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细胞珠蛋白(Cytoglobin,Cygb)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含血红素辅基的六配位球蛋白,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Cygb具有预防肝纤维化、实现肝纤维化逆转的功能,且其作用是通过调控HSC的激活状态实现的,与肝脏中细胞及细胞外基质间的氧化应激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本论文选取了两种肝脏中有代表性的氧化模型:过氧化氢模型及铁过载模型,系统性研究了Cygb在肝纤维化氧化应激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并结合microRNA(miRNA)技术,初步探索了Cygb在肝星状细胞激活时表达上调的可能性机制。论文在构建肝纤维化氧化应激体外模型并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成功纯化出重组Cygb蛋白的基础上,证实不同剂量的过氧化氢或Fe-NTA/AA刺激时,无论是重组Cygb蛋白还是Cygb基因转染都能对人肝星状细胞及人肝细胞产生显著的保护作用。重组Cygb蛋白对胞内的活性氧清除效果不理想,可能与其进出细胞缺乏相应的主动运输机制有关;基因转染Cygb质粒则对胞外及胞内的氧化刺激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利用特异性siRNA干扰人肝星状细胞内的Cygb mRNA后会使细胞对过氧化氢及Fe-NTA/AA造成的损伤更加敏感,印证了Cygb在肝星状细胞内的表达是其应对氧化应激的保护性措施。进一步对原代肝星状细胞(rHSC)的研究证实在过氧化氢作用下重组Cygb蛋白对rHSC能发挥显著保护作用;在Fe-NTA/AA作用下,Cygb蛋白能够起到抑制rHSC细胞过度增殖以及保护其被过度损伤的作用。为找出Cygb在激活态肝星状细胞中表达上调的机制,本论文引入最近发现并兴起的转录后调控机制——miRNA。利用多种miRNA靶基因分析软件预测得出5个可能靶向大鼠Cygb基因的miRNA。芯片结果证实这5个miRNA在HSC激活时表达水平总体下调,表明miRNA可能参与HSC中Cygb的转录后调控。进一步将这一方法推及到HSC激活标志基因以及Col1a1相关miRNA的预测中,分析得到8个可能调控HSC激活标志基因的miRNA和8个可能调控Col1a1的miRNA,并结合实验确定miR-29家族能够下调LX-2细胞中的Col1a1表达,建立了一种确定肝星状细胞中特定miRNA功能的有效方法。本论文为全面阐释Cygb这一治疗基因的抗氧化作用及机制、加速药物新靶点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种新的成纤维性肝星状细胞失活因子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消退[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01)
- [2].提高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获得率及纯度的分离方法[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21)
- [3].姜黄素对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肝星状细胞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 2016(06)
- [4].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的分离方法研究[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01)
- [5].压力对肝星状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J]. 医用生物力学 2009(S1)
- [6].分离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肝星状细胞的改良方法[J]. 热带医学杂志 2020(03)
- [7].神经酰胺对肝星状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进展[J].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6(02)
- [8].中药肝复康干预肝星状细胞及肝组织的蛋白质组学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16)
- [9].同型半胱氨酸诱导肝星状细胞激活和增殖在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J].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9(03)
- [10].逆转素对肝星状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J]. 山东医药 2018(24)
- [11].肝星状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8(01)
- [12].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培养改良与性质鉴定[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4(10)
- [13].肝星状细胞的起源与功能[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0(04)
- [14].肝星状细胞的凋亡机制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20)
- [15].中药诱导肝星状细胞衰老作用研究进展[J]. 现代中医药 2018(01)
- [16].当归芍药散含药血清抑制内皮素-1介导的肝星状细胞收缩的机制研究[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2)
- [17].乙型肝炎病毒促进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在肝星状细胞中的表达[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18)
- [18].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介导内质网应激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坏死[J]. 江西医药 2019(11)
- [19].四乙胺对肝星状细胞钾通道及细胞增殖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9(14)
- [20].肝星状细胞收缩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08(10)
- [21].川芎嗪对肝星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表达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11)
- [22].肝星状细胞激活与增殖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9(04)
- [23].猪肝星状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的建立及对泛素化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20(02)
- [24].转化生长因子β_1诱导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模型的建立[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8(14)
- [25].miRNAs对肝星状细胞生物学功能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18(43)
- [26].肝星状细胞的移行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3(06)
- [27].抗纤软肝颗粒对肝星状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mRNA、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医药学报 2010(05)
- [28].肝星状细胞中表皮形态发生素表达调控机制及其作用研究[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6(05)
- [29].肝星状细胞凋亡信号途径及药物reversine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医学 2015(04)
- [30].肝星状细胞及其与肝脏疾病的关系[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