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搜神记》完成体语气词的用法及其源流(论文文献综述)
王盼[1](2019)在《洞口赣方言疑问句研究》文中指出洞口赣方言属于赣方言的一种次方言,主要在洞口县境内流通,本文以洞口赣方言的疑问句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疑问句中有特色的现象进行了考察和探讨。文中对洞口赣方言各类疑问句式进行了详细的静态描写,从疑问功能、语义内涵、句法结构等方面做出了探讨,还与周边方言的疑问句进行了比较,以此来揭示洞口赣方言疑问句的特点和规律。对于部分疑问现象,还从历时角度、类型学角度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全文重点探讨洞口赣方言疑问句句类的特点,对于洞口赣方言的特指问句,主要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分析了洞口赣方言疑问代词的来源以及非疑问用法;对于洞口赣方言的正反问句,从语义的角度对“Vp-冇-Vp”“Vp-莫”两种格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对“Vp-Neg-Vp”和“Vp-Neg”两种正反问句的历史发展做了梳理,还从类型学的角度对“Vo-Neg-V”“V-Neg-Vo”两种格式的地理分布、使用情况进行了大致说明;对于洞口赣方言的是非问句,着重描写了三种是非问句,即语调型是非问句、语气词是非问句以及特殊是非问句,划分了其疑问功能,并探讨了中性是非问句空缺的成因;对于洞口赣方言的选择问句,描写了较常用的句式,并对其特殊的“A,A”式选择问句的历史来源进行了探讨;最后,在对比洞口赣方言与洞口湘方言、江西丰城赣方言疑问句的情况之下,概括了洞口赣方言疑问句的特点并且提出一些关于方言的思考。总之,本文希望通过以上研究,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洞口赣方言疑问句的特点,为赣方言以及周边方言疑问句的研究提供一些可靠而又翔实的依据。
董玥[2](2017)在《南北朝语气词专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马氏文通》问世之后语气词的研究开始得到了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先秦两汉和近现代汉语中语气词研究成果颇丰,本文将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对中古汉语常用语气词的用法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文章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首先确定语气词本身的概念、定义,综述语气词的研究现状,对语气词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介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甄选语料的标准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所选语料中的语气词进全面统计分析,列出单个语气词在系统中的使用频率,发现南北朝语料中有12个语气词:也、矣、耳、邪(耶)、焉、哉、乎、而已、夫、尔、兮、已,然后按照功能表达(陈述、疑问、感叹、祈使)、句中位置(句首、句中、句末)分布、连用情况等角度将这些语气词进行分类,在此分类之下对个体语气词的相关语料进行描写分析,最后总结其常规用法和新兴功能。如“也”主要表示对静态事物的陈述或描写,但是在演变过程中也能用来描述事物动态变化的情况。第三部分从历时角度出发将南北朝的语气词与上古常用语气词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了语气词在沿用过程中陈述语气系统得到基本继承、疑问语气系统内部孕育了新兴语气词等现象。第四部分是从共时角度出发,按照语体和地域的不同比较南北朝文献语气词的差异,发现了“邪(耶)”具有南方方言特点等特点。结语部分,概括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同时指出不足之处。
金菁[3](2017)在《《搜神记》多动构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动构式即由多个动词组成的构式。在由多个动词组成的多动构式中,动词间的句法、语义关系是怎样的?多动构式又将怎样演变是我们探究的重点,本文以《搜神记》作为平台研究多动构式。《搜神记》作为我国古代志怪小说的杰出代表,它上承上古时期志怪类型的作品,下启唐传奇,宋话本,对明清志怪小说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叙事接近口语,在对话中记录的口语成分更多,比较能反映这个时期语言的特点,因此在语言学方面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搜集了《搜神记》中所有的多动构式,并整理出了这些多动构式的类型,有连动构式、动词作补语的动补构式、动词作状语的状中构式,分析时坚持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坚持共时描写和历时演变相结合,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用数据说明问题,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描写语言事实与理论思考相结合,用结构主义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理论说明相关语法现象,并阐明背後的原因。全文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多动构式研究综述;第二部分确认本文研究的对象;第三部分介绍构式语法理论;第四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搜神记》连动构式的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形式和意义相结合介绍《搜神记》连动构式的类型;第二部分用构式语法理论论述《搜神记》中的连动构式“往+VP”的演变。第三章为《搜神记》动补构式的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V2的及物性与否,结合形式和意义介绍《搜神记》动结构式的类型;第二部分《搜神记》动趋构式的研究,我们根据述语和补语的特点,结合形式和意义介绍其类型及特点;第三部分探讨了《搜神记》中的动补构式“V+V完结”的演变。第四章为《搜神记》状中构式的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搜神记》方式状语的类型,并认为方式状语的语义不是自足的,相对於後面的动作行为或性质变化时才有方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搜神记》情态状语的类型,相较于方式状语[方式]义的不自足,情态状语的[情态]义来自於本身;第三部分分析了《搜神记》中状中构式与连动构式的联繋。通过对《搜神记》多动构式的研究,一方面对中古早期的动词结构类型有更清晰更全面的了解,从中了解到古代汉语语法系统中的其它问题,丰富古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从历时的角度引入构式语法理论对《搜神记》中的多动构式进行研究,有助於加深人们对构式语法的理解与认识,使其成为一种语法研究工具,用以解决汉语中非规则性和特异性问题。
王桂亮[4](2014)在《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选择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为跨方言比较的对象。在跨方言比较过程中,充分利用丰富的汉语方言语法资料,借助“两个三角”语法理论,立足于语音形式和语义语法表现,通过综观概貌和微观透视,尽可能全面地考察方言完成体标记成分的形义特征、总体类型、共时分布和历时语音演变情况,力求在描写总结的基础上能够解释现象成因。本文共六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结合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现状说明语义范畴对跨方言语法比较的重要意义,讨论了汉语体貌范畴的语义范畴属性,从扩大语法事实考察视野角度说明跨方言比较对汉语体貌研究的重要价值,确立本文以方言完成体标记为具体研究对象。其次,结合已有认识说明本文对完成体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办法。再次,结合跨方言比较的特点讨论了本文对“两个三角”和“句管控”研究方法的具体理解。最后说明本文框架、方言语料来源和引用规范等情况。第二章为汉语完成体的研究现状述评。鉴于汉语完成体的有关文献数量庞大(约2000篇),本文单独成章来详细梳理,以便为“整体汉语”视角下的跨方言比较寻求突破口。本章主要分为共同语、方言、历史语法和其他领域来分别梳理,评述得失,从中可以看到各个领域都共同存在着“争议多、不均衡”的共性问题,因此通过跨方言比较扩大语法事实的考察视野就成为重要选项。第三章综观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的总体类型、音义概况、地理分布和演变趋势。首先结合实际情况,把方言完成体标记区分为后附型、前置型和变音型三大类。然后重点考察后附型标记这一主体类型,具体采用方言地图和非地图文献资料互证互补的方法,细致考察各小类的语音形式和地理分布情况,发现南北方言总体表现不同,接着运用语音演变理论从声韵调的具体表现分析该类标记的语音弱化演变趋势的详情,最后把该类标记的突出音义特征概括为“音源多途”和“一标多用”。第四章从相对微观的视角选择后附型标记的两类个案(北方方言“了”类标记和南方方言“掉”类标记)进行跨方言考察。北方方言“了”类标记有同形和异形之分,同形类方言与异形类方言的地理分布呈现为大致对立的分布状态,本章采用“点面结合、单点透视”的处理办法考察了异形类方言“形义错配”的具体表现,从语法系统内部功能分化和语言(方言)接触的不同影响两个主要方面解释了形成地理分布对立的内因和外因。南方方言“掉”类标记体现出很强的共性特征,本章采取分区分小类依次归纳对比的办法,总结出该类标记的多项共性特征和细节差异,然后结合普通话“掉”类词的体貌特征、方言“掉”类标记的历史来源和汉语完成体的总体特点思考了“掉”类标记的完成体地位问题。方言“掉”类标记在地理分布上的共时联系和历时替换过程,可以看出南方方言之间的历史接触痕迹和移民联系,也可以看到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相互影响。第五章梳理变音型标记。本章依据变音方式把变音型标记分为儿化类、D变韵类、变调类、混合变音类等四种主要类型,总结了每类方式的语音特征、语法意义和地理分布等情况。总体来看,变音方式都具有很强的口语色彩,受到的限制较多,通常都有特定的变音规则,主要发生在单音节动词或形容词身上,具体语音来源多与“了1”有关,而且南北方言采用变音方式的总体表现有所不同:北方方言里变韵、变调、混合变音等各种变音方式都比较普遍,而南方方言里似乎只有变调较为常见。本章认为应从是否在方言语法系统中表达了独立的语法意义来认定其语法性质。此外,还结合语法化程度的语音表现将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的语音弱化链条具化为“动词(“了、过”等)→动态助词(“了、过”等)→词缀((?))→屈折化阶段(儿化、D变韵、变调等)→零形式(:/Φ)”,从口语和书面语互动角度推测了变音型标记和普通话“了”等其他标记之间竞争发展的可能态势。第六章结语,总结了本文通过跨方言比较得来的一些基本认识,指出了尚存的不足之处。整体来看,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的总体类型表现南北有别,地理分布特征呈现为“跨区串片”,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形义对应关系基本呈现为“大同小异”的错配状态,语音弱化大趋势与功能单一化并不对应,怎样处置“一标多用”难题将会影响到整个研究进程。本章还结合跨方言比较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思考了跨方言比较的材料处理和多重研究价值问题,就完善方言完成体的调查内容和思路提出了建议。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关注视角尚不平衡和理论解释尚有不足两大方面。
郑晓诗[5](2014)在《《三国志》语气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国志》中的语气词在中古语气词发展历史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以《三国志》中的语气词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描写其功能、意义和用法,并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与《论语》、《搜神记》中的语气词进行比较,归纳总结语气词的演变规律,确定各语气词的历史地位,以便读者对魏晋时期语气词的概貌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本项研究主要在人工校对所使用语料库正确无误的前提下,借助计算机检索软件的检索功能对其进行数据搜索和统计,与人工统计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提取出本研究所需要的语料,建立《三国志》的语气词语料库。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三国志》中语气词的使用情况,并进行整理、归纳、描写和分析,以便在举例分析时,能够准确的把握。对引用的语料,采取标识页码的方式,在例句的末尾用括号注明该句出现的页数。本论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概括以往语气和语气词研究的成果,概述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选题意义。第二部分为对《三国志》语气词的分类研究。本文采用王力先生的观点,将语气词分为句首、句中、句尾三类。首先,通过对《三国志》语气词进行了穷尽式的考察,概括出本书语气词主要有16个:夫、也、者、欤、与、已、矣、乎、耳、焉、邪、哉、尔、耶、唯(惟)。其次,以这些语气词个体为对象,逐个详细地描写其功能和用法;描述与其他语气词句尾连用的情况,统计列出这些语气词、语气词连用形式的使用频次及所占比例;然后概括出某个语气词表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的用法、出现频率及所占比例;并用表格形式予以揭示。第三部分为比较研究部分。先从纵向的角度将《三国志》的语气词与《论语》的语气词进行对比,以期看出两个时代语气词的发展流变情况。由论文比较得出语气词的数量逐渐减少,且具有地域特色。然后再从横向的角度,将《三国志》的语气词与同时代的小说《搜神记》的语气词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文献作品与小说作品用词的不同,同时勾画出魏晋时期语气词的发展原貌。从比较结果得知语气词的分工逐渐明确,魏晋时期语气词系统更加规范且符合时代特色。第四部分为结语。本部分从三个方面对《三国志》语气词的特点、发展进行了总结归纳,进一步证实了语言是在逐渐发展的规律。
王丁丁[6](2013)在《正阳方言语气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正阳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中原官话蔡鲁片。正阳方言研究成果不多,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也很少,已发表的论文目前也仅限于语音方面,至此有关虚词方面的文章还没有看到。本文在田野调查及掌握大量语料的基础上,采用共时描写的手段,并通过跟普通话的比较,力求对正阳方言语气词系统进行较为详细的描写、分析研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该部分主要介绍正阳县地理历史沿革、正阳县人口文化和正阳方言声韵调系统,其中声韵调系统包括声母表、韵母表、声调、声母韵母拼合规律。第二章先对语气词进行分类,然后具体分析描写正阳话语气词的表达功能,并通过跟普通话的对比,力求清晰地描绘出正阳方言的语气词系统,该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和重心。第三章主要介绍正阳方言中部分语气词的演化,以期为总结中原官话深层次的特点和规律提供材料,为更准确地进行方言分区提供一定的依据。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正阳方言语气词系统的特点。同音字汇作为附录附在正文后面。
马梅玉[7](2012)在《汉语“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其"是古汉语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虚词,其语气副词、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用法等在古汉语中丰富而复杂,"其"的人称代词用法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仍在使用。本文以"其"爲中心,探究虚词"其"的源义,继而考察"其"衍生出语气副词、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定指词、连词等用法的过程,并对"其"的每一种虚词用法的来源及功能进行讨论。全文由绪论、第一章至第五章、结论七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介绍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对象,对"其"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指出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即本文的研究重点;同时,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论述甲骨文中"其"的性质和功能,并对汉语各时期"其"的用法进行描写。第二章,论述"其"副词用法的嬗变及其连词用法。"其"虚词源义爲时间副词,由於语言的主观性,"其"由时间副词语法化爲语气副词。语气副词"其"表达的基本语气爲肯定推断,主要用在一般陈述句和是非问句中;在此基础上进而衍生出强调、加强,追究、探究等语气,当"其"用於意愿陈述句中时,"其"主要用以强调後面的谓语成分,当"其"用在祈使句或反问句中时,"其"或加强句子的祈使语气,或增强句子的反问语气;在特指问句中,"其"主要表追究、探究语气。从语用角度来讲,语气副词"其"具有标记焦点之功能。连词"其"可以连接选择分句和假设分句,均是由语气副词"其"语法化而来。选择连词"其"是由表追究、探究语气的副词"其",在选择问句中语法化而来;假设连词"其"由表肯定推断语气的副词"其"直接虚化而来。第三章,论述"其"指示代词用法的产生及功能,并对"其"指示代词用法的语法化进行讨论。"其"的指示代词用法来源於"其"的语气副词用法,语气副词"其"具有强调功能,这是"其""反语法化"爲指示代词的语用基础;语气副词"其"由用於未然语境到用於已然语境,这是"其""反语法化"爲指示代词的语境基础;在类推作用下,"其"就完成了从语气副词到指示代词的转燮。用於形容词前的"其"是指示代词,主要起强调作用。在"其+N/NP"格式中,指示代词"其"发生了语法化,当N为通名(如"人","传之其人")时,指示代词"其"的指别功能消失,定指功能凸显,"其"就语法化爲定指词;当N爲专有名词时,指示代词"其"的指别功能、定指功能隐退,话语连接功能成爲主要功能,这时,指示代词"其"进一步语法化爲话语标记词。至於助词"其",可分为两种类型:结构助词和衬音助词。"其"的结构助词用法源於"其"的指示代词用法,是在"NP1+X+NP2"格式中实现的;像"咥其笑矣"类型中"其"爲衬音助词,这种用法也来源於"其"的指示代词用法。第四章,对"其"人称代词用法的产生及其功能进行分析和阐释。对以往研究中的诸多看法进行了辨正,认爲"他日吾见蔑之面而已,今吾见其心矣"中"其"不是结构助词,而是人称代词。并对"其+VP"中"其"的性质进行了判定,认爲这种语境中的"其"仍是人称代词,"其+VP"是主谓结构。最後对"其"、"之"的"移指"现象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与"其"相关的双音节词的词汇化过程。"若其"、"如其"本爲并列式同义连文形式,後形成并列式合成词,随着时间的延续,假设连词"其"在语言中不再使用,"若其"、"如其"构词理据逐渐消失,"其"燮成附着成分;"唯其"是由"副词+人称代词"跨层次结构词汇化而来。副词"何其"可能有两个来源,一是由"疑问代词+指示代词"跨层次结构词汇化而来;二是:也许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由程度副词"何"与指示代词"其"构成的并列式结构词汇化而来;副词"更其"是由於汉语双音节韵律词的要求,在副词"更"的基础上加上附着成分"其"词汇化而来。结论部分,归钠本文的研究成果,分条所列大都爲本文创新之处。
楚艳芳[8](2012)在《中古汉语助词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古时期的汉语助词为主要考察对象,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阐明中古汉语助词的特点,揭示中古汉语助词的系统,对一些相关的语言现象进行描写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中古汉语助词的研究现状,扼要说明了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中古汉语助词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等。第一章“界说”对汉语词类划分的依据以及中古汉语助词的界定方式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说明。第二章讨论了中古汉语结构助词。“之”的典型用法是用来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者”和“所”用来构成名词性短语,但各有分工。作为结构助词,“之”、“者”和“所”在中古时期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则多出现於诗歌当中用以凑足音节,呈现出逐渐消亡的趋势。第三章讨论了中古汉语语气助词。中古时期,句首语气助词和句中语气助词正在消亡。相对而言,句首语气助词的消亡速度要比句中语气助词缓慢一些。句末语气助词占了语气助词的绝大部分,即使在整个中古汉语助词系统中,它也占据着较大的比重。第四章讨论了中古汉语表数助词。“余”、“有”、“第”、“所”是沿用上古而来的表数助词,它们在中古时期依然有着较强的生命力。“许”、“数”是中古新产生的表数助词。第五章讨论了中古汉语列举助词。列举助词在中古时期只有“云”、“云云”和“等”三个,均承袭上古而来。上古时期,“云”、“云云”要比“等”更常见一些。在上古和中古前期,“云”、“云云”和“等”的用法各有分工,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到了中古後期、近代初期,“等”迅速发展,其功能也逐步扩展到了“云”和“云云”。随着“等”用法的扩展以及广泛使用,“云”和“云云”逐渐消失。第六章讨论了中古汉语动态助词。中古时期,汉语动态助词虽然已经产生,但整体而言,其发展并不成熟。第七章讨论了中古汉语事态助词。事态助词是中古新产生的语言现象,只有“来”一个成员。事态助词“来”在中古刚刚产生,还没有广泛的口语基础,但其生命力较强,中古以後不断发展,逐步走向成熟,一直沿用到现代。第八章讨论了中古汉语尝试态助词。尝试态助词也是中古新产生的语言现象,只有“看”一个成员。尝试态助词“看”在中古刚刚产生,与事态助词“来”一样,也还没有广泛的口语基础,中古以後迅速发展,一直沿用到现代。“结语”部分分析了中古汉语助词的历史层次,揭示了中古汉语助词的系统。同时指出了本文尚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在今後的研究中不断完善。总体而言,中古汉语助词系统由结构助词、语气助词、表数助词、列举助词、动态助词、事态助词和尝试态助词构成。在中古时期,汉语助词系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虽然有些次类尚未发展成熟,但相对完善的汉语助词系统已经初步形成,後代不断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现代汉语助词系统现有的格局。
严家菊[9](2011)在《六安城区方言语气词“在”、“了”、“唻”》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一篇研究六安城区方言语气词的语法论文,研究的对象是语气词“在”、“了”、“睐”。之所以选择这三个语气词,因为它们都可以看作时体和语气的合标记,这在普通话当中是很少见的语法现象。本文先在开篇对近几十年来已有的一些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一番综述,然后在主体部分分别对语气词“在”、“了”、“(?)”进行全面的描写,了解它们在不同句类、句式、句型的分布以及和一些句法成分的搭配,同时结合形式对意义(包括语气意义、时体意义)进行分析。通过对三者的逐个分析与论述,我们得到以下的结论:六安城区方言句末的“在”、”了”、“(?)”都是时体和语气的合标记。其中“在”标记非进行持续体、同时(相对同时或绝对同时),表达强调语气;“了”和普通话“了2”用法类似,标记实现体、先时(绝对),肯定语气;“(?)”在“可”字句中标记实现体、先时(绝对),传达疑问语气,在非“可”字句中有告知、纠正和舒缓语气的意义。本文的最后,我们把语气词“在”、”了”、“味”三者之间进行了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来认识六安城区方言的这三个语气词,便于我们以更开阔的视野来探讨汉语方言乃至普通话的“体”现象,更好地认识语言自身及其发展规律。
王德杰[10](2008)在《早期汉译佛典语气助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译佛典的重要语料价值已经得到学术界的认可。文章主要选取中古时期69卷译经,集中研究其中语气助词的使用情况。在穷尽式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静态描写和解释,整理出中古早期译经中的语气助词系统,并把它与《三国志》、《世说新语》等材料进行比较,探讨它们之间的共时差异和历时变化,最后总结出特点及成因,帮助人们了解这一时期佛典语气助词系统的实际面貌和它们的历史发展轨迹,以期对汉语史研究做一些有益的补充。通过研究,我们有以下几点发现:第一,从总体看,早期汉译佛典中语气助词的使用频率很低。然而这一时段内,使用频率也呈现出前低后高的特点。它们的用法也多以承传为主,新兴用法少见,总体显得比较单调。第二,佛典中继承上古语气助词中运用最广泛的是“也”和“矣”。它们在先秦时期有严格区别,然而佛典中出现许多“也”用如“矣”的例证,同时还出现了大量“矣”“也”混用的例子,这是值得注意的一种语法现象。第三,佛典中生命力比较强的是“乎”、“耶”和“耳”,而“焉、夫、而已、哉”等语气助词用法单调,处于衰亡状态。第四,目前许多学者认为疑问句中“尔”作语气助词时,所表达的语气是疑问语气。我们认为并非如此,它所表达的语气依然仅仅是一种提示语气。产生这种误解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尔”长期出现于疑问句,因而似乎“沾染”上了疑问语气。第五,《六度集经》中语气助词使用有其突出特点:常用语气助词的使用数量非常大,使用频率也非常高。其中原因既与经文的内容有关,也是译经者的个人风格所致。
二、《搜神记》完成体语气词的用法及其源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搜神记》完成体语气词的用法及其源流(论文提纲范文)
(1)洞口赣方言疑问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洞口县人文地理概况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洞口赣方言语音系统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1.5 方言点的设置和调查对象的说明 |
1.6 语料的来源与体例说明 |
2 洞口赣方言疑问体系的概貌 |
2.1 洞口赣方言疑问句的分类 |
2.2 洞口赣方言疑问句的标记手段 |
3 洞口赣方言的疑问句句类 |
3.1 洞口赣方言的特指问句 |
3.2 洞口赣方言的正反问句 |
3.3 洞口赣方言的是非问句 |
3.4 洞口赣方言的选择问句 |
3.5 小结 |
4 洞口赣方言与其它方言疑问句之比较 |
4.1 洞口赣方言与洞口湘方言疑问句之比较 |
4.2 洞口赣方言与江西丰城赣方言之比较 |
4.3 小结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部分对话转写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南北朝语气词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语气词的相关问题 |
一、语气和语气词 |
二、语气词的分类和语气系统的建立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语料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南北朝六部文献语气词的基本概况 |
第一节 六本文献语气词的数量和分类 |
第二节 六本文献语气词连用情况 |
第二章 南北朝语气词的时代特征 |
第一节 陈述语气词的时代特征 |
第二节 疑问语气词的时代特征 |
第三节 祈使语气词的时代特征 |
第四节 感叹语气词的时代特征 |
第五节 关于新兴语气词“那”的个案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北朝语气词的内部差异 |
第一节 文献中语气词的分布情况 |
第二节 语气词“邪(耶)”的地域特点 |
第三节 语气词的语体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搜神记》多动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多动构式研究综述 |
(一) 连动构式相关研究 |
(二) 动补构式的相关研究 |
(三) 状中构式的相关研究 |
二 本文研究对象 |
三 耩式语法理论 |
四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搜神记》中的连动构式 |
一 《搜神记》连动构式的类型 |
(一) 有连词连接的单级连动构式 |
(二) 没有连词连接的单级连动构式 |
(三) 没有连词连接的多级连动构式 |
二 连动构式的演燮 |
三 小结 |
第三章 《搜神记》中的动补构式 |
一 《搜神记》中的动结构式 |
(一) V_2为及物动词 |
(二) V_2为不及物动词 |
二 《搜神记》中的动趋构式 |
(一) V_1为不及物动词,V_2为趋向动词 |
(二) V_1为及物动祠,V_2为趋向动词 |
(三) V_1为趋向动词,V_2为趋向动词 |
三 动补耩式的演燮 |
四 小结 |
第四章 《搜神记》中的状中构式 |
一 《搜神记》中动词或动词性结构充当方式状语 |
(一) 动词充当方式状语 |
(二) 动词性结构充当方式状语 |
二 《搜神记》中动词或动词性结构充当情态状语 |
(一) 动词充当情态状语 |
(二) 动词性结构充当情态状语 |
三 《搜神记》状中构式与连动构式的联系 |
(一) 动词或动词性结构充当方式状语的状中构式与连动构式的联系 |
(二) 动词及动词性结构作情态状语的状中构式与连动构式的联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论题确立 |
1.1.1 关于汉语方言语法研究 |
1.1.2 关于汉语语义范畴研究 |
1.1.3 本文论题的确立 |
1.2 本文对完成体的界定 |
1.2.1 当前的认识 |
1.2.2 本文的界定 |
1.3 研究方法 |
1.3.1 关于“两个三角” |
1.3.2 关于“句管控” |
1.4 论文框架和相关说明 |
1.4.1 论文框架 |
1.4.2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研究现状述评 |
2.1 汉语共同语领域的研究状况 |
2.1.1 初探阶段 |
2.1.2 发展与深化阶段 |
2.1.3 总体评价 |
2.2 汉语历史语法领域的研究状况 |
2.2.1 初探阶段 |
2.2.2 发展与深化阶段 |
2.2.3 总体评价 |
2.3 汉语方言语法领域的研究状况 |
2.3.1 初探阶段 |
2.3.2 发展与深化阶段 |
2.3.3 主要问题 |
2.4 其他领域的研究状况 |
2.4.1 汉外对比领域 |
2.4.2 国内非汉语领域 |
2.4.3 对外汉语教学领域 |
2.5 问题和出路 |
2.5.1 研究力量不均衡 |
2.5.2 观点方法争议多 |
第三章 音义概貌和地理分布 |
3.1 方言完成体标记的类型 |
3.1.1 已有的认识 |
3.1.2 本文的分类 |
3.2 后标记的语音形式和地理分布 |
3.2.1 语音形式概览 |
3.2.2 地理分布情况 |
3.2.3 总体说明 |
3.3 后标记的整体表现和演变趋势 |
3.3.1 南北方言的总体差别 |
3.3.2 语音演变的趋势拟测 |
3.3.3 优势标记的音义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后标记个案辨察 |
4.1 问题缘起 |
4.2 “了”类标记 |
4.2.1 关于“了”的分合 |
4.2.2 北方异形类的形义对应 |
4.2.3 形义错配成因和发展趋势 |
4.3 “掉”类标记 |
4.3.1 方言学者的调研情况 |
4.3.2 总体特征 |
4.3.3 “掉”类标记的完成体地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变音型标记辨察 |
5.1 儿化类 |
5.1.1 基本情况 |
5.1.2 总体特征 |
5.2 D变韵类 |
5.2.1 基本情况 |
5.2.2 总体特征 |
5.3 变调类 |
5.3.1 基本情况 |
5.3.2 总体特征 |
5.4 混合变音类 |
5.4.1 基本情况 |
5.4.2 总体特征 |
5.5 变音型标记性质辨察 |
5.5.1 当前的争议 |
5.5.2 本文的看法 |
5.6 各类标记的整体表现 |
5.6.1 变音类型南北有别 |
5.6.2 共时差异与演变趋势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共性表现 |
6.1.1 类型分布南北有别 |
6.1.2 一标多用现象突出 |
6.1.3 演变趋势同中有异 |
6.2 几点思考 |
6.2.1 灵活处理间接的方言语料 |
6.2.2 重视语法特征的深层调查 |
6.2.3 留意方音变化的语法作用 |
6.2.4 挖掘语法比较的多重价值 |
6.3 不足之处 |
6.3.1 关注视角尚不平衡 |
6.3.2 理论解释尚有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5)《三国志》语气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陈寿及《三国志》 |
第三节 《三国志》研究现状 |
第四节 《三国志》选用版本 |
第五节 语气词研究综述 |
第六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国志》中语气词的分析 |
第一节 《三国志》中语气词的分类描写 |
第二节 语气词连用分析 |
第三节 《三国志》语气词小结 |
第二章 《三国志》语气词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三国志》语气词与《论语》的比较 |
第二节 《三国志》语气词与《搜神记》的比较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6)正阳方言语气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正阳概况 |
(一) 正阳县地理历史沿革 |
(二) 正阳县人口文化 |
二、 正阳方言声韵调系统 |
(一) 声母表 |
(二) 韵母 |
(三) 声调 |
(四) 正阳话声母韵母拼合规律 |
三、 正阳方言研究现状 |
四、 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
五、 语料来源和体例说明 |
(一) 语料来源 |
(二) 体例说明 |
第二章 正阳话语气词的句法表现 |
一、 语气词的分类 |
二、 正阳话语气词的表达功能 |
(一) 陈述语气 |
(二) 疑问语气 |
(三) 祈使语气 |
(四) 感叹语气 |
(五) 停顿语气 |
三、 正阳话语气词与其他成分及语气词之间的连用 |
(一) 咾2[·l ] |
(二) 嘹2[·li ] |
(三) 嘞忙[·l ε·ma ] |
(四) 哩1咾1[·li·l ] |
第三章 正阳话语气词的历时演变 |
一、 嚗[·p ] |
(一) 表命令(祈使) |
(二) 表要求(祈使) |
(三) 表决定(陈述) |
(四) 用作衬字(停顿) |
(五) 表疑问 |
二、 哩[·li] |
(一) 呢 |
(二) 哩 |
三、 嗳[· ] |
(一) 也 |
(二) 邪(耶) |
(三) 哉 |
四、 着哩[· u·li]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发音合作人情况 |
附录二:同音字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汉语“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和角度 |
四、语料范围 |
第一章 汉语各时期"其"的用法 |
第一节 上古时期"其"用法 |
一、殷商时期"其"的用法 |
二、西周至西汉"其"的用法 |
第二节 中古时期"其"的用法 |
一、语气副词 |
二、指示代词、人称代词 |
三、定指词及话语标记词 |
第三节 近代汉语"其"的用法 |
一、语气副词 |
二、指示代词、人称代词 |
三、定指词及话语标记词 |
第四节 现代汉语"其"的用法 |
一、"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语义表现 |
二、人称代词"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句法功能 |
三、人称代词"其"和"他"在现代汉语中的区别 |
第二章 "其"副词用法的嬗变及其语法化 |
第一节 "其"由时间副词向语气副词的演进及动因 |
一、"其"语法化的语言环境 |
二、"其"从时间副词到表肯定推断的语气副词的语法化原因 |
第二节 语气副词"其"基本语气及扩展语气 |
一、语气副词"其"的基本语气 |
二、语气副词"其"的扩展语气之一:强调、加强语气 |
三、语气副词"其"的扩展语气之二:追究、探究 |
第三节 语气副词"其"的语用功能 |
一、标记自然焦点 |
二、标记对比焦点 |
第四节 语气副词"其"与其它副词的连用、并用 |
一、语气副词"其"与其它副词的连用 |
二、语气副词"其"与其它副词的并用 |
第五节 从语气副词"其"到连词"其" |
一、"其"选择连词用法的来源 |
二、"其"假设连词用法的来源 |
第三章 "其"指示代词用法的产生及其语法化 |
第一节 "其"指示代词用法的产生及功能 |
一、"其"指示代词用法的产生 |
二、指示代词"其"指示形容词程度 |
第二节 "其+N/NP"中"其"的语法化 |
一、指示代词和定冠词的联系与区别 |
二、"其+N/NP"中"其"的语法化 |
三、"其+N/NP"中"其"的进一步语法化 |
四、"其+N/NP"格式中"其"的流变及原因 |
第三节 "其"助词用法的产生及功能 |
一、"其"的结构助词用法 |
二、"其"的衬音助词用法 |
第四章 "其"人称代词用法的产生及其功能 |
第一节 人称代词"其"产生及其功能辨正 |
一、人称代词"其"的产生 |
二、"其+NP"中"其"的性质 |
三、"其+VP"中"其"的性质 |
第二节 第三人称代词"其"的"移指"现象 |
一、人称代词"其"的"移指"分析 |
二、人称代词"之"的"移指"分析 |
三、第三人称代词"其"、"之"移指现象的语用功能 |
第五章 "×其"的词汇化 |
第一节 连词"如/若/必其"、"惟/唯其"的词汇化 |
一、"如/若/必其"的词汇化 |
二、"惟/唯其"的词汇化 |
第二节 副词"何其"、"更其"的词汇化 |
一、"何其"的词汇化 |
二、"更其"的词汇化 |
结论 |
引用语料目 |
参考文献 |
後记 |
(8)中古汉语助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说明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中古汉语助词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研究材料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一章 助词界说 |
第一节 助词的界定 |
第二节 中古汉语助词的次类划分 |
第二章 结构助词 |
第一节 引论 |
第二节 之 |
第三节 其 |
第四节 者、所 |
第三章 语气助祠 |
第一节 句首语气助词 |
第二节 句中语气助词 |
第三节 句末语气助词 |
第四章 表数助词 |
第一节 余、许、数、所 |
第二节 有 |
第三节 第 |
第五章 列举助词 |
第一节 云、云云 |
第二节 等 |
第六章 动态助词 |
第一节 中古时期新产生的动态助词——得 |
第二节 酝酿中的动态助词(一)——“完结”义动词与动态助词 |
第三节 酝酿中的动态助词(二)——着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事态助词 |
第一节 事态助词“来”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动词“来”的典型用法及特征 |
第三节 事态助词“来”的来源及形成过程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八章 尝试态助词 |
第一节 尝试态助词“看”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看”的用法及尝试态助词“看”形成的条件 |
第三节 尝试态助词“看”的用法及特点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中古汉语助词在所逶16部文献中的分布状况表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六安城区方言语气词“在”、“了”、“唻”(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零 引言 |
0.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0.2 研究状况 |
0.3 性质说明 |
0.4 理论方法 |
0.5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六安城区方言语气词“在” |
1.1 六安城区方言“在”的用法 |
1.2 六安城区方言语气词“在”的语气意义 |
1.3 六安城区方言语气词“在”的时体意义 |
第二章 六安城区方言语气词“了” |
2.1 六安城区方言语气词“了”的语法分布 |
2.2 六安城区方言语气词“了”的语气意义 |
2.3 六安城区方言语气词“了”的时体意义 |
第三章 六安城区方言语气词“唻” |
3.1 六安城区方言语气词“唻”的语法分布 |
3.2 六安城区方言“唻”的语气意义 |
3.3 六安城区方言语气词“唻”的时体意义 |
第四章 六安城区方言句末“在”、“了”、“唻”的对比 |
4.1 语气词“在”与语气词“了”的对比 |
4.2 语气词“在”和语气词“唻”的对比 |
4.3 语气词“唻”和语气词“了”的对比 |
第五章 结语和余论 |
5.1 结语 |
5.2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早期汉译佛典语气助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格清单 |
前言 |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二、语料的选择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早期译经语气助词研究综述 |
第一节 语气助词的界定和分类 |
第二节 中古早期译经语气助词研究现状 |
第二章 陈述语气助词(一)——表论断语气的“也” |
引言 |
第一节 陈述语气助词“也” |
第二节 判断句中的语气助词“也” |
第三节 用于疑问句末的“也” |
第四节 表示新情况出现的“也” |
第五节 语气助词“也”小结 |
第三章 陈述语气助词(二)——“矣”“焉”“尔”“耳”“夫”“哉” |
第一节 陈述语气助词“矣” |
第二节 表提示语气的“尔”和“焉” |
第三节 语气助词“耳”和“夫”“哉”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陈述语气助词(三)——语气助词“者”和“时” |
第一节 语气助词“者” |
第二节 表假设的语气助词“时”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疑问语气助词(一)——“乎”“耶” |
第一节 疑问语气助词“乎” |
第二节 疑问语气助词“耶”(邪)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疑问语气助词(二)——疑问句末的“为”和“不” |
第一节 疑问句末的“为” |
第二节 疑问句末的“不”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早期译经语气助词的宏观和微观考察 |
第一节 早期译经语气助词的宏观考察 |
第二节 早期译经语气助词的微观考察 |
第三节 《六度集经》语气助词初探 |
主要引用书目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搜神记》完成体语气词的用法及其源流(论文参考文献)
- [1]洞口赣方言疑问句研究[D]. 王盼. 暨南大学, 2019(02)
- [2]南北朝语气词专题研究[D]. 董玥. 武汉大学, 2017(06)
- [3]《搜神记》多动构式研究[D]. 金菁. 湖南大学, 2017(07)
- [4]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比较研究[D]. 王桂亮.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6)
- [5]《三国志》语气词研究[D]. 郑晓诗. 信阳师范学院, 2014(09)
- [6]正阳方言语气词研究[D]. 王丁丁. 河南大学, 2013(02)
- [7]汉语“其”研究[D]. 马梅玉. 南京大学, 2012(07)
- [8]中古汉语助词研究[D]. 楚艳芳. 浙江大学, 2012(05)
- [9]六安城区方言语气词“在”、“了”、“唻”[D]. 严家菊.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1)
- [10]早期汉译佛典语气助词研究[D]. 王德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