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农村金融市场中,金融供给仍然受到抑制,农户的部分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情况既有农村金融供给方面的问题,也有农户金融需求方面的问题;本文研究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想通过对河津七个村的调查,发现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一些特点,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农户借贷行为,研究的范围是农村金融市场,包括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组织体系。在正规的金融组织中,农村信用社是所有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的一个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所以,在正规金融机构中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农村信用社。非正规金融体系主要包括民间借贷、民间互助会、地下钱庄、地下投资公司等,这些金融组织通常建立在人缘、地缘和血缘关系基础上,带有互助合作的性质;非正规金融一般都建立在明晰的私人产权和无限责任基础上,并且比正规金融更加灵活方便,在农村金融中占据重要地位。农户借贷行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行为活动,从金融市场角度分析,农户借贷行为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金融政策,利率水平等因素息息相关;社会经济发展越好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就越频繁,资金需求相应就会旺盛。同样,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越高,金融政策越是开放,农户的资金借贷就会更加便利,也会促进农户的借贷行为;从农户个体行为特征角度分析,农户借贷行为是资金需求特点的反映。因此,农户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等都是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家庭结构借贷需求就会有所不同;此外,农户借贷行为还会受到社会文化、农户个体价值取向等其它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河津市7个村的农户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类:一、农户还款能力;二、农户信誉水平;三、金融市场供给;四、借贷条件(包括金融市场借贷条件和农户个体借贷条件);五、农户家庭结构;并且,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最大的还是农户的还款能力,其次是农户的信誉水平。最后,本文对如何改善农户借贷行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虽然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国家的金融政策帮扶可以对农户借贷行为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如果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户借贷行为就必须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适应市场的选择,让农户具备在金融市场借贷的基本条件。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即土地资产证券化的思路,可以让农户具备适应金融市场的条件。土地资产证券化以后,土地证券成为连接农户与金融市场的桥梁,一方面,农户依靠手中的土地证券作抵押,可以很容易取得小额贷款;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获得农户的土地证券,也可以放心的向农户发放贷款。因为土地资产证券化以后,土地资产变的可流动、可转让,并且,土地证券会有一个持续稳定的现金流作为贷款抵押的依据。所以说,土地资产证券化如果能够顺利实施,农村的金融市场一定会得到大的发展,正规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一定会走入更多的农户家中。农村金融市场也会改变现在这种状况,农户不再主要依靠非正规金融借贷;正规金融机构会以它的产品价格优势占据大部分农村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