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出生于1899年7月21日。在他走过的近62年的生活中,他创造了20世纪无法超越的文学声誉。同时,他自身也创造了一个神话中的英雄,不仅迷惑住了严肃的文学批评家们也使普通人感到迷惑。海明威常常用拳击中的词汇来形容作家之间的竞争。《过河入林》这部小说让他得到的批评使他觉得他已经被打倒在围栏上,但是好像他就是要这种时候才能挽救,他相信这次,鱼的故事,将让他重获”冠军”的位置。关于《老人与海》,海明威最初曾计划用圣地亚哥的故事,来讲述母亲及儿子之间某种自然而亲密关系的,同时这也是能够涵盖大部分的有关圣经中的事实关系的他称之为”海之书”。1952年9月,共计26,500字的《老人与海》,出现在生活杂志,一瞬间销售超过500万册,。第二周scribners推出首批精装版50000册,出售得也很快。与之而来的大多数文学批评都是正面的,虽然也出现了一些不满的批评。继1940年海明威凭借《丧钟为谁鸣》登顶文学之巅而扬名后,《老人与海》这本书第一次在商业和文学批评方面都收获了巨大成功。虽然海明威之前也尝到巨大的成功,但是他从未有幸获得任何重大的文学奖项。《老人与海》恰恰为海明威带来了无数赞誉,其中包括1953年普利策小说奖。同年美国文学院还授予了他小说功勋奖章的大奖。最富声望的则是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则是奖赏他"在《老人与海》中精湛的叙事之艺术,以及对当代的文体风格的影响"。小说家威廉.福克纳也认为这是海明威最好的一部作品甚至大胆宣称也许是当代作品中最好的一部。从1952年至1966年,对这部小说的大多数评论都是充满敬意的,人文批评家,像Philip Young,Leo Gurko,and Clinton S.Burhans,都十分赞赏这本书中崇高的悲剧式英雄,崇拜人类博爱,和兄弟般的相互依存的理念。其他评论人士,其中包括著名的海明威学者Carlos Baker,也非常喜欢优雅揭示出来的基督教主题,包括圣地亚哥的虔诚和苦难,他的圣洁的博爱,以及从无意义的存在中救赎的观点。1966年之后,评价有了转向。早先给予赞扬的Philip Young,撤回他先前奉承,反击这部作品做作的质朴,Robert P.Weeks指出其缺乏现实的细节。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关于这部小说的文章很少出现在学术期刊上或被出版从而意欲集中揭示那些以前未被发现的关于圣经,棒球或其他的典故。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更鲜见对这部作品的文学批评的兴趣,因为长期的研究海明威时常常用拙劣的象征主义来拆散小说并一再陷入到多愁善感之中。《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并且为他赢得了1953年的普利策奖和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以叙述出来的八分之一表现八分之七的蕴藏,是海明威实践他的“冰川创作原理”的最高成就。国内外对它的研究角度广、评论多。本论文将运用拉康的理论对小说中的“老人”,他的“梦”和“幻象”等进行解读以期获得一种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本论文共分六部分,序言之后是四个章节和结论。序言部分介绍海明威创作《老人与海》的背景环境和过程,以及近半个世纪以来对该作品文艺批评的轨迹和研究成果。除导言和结论外,本文从拉康理论中互相关联的三个要素,无意识理论;镜像阶段;以及想象界、象征界和真实界三界说,分三章来对作品进行拉康式的解读。第一章为文献综述,首先介绍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作品问世以及有关的文学批评的发展;然后介绍了拉康以及拉康理论在文学评论上的应用以及在当代中国的应用现状。第二章,主要用拉康式理论元素——隐喻,转喻和转喻的滑动链来解析圣地亚哥的梦和幻象的内容。揭示圣地亚哥梦中的狮子以及产生于幻象中的狄马吉奥,骨刺,还有公鸡等的无意识欲望.第二章的第1部分简单介绍从弗洛伊德到拉康无意识理论的发展.弗洛伊德提出,梦是无意识理论研究的钥匙。弗洛伊德第一次发展了无意识之于个体作用的理论。在通常意义上,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学家们还是认为人们的行为,思想,信念和自我的概念都是由无意识,驱动力,或者欲望形成和决定的。当弗洛伊德的作品与生物范畴纠缠不清时,拉康向着反生物学发展了这一理论,他认为,自我和“我”(本体和主体)只是一种幻象,是无意识自身的产物。拉康认为人类的中心概念是无意识,这个控制人类存在所有因素的概念,具有类似语言的结构。第二章的第2部分借助于拉康的无意识理论中的两个概念——能指和所指来分析圣地亚哥梦和白日梦中的隐喻和转喻的滑动连.种种梦的内容可以被解读为是凝聚和移置掩盖了梦中的无意识的内容,同样的,当人们使用语言时,隐喻和转喻恰恰掩饰了主体欲望的动机。能指和所指将被引入来解读桑迪亚哥的梦和幻象,并且,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转喻的滑动链的运作功能。在叙述中(指圣地亚哥在小说中的无意识言语中),梦和幻象这些无意识内容凝聚为隐喻并且替换为转喻。读者的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去探索表层话语时怎样掩饰了深层含义,能指是怎样分解成显义的所指和隐义的所指或者就是所指对象。通过借用图表来——分析圣地亚哥梦见到的狮子,DiMaggio,骨刺等等。发现从一个能指到另一个能指,他们构成了一个能指链,就像从一个漂向另一个。但是这个滑动的漂浮的链子是一种稳定的指向行为。原因就在于是读者成功的发现了显像的文字是如何掩盖了潜在的意义。换句话说,读者将显像能指(狮子,迪马吉奥,公鸡等)转换成了所指的意义(王,最好的,最强大的,冠军等等)。第二章第3部分,借助于菲勒斯这一理论符号来探讨圣地亚哥的不在场的欲望(或缺失的欲望)。菲勒斯是一个先验能指来阻止能指链的无限滑动从而保证所指行为的稳定性。简言之,菲勒斯是一个确定所指效果的能指。本身并没有确定的性质。拉康称其为是“不在场的存在”。菲勒斯的存在是因为它是背景身份或者是一个指示。从文本分析中,我们发现正是不在场的菲勒斯的存在才定义了圣地亚哥的梦。因此可以推测出圣地亚哥想重塑男性之力量重获他的身份的同一性。梦见狮子是他唯一所做的事情了。圣地亚哥的无意识欲望就是要重获他的男性之力量。第三章,通过比较拉康对俄底浦斯的诠释,圣地亚哥的捕鱼的经历也是经历了从婴儿期向镜像阶段的变化。在开始步入了镜像阶段的第一步,对自己的形象的身份认同和对立。最后,通过一系列,承认自己菲勒斯的缺失,然后接受符号的阉割,到最终接受死亡和大的他者认同了父亲的权威,高潮性的完成了镜像的最后一步。第三章第1部分,介绍了拉康的理论:镜像阶段。当六个月大的婴儿发现镜中自己的映像时就产生了镜像阶段。拉康说,镜像阶段是“我”展开双重价值的一种现象。首先,因为它是儿童心智发展中的转折点使它有了历史价值;其次,它代表了身体——想象之间的最基本的欲望关系。当他发展这一理论时,拉康只是强调了镜像阶段不仅仅是儿童发展时期的现象,它还解释了这个二重关系的斗争性。第三章第2部分,重点分析镜像阶段中的圣地亚哥。这一阶段包括欲望主体的形成,欲望主体自我矛盾的建构,欲望客体的转变从而使命运发生转折。拉康认为欲望主体形成的过程,是主体与另一人或另一身份认同的过程,也是借用大的他者在一生中认同自己的开始。圣地亚哥通过与小男孩马若林,与梦中的狮子等的——认同而形成了欲望的主体。之后,主体开始了自我矛盾的建构。一方面,他被其他渔民不屑一顾非常孤独无助,另一方面他也渴望融入渔民中受到尊敬得到认同.所以在他真实的生存处境和想象中的理想我之间就形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主体不得不找到某个被认同的欲望客体作为替代来建构完美的理想我.圣地亚哥遇见了马林鱼。马林鱼不仅仅是被圣地亚哥征服的客体某种程度上也是老人的同一性身份。最后,在其他渔民敬献的注视下,他也成为了他人欲望的客体。我们发现这是一个生命的轮回,圣地亚哥作为欲望主体出海寻求又再次返回,这个圆满的圆满足了回归母体和填充原始的缺失的驱动力和欲望。第三章第3部分,借用拉康对俄狄浦斯情节的诠释,做圣地亚哥与俄狄浦斯的比较分析。圣地亚哥天生渔民,也是被其他渔民抛弃的孤独的老人;俄狄浦斯天生为王,婴儿时被父母抛弃;圣地亚哥,带有多重骄傲的人离开安全水域为了重塑荣誉。俄狄浦斯为找寻身份离开养父母,“肿脚”的名字的含义就是他的膨胀的自我的表征,他的骄傲和自恃才导致了他的杀父和乱伦最终毁灭。他们都被摧毁却都未被打倒,他们讲述了他们的故事就为了承认大的他者。第四章揭示主体欲望的终极之路:踏入真实界第四章第1部分论述拉康理论中的三个界(或称三个秩序),即想象界,象征界,真实界。拉康的三个界不是独立分开的,他们共同作用协调意识行为想象界是意象与各种关系相互作用的领域。(即:前俄狄浦斯阶段)。拉康认为,是最根本的自恋使人类主体产生了对自己和欲望之理想客体的幻象的想象。象征界是语言和文化范畴。(即:俄狄浦斯阶段,进入象征界,在此父亲分裂了儿童——母亲这一主体而且菲勒斯代表着父亲的法则和阉割的恐惧,因为他阻止了孩子接近母亲。)从此,所遭受的损失和对母亲的欲望必须被压抑。真实界是我们进入语言后而永远与之隔绝的自然界。拉康有时把自然界比作进入使用语言后而随之消失的圆满期和完整期。这就随之产生了寻求满足的一种需要。第四章第2部分论述愉悦和死亡:欲望的终极之路想象层面是由快乐原则支配的,它努力寻求动态平衡,而处于盲目自动性中的象征秩序总是干扰这一动态平衡:它就是‘超越快乐原则’。人一旦陷入能指网络,这一网络就会对他产生压制效果;他就会成为一个陌生的自治秩序的一部分,此秩序不断地干扰其自然的动态平衡。对这种痛苦经验的不断重复显然是不能由快乐原则来说明的。弗洛伊德在自己的理论中引入了死亡本能的概念,我们将不得不承认,“一切生命的最终目标乃是死亡”。欲望主体最后发现自己一连串的追求不过是一场虚空,结局必然是欲望的寂灭和死亡的降临。第四章第3部分主体的决裂与复归:从想象界迈向真实界在小说中,老人与海,老人,作为欲望的主体从想象界迈向象征界最终欲望到达真实界。海,作为真实域的象征,从未出场却又一直在场。死属于真实界,是老人与海的交融,是超越一切语言符号的存在(being)。在这里主体最终与母亲合为一体的欲望得到满足,原始缺失得以填补。作者取名《老人与海》,的确是一个大的隐喻,只为了表明人类追寻的终极真实的永恒路途。结论部分,先是总结了论文的主要论点,然后述评了拉康式文学分析的优势以及其后的研究方向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