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军(株洲市天元区人民医院412003)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控制血液检验质量的方法和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其检验血样,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50例,实验组给予质量控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检验方式。结果:实施质量控制后,观察组血样中C-肽、Cal25、CEA、AFP、Cal99等和指标变异指数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控制质量手段运用于血液检验中,可以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血液检验;质量控制;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5-0186-01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逐步完善医学实验室中的检验方法。目前,血液检验已经成为临床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参考依据,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直接应用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加强血液检验的质量成为临床上研究的重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1]。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标本采集前和采集的各个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免疫检验进行前,对相关仪器设备进行严格消毒,并核定仪器设备值,能极大程度上减少差误差。本实验以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控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方法和重要性。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其检验血样,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C-肽9份,Ca125有13份,甲胎蛋白8份,份癌胚抗原6份,Cal99有14份;实验组中C-肽10份,Ca125有11份,甲胎蛋白10份,份癌胚抗原8份,Cal99有11份.两组检验血样中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检验方式,实验组给予质量控制,具体过程如下:
(1)检验前:标本采集时要严格控制质量,选用枸橼酸钠为抗凝剂,采用静脉样本的血液采集方法。在用注射器采集血液时,应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迅速进行操作。在送检血液样本时,应当保证送检的速度和样本的质量,避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送检不及时而降低。如果因特殊情况而无法将样品及时送检,则应当将血液样本放置进温度为5度的冷藏室中。另外,血液检验进行前,应当对相关仪器设备严格消毒,并核定仪器设备值,使其误差减少。
(2)检验中:正确选择血样标本,保证所检验标本的新鲜度,对于部分需要进行特殊操作的步骤,应当严格根据相关说明书进行。同时,检测过程能中,要正确选择检验试剂,且所选用的试剂要保证没有被细菌感染,在使用有效期内。标本完成检验后,交由专业人员对检验结果进行审查,若有疑点发现,应当对其进行再次审核。所有检验标本都要有备份保存,便于再次核查。
1.3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两组血液样本各指标的平均变异指数比较(x-±s)
由上表可知,实施质量控制后,实验组血样中的C-肽、Cal25、CEA、AFP、Cal99等和指标变异指数相较于对照组,均发生明显的降低,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血液指标已经成为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参考依据,其检验结果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由于血液操作程序较复杂,在检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多种综合因素影响检验结果,因此,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3]。
临床研究表明,影响血液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原因包括内源因素和外源因素。其中,内源因素主要是指检验的样本中含有补体、类风湿因子、交叉反应物质以及高浓度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等,而外源因素则指的是指标本被细菌污染、标本溶血、标本凝固不全以及储存时间过长等。因此,在检验标本时,首先应当稀释标本,使其中的干扰素因子被稀释,从而降低其对检验结果带来的影响。对于免疫检验统计学质量的控制,对样本种类的测定、样本检验前质量的控制以及血液样本浓度的控制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验结果。此外,检验仪器、检验技术以及对检验结果的分析也会对结果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实施血液检验时,应当严格实施检验质量控制,加强对各个检验环节的质量管理,同时要求检验人员充分掌握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提高其职业素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检验,以确保免疫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4]。
本研究通过对100例患者的血样标本分别给予质量控制检测和常规检测,结果显示,实施质量控制后,观察组血样中C-肽、Cal25、CEA、AFP、Cal99等和指标变异指数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实施质量控制在血样免疫检测中较常规检测可以有效降低各指标的变异指数,这一结果和相关文献报道的数据相吻合。因此,我们认为,实施质量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各项指标变异度,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强化控制质量手段运用于血液检验中,可以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段洪云,段玲.检验标本采集与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0(4):366-367.
[2]容桂荣,张萍萍,赵立民,等.血液标本采集与运送的治疗控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3(7):645-647.
[3]何玉荣,李佳音.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11,2(11):1024.
[4]许秀芹,秦树红,戴翔.临床检验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监控措施[J].社区医学杂志,2011,9(2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