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激励型薪酬的合约化管理研究

高校教师激励型薪酬的合约化管理研究

论文摘要

众所周知,薪酬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也是最敏感的话题。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高校作为一个事业单位,在这种形势下探索高校薪酬分配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高校教师的薪酬从形式上看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国家工资、校内津贴、国拨专项补贴和校内补贴以及各种福利。其中前三部分构成教师工资。这种工资结构看起来比较复杂,但同样也可以归结为固定工资和可变工资两类。国家工资、国拨专项补贴在学校所隶属的部门或地区内统一,校内补贴因校而异,但对于同一学校内部的教职工而言,也相对固定。所以,这两部分基本上属于固定工资。校内津贴和其他的奖励则因岗位或业绩的不同而不同,属于可变工资。近年来,可变工资在教师总薪酬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可变工资通常被称之为激励型薪酬,它是以职位为基础,兼顾能力、突出业绩,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的动态性劳动薪酬,属薪酬总体中的浮动部分,所以本文讨论合约化管理主要是针对高校教师的激励型薪酬。在高校组织和教师双方的交易活动中,不妨把高校这一组织看成是委托方,把高校教师(包括待聘的教师)看成是代理方,于是高校这一组织和教师之间形成委托和代理关系。从“经济人”角度来说,高校提供薪酬合约激励教师实现这一组织的最大化目标,而教师也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然而,无论是合约设计与签订之前,校方无法准确的观察到教师的私人信息,这往往造成“逆向选择”的问题,还是在合约签署之后,教师的努力是一个无法观察得随机变量,教师就可能会存在“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如何实现合约中委托方与代理方的目标最优化成了关键的问题。为此,高校激励型薪酬的合约化管理就是要委托方和代理方在经济行为的博弈中达到“合意”,减少风险,最大可能发挥薪酬的激励效用。文章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高校教师薪酬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教师工资的历史沿革到现状入手,发现了薪酬管理中存在的平均主义、结构不合理和激励机制弱化等缺陷。第二部分提出了薪酬和合约化管理的基本概念,然后阐述了已有经济学和管理中的理论基础,着重分析了在合约构建前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存在的“逆向选择”和合约设计签定后的“道德风险”的经济行为。第三部分说明了合约化管理在高校教师激励型薪酬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教师激励型薪酬制度中谈合约化管理的地位与作用。第四部分针对第二部分的经济行为理论分析,提出了激励型薪酬合约化管理的基本思路,包括提供多合约方案、人才信息甄别显示机制方案、完善试用期和延期支付方案等。第五部分对高校教师激励型薪酬的合约化管理风险规避提出了一些措施,发挥合约的正效用,减少负效用。本文重点是在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从信息经济学合约激励的有关理论为指导,试从微观的委托—代理角度对薪酬的合约化管理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激励型薪酬合约构建的基本思路。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高校教师薪酬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 (一)高校教师工资制度的历史沿革
  • (二)高校教师薪酬管理的现状
  • (三)高校教师薪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激励型薪酬合约化管理的内涵和原理
  • (一) 薪酬及合约的内涵分析
  • 1. 薪酬的涵义与属性
  • 2. 合约、合约化管理的涵义与合约化管理的原则
  • (二) 激励型薪酬合约化管理的原理
  • 1. 薪酬激励常用的理论基础
  • 2. 高校组织与教师之间的经济关系分析
  • 3. 合约的设计与签订之前双方经济行为的理论分析
  • 4. 合约设计与签订之后双方经济行为的理论分析
  • 三、合约化管理在高校教师激励型薪酬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 合约化管理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
  • (二) 合约化管理在教师激励型薪酬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
  • 四、高校教师激励型薪酬合约化管理的基本思路
  • (一) 签订合约之前的思路构建
  • 1. 信号传递机制的合约方案构建
  • 2. 信息甄别显示机制与合约方案构建
  • 3. 完善试用期薪酬合约的设计
  • (二) 签订合约之后思路构建
  • 1. 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机制与合约构建方案
  • 2. 基于晋升的锦标赛模型的合约方案构建
  • 3. 延期支付与奖惩机制的合约构建
  • 五、高校教师激励型薪酬合约化管理风险的规避
  • (一) 风险的原因分析
  • (二) 关于风险规避的思考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激励型领导力的六块拼图[J]. 中外管理 2020(07)
    • [2].关于加强民营经济激励型地方立法的建议[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3].妇产科教学过程中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对教学效果的作用探讨[J]. 人人健康 2020(03)
    • [4].“激励型课堂”建设五步曲[J]. 启迪与智慧(教育) 2015(07)
    • [5].做个激励型领导![J]. 经理人 2013(11)
    • [6].勿让那些走心的细节悄悄溜走[J]. 青年教师 2016(11)
    • [7].应用型高校激励型双创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09)
    • [8].激励型法的学理探析——以美国《拜杜法案》为切入点[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4(03)
    • [9].建构公共人力资源激励型组织的路径分析[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04)
    • [10].构建高校激励型宽带薪酬模式的探析[J]. 商场现代化 2010(25)
    • [11].激励型监管的行政法思考[J]. 政治与法律 2009(10)
    • [12].考虑决策者心理行为特征的激励型变权决策方法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7(05)
    • [13].政策激励型表达: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的一个分析框架[J]. 探索 2011(05)
    • [14].构建高校激励型宽带薪酬模式的探析[J]. 当代教育科学 2010(17)
    • [15].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内部冲突行为激励型动因研究[J]. 财经论丛 2010(05)
    • [16].激励型视频 互联网广告创新模式[J]. 上海信息化 2019(04)
    • [17].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激励型双语教学探讨[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07)
    • [18].激励型需求侧响应在美国的应用[J].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0(01)
    • [19].完善激励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建立适应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J].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0(04)
    • [20].关于企业激励型薪酬体系设计的思考[J].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9(06)
    • [21].企业激励策略有效性实证研究[J]. 软科学 2008(07)
    • [22].分析中职生引导的激励型德育模式[J]. 中学时代 2014(23)
    • [23].试论激励型薪酬体系设计[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 2013(08)
    • [24].激励型与指导型自我对话的功能及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偏好[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0(05)
    • [25].考虑激励型需求侧响应的电-气互联系统两阶段随机优化调度[J]. 电力建设 2020(04)
    • [26].地方激励型就业政策对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可行性研究——以东莞市为例[J]. 品牌(下半月) 2014(10)
    • [27].公选课激励型教学模式探讨[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2(10)
    • [28].高管股票期权激励、市场竞争与风险承担[J]. 证券市场导报 2017(04)
    • [29].高校激励型绩效工资体系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 2012(26)
    • [30].我国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1(03)

    标签:;  ;  ;  ;  ;  

    高校教师激励型薪酬的合约化管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