治生活的构建 |
(四)党群众路线的升华 |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提炼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与构建 |
(二)党“三大法宝”理论的成熟运用 |
(三)整风运动 |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 |
第四章 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的发展轨迹 |
一、政治革命向社会革命的转化 |
(一)理清革命与改革的逻辑机理 |
(二)对革命观念的认知转换 |
二、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革命的实践历程 |
(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1949-1978) |
(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8-2012) |
三、新中国前三十年探索为社会革命提供重要条件和正反面经验 |
第五章 新时代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 |
一、进一步深化革命观的认知 |
(一)对革命观的精准校正 |
(二)重申改革开放是伟大的社会革命 |
(三)以坚决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 |
二、社会革命向更深层次推进 |
(一)经济建设 |
(二)民主政治建设 |
(三)文化建设 |
(四)和谐社会建设 |
(五)生态文明建设 |
三、不断以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 |
(一)党在新时代开展自我革命的必要性 |
(二)以从严治党开启更深层次的自我革命 |
四、发扬伟大革命精神应对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
(一)新时代下的严峻形势和挑战 |
(二)发扬伟大革命精神应对风险挑战 |
第六章 马克思革命思想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理论前提 |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 |
(二)在真理的斗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
(三)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 |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根本保障 |
(一)坚持党的领导 |
(二)坚持从严治党 |
三、问题导向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的实践根基 |
(一)实事求是 |
(二)问题导向 |
四、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必然选择 |
(一)科学把握时代主题 |
(二)顺势而为 |
(三)与时俱进 |
五、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力量之源 |
(一)紧紧依靠人民 |
(二)以人民为中心 |
第七章 把握中国革命的内在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景展望 |
一、中国革命开创的中国道路为人类文明探索出崭新的发展模式 |
(一)为人类文明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
(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经验 |
(三)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
(四)为科学社会主义带来希望 |
二、贯彻人民至上是中国道路走向光明未来的价值保障 |
(一)执政最大底气就是人民 |
(二)实践中贯彻人民至上 |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共产主义革命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
(三)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
四、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动员力为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一种高效的解决路径 |
五、永葆革命精神勇于自我革命是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战略引擎 |
(一)发扬革命精神进行自我革命的必要性 |
(二)永葆革命精神 |
(三)勇于自我革命 |
六、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
(一)更新革命的基本范畴和内涵 |
(二)把握社会革命的正确前行方向 |
(三)重视革命精神的宣讲和代际传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核心观点、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
1.4.1 核心观点 |
1.4.2 创新点 |
1.4.3 重点及难点 |
2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借鉴 |
2.1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相关概念 |
2.1.1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 |
2.1.2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 |
2.1.3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 |
2.2.1 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
2.2.2 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
2.2.3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
2.3 中华优秀传统吏治思想 |
2.3.1 中国传统吏治思想的传承 |
2.3.2 中华传统吏治思想的批判与吸收 |
2.4 国外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2.4.1 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2.4.2 非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3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历程 |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3.1.1 突出党员干部的阶级立场 |
3.1.2 强调党员干部的斗争精神 |
3.1.3 重视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 |
3.1.4 服从真理,改正错误 |
3.1.5 坚持五湖四海,反对山头主义 |
3.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3.2.1 注重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精神 |
3.2.2 强调一切听从党安排 |
3.2.3 重视批评与自我批评 |
3.2.4 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
3.2.5 经验教训 |
3.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3.3.1 强调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方针 |
3.3.2 强调党员干部具备开拓进取精神 |
3.3.3 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与党性锻炼 |
3.3.4 强化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 |
3.3.5 强调党员干部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 |
3.3.6 注重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3.4.1 提出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忠诚干净担当 |
3.4.2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
3.4.3 坚持党管干部,强调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 |
3.4.4 突出重点,建立健全干部工作五大体系 |
3.4.5 增强执政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
3.4.6 组织选拔与群众拥护有机统一 |
3.4.7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有机统一 |
4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
4.1 干部队伍的政治建设 |
4.1.1 对党绝对忠诚 |
4.1.2 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能力 |
4.1.3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4.2 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 |
4.2.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4.2.2 坚定理想信念 |
4.2.3 干群平等 |
4.2.4 不谋私利 |
4.3 干部队伍的组织建设 |
4.3.1 根据党和国家事业的需要选人用人 |
4.3.2 坚持民主集中制 |
4.3.3 任人唯贤 |
4.3.4 在实际工作中考察识别干部 |
4.3.5 完善考核评价使用机制 |
4.3.6 注重干部来源广泛性代表性 |
4.4 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 |
4.4.1 注重实绩 |
4.4.2 突出胜任力 |
4.4.3 注重实践锻炼 |
4.4.4 强调斗争精神 |
4.4.5 注重班子整体建设 |
4.5 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 |
4.5.1 密切联系群众 |
4.5.2 理论联系实际 |
4.5.3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
4.5.4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
4.5.5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
4.5.6 惩治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和奢靡之风 |
4.6 干部队伍的纪律建设 |
4.6.1 模范遵守纪律 |
4.6.2 自觉接受监督 |
4.6.3 实行问责制度 |
4.6.4 开展反腐败斗争 |
4.6.5 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
5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精髓和价值 |
5.1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 |
5.1.1 体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要求 |
5.1.2 经由党的主要领导人阐述 |
5.1.3 与时俱进丰富完善 |
5.2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精髓 |
5.2.1 干部是党的正确路线确定后的决定因素 |
5.2.2 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及杜绝个人依附 |
5.2.3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暨任人唯贤 |
5.2.4 坚持民主集中制决定干部问题 |
5.2.5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5.2.6 干部权责一致 |
5.2.7 干部成长体现组织培养与个人努力相统一 |
5.2.8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
5.3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价值 |
5.3.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 |
5.3.2 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3 建立了保证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贯彻落实的干部队伍 |
6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时代际遇和创新发展 |
6.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创新发展的境遇 |
6.1.1 世情的深刻变革引发新的国际力量博弈 |
6.1.2 国情的深刻变革要求统揽和推进“四个伟大” |
6.1.3 党情的深刻变革激励全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
6.1.4 社情的深刻变革考验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
6.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创新发展 |
6.2.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6.2.2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
6.2.3 全面提升干部解决实际问题本领能力 |
6.2.4 建立常态化考核评价机制 |
6.2.5 健全科学选拔任用机制 |
6.2.6 加强监督管理狠抓作风 |
6.2.7 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 |
6.2.8 完善人才工作体系 |
6.2.9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议题界定 |
第一节 基础概念及关系辨析 |
一、“合作”与“国际合作” |
二、国际合作与竞争、斗争 |
三、国际合作与冲突、战争 |
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
第二节 研究议题界定 |
一、理论与实践的“中国特色”之辩 |
二、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合作”之题 |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整体性”之维 |
第二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立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合作思想的指导 |
一、国际合作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
二、国际合作的本质属性:国家的阶级性 |
三、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民族独立自主平等 |
四、国际合作的价值旨归:人类的解放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精髓的滋养 |
一、人的范畴:人性善与道义传统 |
二、国家范畴:“和合主义” |
三、世界范畴:“天下主义” |
第三节 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经验教训 |
一、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积极探索 |
二、大国沙文主义的危害 |
三、大国争霸的历史镜鉴 |
第四节 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的批判 |
一、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立场”批判 |
二、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观点”批判 |
三、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方法”批判 |
第三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分析:一种系统框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 |
一、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结构范式 |
二、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机理 |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形式 |
第二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运行规律 |
一、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二、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三、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属性 |
一、人民性 |
二、实践性 |
三、发展性 |
四、包容性 |
五、正义性 |
第四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的实践考察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进 |
一、起点与基础:实现“站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二、开创与拓展:实现“富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三、传承与创新:实现“强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第二节 三种类型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基于“世界观-能力-制度”的案例分析 |
一、“维护支持型”国际合作:中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实践 |
二、“参与塑造型”国际合作:上海合作组织 |
三、“倡导引领型”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经验 |
一、党的领导:国际合作的根本保证 |
二、独立自主: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 |
三、求同存异:国际合作的基本方针 |
四、互利共赢:国际合作的基本精神 |
五、和平发展:国际合作的核心目标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认同困境 |
一、西方价值观的弊端与分化 |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挑战 |
三、中国和平发展的“信任”困境 |
第二节 国际合作能力面临的现实挑战 |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
二、大国博弈与国际秩序的不确定性 |
三、国际合作的责任能力的不对称性 |
第三节 全球合作体制“低效失灵” |
一、联合国权威体系受到挑战 |
二、全球合作治理的制度供给滞后 |
三、国际合作机制运行功能紊乱 |
第六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深化路径 |
第一节 增强国际合作“世界观”的认同 |
一、“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
二、“和平发展”的“诚意决心” |
三、“和合共生”的“文化自觉” |
第二节 提升实现和平发展的竞合“能力” |
一、国际合作中的动力与原则底线 |
二、国际合作中的竞争与斗争本领 |
三、国际合作中的能力与责任共担 |
第三节 推进全球合作体系的“制度”创新 |
一、国际合作的“核心”体制 |
二、国际合作的“制度”供给 |
三、国际合作的“关系”网络 |
结论:人类合作文明的理论前景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8)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1.2 学术前史 |
1.3 本文的主要观点与结构安排 |
1.4 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概念的解释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共产国际成立初期的战略转变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1921—1927) |
2.1 共产国际东方战略与反帝统一战线策略的形成 |
2.1.1 共产国际世界革命战略的调整 |
2.1.2 东、西方革命战略决定的革命路线 |
2.1.3 世界革命理论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 |
2.2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的形成与演变 |
2.2.1 共产国际代表来华与中共联俄反帝对外政策的初步提出 |
2.2.2 中共对外反帝的目标与策略 |
2.2.3 共产国际指导下中共反帝主张的激进与妥协 |
2.2.4 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对社会民主党的认识与态度 |
2.3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的内涵解析 |
2.3.1 民族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认识 |
2.3.2 反帝与打倒军阀的关系 |
2.3.3 对外政策中的苏俄因素 |
第3章 :共产国际中期“左”倾路线与中共苏维埃革命前期的对外政策(1927—1935) |
3.1 共产国际中期“左倾”理论的形成 |
3.1.1 重提进攻路线和强调保卫苏联 |
3.1.2 “第三时期”理论 |
3.1.3 新的反帝路线 |
3.2 苏维埃革命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与毛泽东的独立探索 |
3.2.1 共产国际主导中共六大和中共放弃反帝统战策略 |
3.2.2 第三时期理论指导下中共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世界革命思想 |
3.2.3 毛泽东独特的对外认识与策略 |
3.3 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外交政策与长征中的对外方针 |
3.3.1 中共对“九·一八”事变的应对 |
3.3.2 以苏联为榜样:区域政权形态下的对外政策 |
3.3.3 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统一:北上抗日与打通苏联 |
第4章 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确立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转变(1935—1937) |
4.1 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战路线形成的内部动因与矛盾 |
4.1.1 共产国际政策转变的内部动力 |
4.1.2 共产国际七大路线的内部矛盾 |
4.2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对外政策的转变 |
4.3 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开端 |
4.3.1 中国共产党形成以抗日为中心的对外政策 |
4.3.2 国际统战性质的外交方针:毛泽东同斯诺的谈话 |
4.3.3 对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新认识:毛泽东与史沫特莱的谈话 |
第5章 共产国际路线的倒退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反复(1937—1941) |
5.1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 |
5.1.1 坚持统一战线,不放弃争取外援 |
5.1.2 坚持独立自主,不可依赖外援 |
5.1.3 民间外交到官方接触:卡尔逊到访延安 |
5.2 共产国际路线倒退及其对中共外交政策的影响 |
5.2.1 共产国际路线的倒退 |
5.2.2 中共支持苏联与德订约 |
5.2.3 共产国际重提世界革命与中共转向“革命外交” |
5.3 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初步形成 |
5.3.1 “新民主主义论”的对外方针 |
5.3.2 中国共产党处理“皖南事变”中的外交策略 |
5.3.3 中共对美、苏与日接触的不同认识及对策 |
第6章 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与中国共产党走向世界的外交(1941—1945) |
6.1 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自主性与全面性 |
6.1.1 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
6.1.2 中共对共产国际再提保卫苏联的应对方针 |
6.2 世界局势深刻变化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挑战与机遇 |
6.2.1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 |
6.2.2 共产国际解散及中国共产党对苏关系的变与常 |
6.2.3 中国共产党再次运用外交途径打退第三次反共高潮 |
6.3 中国共产党对美苏对华新政策的迎拒与选择 |
6.3.1 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与美合作 |
6.3.2 中国共产党与美观察组的接触及“联合政府”的提出 |
6.3.3 赫尔利调解失败后中共对美认识的改变 |
6.3.4 苏联重新介入远东和中共对外联苏反美 |
第7章 总结 |
7.1 从中外关系的角度审视中共革命道路 |
7.2 中国共产党对外思想中国际主义与世界革命观念的演变 |
7.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对外政策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影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对该课题的研究 |
(二)国外对该课题的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际环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互动关系 |
一、国际环境的基本内容与影响 |
(一)国际环境的基本内容 |
(二)国际环境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国际意义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特征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际意义 |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科学应对国际环境影响 |
(一)国际环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影响 |
第二章 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程 |
一、近代中国的国际环境及对中国的影响 |
(一)当时国际经济环境及对中国的影响 |
(二)当时国际政治环境及对中国的影响 |
(三)当时国际文化环境及对中国的影响 |
二、在国际环境促动下育成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
(一)国外留学使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打开了思想视野 |
(二)思潮论战使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辨明了理论信仰 |
(三)世界革命运动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提供了行动借镜 |
三、在国际革命力量帮扶下建立中国共产党 |
(一) 共产国际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二)共产国际推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
(三)共产国际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正式创建 |
第三章 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
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际环境及其影响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际环境 |
(二)国际环境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 |
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初步建设时期的国际环境及其影响 |
(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初步建设时期的国际环境 |
(二)国际环境对中国社会主主义革命和初步建设的影响 |
三、在应对国际环境影响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
(一)应对国际环境影响,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二)应对国际环境影响,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初步建设事业 |
(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与世界意义 |
第四章 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
一、20 世纪70年代末以后国际环境变换及对中国的影响 |
(一)国际经济环境变换及对中国的影响 |
(二)国际政治环境变换及对中国的影响 |
(三)苏东剧变及对中国的影响 |
二、应对国际环境影响,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 |
(一)改革开放,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三)邓小平理论的世界意义 |
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 |
(一)在应对国际环境影响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 |
(二)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筑牢中共执政基础 |
(三)实施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生面 |
第五章 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性飞跃 |
一、中共十八大以来国际环境新态势及对中国的影响 |
(一)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霸权主义和新干涉主义有所抬头 |
(二)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影响世界经济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
(三)科技进步向纵深推进,为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新契机 |
(四)全球性问题凸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
(五)世界文明交流融合,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深刻复杂 |
二、应对国际环境影响,创生国内治理新思想新战略 |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二)实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 |
(三)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创治国理政新局面 |
(四)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形成创新发展新优势 |
(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安邦兴国之魂 |
(六)创新党的指导思想,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三、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提出国际交往新理念新举措 |
(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 |
(二)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
(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
(四)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六章 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 |
(一)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坚决回击国际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和否定 |
(三)必须始终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
二、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要求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 |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
(二)任何时候都应以解决中国社会重大发展问题为根本任务 |
(三)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必须始终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三、紧跟时代潮流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
(一)科学判断时代主题,找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定位 |
(二)准确把握时代趋势,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要求 |
(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进程 |
四、树立世界眼光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视野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应加强国际合作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借鉴他国经验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
五、坚持党的领导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障 |
(一)任何时候都不能否定和削弱党的领导 |
(二)坚持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三)要经得起“外部环境考验”,增强党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中国外交成就斐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和平外交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J]. 袁伟华,尉晓甜. 观察与思考, 2021(09)
- [2]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研究[D]. 庞坤缺.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罗马波斯战争研究(66BC-628AD)[D]. 龙沛. 西北大学, 2021(10)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研究[D]. 张晨影.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马克思革命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D]. 熊务丰.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6]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D]. 朱洲.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7]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 成向东. 兰州大学, 2021(09)
- [8]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9]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D]. 闫磊.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10]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研究[D]. 钟晓雅.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