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工程对小型兽类群落的影响

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工程对小型兽类群落的影响

论文摘要

在洞庭湖区实施的退田还湖工程,是我国历史上自唐宋以来,第一次从围湖造田自觉主动地转变为大规模退田还湖的重大生态环境恢复工程项目。借此千载难遇的机遇,就人类活动大面积从生态系统退出后,小兽群落的演替状况,进行了研究,在充分了解当地主要小兽种类的一般生物生态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小兽与草本植被群落的协同演替规律。主要的调查工作在退田还湖实施5-6年后的区域进行,采取空间换时间的方法(以现有农田和成熟湖滩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生境的动、植物群落,对目前退田还湖区群落的演替状况进行剖析,并对将来的演替方向作出预测。调查工作主要在2003到2005年间的每年1、4、7、10月进行。并结合在该区域积累的历史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 通过对历史资料分析和目前的调查数据判断,洞庭湖区的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黑线姬鼠与东方田鼠种群均处于数量低谷期。而同期,社鼠种群数量和在群落中的比例,却是最高的。其中东方田鼠经过几年的持续低数量年份后,已有暴发的迹象,在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有进入新一轮种群高峰期的可能。 2 不论是双退垸生境,还是原有成熟湖滩生境,东方田鼠的繁殖指数要比以前报道的要高,同样黑线姬鼠繁殖强度也有同样的规律。这与前几年它们种群处于年数量低谷有关,是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种群负反馈机制的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在双退垸内的东方田鼠,夏季的繁殖强度不减,与春季湖滩种群的相当。说明没有经过长距离迁移的东方田鼠种群,在夏季仍会保持较高的繁殖强度。由此可知,在初夏如果有适宜的栖息地(如双退垸的高台、原有堤岸等),东方田鼠仍能保持较强繁殖力。 3 退田还湖堤垸内植被群落特征已有一些变化,因退田方式的不同而异。单退垸农田生境与未退农田生境基本相似,从物种数、优势集中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看,基本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基本维持原有农田生境的特征。而在单退垸的杨树生境,草本植被群落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冬春季农田生境物种数较少时,由于林地生境受人类活动的干扰相对较少,仍保有相对较多的物种数,其在冬春季的Shannon-Wei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其它农田生境相比,有些达到显著性差异。而双退垸生境,与原有农田相比,草本植物群落已有较大变化,多样性指数差异明显;同样与湖滩草地(演替的顶级形态)相比,也有显著性的差异,且季节变化明显。在刚退水时,与湖滩草地群落更相似,但到春季,被淹没前,又与农田生境更接近。因此认为草本植被群落正处于演替的中间形态,处于演替过程之中。因此认为,双退垸的植被群落不是一个较稳定的群落,随着演替进程的推进,还将会有较大的变化,现有湖滩草地应该是其演替的终极群落。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研究综述)
  • 1 人类活动对小型兽类群落的影响
  • 2 小型兽类(鼠类)在农田的布局和数量配置特征
  • 3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鼠类群落管理
  • 4 本选题的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洞庭湖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目标
  • 3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洞庭湖区主要小型兽类生物学特性
  • 1 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黑线姬鼠生物学特性概述
  • 2 东方田鼠生物学特性
  • 3 社鼠生物学特性
  • 第四章 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区小型兽类群落的演替
  • 1 捕获的主要种类及基本情况
  • 2 小型兽类群落生态位分析
  • 3 小型兽类群落多样性比较
  • 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区植物群落的演替
  • 1 各生境的植物群落基本特征
  • 2 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 3 结论及演替趋势预测
  • 第六章 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工程后小型兽类与植物群落协同演替分析
  • 1 小兽群落和植被群落的相关性分析
  • 2 植物与动物的关键种类相关性分析
  • 3 小兽随植物群落演替方向的预测
  • 4 结果与讨论
  • 第七章 洞庭湖区农田生态系统被淹后小型兽类的回升动态
  • 1 被淹后残留的小兽种类
  • 2 被淹农区退水后的小兽数量动态
  • 3 被淹农区退水后的小兽群落结构的演替
  • 4 后期跟踪调查结果
  • 5 结果与讨论
  • 第八章 总结
  • 1 主要小兽种类的种群特征
  • 2 退田还湖后植被群落的演替
  • 3 单退垸小兽群落的演替
  • 4 双退垸小兽群落的演替
  • 本文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水生植物群落构建与优化配置研究进展[J]. 人民珠江 2019(12)
    • [2].金寨天马自然保护区山核桃群落的系统发育结构[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0(07)
    • [3].舞蹈生态学视域下的北京舞蹈群落的研究[J]. 科技展望 2015(03)
    • [4].引领学生建立生命观念的课堂教学——以“群落的结构”为例[J]. 中学生物学 2020(Z1)
    • [5].艺术群落[J]. 岁月 2013(07)
    • [6].荒漠草原典型群落土壤粒径和养分的分布特征及其关系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17(08)
    • [7].谷城不同红椿天然群落α多样性分析[J]. 园艺与种苗 2015(10)
    • [8].“群落的结构”情境体验探究式教学设计[J]. 中学生物学 2015(11)
    • [9].北京舞蹈群落的特征[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3(06)
    • [10].同一肤色,不同脸谱[J]. 中国新闻周刊 2009(30)
    • [11].“群落”考点透析[J].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 2009(11)
    • [12].技术群落演化的动力机制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3(12)
    • [13].作物群落,作物科学的一个研究新领域[J]. 前沿科学 2010(04)
    • [14].氮沉降对土壤线虫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0(01)
    • [15].广州城市公园中水生植物景观群落的特征和营造[J].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02)
    • [16].咸阳古渡廊桥滩涂地动植物群落生态恢复研究[J]. 农家参谋 2020(12)
    • [17].外来与乡土红树种间竞争十五年的群落现状与发展趋势[J]. 海洋科学 2019(09)
    • [18].细胞生物学群落层面的知识进化模型[J]. 科技资讯 2017(05)
    • [19].红河地区橡胶林群落种子植物区系组成成分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17(02)
    • [20].黄土丘陵区撂荒群落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关系[J].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3)
    • [21].网络趣缘群落对网络剧发展的影响[J]. 西部广播电视 2016(11)
    • [22].《钦定本》翻译群落的生态理性[J]. 圣经文学研究 2014(01)
    • [23].北京艺术群落的成长与消亡[J]. 飞天 2012(02)
    • [24].野生红小豆群落形态调查与利用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25].文学群落与1930年代中国文学作家群体研究[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2(10)
    • [26].园林植物群落及其设计有关问题探讨[J]. 中国园林 2011(02)
    • [27].闽东畲族群落文化特色及其地理空间响应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5)
    • [28].外来入侵植物肿柄菊群落动态变化特征[J]. 生态学杂志 2020(02)
    • [29].小陇山栎类天然林的结构、物种多样性及其稳定性[J]. 林业科技通讯 2020(02)
    • [30].安溪云中山天然林群落水平分布格局研究[J]. 林业勘察设计 2019(04)

    标签:;  ;  ;  ;  ;  ;  

    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工程对小型兽类群落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