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生态悖论是社会生态经济系统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理论表现,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需求的无限性与生态系统满足这种需求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对生态悖论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利用和建设自然。人类社会的经济生产活动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灾害发生。西部大开发作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促进地区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初始阶段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然而西部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生态悖论现象对其生态建设目标是一个巨大挑战。这些生态悖论现象的存在也将制约我国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从生态悖论的视角对我国西部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生态悖论、西部大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文献。接着阐述了生态悖论及其表现,并回顾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从而为下文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然后对西部开发过程中的生态悖论现象及其导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西部开发面临开发和治理两难。定量分析部分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计算出西部地区2000-2008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用计算结果分析了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2000-2008年人均生态足迹呈明显增长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缓慢上升变化。将二者进行比较发现我国西部地区生态足迹从2000年到2008年一直处于人均生态赤字状态,2008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1.217 hm2/人,较之2000年增长了82%,并且人均赤字仍有扩大的趋势,生态环境压力继续增强,生态悖论现象尚未消除。西部地区持续的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的发展模式一直处于相对不可持续状态,要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消减生态赤字,消除生态悖论现象,缓解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需求的无限性与生态系统供给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寻求到合理的生态代价与适度的生态承载能力的动态平衡临界点。本文最后一章基于本文的理论和定量分析,对西部大开发如何克服生态悖论现象,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2 文献综述1.2.1 关于生态悖论的相关研究1.2.2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相关研究1.2.3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1.3.1 研究方法1.3.2 研究内容1.4 创新与不足之处1.4.1 创新之处1.4.2 不足之处第2章 生态悖论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2.1 生态悖论2.1.1 悖论及悖论的消除2.1.2 生态悖论产生的历史分析2.1.3 生态悖论及其表现2.2 可持续发展理论2.2.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2.2.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2.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3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类指标——生态足迹2.3.1 生态足迹基本概念2.3.2 生态足迹分析的计量方法及步骤第3章 西部开发过程中的生态悖论现象及其导因分析3.1 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概况3.2 我国西部开发过程中的生态悖论现象3.2.1 水资源严重短缺、土地荒漠化3.2.2 森林覆盖率锐减、草地退化3.2.3 水土流失形势严峻、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3.2.4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3.3 我国西部开发过程中生态悖论现象产生导因分析3.3.1 立法尚不配套、执法系统不够完善3.3.2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欠缺、长期过度利用自然资源3.3.3 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缺乏从实际出发的科学规划3.3.4 治理生态环境的资金缺乏、重建设轻管护问题突出3.3.5 对草地生态系统保护重视不够3.3.6 产业发展过于依赖资源开发和初加工3.4 西部大开发面临治理与开发的两难境地第4章 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4.1 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的基本思路4.2 西部地区2000-2008 年生态足迹计算4.2.1 生物资源账户的生态足迹4.2.2 能源资源账户的生态足迹4.2.3 生态足迹汇总4.2.4 生态承载力4.2.5 生态赤字/盈余4.3 西部地区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分析4.3.1 生态足迹(需求)分析4.3.2 生态承载力(供给)分析4.3.3 西部地区生态赤字分析第5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5.1 主要结论5.2 政策建议5.3 进一步研究展望参考文献致谢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生态悖论论文; 西部论文; 西部大开发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足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