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杰克逊时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杰克逊·,波洛克艺术家,美国,艺术赞助
杰克逊时期论文文献综述
刘丹鹏[1](2018)在《杰克逊·波洛克时期的美国纽约艺术赞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四五十年代,杰克逊·波洛克作为美国纽约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中的代表人物,并具有重要影响力。在美国诞生抽象表现主义的重要原因,是因为战争使许多欧洲的现代主义艺术家、评论家和收藏家寓居美国,改变了原来的传统艺术品收藏格局,使得传统艺术作品收藏与艺术赞助更加紧密联系起来。所以,研究该时期艺术背后的推动力或艺术赞助成为客观认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时期艺术家的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敖海静[2](2017)在《杰克逊大法官与新政时期的州际贸易条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州际贸易条款的变迁史上,杰克逊大法官是一个重要人物。早年的生活经历和职业生涯造就了杰克逊务实的司法立场和对罗斯福新政的支持态度。他批评最高法院推翻新政立法的判决是在行使不受控制的权力,严重背离了司法自制的应有立场。杰克逊在Wickard案中终结了有关州际贸易条款的"直接/间接(影响)"标准的争论,认可了联邦在州际贸易管制问题上最大限度的权力扩张。在这一过程中,最高法院实际上也完成了自身角色的艰难转型。(本文来源于《湘江法律评论》期刊2017年01期)
李冉[3](2014)在《是黑人的胜利还是民主党的成功?》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党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比杰西·杰克逊竞选总统失败和奥巴马的成功,揭示民主党在黑人政治地位诉求中起到的作用。随着美国民权运动的兴起,非裔美国人追求政治民主权利的诉求不断凸显。1984年和1988年,杰西·杰克逊作为杰出的美国黑人运动的领袖和民主党候选人参与美国总统大选。黑人政治经济地位的不稳固和民主党竞选策略的失利,导致杰西·杰克逊的失败,以及民主党在这两次大选中全面败北。随后民主党调整了政党的定位和策略,争取除了少数族裔和下层阶级以外的白人中层阶级,对于如“肯定性行动”等有利于少数族裔的政策,采取限制性支持的措施。民主党的策略取得了进展,一方面促进了黑人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培养了少数族裔的政治忠诚度;另一方面,扩大了在白人中产阶级的影响力。1992年民主党人克林顿成功当选美国总统,也印证了民主党政策调整的成功。2008年,在经历了对共和党和布什政府的失望,美国民众期待民主党带给美国社会的变化。奥巴马作为一位在主流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具有多种族背景的黑人,成为颇具竞争力的民主党候选人。政党政治是奥巴马竞选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民主党利用他的多种族背景,赢得了大部分少数族裔的支持。同时,为了争取白人选民的支持,他摒弃了杰西·杰克逊等上一代黑人领袖强调种族主义和依靠少数族裔的做法。在谈论美国的种族政治时,他倾向于从普世的角度来讨论,而不是从特殊的种族主义的角度来讨论。在竞选过程中,他提出了针对美国内政外交问题的有效应对措施,特别是复苏美国经济,得到了广大选民的支持。在奥巴马的身上凝聚了美国社会最底层的因素,同时又含有美国的精英因素。因此,支持他的选民认为,他的背景将使他在处理美国国内政治,特别是有关美国在种族政治方面的问题的时候,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因此,奥巴马的成功,是民主党的成功,而不是纯粹黑人的胜利。(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刘唐川[4](2014)在《19世纪前期美国印第安政策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19世纪上半叶美国政府的印第安政策,其主要包含了杰斐逊时期印第安政策、门罗时期印第安政策、亚当斯时期印第安政策和杰克逊时期印第安政策。然而,杰斐逊时期的“文明开化”政策和杰克逊时期的印第安“迁移”政策一直是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关注的焦点,这两种风格迥异的政策对印第安人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评价这两种政策时,历史学家和人类社会学家的态度也颇有偏差,有人赞扬杰斐逊开化政策的仁慈,有人批判杰克逊迁移政策的强横,也有人贬低两种政策都虚伪,还有人认同两种政策都务实。作者首先对杰斐逊时期的“文明开化政策”进行阐述,从宗教教义、学校教育、生产生活方式和政治主体等方面来分析杰斐逊时期对印第安人的“文明开化”政策。其次通过对杰克逊时期国际国内背景进行分析,给1830年美国政府出台的《印第安人迁移法》作出适当的解释。由于白人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凸显出对土地和资源的追求,而占有大量土地资源的土着印第安人理所当然的成了这种利益的牺牲者。从1831年开始,切诺基、克里克、乔克托、契卡索等密西西比河以东印第安人部落约20万人,在联邦军队的押解下,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家园,被驱赶到密西西比河以西荒凉贫瘠的土地上。约有1/4印第安人在迁移途中死亡,而这条迁移之路也被称之为“眼泪之路”。通过对杰斐逊时期的“文明开化”政策和杰克逊时期的“迁移政策”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程度不同,领导阶层受到主流思想影响不同和印白利益关系冲突程度不同,导致杰斐逊时期的“文明开化”政策要比杰克逊时期的“迁移”政策更加柔和人性化。通过传播基督教义,教授生产种植技术,进行白人文化教育和加强印白平等贸易等措施,“文明开化”政策一定程度上帮助印第安人“介入”到白人文明。但这一政策的代价是,印第安部落原有的土着文化,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杰克逊时期的“迁移”政策,则直接让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印第安人远离家园,踏上“血泪之路”。印第安人面临灭种危险。在美国国家利益和白人利益至上的大背景下,印第安人作为美国利益的牺牲者似乎是理所当然。美国政府在19世纪前期印第安政策上给印第安人造成的历史伤害也不由得让我们深思。(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4-04-10)
贺会平[5](2007)在《杰克逊时期美国的市场革命》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早期尤其是杰克逊时期(1815-1846),美国经历了一场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被学者们称之为“市场革命”。由于美国各地区具体条件的差异,这场市场革命在各地区也就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其东北部、西部及南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时期美国市场革命的发展情况。(本文来源于《许昌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贺会平[6](2007)在《杰克逊时期美国的市场革命及其社会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早期,尤其是杰克逊时期(1815-1846),美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被学者们称作“市场革命”。这场市场革命首先意味着经济变革,其次也对美国社会、政治、思想等产生了重大意义。笔者试图通过以下叁章内容,对杰克逊时期美国的市场革命及其社会反应作一些研究和探讨。第一章主要论述杰克逊时期美国的市场革命。早在20世纪60年代查尔斯·塞勒斯就提出了市场革命这一概念。随后其他学者也开始围绕这一概念来展开不同的研究。而在1991年,塞勒斯则运用这一概念完成了他对美国19世纪早期史的综合性研究,出版了《市场革命:杰克逊时期的美国(1815-1846)》。正是由于这本书的出版,美国又掀起了对19世纪早期史的研究热潮。对于这一概念,许多学者仍存有质疑,例如它的起始时间及其简单的二元对立性等,但都承认它是目前杰克逊史研究中最好的宏观解释框架。1815年开始,美国社会中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生活模式逐渐瓦解,而早已存在的市场化倾向则在各种有利因素的推动下,突破种种困难,发展成为一场市场革命。借助于日益改善的交通网,这场市场革命逐步向全国推进。第二章主要论述市场革命下美国各地区的新变化。东北部地区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的商业发展基础,所以市场革命在这个地区发展得最快,东北部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面貌。一方面,东北部的商业资本首先转入纺织业和制造业,开始了美国的工业革命;另一方面,东北部农村地区传统的家庭手工业开始解体。通过特殊的“户外加工体制”,东北部农村地区逐渐被纳入市场革命中。与东北部相比,这时的西部(主要指老西北部)则相对落后,市场革命的发展相对缓慢。但是随着大量移民的到来,这里逐渐得到开发。特别是随着交通的改善,西部经济逐渐兴起,开始纳入全国市场。市场革命在南部的发展则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在市场的导向作用下,1815年以后南部发展成为美国的“棉花王国”,棉花种植园主围绕市场来进行生产。但是占南部人口多数的小农,由于考虑自身经济生产的安全,所受市场革命影响很小,依然从事自给自足性的生产。第叁章主要探讨了美国社会对市场革命的反应。随着市场革命的展开和深入,美国社会各个领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冲突和斗争。如何应对这一陌生的社会环境,美国人开始了各种各样的改革和试验,最终从政治、社会和思想各个方面开始了与市场革命相融合的过程。各派力量为了自己的利益,展开政治斗争,促使美国开始了深刻的政治转型过程。市场革命开始前后的美国政治,主要是由杰斐逊共和党所控制的。但是杰斐逊共和党组成成分不一,不仅包括小农和老共和党人,还包括商业派。商业派的利益在市场革命中得到了发展。然而,由于1819年危机所造成的经济困难及1824年总统选举中的“肮脏交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抛弃共和党阵营,而转向另一位政治人物安德鲁·杰克逊身边。围绕着杰克逊,一个新的民主党成立。在杰克逊统治下,在市场革命中受益的商业派的利益受损,而小农、技工等小生产者的利益得到了保护。在反对杰克逊党人的过程中,另一个新的全国性政党辉格党成立。由此开始了美国新型的大众民主政党政治。在市场革命发展的同时,兴起了第二次大觉醒运动。在第二次大觉醒运动中,各个教派都力图扩张。但只有那些适应市场并调整教义及传道形式的教派,才能够在自由的宗教“市场”竞争获得发展壮大。卫理公会的发展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第二次大觉醒运动打破了对传统权威的顺从模式,激起了大众的参与意识,正好缓和了人们适应市场革命的过程。市场革命带来了各种社会弊病,大批的改革者尝试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完善这个新社会。美国由此开始了一个改革的年代。城市道德、酗酒、奴隶制、医疗改革等都成了人们关注的目标。通过社会改革,人们逐渐学会适应这个已经变化了的社会。(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贺会平[7](2006)在《杰克逊时期美国的市场革命》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早期,尤其是杰克逊时期(1815—1846年),美国经历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化,被学者们称为“市场革命”。这场市场革命首先是一种经济变革。由于美国各地区具体条件的差异,这场市场革命在各地区也就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通过对美国东北部、西部及南部社会经济发展新变化的考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时期美国市场革命的发展情况。(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S2期)
张福财[8](1999)在《安德鲁·杰克逊时期美国选举制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828年,安德鲁·杰克逊(AndrewJackson)入主白宫,成为美国第七任总统(1828-1836),美国历史上所称的“杰克逊民主政治时期”由此开始。安德鲁·杰克逊在总统任期内作出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政治举措,虽然,对杰克逊的历史评价,国内外史学界褒贬(本文来源于《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99年01期)
杰克逊时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州际贸易条款的变迁史上,杰克逊大法官是一个重要人物。早年的生活经历和职业生涯造就了杰克逊务实的司法立场和对罗斯福新政的支持态度。他批评最高法院推翻新政立法的判决是在行使不受控制的权力,严重背离了司法自制的应有立场。杰克逊在Wickard案中终结了有关州际贸易条款的"直接/间接(影响)"标准的争论,认可了联邦在州际贸易管制问题上最大限度的权力扩张。在这一过程中,最高法院实际上也完成了自身角色的艰难转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杰克逊时期论文参考文献
[1].刘丹鹏.杰克逊·波洛克时期的美国纽约艺术赞助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8
[2].敖海静.杰克逊大法官与新政时期的州际贸易条款[J].湘江法律评论.2017
[3].李冉.是黑人的胜利还是民主党的成功?[D].华东师范大学.2014
[4].刘唐川.19世纪前期美国印第安政策比较[D].四川师范大学.2014
[5].贺会平.杰克逊时期美国的市场革命[J].许昌学院学报.2007
[6].贺会平.杰克逊时期美国的市场革命及其社会反应[D].首都师范大学.2007
[7].贺会平.杰克逊时期美国的市场革命[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8].张福财.安德鲁·杰克逊时期美国选举制探析[J].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