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农民(工)是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变革的巨大力量。截止到2008年,1.5亿人跨乡镇迁移外出打工,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总人数更是达到2.25亿人。然而,我们在看到农民(工)在历经了这几十年巨大发展的同时,当前需要面对的另一个事实是:近三十年的农民(工)城镇化进程仍然没有解决农民(工)在子女上学、医疗、事业、养老以及其他社会福利上所承受的众多歧视问题,农民(工)处于城镇化的“边缘换”、“半城市化”、甚至“被城市化”的状态,这些都与现行城市规划的目的是相违背的,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和谐发展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为促进农民(工)公平、公正、有序、有尊严的城镇化,提高城市规划的效率,需要摸清农民(工)进入城镇的意愿、行为及对城镇空间选择所呈现的城镇化空间格局、过程特征和进入城镇的社会生活质量等特征,明确城镇发展、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政策对农民(工)城镇化过程的响应内容与机制,以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内容。本文运用社会地理学、行为学等相关理论,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实地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工作。通过搜集资料及问卷调查总结了西安农民(工)城镇化的状况,分析出目前西安农民(工)城镇化与现有城市规划之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安农民(工)城镇化进程下的城市规划响应的内容与路径。研究认为,农民(工)城镇化和现有城市规划之间存在矛盾:1重视外在要素规划而忽视内涵要素规划;2规划缺乏多样性;3忽视对农民(工)居住区的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民(工)城镇化进程下的城市规划响应的内容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