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研制及其建模与控制

管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研制及其建模与控制

论文摘要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直接将甲醇和氧气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无须重整制氢,液体甲醇的体积能量密度高,易于携带和存储,因此DMFC特别适用于便携式电源。目前DMFC的单电池和电堆在结构上采用平板型设计,需要用昂贵的双极板作为反应物输送的流道,以及串联各个单电池向负载输送电子的通道,由于双极板的流道狭窄,需要外围设备来储存、输送反应物用于维持系统正常工作,使得DMFC电堆集成度低,不能满足便携电源的要求。双极板的使用不仅增加了电池堆的制作成本,还给系统的安装、维护带来困难,一个单电池性能下降,必须将其他电池一起拆开,重新组装。针对平板型DMFC的不足,提出了管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TDMFC)的设计概念,在考察了膜电极制备工艺对电池性能影响的基础上,选择喷涂工艺,采用平面膜进行弯曲热压制备了管状膜电极,组装了管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和小电堆;为了解决管状燃料电池的密封问题,又采用多孔石英管作为支撑体,用Nafion溶液浸渍制备了管状自支撑质子交换膜,并制备了管状自支撑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建立管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动态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对管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运行中,反应物、产物的浓度分布和温度分布给出动态仿真结果;利用热力学参数分析了燃料电池理论效率和实际效率,对DMFC效率与电流密度等工作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阴极水的来源,建立与了空气进口流量、湿度和工作电流密度有关的阴极出口水蒸气浓度动态模型,用神经网络进行系统辨识,利用神经网络预测控制器实现了对TDMFC的阴极水蒸气出口浓度的控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1)在考察制备膜电极工艺的基础上,设计制造了用于平面膜制备管状燃料电池的成型夹具,选择喷涂法和弯曲热压工艺制作了TDMFC单电池,组装了一个TDMFC电堆。单电池性能为:电池的阳极催化剂载量为2 mg·cm-2Pt,阴极催化剂载量为3 mg·cm-2Pt-Ru,液态甲醇溶液温度为80℃时,空气自呼吸方式,电池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燃料电池概述
  • 1.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1.3 燃料电池组的结构
  • 1.4 管状质子交换膜型燃料电池的现状
  • 1.5 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研究进展
  • 1.6 DMFC 的建模和控制研究现状
  • 1.7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技术目前开发的重点
  • 1.8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平面膜制备管状DMFC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3 膜电极制备工艺
  • 2.4 管状空气自呼吸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2.5 实验结果
  • 2.6 管状空气自呼吸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
  • 2.7 小结
  • 第三章 管状自支撑质子交换膜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3 SEM 表征结果
  • 3.4 STPEM 电导率
  • 3.5 管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
  • 3.6 小结
  • 第四章 管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建模和仿真分析
  • 4.1 引言
  • 4.2 管状直接甲醇燃料模型建立
  • 4.3 数值仿真和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TDMFC 阴极水蒸气浓度的神经网络预测控制
  • 5.1 前言
  • 5.2 阴极湿度对DMFC 的影响
  • 5.3 预测控制
  • 5.4 人工神经网络
  • 5.5 神经网络预测控制
  • 5.6 阴极水蒸气浓度机理建模
  • 5.7 系统辨识
  • 5.8 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控制
  • 5.9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专利
  • 相关论文文献

    • [1].V形截面DMFC的设计、制作及测试[J]. 电源技术 2016(11)
    • [2].DMFC性能稳定性改善措施的探索[J]. 电池 2015(05)
    • [3].DMFC燃料电池便携式应用前景[J]. 电子产品世界 2009(01)
    • [4].一种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制作与测试[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5].被动式DMFC的性能[J]. 电池 2008(03)
    • [6].基于虚拟仪器的DMFC实时监控系统[J]. 电源技术 2016(09)
    • [7].适用于百瓦功率级DMFC的燃料稀释装置[J]. 电源技术 2012(06)
    • [8].阻醇膜及阴极PTFE含量对被动式DMFC的影响[J]. 电池 2014(01)
    • [9].零度以下环境中DMFC性能及传输特性[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1(09)
    • [10].μDMFC流场板润湿特性对气液输运的影响[J]. 电源技术 2018(02)
    • [11].阳极流场结构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影响研究[J]. 科技导报 2009(20)
    • [12].DMFC内部气液两相流动与电性能的短时落塔实验研究[J]. 空间科学学报 2008(01)
    • [13].高浓度甲醇可控汽化传输对DMFC性能的影响[J]. 电源技术 2019(05)
    • [14].Performance of Sewage Sludge Treatment and Electricity Generation by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Microbial Fuel Cells[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3(04)
    • [15].基于AT89S52的多堆DMFC控制系统的设计[J]. 电源技术 2012(09)
    • [16].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近况及应用[J]. 上海汽车 2010(11)
    • [17].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研究进展[J]. 电池工业 2009(03)
    • [18].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及系统模型研究进展[J]. 电源技术 2015(04)
    • [19].基于透明的不同流道宽度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性能比较与分析[J]. 太阳能学报 2014(02)
    • [20].壁面亲水性对DMFC阳极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影响的数值模拟[J]. 化工进展 2008(02)
    • [21].基于遗传算法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数学模型及优化设计[J]. 传感技术学报 2008(03)
    • [22].DMFC阳极流道内气泡聚合过程的动力学分析[J]. 电源技术 2020(01)
    • [23].基于Fluent的液体进料DMFC阳极两相流数值分析[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9(01)
    • [24].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甲醇浓度控制方法[J]. 化学进展 2009(Z2)
    • [25].DMFC阴极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石油化工应用 2009(01)
    • [26].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09(04)
    • [27].Novel Flow Field with Superhydrophobic Gas Channels Prepared by One-step Solvent-induced Crystallization for Micro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J]. Nano-Micro Letters 2015(02)
    • [28].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J]. 电池 2012(06)
    • [29].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衰减分析[J]. 电池 2015(03)
    • [30].沟道截面形状对μDMFC气液输运的影响[J]. 电池 2018(01)

    标签:;  ;  ;  ;  ;  

    管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研制及其建模与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