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工业竞争力研究

沈阳市工业竞争力研究

论文摘要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要实现区域经济的振兴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如何提高工业竞争力成为区域工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沈阳市是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通和旅游中心,是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且有着“东方鲁尔”的美称。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基本理论及方法作为研究基础,并采用了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沈阳市37个工业行业间竞争力进行综合评分和归类,进而对这些行业工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分析。本文还主要分析了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和冶金工业的不足之处。同时,本文还应用因子分析法将沈阳等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进行区域间工业竞争力的分析,进而分析沈阳市工业竞争力的整体状况。区位因素、资源因素、人口因素、科技因素、政策因素等对工业竞争力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工业竞争力研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但像区位因素和政策因素不易于量化。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需要遵守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原则,该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因子分析法是在对竞争力研究时常用的方法。在对工业竞争力进行测定时,首先,就需要对选取的指标数据处理成无量纲状态。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变量通过主成分析和因子分析进而确定变量因素之间的关系,之后将这些不同种类和性质的因素聚类到几个统计上较为独立的因子,将这些经过聚类的因子用来代表变量因素。最后,通过一系列统计运算以及加权求和最后得出得分。一般情况下,数值越大的得分意味着这个地区或者这个行业的工业竞争力越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0.1.1 选题的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0.2.1 研究内容
  • 0.2.2 研究方法
  • 0.2.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0.3 国外国内研究综述
  • 0.3.1 国外研究综述
  • 0.3.2 国内研究综述
  • 1 工业竞争力研究理论基础
  • 1.1 工业竞争力影响因素
  • 1.2 沈阳市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1.2.1 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1.2.2 沈阳市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
  • 1.2.3 沈阳市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
  • 1.3 工业竞争力的测定
  • 1.3.1 因子分析法及其模型
  • 1.3.2 RCA 分析方法
  • 2 沈阳市工业发展现状
  • 2.1 沈阳市工业发展现状概况
  • 2.2 沈阳市工业竞发展现状分析
  • 3 沈阳市工业竞争力分析
  • 3.1 沈阳市工业竞争力行业间分析
  • 3.1.1 沈阳市工业竞争力行业间因子分析
  • 3.1.2 沈阳市主要工业部门竞争力比较分析
  • 3.2 沈阳市工业竞争力区域间分析
  • 4 沈阳市工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4.1 沈阳市主要工业部门竞争力不强及其原因
  • 4.1.1 电子信息工业竞争力不强及其原因
  • 4.1.2 仪器仪表制造业竞争力不强及其原因
  • 4.1.3 冶金工业竞争力不强及其原因
  • 4.2 沈阳市区域工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及其原因
  • 4.2.1 沈阳市区域工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的原因
  • 4.2.2 区域工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的原因分析
  • 5 提高沈阳市工业竞争力的对策
  • 5.1 提高电子信息工业竞争力的对策
  • 5.2 提高仪器仪表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
  • 5.3 提升冶金工业竞争力对策
  • 5.3.1 政府应采取的对策
  • 5.3.2 企业应采取的政策
  • 5.4 提升区域工业整体竞争力的对策
  • 5.4.1 加强自主创新
  • 5.4.2 加强制度创新
  • 5.4.3 积极扶持民营经济
  • 5.4.4 加强工业低碳经济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珠三角区域工业竞争力比较分析及政策建议[J].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09(02)
    • [2].中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的测度与比较[J]. 统计与决策 2019(07)
    • [3].基于“扩展克强指数”的我国省域工业竞争力聚类分析[J]. 江苏开放大学学报 2015(03)
    • [4].AIA提出增强美国航天工业竞争力的建议[J]. 防务视点 2017(07)
    • [5].安徽区域工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J].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8(05)
    • [6].转型创新背景下长沙市工业竞争力的提升对策探讨[J]. 企业技术开发 2017(12)
    • [7].湖南省各市州工业竞争力评价及转型建议[J]. 经济地理 2018(10)
    • [8].福建省与东部地区其他省市工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 发展研究 2015(04)
    • [9].吉林省食品工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J]. 工业经济论坛 2015(02)
    • [10].我国东部地区工业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J]. 河北企业 2014(02)
    • [11].宁波提升城市工业竞争力路径研究[J]. 宁波通讯 2014(17)
    • [12].武汉工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与提升策略[J]. 当代经济 2013(05)
    • [13].新时期提升我国工业竞争力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经贸导刊 2010(06)
    • [14].企业战略平滑化演化与中国工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 [15].连云港市工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8(10)
    • [16].区域工业竞争力研究——以福建为例[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8(10)
    • [17].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提升都市工业竞争力研究[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20(02)
    • [18].新疆区域工业竞争力实证分析及建议——基于主成分分析法[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6)
    • [19].广州工业竞争力系统动态预测及政策模拟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 2010(01)
    • [20].云南省工业竞争力现状分析[J]. 当代经济 2010(02)
    • [21].对云南各地区工业竞争力排名的主成分分析[J].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 2008(06)
    • [22].浙江省工业竞争力动态演变及其特征分析——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法[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 [23].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滇、桂、黔工业竞争力分析[J]. 学术探索 2011(06)
    • [24].中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研究[J]. 经济师 2009(05)
    • [25].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基于珠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分析[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9(05)
    • [26].准确把握转型发展新趋势 巩固提升纺织工业竞争力——在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J]. 中国棉麻流通经济 2014(06)
    • [27].甘肃省工业竞争力分析[J]. 财会研究 2012(19)
    • [28].青岛市工业竞争力分析[J]. 中国统计 2008(12)
    • [29].试论跨国并购与提升工业竞争力之关联[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8(07)
    • [30].着力提升工业竞争力 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J]. 发展研究 2008(09)

    标签:;  ;  ;  

    沈阳市工业竞争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