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了Ti(C,N)基金属陶瓷的组织性能和发展过程。同时概述了碳纳米管(CNTs)及其增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第二章介绍了碳纳米管表面化学镀镍、实验原料及Ti(C,N)基金属陶瓷的制备工艺。第三章Ti(C,N)基金属陶瓷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以及显微组织的表征方法。第四章讨论了Ti(C,N)基金属陶瓷成分,显微组织和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本章详细分析了碳纳米管添加量对金属陶瓷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碳纳米管添加量的增加,XRD衍射图中粘结相Ni的衍射峰逐渐右移;在碳纳米管添加量低于2.5wt%时这种现象尚不明显,但达到2.5wt%以后,衍射峰明显右移,以至Ni的第三个衍射峰几乎与Ti(C,N)的衍射峰重叠。这是由于在烧结过程中部分碳纳米管转化为游离石墨,与粘结相中溶解的Mo,W,Ti等金属元素发生反应生成“壳”。而Mo,W,Ti的原子半径都比Ni的大,所以Ni的点阵畸变减小,晶格常数随之减小,X射线的掠射角(θ)随之增大,衍射峰右移。(2)Ti(C,N)基金属陶瓷同时呈现经典的黑芯/灰壳结构以及白芯/灰壳结构。白芯/灰壳结构的体积分数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显微组织中的孔洞数量也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而增加。(3)随着碳纳米管加入量的增加:Ti(C,N)基金属陶瓷的孔洞数量逐渐增加,致密度逐渐减小,增加和减小的幅度在碳纳米管的加入量为5.0wt%之前都很小,随后急剧增大,这与碳纳米管的团聚现象有关;硬度变化趋势基本与致密度一致;抗弯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峰值在1.0wt%;断裂韧性也是先增加后减小,峰值在2.5wt%。观察到的碳纳米管增韧机制为拔出机制。碳纳米管添加量为1.0wt%时,金属陶瓷的综合机械性能最好。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提出了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致谢第一章 绪论1.1 引言1.2 金属陶瓷概述1.2.1 金属陶瓷的定义1.2.2 金属陶瓷的发展历史1.2.3 金属陶瓷的分类及应用1.2.3.1 氧化物型(氧化物—金属)1.2.3.2 碳化物型(碳化物—金属)1.2.3.3 氮化物型(氮化物—金属)1.2.3.4 碳氮化物基金属陶瓷(碳氮化物—金属)1.2.3.5 硼化物型(硼化物—金属)1.2.3.6 硅化物型(硅化物—金属)1.2.3.7 金刚石或石墨型(金刚石或石墨—金属)1.3 Ti(C,N)基金属陶瓷的制备、组织、性能以及成分对性能的影响1.3.I Ti(C,N)基金属陶瓷的制备1.3.2 Ti(C,N)基金属陶瓷的组织1.3.3 Ti(C,N)基金属陶瓷的性能1.3.4 成分对 Ti(C,N)基金属陶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1.4 碳纳米管及其增强复合材料1.4.1 碳纳米管的结构1.4.2 碳纳米管的性能1.4.3 碳纳米管的制备1.4.4 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1.4.4.1 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1.4.4.2 碳纳米管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1.4.4.3 碳纳米管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二章 实验方案设计及试样制备2.1 实验设想及方案2.2 成分设计2.3 碳纳米管表面化学镀镍2.3.1 化学镀镍简介2.3.2 碳纳米管的镀前处理2.3.3 碳纳米管化学镀镍2.4 金属陶瓷试样的制备2.4.1 原料粉末的性能指标2.4.2 制备过程2.4.2.1 球磨2.4.2.2 成型工艺2.4.2.3 烧结工艺2.4.2.4 关键问题2.4.3 试样后处理第三章 性能测试3.1 烧结体密度测试3.2 抗弯强度测试3.3 硬度测试3.4 断裂韧性测试3.5 XRD物相分析3.6 SEM观察和EDX能谱分析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4.1 引言4.2 XRD物相分析4.3 碳纳米管加入对金属陶瓷显微组织的影响4.4 碳纳米管加入对金属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4.4.1 对致密度的影响4.4.2 对硬度的影响4.4.3 对抗弯强度的影响4.4.4 对断裂韧性的影响第五章 全文总结5.1 全文总结5.2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参考文献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基金属陶瓷论文; 碳纳米管论文; 显微组织论文; 力学性能论文;
添加碳纳米管对Ti(C,N)基金属陶瓷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