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从长期受甲磺隆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一株能够高效降解甲磺隆的菌株S113。根据S113的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同源性比较,系统进化分析将其鉴定为噬甲基菌Methylopila sp.。该菌能够能以甲磺隆为唯一碳源生长,72h对50mg L-1甲磺隆的降解率达98%。S113的最适生长温度30℃,最适生长初始pH7.0。装液量小于100mL/250mL时,S113生长旺盛。在供试的几种碳源中,S113对丁二酸钠和淀粉利用较好。S113以有机氮为氮源生长较好,在供试的无机氮源中,S113对NH4NO3利用最好。降解谱实验结果表明,S113还可以降解噻吩磺隆,苄磺隆,胺苯磺隆,降解率都在95%以上。但在同样条件下,S113不能降解绿磺隆,吡嘧磺隆。S113降解甲磺隆的最适pH值为7.0。S113对甲磺隆的降解率和起始接种量呈正相关。改变通气量对S113降解甲磺隆没有显著影响。加入蛋白胨和酵母膏可以促进S113对甲磺隆的降解。在室内条件下对S113的水解酶进行了研究,发现该酶为胞内酶、非诱导酶。建立了甲磺隆水解酶的酶促反应体系:2830μL Na2HPO4-NaH2PO4缓冲液(0.2mol L-1,pH7.0),150μL甲磺隆(1000mg L-1),20μL粗酶液(约1.2μg粗蛋白),30℃水浴30min。甲磺隆水解酶pH稳定范围为6-9,最适pH为8。水解酶热不稳定,45℃处理30min,酶活下降59.22%,70℃处理30min可完全灭活。测定了8种金属离子对水解酶的作用,发现1mmol L-1的Ca2+对酶活有促进作用。本论文工作中还筛选到一株降解甲磺隆的菌株FLDA,根据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FLDA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该菌降解30mg L-1甲磺隆,5d降解率达72.6%。FLDA降解甲磺隆的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30℃。该菌降解甲磺隆的速率和起始接种量呈正相关。酶的定域实验表明,该菌中甲磺隆水解酶为胞内酶。FLDA投加土壤,可提高土壤中甲磺隆的降解速率。本论文工作中还筛选到一株能高效降解噻吩磺隆的菌株FLX,根据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FLX鉴定为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FLX降解50mg L-1噻吩磺隆,2d降解率达83.34%。FLX降解噻吩磺隆的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35℃。在所试的金属离子中Zn2+,Al3+,Cu2+,Ba2+,Fe3+等对FLX的降解没有影响;Hg2+,Co2+则抑制FLX的生长与降解。酶的定域实验表明,该菌中噻吩磺隆水解酶为胞内酶。研究了S113对甲磺隆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甲磺隆浓度为10 mg kg-1干土,S113接种量为108个g-1干土时,第30d土壤中甲磺隆降解率为76.9%,而未接种降解菌土壤中甲磺隆降解率仅为11.9%。S113降解甲磺隆的速率和接种量呈正相关,S113的接种量减少为105个g-1干土时,接种S113对土壤中甲磺隆降解无促进作用。土壤中初始甲磺隆浓度为50mg kg-1时,S113对甲磺隆的降解率仅为39.6%。S113降解土壤中甲磺隆的最适温度是30℃。土壤中添加葡萄糖和尿素可以提高S113降解甲磺隆的速率。S113菌剂灌根、浸种,能不同程度地解除土壤中浓度为40、80μg kg-1的甲磺隆对玉米生长的抑制作用,但当土壤甲磺隆浓度增加到120μgkg-1时,接种S113对药害解除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人工接种降解菌S113,能有效去除土壤中甲磺隆残留。从长期受甲磺隆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纯化了2株甲磺隆的抗性菌L6、L36。经形态、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较、系统进化树的分析和细胞脂肪酸分析,将甲磺隆抗性菌L6、L36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甲磺隆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菌株PAO1及抗性菌株L6、L36的有效中浓度(Medium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分别为0.36、2.75、2.89mM;最低抑制浓度(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1.31、6.03、6.03mM。L6、L36的EC50值分别是PAO1的EC50值的7.63、8.03倍。甲磺隆的抗性菌株与普施特无交互抗性。测定了甲磺隆对Pseudomonas aeruginosa敏感菌株PAO1及抗性菌株L6、L36的乙酰乳酸合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的抑制作用。发现抗性菌株L6、L36的ALS活性均显著低于敏感菌株PAO1的ALS活性,如在不加甲磺隆处理的情况下,PAO1、L6、L36的ALS活性分别为391.4、122.8、120.4U。同时发现L6、L36的ALS对甲磺隆抑制作用不敏感,如400nM甲磺隆对PAO1的ALS活性的抑制率为75.5%,而对L6、L36的ALS活性无抑制作用。与PAO1相比,L6、L36的ALS活性对pH敏感,pH为8.5时抗性菌株ALS酶活显著降低。PAO1、L6、L36的ALS对温度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ALS酶抑制剂Val对PAO1、L6、L36的ALS酶都有反馈抑制作用,500nM的Val对PAO1、L6、L36的抑制率分别为68.6%,45.3%,46.2%。通过PCR扩增的方法,得到了编码Pseudomonas aeruginosa乙酰乳酸合酶的两个亚基(IlvI,IlvH)的基因全序列,ilvl,ilvH基因序列全长分别为1725bp、492bp,分别编码含有575、164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其中IlvI,IlvH亚基氨基酸序列在Pseudomonas sp.及其它许多生物中的保守性较高。通过序列比较,在IlvH亚基中未发现氨基酸突变,而在抗性菌株L36,L6的IlvI亚基中同时发现了单个氨基酸突变,高度保守的Ala29(GCC)变异为Val29(GTC)。通过功能互补实验,将含有这一突变的抗性菌株L36的ilvI基因与广宿主载体pBBR1-MCS5连接,通过三亲接合导入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敏感菌株PAO1,结果转化子对甲磺隆产生抗性。实验结果证实了发生在ALS的IlvI亚基中的Ala29变异为Val29突变是导致Pseudomonas aeruginosa对甲磺隆产生抗药性的原因。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降解菌的筛选[J]. 微生物学通报 2020(02)
- [2].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降解菌的研究进展[J]. 高师理科学刊 2019(02)
- [3].萘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17(02)
- [4].1株大分子有机物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酶学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05)
- [5].一株萘污染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在污染土壤中降解效果的研究[J]. 职业与健康 2017(13)
- [6].润滑油降解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J]. 广州化工 2017(13)
- [7].萘降解菌的分离及其联合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7(07)
- [8].一株耐低温原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J]. 浙江农业学报 2016(10)
- [9].秸秆降解菌的筛选及对秸秆的降解效果[J]. 生态学杂志 2020(04)
- [10].互营烃降解菌系的短链脂肪酸降解特性[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0(04)
- [11].玉米秸秆降解菌的筛选[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8(11)
- [12].一株苦马豆素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J]. 西北农业学报 2016(10)
- [13].原油微生物群落构成及降解菌降解特性的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13(01)
- [14].营养要素对原油降解菌生长的影响[J]. 生物技术 2009(02)
- [15].聚乳酸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和降解特性[J]. 精细化工 2020(03)
- [16].餐饮油烟废气降解菌种的选育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19(12)
- [17].高效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分析[J]. 上海农业学报 2020(01)
- [18].一株土霉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性能研究[J]. 环境科学导刊 2020(05)
- [19].2株柴油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生长特性分析[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20].氯霉素降解菌的筛选与降解性能[J]. 医学动物防制 2017(08)
- [21].毒死蜱降解菌的筛选·鉴定·降解特性[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19)
- [22].2株毒死蜱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混合降解特性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2017(08)
- [23].聚丙烯酰胺降解菌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化工管理 2015(04)
- [24].三唑磷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J]. 南方农业学报 2015(04)
- [25].鲭鱼中组胺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和发酵条件初探[J]. 中国食品学报 2014(08)
- [26].一株萘降解菌的分离及其在石油降解中耐盐性的研究[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3(04)
- [27].北极表层海水中氯代十六烷降解菌的多样性[J]. 微生物学报 2012(08)
- [28].多菌灵降解菌系的筛选与组成分析及其对土壤中多菌灵的降解[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23)
- [29].百草枯降解菌研究初报[J]. 湖北农业科学 2011(16)
- [30].稠油降解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