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学集成》研究

《韵学集成》研究

论文题目: 《韵学集成》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汉语言文字学

作者: 王进安

导师: 马重奇

关键词: 韵学集成,音系研究,韵书比较

文献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明代章黼的《韵学集成》,依《洪武正韵》和《古今韵会举要》定例,但在体例上又与二书有着明显区别,它以附于《直音篇》前面的“七音清浊三十六字母反切定局”为总纲来编排体例,并依声类次序给韵字排序,具有明显的韵图功能。本文利用声类系联法、审音法和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其声韵调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证,认为其音系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同时,本文将《韵学集成》与许多相关韵书进行比较,主要探寻其对这些韵书的传承或改易的情况,并质疑其音系“兼载《中原音韵》之北声”的观点,从而认为《韵学集成》音系是江淮方言为主,杂有吴语特点的时音和旧韵并存,且不是单纯的、声谐韵协的、完整的语音系统。 本文还对《韵学集成》的音韵价值和编纂中的失误与不足进行了分析。本文的撰写旨在为明代早期韵书的研究提供一份可资参考的资料,并提出自己见解,为汉语史研究添砖加瓦。

论文目录:

内容提要

英文提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作者、成书时间、版本、体例及其它

第二节 《集成》的研究情况述评

第三节 《集成》研究方法论

第四节 《集成》研究的学术意义

第二章 《集成》声韵调

第一节 《集成》小韵首字总表

第二节 《集成》声类系统研究

一、声类系联

二、声类分析

(一) “七音三十六母反切定局”造成声类分析的混乱

(二) 对中古声母的合并及“仍见元音切”导致对声类合并理解的混乱

(三) “知”组与“照”组的合并

三、结论

第三节 《集成》韵部系统研究

一、韵部分类

二、韵部再细分情况

三、开齐合撮四呼己经形成

四、“元从某韵”或“元某某切”考

第四节 《集成》声调

第三章 《集成》与《直音篇

第一节 体例比较

一、释字体例

二、收字比较

三、功能比较

第二节 《直音篇》特点

一、部首特点

二、谐声特点

三、结论

第四章 《集成》与《韵会》

第一节 《集成》与《韵会》的传承关系

一、《集成》对《韵会》的承袭

二、《集成》对《韵会》的改易

第二节 《集成》对《韵会》音系的传承

一、喻与疑

二、泥与娘

三、知组与照组

四、非与敷

五、声调与字母韵

第五章 《集成》与《正韵》

第一节 《集成》与《正韵》对“旧韵”的传承

一、《集成》与《正韵》传承“旧韵”的同源性

二、《集成》与《正韵》在传承“旧韵”上的区别

第二节 《集成》对《正韵》的传承与改易

第三节 《集成》与《正韵》属同一音系

一、《正韵》与《集成》音系问题讨论的多元性

二、《集成》与《正韵》同属一音系

第六章 《集成》与《字学集要》

第一节 《字学集要》及其音系性质研究综述

第二节 《集成》与《集要》的体例及音系比较

第七章 《集成》与《中原雅音》

第一节 《集成》在保存《中原雅音》上的贡献

第二节 《集成》与《雅音》不是同一音系

第八章 总论

第一节 《集成》音系的共时比较

第二节 关于《集成》音系“兼收并蓄”问题的剖析

一、《集成》“其音兼载《中原音韵》之北声”之说值得商榷

二、《集成》音系的吴音成分及江淮方言成分

第三节 《集成》的音系总结及其音韵价值

第四节 《集成》的失误与不足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发布时间: 2005-09-27

相关论文

  • [1].《资治通鉴音注》音系研究[D]. 马君花.首都师范大学2008
  • [2].明代叶秉敬《韵表》音系研究[D]. 王艳华.首都师范大学2008
  • [3].《中原音韵》与《洪武正韵》比较研究[D]. 童琴.华中科技大学2009
  • [4].《洪武正韵》及相关韵书研究[D]. 高龙奎.苏州大学2007
  • [5].元代汉语音系研究[D]. 耿军.苏州大学2009
  • [6].姚文田古音学研究[D]. 陈芳.福建师范大学2004
  • [7].湘方言音韵比较研究[D]. 周赛红.湖南师范大学2005
  • [8].战国文字谐声系统与古音研究[D]. 陈鸿.福建师范大学2005
  • [9].《切韵指掌图》研究[D]. 李红.吉林大学2006
  • [10].明代官话语音演变研究[D]. 董建交.复旦大学2007

标签:;  ;  ;  

《韵学集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