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丛林与现代管理

佛教丛林与现代管理

论文摘要

佛教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传统,操守“六和敬”的僧团行为准则,行持“五戒十善”等戒律,对社会和谐进步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在现代社会,随着佛教的发展,人们对其研究也逐渐深入和多元化,其中对佛教丛林管理思想的发掘与应用,在当前成为一个热门的讨论话题。中国佛教历经千年而不衰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寺院内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丛林管理体系,使佛教僧团成为最善于管理大众的组织。自唐代马祖创禅林、百丈立清规起,寺院僧众就开始了有序管理,使丛林规模得以不断发展壮大。一直到近代,丛林管理模式基本延续着旧时传统。在信息网络时代,由于社会环境发生了大变动,丛林管理面临了严峻考验和新的挑战,如果不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丛林管理就必然会遇上各种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甚至面临淘汰的局面。如何撷取旧的丛林管理模式的精华,并采用新的现代管理手段,建立一套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丛林管理法则,成了当务之急。本文从现代管理思想对佛教丛林管理理念的人间化、管理组织的系统化、管理工具的现代三个方面阐述了现代管理对丛林管理的渗透与应用,并以光孝寺为例对丛林管理的架构和内涵进行了扩展分析,对光孝寺的人员和组织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两者之间存在共通之处,佛教丛林管理可以大胆借鉴现代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已到达提高管理效率的结论。纵观历史“世界上常见千年的寺庙,却少有数百年的企业”,规模庞大的佛教丛林为何能历经千年而不衰败?本文认为这得益于佛教僧团一直行持“六和敬”精神。“六和敬”是从思想、法制、经济、语言、身行、心意树立起大众民主平等相处的原则,对优化企业文化,建立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关系深具启发意义。此外,佛教丛林管理和最大特点,是人人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修正,其动力来源于严格的戒律和坚定的信仰。本文从佛教“治心与治境的统一”的教义出发,认为分别需要进行从“六和文化”进行治境的“文化管理”。从佛门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般若”六度进行“治心”的“心本管理”,是佛门思想为企业提供的重要借鉴。最后,本文认为佛教丛林现在正处于现代化转型初期,在管理上难免有许多方面不成熟,存在各种难题需要解决。现代寺庙的管理者应该在思想上具有前瞻性,积极利用科技手段,借鉴现代管理方法,对原有丛林制度、清规进行突破,建立一套适合当前社会环境现代丛林管理模式,通过充分利用资源,合理组织及协调,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让佛教事业的发展获得最大效益,从而为佛教丛林的发展披荆斩棘,铺开一条坦途。唯有与时俱进、紧扣社会发展的前进步伐,佛教事业的发展才会充满活力,生生不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佛教事务管理的产生及发展
  • 2.1 佛教起源及佛教事务管理的产生
  • 2.2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管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禅宗丛林管理
  • 3.1 丛林结构与丛林清规
  • 3.1.1 丛林的组织结构
  • 3.1.2 丛林的清规内容
  • 3.2 丛林管理的内涵与程序
  • 3.2.1 丛林人事制度
  • 3.2.2 堂口管理
  • 3.2.3 经济制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佛教丛林与现代管理的相互融合与借鉴
  • 4.1 现代管理在佛教丛林管理领域的渗透与应用
  • 4.1.1 佛教丛林管理理念的人间化
  • 4.1.2 佛教丛林管理组织的系统化
  • 4.1.3 佛教丛林管理工具的现代化
  • 4.2 现代佛教丛林管理的架构和内涵
  • 4.2.1 人力资源管理
  • 4.2.2 寺院财务管理
  • 4.2.3 弘法慈善事业管理
  • 4.3 光孝寺的组织和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的比较
  • 4.3.1 光孝寺的人员管理
  • 4.3.2 光孝寺的部门组织
  • 4.4 佛教丛林管理对现代管理的借鉴
  • 4.4.1 六和文化与企业文化
  • 4.4.2 佛门六度与心本管理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佛教丛林与现代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