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溶性有机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氮沉降,天然次生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土壤可溶性有机氮
可溶性有机碳论文文献综述
单文俊,付琦,邢亚娟,闫国永,韩士杰[1](2019)在《氮沉降对长白山白桦山杨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理化性质易受氮沉降、温度变化、二氧化碳浓度等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MBC、MBN)和可溶性有机碳、氮(DOC、DON)作为土壤中高活性物质,更易受到诸如氮沉降等环境变化的影响,尤其是不同月份的温度和水分变化会对其产生显着影响。长白山白桦山、杨天然次生林对人工模拟氮沉降响应的控制试验始于2006年,共设计3个氮添加处理,即对照CK(N 0 kg·hm~(-2)·a~(-1))、低氮LN(N 25 kg·hm~(-2)·a~(-1))和高氮HN(N 50 kg·hm~(-2)·a~(-1)),每个处理重复3次。于2017年植物生长季(5-10月),按照不同土壤深度(上层0-10 cm和下层10-20 cm)分别对土壤pH、DOC、DON和MBC、MBN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氮添加导致土壤pH显着降低(P<0.05),变异系数随氮添加量逐步降低,且上、下层土壤表现一致。(2)氮沉降对上层土壤DOC表现为促进作用,对下层土壤DOC影响不显着(P>0.05)。HN处理抑制上层土壤DON,而LN处理对5月和9月的上层土壤DON有促进作用,对6月和8月有抑制作用;LN处理促进下层土壤DON,而HN处理有抑制作用。(3)氮沉降在春季月份对MBC和MBN有抑制作用,秋季月份有促进作用;LN处理降低了夏季月份MBC和MBN,HN处理则差异不显着。(4)氮添加、月份、土壤深度以及叁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土壤各指标都有显着影响,由此可见,单个月份的研究结果并不能代表整个生长季的总体变化趋势。故建议在开展土壤易发变化组分研究时,应同时关注时空变化对其的影响,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雷秀美,王飞,周碧青,杨文浩,聂叁安[2](2019)在《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和游离氨基酸剖面分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长期不同施肥对稻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和游离氨基酸(FAA)剖面分异的影响,阐明长期施肥稻田土壤SON和FAA的剖面迁移特性。以不施肥(CK)、单施氮磷钾化肥(NPK)、氮磷钾配施牛粪(NPKM)和氮磷钾结合秸秆还田(NPKS)4种处理的稻田长期(33年)施肥定位试验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带总氮检测器的总有机碳分析仪(TOC-TN)、连续流动注射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不同深度(0~20、20~40 cm和40~60 cm)土层SON、FAA及其组分的含量。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水稻土SON含量剖面分异较明显,0~20、20~40 cm和40~60 cm土壤SON含量分别为24.14~49.80、11.30~13.86 mg·kg~(-1)和6.35~9.38 mg·kg~(-1);不同处理0~20 cm土壤SON含量表现为NPKS>NPKM>NPK=CK,NPKS处理较NPK和CK分别提高67.1%和106.3%,NPKM处理较NPK和CK分别提高了28.5%和58.7%;不同土层SON与可溶性总氮(TSN)的比值为40.0%~69.3%。长期不同施肥水稻土FAA含量也存在较明显剖面差异,0~20、20~40 cm和40~60 cm土壤FAA含量分别为8.15~15.91、0.83~2.13 mg·kg~(-1)和0.69~0.99 mg·kg~(-1),FAA/SON比例的均值分别为35.3%、12.6%和11.2%;NPKM和NPKS处理0~20 cm土壤均包含20种FAA,较CK和NPK处理增加了3种易分解的碱性氨基酸(鸟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NPK、NPKM和NPKS处理20~40 cm土壤均包含10种FAA,较CK处理增加了3种中性氨基酸(缬氨酸、胱氨酸和苯丙氨酸),而40~60 cm土壤则均包含7种FAA,较CK处理增加了2种中性氨基酸(异亮氨酸和胱氨酸);不同处理不同深度土壤FAA组成均以中性氨基酸占优势。研究表明:土壤SON、FAA含量与组分及其剖面分异和施肥模式密切相关,长期化肥配施牛粪和秸秆能增加0~20 cm土壤SON、FAA含量且丰富FAA种类。(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王敏[3](2019)在《亚热带森林景观中可溶性有机碳的特征及土壤截存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溶性有机碳(DOC)是陆地碳库中最活跃的一个部分,它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持续流动是碳损失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氮、磷等生源要素及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转移的载体,因此DOC是森林生态系统碳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研究多是关注森林DOC的浓度、动态和影响因素,但对地表来源的DOC进入土壤后,其在土壤中的垂直迁移和转化规律还知之甚少,不利于森林碳动态研究。因此,我们一方面在野外监测了森林生态系统生长季内DOC的浓度和性质变化,探明DOC的垂直分布及影响因素。另一方面结合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凋落物来源DOC在土壤中的去向,探明土壤对DOC的截存能力及机制。本研究在八大公山亚热带森林选择3个典型集水区,在生长季分4次采集了降水、穿透雨、树干茎流、凋落物淋出液、地表径流(统称为地表水)和不同深度土壤孔隙水(1cm、30 cm和60cm),并测定可溶性有机质(DOM)的浓度及其组成特征。结果表明,雨水中DOC的平均浓度为3.39±0.90 mg L-1。当经过植被后,浓度显着升高,穿透雨、树干径流、凋落物淋出液和地表径流中DOC浓度分别为 12.51±3.21mg L-1,21.11±6.60mg L-1,21.29±8.13mg L-1 和 15.26±4.73 mg L-1。但是当其进入土壤孔隙水中(10 cm、30 cm和60 cm),其DOC浓度又明显降低,分别为4 75±2.14mg L-1,3.730±mg L-1 和 3.30±1.36mg L-1。地表水中疏水性有机酸浓度显着高于土壤孔隙水,但是中性亲水有机酸和低分子质量亲水性酸浓度却低于土壤孔隙水。这表明地表水和土壤孔隙水中DOM浓度和性质差异显着。地表水中DOC浓度主要受植被和样地条件控制,而土壤孔隙水中DOC浓度则主要受土壤性质影响。为探明DOC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本研究将13C标记的凋落物来源的DOC添加到不同深度土柱(0-10cm、0-30cm和0-60cm)中,进行了为期180天的室内培养。定量分析DOC进入土壤后去向(包括截存、矿化和淋出),分析DOC的性质变化和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有76%的DOC被土壤截留,其中60%留存在表层,16%留存在中层;分别有18%、4%和3%的DOC被表层、中层和深层土壤微生物矿化;有0.04%从土柱中(0-60cm)淋失的碳量为0.04%。这些结果表明DOC主要被土壤保留,其次是被微生物降解,仅有极少的淋溶损失。利用叁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法分析水溶液中有机碳组成,结果表明凋落物来源DOC与水可溶性有机碳(WSOC)和土壤淋出液有机碳(LDOC)组成差异显着。而WSOC和LDOC的性质与土壤碳更为相似,该结果支持动态交换模型("dynamic exchange model")。同时在培养初期,DOC添加刺激了表层和深层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且对深层土壤的作用强于表层土壤,这表明新鲜碳源的缺乏抑制了深层土壤碳矿化。DOC添加也增加了不同深度土壤的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生物量,且这些指标均在30天达到最高值。其中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增加的幅度高于中层和深层土壤。PCA分析结果表明DOC添加减小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幅度,但是并未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方向。13C在表层土壤磷脂脂肪酸(PLFAs)中的分布比例高于中层和深层,同时在细菌中的分布比例高于真菌。此外,17:0 cy和15:0这两种磷脂脂肪酸同化的13C明显高于其他磷脂脂肪酸。该结果表明微生物群落组成受碳源输入的调控,进而对土壤有机碳矿化产生影响。本研究对亚热带湿润森林DOC浓度和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该结果探明了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DOC的垂直分布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完善的森林流域水质管理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室内土柱培养实验,进一步阐明凋落物来源DOC在土壤中的截存和动态过程,证实了 DOC在土壤剖面移动的动态交换假说,为DOC在土壤中的截存和动态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未来的研究中,应该进一步监测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DOC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流量,以准确评估其对碳循环的贡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期刊2019-06-01)
曹阳阳[4](2019)在《黄土丘陵区人工林草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动态变化及土壤氮素矿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氮素对植物的生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lube Organic Nitrogen,SON)作为土壤氮素中相对较活跃的部分,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经过转化被植物吸收利用,在土壤氮循环中具有重要地位。本研究以陕北黄土高原(延安市志丹县境内)退耕后人工营造的杏树林(Prunus armeniaca)、沙棘林(Hipophae rhamnoides)、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油松林(Pinus tabuliformis)以及草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人工林草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随季节、土层深度及坡向的变化规律,以及可溶性有机氮与土壤基础理化性状的关系,同时研究不同人工林草地土壤氮素矿化特征,揭示土壤供氮特性。主要结果如下:(1)植被恢复显着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沙棘林在增加土壤SON含量方面优于杏树林及草地,刺槐林及油松林全年平均未表现增加效果。季节及土层深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SON含量有显着影响,随季节变化土壤SON含量呈现出先降低后增长的趋势,且春季、冬季土壤SON含量显着高于夏季及秋季。土壤SON在不同坡向间存在显着差异,但变化趋势各不相同。(2)植被恢复显着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沙棘林、杏树林及草地的增加效果最为显着,种植沙棘林更有利于养分的积累。除电导率、pH、过氧化氢酶活性外,其余各指标都表现出显着的季节变化特征。土壤养分及土壤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土壤含水量随土层加深而增加。坡向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各不相同,但总体含量关系为杏树林阳坡高于阴坡,沙棘林阴坡高于阳坡。(3)土壤SON与土壤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在春季和秋季,土壤SON与理化性状间无显着相关关系。夏季,土壤SON含量与土壤速效钾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土壤过氧化氢酶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冬季土壤SON含量与碱解氮、有效磷、蔗糖酶含量、含水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土壤pH呈显着正相关关系。(4)在10-20 cm土层,植被恢复对土壤氮素矿化量及矿化速率无显着提升效果,仅有杏树林对土壤矿化速率有提升作用;植被恢复后土壤养分的积累并不会影响到10-20 cm土层土壤矿化势和矿化速率。由此可见,植被恢复对10-20 cm土层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有限,油松林土壤氮素矿化量显着低于农田,且对土壤供氮能力没有提升效果。(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期刊2019-06-01)
王祎[5](2019)在《紫云英配施化肥对不同肥力水稻土细菌群落及可溶性有机碳氮动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紫云英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绿肥,紫云英翻压回田对水田土壤培肥和水稻持续稳产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壤碳氮转化是一系列复杂的微生物过程,然而紫云英配施化肥对不同肥力水稻土可溶性有机碳氮动态以及细菌群落动态的影响尚不清晰,本研究以亚热带叁种不同肥力水稻土(红土田、灰黄泥田和灰泥田)为研究对象,设置单施化肥与紫云英配施化肥两个处理,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总有机碳分析仪和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等现代分析手段,研究紫云英配施化肥后水稻生育期内耕层土壤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动态变化及淋失,为完善稻田土壤碳氮循环理论,评估稻田溶解性有机碳氮淋失风险和加强田间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供试的红土田、灰黄泥田和灰泥田叁种水稻土在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化性质上存在显着差异,且表现出较明显的层次分异。(2)供试叁种不同肥力水稻土的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厚壁菌门、芽单胞菌门和浮霉菌门,各门的相对丰度均超过1%,累计相对丰度占85%以上。细菌丰度介于2.78×10~9-5.40×10~9个g~(-1)拷贝数,随水稻生育期推移呈现“增加-降低-增加”的变化趋势。细菌多样性指数随水稻生育期的推移呈较明显的动态变化,在成熟期最高。相似性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类型和水稻物候期是导致供试土壤细菌群落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同施肥处理在短期田间试验中对供试土壤细菌群落差异影响不显着,土壤类型、水稻物候期和施肥处理分别可以解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27.6%、13.0%和2.5%的变异。置换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比、土壤全碳、全氮和pH是影响供试土壤细菌群落的重要环境因子。(3)供试叁种不同肥力水稻土耕层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介于29.16-171.04 mg kg~(-1),随水稻生育期的推移,耕层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呈现“增加-下降-增加”的动态变化规律,其中红土田的动态变化范围较小,而灰黄泥田和灰泥田的动态变化幅度较大。耕层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介于2.00-25.71 mg kg~(-1),随水稻生育期的延长而呈“增加-下降-波动升高”的动态变化规律。土壤类型和水稻物候期是导致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而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无显着影响。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可溶性有机氮、Shannon指数、ACE指数和粘粒含量是影响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子;土壤可溶性总氮、细菌丰度、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ACE指数是影响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的主要因子。(4)不同土壤类型、施肥处理和水稻物候期对供试土壤淹水层和渗滤液的溶解性有机碳氮浓度具有显着影响,且存在交互作用影响。土壤类型显着影响溶解性有机物的潜在淋失量,其中以红土田的溶解性有机碳潜在淋失量最小(0.3 t C ha-~1茬-~1),而灰泥田的溶解性有机氮潜在淋失量最小(10.68 kg N ha-~1茬-~1)。不同施肥处理仅影响溶解性有机氮的淋失,施用紫云英可以减少可溶性有机氮的潜在淋失量,减少量介于2.49-8.02 kg N ha~(-1)茬~(-1),但不会减少可溶性有机碳的潜在淋失量。供试土壤淹水层溶解性有机碳氮均在施肥后显着升高,施肥后7天内要注意田间水分管理,尤其是红土田和灰黄泥田,以防止溶解性有机碳氮应排水而流失。(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孟帆,王靖靖,王静,郭丁,傅华[6](2019)在《Meta分析在采伐对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浓度影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采伐对森林DOC浓度的影响以及Meta分析在生态学领域的实用价值.【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将近年来发表的25篇相关文献中的93个试验样本的研究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分析.【结果】采伐使得阔叶林土壤以及表层土壤DOC浓度显着增加,并且当采伐强度小于30%和采伐后只收获树干时,土壤DOC浓度也显着增加;采伐后时间越长对土壤DOC浓度的影响越大.【结论】森林土壤DOC浓度的变化幅度与植被类型、土壤深度、采伐强度、残留物管理和采伐后时间相关联,Meta分析法是一种适宜于解决时间、空间跨度大的生态学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丽娟[7](2019)在《新型超交联聚合物SCP的合成及其对可溶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环境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已然成为了社会首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因其高毒性、强积累性、难降解等特征,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进而危害人体健康,是当前水环境问题的焦点。针对水体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方法到目前为止主要有:电解法、吸附法、光化学氧化法等,其中在解决水环境中可溶性有机污染这一方面,吸附法是受广大研究学者关注度最高的。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于探究价格成本低廉,吸附效果优良的吸附剂,近些年随着超交联聚合物的引入,固体吸附剂的种类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本文回顾了传统超交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利用简单的化合物作为编制单体,在简易条件下通过傅克烷基化反应,得到一种对有机污染物吸附率高,生产成本较低的全新型超交联聚合物,根据超交联聚合物命名规则把新型物质命名为SCP。并将新产品SC P进行表征分析,并对水环境污染中两种典型的可溶性有机污染物(双酚A和四环素)的吸附效果和吸附机理进行探究讨论,由以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新合成的超交联聚合物SCP在治理水环境中可溶性有机污染物方面具备很大的应用潜力,为新型固体吸附剂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对污染水体的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合成新型超交联聚合物SCP的物质选用了2-氨基苯并咪唑作为原料,交联剂选用1,4-对二氯苄,溶剂选用1,2-二氯乙烷,催化剂选用无水叁氯化铁。经热重分析(TG/DSC)结果表明,在800℃都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经红外光谱分析(FTIR)结果表明,产品中已经具备超交联聚合物的几个特征峰;经X射线衍射分析(XRD)结果表明,产品是无定型晶体结构,综合以上结果说明制备得到的产品具备超交联聚合物的特点,新物质合成成功。(2)SCP对双酚A吸附的最佳条件是:pH=10.16,投加量为0.4g/L,吸附平衡时间为120min。动力学上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以及热力学上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更加符合SCP对双酚A的吸附机理。分别在35℃,45℃,55℃温度下进行吸附探究,结果表明温度越高,吸附量越大即吸附效果越好,分析热力学参数,ΔG<0、ΔH>0、ΔS>0,说明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3)SCP对四环素的最佳吸附条件是:pH=10.16,投加量为0.4g/L,吸附平衡时间为180min。动力学上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以及热力学上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更加符合SCP对四环素的吸附机理。分别在35℃,45℃,55℃温度下进行吸附探究,结果表明温度越高,吸附量越大即吸附效果越好,分析热力学参数,ΔG<0、ΔH>0、ΔS>0,说明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4)分别考察了SCP在吸附双酚A和四环素后的再生情况,确定了最佳再生时间均为2h;重复再生操作5次,去除率上SCP对双酚A的衰减只有10%,对四环素也仅衰减11%。综合结果都表明SCP表现出了良好的再生性能。(5)经FTIR分别对吸附双酚A和四环素前后进行表征分析,结果均表明在吸附污染物后,几个特征峰振幅强度都有所增加,且吸收峰的位置均未改变,表明双酚A和四环素都已经成功吸附在SCP上;经XRD分别对吸附双酚A和四环素前后进行表征分析,都在相同位置出现明显馒头型特征峰,说明SCP在吸附后仍保持无定型晶体结构并且吸附过程只在SCP表面进行。(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刘杰云,邱虎森,汤宏,沈健林,吴金水[8](2019)在《生物质炭对双季稻水稻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质炭可影响土壤微生物量,但生物质炭对双季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MBC、MBN)及可溶性有机碳、氮(DOC、DON)的影响还不清楚.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亚热带2种典型双季稻田土壤(花岗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S1和第四纪红壤发育的水稻土S2)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室内培养试验来研究不施氮肥条件下生物质炭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每种土壤设置3个小麦秸秆生物质炭添加量,即土重的0%、1%和2%,分别用CK、LB和HB表示.培养70 d后,2种水稻土的MBC均值:S1为877. 03、832. 11和849. 30 mg·kg~(-1),S2为902. 94、874. 19和883. 22mg·kg~(-1). S1+LB、S1+HB和S2+LB均显着降低了土壤MBC均值(P <0. 05),这可能是由生物质炭吸附土壤有机碳及其他有机物,阻碍了微生物的生长而造成的. S1土壤中低生物质炭添加量较对照显着降低了土壤MBN均值(P <0. 05),降幅达9. 45%.生物质炭对S1土壤MBC/MBN均值影响不明显,但LB降低了S2土壤MBC/MBN均值(P <0. 05).由于生物质炭本身含有部分可溶性有机碳及其高p H值,添加到2种水稻土中均增加了土壤DOC均值,增幅分别达4. 42%~22. 20%和10. 57%~35. 47%.但生物质炭(除S2+HB处理)显着降低了土壤DON均值,这可能归因于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氮的吸附作用及生物质炭本身有机碳分解过程中对N的消耗作用.生物质炭显着增加了2种水稻土的DOC/DON均值,且随着生物质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综上所述,在双季稻田土壤中单施生物质炭虽然可增加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但对土壤微生物量有一定的降低作用,且会加重土壤氮亏缺状况.因此,在亚热带双季稻田中生物质炭应与化肥等配合施用.(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张苗苗,陈伟,林丽,张德罡,吴玉鑫[9](2019)在《青海省不同高寒草地土壤主要养分及可溶性有机碳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不同高寒草地类型中土壤有机碳、养分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差异以及可溶性有机碳分布特征,以青海省4个高寒草地类型土壤0~10 cm和10~20 cm土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以及可溶性有机碳芳香性指数和腐殖化指数,并进一步探讨了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各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高寒草地类型各土层土壤中全氮、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高寒草甸类>高寒草甸草原类>高寒草原类>高寒荒漠类,且不同类型之间差异显着(P<0.05)。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全氮、有机碳含量有降低趋势。不同类型高寒草地各土层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的芳香性指数和腐殖化指数表现出与此相同的变化趋势。不同高寒草地各土层中可溶性有机碳与土壤全氮、有机碳含量之间均呈现出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综上所述,高寒草甸和高寒草甸草原土壤有机碳、全氮、可溶性有机碳含量较高,结构复杂。可溶性有机碳的芳香性指数和腐殖化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土壤养分状况。(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美娟,炊雯[10](2019)在《秦岭落叶松及油松凋落物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紫外-可见光谱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对研究森林凋落物在生态养分循环中凋落物分解快慢及其养分释放机制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秦岭太白县境内落叶松林、油松林不同分解阶段(L-F-H)凋落物室内10d恒温(25℃)浸提实验,初步分析了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分布特征及其紫外-可见光谱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凋落物DOC含量L层>F层>H层;DOC_(油松林)>DOC_(落叶松);浸提液紫外-可见光谱自200nm到800nm吸光度值趋于减小,L层、F层浸提液谱线呈现明显的单波峰,H层谱线存在端吸收,各谱线的波峰或端吸收都出现在200nm附近;肩峰出现在240~280nm范围内,推测样品中有芳香环结构存在。凋落物不同分解阶段浸提液DOC含量与200nm处吸光度值呈现较强相关性(R~2>0.9)。(本文来源于《四川环境》期刊2019年01期)
可溶性有机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讨长期不同施肥对稻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和游离氨基酸(FAA)剖面分异的影响,阐明长期施肥稻田土壤SON和FAA的剖面迁移特性。以不施肥(CK)、单施氮磷钾化肥(NPK)、氮磷钾配施牛粪(NPKM)和氮磷钾结合秸秆还田(NPKS)4种处理的稻田长期(33年)施肥定位试验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带总氮检测器的总有机碳分析仪(TOC-TN)、连续流动注射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不同深度(0~20、20~40 cm和40~60 cm)土层SON、FAA及其组分的含量。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水稻土SON含量剖面分异较明显,0~20、20~40 cm和40~60 cm土壤SON含量分别为24.14~49.80、11.30~13.86 mg·kg~(-1)和6.35~9.38 mg·kg~(-1);不同处理0~20 cm土壤SON含量表现为NPKS>NPKM>NPK=CK,NPKS处理较NPK和CK分别提高67.1%和106.3%,NPKM处理较NPK和CK分别提高了28.5%和58.7%;不同土层SON与可溶性总氮(TSN)的比值为40.0%~69.3%。长期不同施肥水稻土FAA含量也存在较明显剖面差异,0~20、20~40 cm和40~60 cm土壤FAA含量分别为8.15~15.91、0.83~2.13 mg·kg~(-1)和0.69~0.99 mg·kg~(-1),FAA/SON比例的均值分别为35.3%、12.6%和11.2%;NPKM和NPKS处理0~20 cm土壤均包含20种FAA,较CK和NPK处理增加了3种易分解的碱性氨基酸(鸟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NPK、NPKM和NPKS处理20~40 cm土壤均包含10种FAA,较CK处理增加了3种中性氨基酸(缬氨酸、胱氨酸和苯丙氨酸),而40~60 cm土壤则均包含7种FAA,较CK处理增加了2种中性氨基酸(异亮氨酸和胱氨酸);不同处理不同深度土壤FAA组成均以中性氨基酸占优势。研究表明:土壤SON、FAA含量与组分及其剖面分异和施肥模式密切相关,长期化肥配施牛粪和秸秆能增加0~20 cm土壤SON、FAA含量且丰富FAA种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溶性有机碳论文参考文献
[1].单文俊,付琦,邢亚娟,闫国永,韩士杰.氮沉降对长白山白桦山杨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9
[2].雷秀美,王飞,周碧青,杨文浩,聂叁安.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和游离氨基酸剖面分异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3].王敏.亚热带森林景观中可溶性有机碳的特征及土壤截存机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2019
[4].曹阳阳.黄土丘陵区人工林草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动态变化及土壤氮素矿化研究[D].延安大学.2019
[5].王祎.紫云英配施化肥对不同肥力水稻土细菌群落及可溶性有机碳氮动态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9
[6].李孟帆,王靖靖,王静,郭丁,傅华.Meta分析在采伐对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浓度影响中的应用[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9
[7].刘丽娟.新型超交联聚合物SCP的合成及其对可溶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9
[8].刘杰云,邱虎森,汤宏,沈健林,吴金水.生物质炭对双季稻水稻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9
[9].张苗苗,陈伟,林丽,张德罡,吴玉鑫.青海省不同高寒草地土壤主要养分及可溶性有机碳特性研究[J].草业学报.2019
[10].李美娟,炊雯.秦岭落叶松及油松凋落物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紫外-可见光谱特征[J].四川环境.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