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型期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中国转型期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论文摘要

自1978年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更高的开放性和更多的市场自由,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转折阶段,从以试验性、分散性、利益引导、破坏旧体制为主要特征的“感性发展阶段”向以系统性、主动性、制度创新、建立市场经济框架为主要特征的“理性推进阶段”转型,至2005年已初步建立新体制框架,今后将是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阶段。因此,现在是时机对中国经济转型加以总结。经济增长是增进人类福利、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前提条件。传统主流增长理论大多忽视了对制度因素的研究;而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与增长关系的研究又缺乏严密的数理演绎和分析。中国自1978年改革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明显与经济制度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密切相关,因此对经济转型过程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对中国转型期(1978-2003)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在对现有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经验研究方法加以总结的基础上,本文使用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和计量经济学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对实证研究结论进行经济学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论文的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为绪论。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目的,对论文中涉及的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并对本论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之处加以说明。第2章为制度变迁理论评述。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制度变迁模型以及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进行了回顾和评述,总结了现有制度变迁经验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第3章为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量化测度。以经济转型期间(1978-2003)中国和重庆市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索洛余值法和计量经济分析方法量化测度了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数据方面,本文对统计数据在时间维度上进行了补充和整理,同时在人力资本等宏观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的挖掘和使用上有所创新。在计量模型方面,本文使用Cochrane-Orcutt迭代方法来对自相关进行修正,在计量模型的处理上更加完善和可靠,实证的结果具有较强的解释力。针对第3章使用余值法对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贡献进行间接测度存在的不足,本文在第4章至第7章分别对政府行为方式适应市场化转变、非国有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产品市场发育这四个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过程的主要方面进行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由及目的
  • 1.2 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论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2 制度变迁理论评述
  • 2.1 制度理论
  • 2.2 制度变迁理论
  • 2.3 制度变迁模型
  • 2.4 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
  • 3 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索洛余值法的计量经济分析
  • 3.1 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3.2 测度制度变迁贡献的计量模型
  • 3.3 测度中国转型期(1978-2003)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 3.4 测度制度变迁贡献的实证研究——重庆市的例子
  • 3.5 本章小结
  • 4 政府行为方式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
  • 4.1 中国转型期(1978-2003)政府经济管理系统改革进程
  • 4.2 政府行为方式市场化进程的内涵及理论边界
  • 4.3 测度政府行为方式市场化进程的指标体系
  • 4.4 中国转型期(1978-2003)政府行为方式市场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企业的市场化进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增长
  • 5.1 中国转型期(1978-2003)企业市场化进程
  • 5.2 企业市场化进程的内涵及基本理论
  • 5.3 测度企业市场化进程的指标体系
  • 5.4 中国转型期(1978-2003)企业市场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
  • 6.1 中国转型期(1978-2003)对外开放进程
  • 6.2 测度对外开放程度的指标体系
  • 6.3 中国转型期(1978-2003)对外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7 产品市场的发育进程与经济增长
  • 7.1 中国转型期(1978-2003)产品市场发育进程
  • 7.2 测度产品市场发育进程的指标体系
  • 7.3 中国转型期(1978-2003)产品市场发育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8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8.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8.2 理论分析
  • 8.3 实证研究
  • 8.4 本章小结
  • 9 经济增长的制度分析动态模型
  • 9.1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
  • 9.2 市场化指数设计
  • 9.3 模型分析、指标及数据处理
  • 9.4 实证研究
  • 9.5 本章小结
  • 10 研究结论
  • 10.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10.2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相关论文文献

    • [1].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 中州大学学报 2019(02)
    • [2].居民消费升级对我国经济转型的折射价值[J]. 商业经济研究 2018(03)
    • [3].临汾市经济转型问题与对策研究[J]. 城市地理 2016(24)
    • [4].经济转型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J]. 新经济 2016(23)
    • [5].经济转型与企业文化建设[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06)
    • [6].经济转型视角下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展望[J]. 财经界(学术版) 2014(02)
    • [7].经济转型背影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浅析[J]. 东方企业文化 2010(06)
    • [8].广东经济转型核心:发展生产服务业[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04)
    • [9].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变革的探讨[J]. 中外企业家 2018(16)
    • [10].大庆经济转型的对策及措施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05)
    • [11].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以公益二类国有地勘单位为例[J]. 生产力研究 2018(10)
    • [12].经济转型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4(12)
    • [13].甘肃省实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理论思考[J]. 社科纵横 2012(10)
    • [14].对我国经济转型中财税法定位的几点思考[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7(07)
    • [15].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问题及对策[J]. 云梦学刊 2016(05)
    • [16].基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研究(英文)[J]. 中国外资 2013(06)
    • [17].论社会经济转型中艺术发展的重新定位[J]. 大众文艺 2011(24)
    • [18].我国经济转型中的经济政策[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06)
    • [19].论经济领域价值冲突的调适[J]. 黑龙江史志 2008(08)
    • [20].经济转型下移动金融服务的思考[J]. 中国市场 2017(35)
    • [21].福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思维探讨[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6)
    • [2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J]. 经济纵横 2009(01)
    • [23].论职业教育适应经济转型的发展——台湾和新加坡的发展经验促成的启示[J]. 高等农业教育 2014(12)
    • [24].经济转型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J]. 中外企业家 2015(07)
    • [25].经济转型中的经济法作用[J]. 经济管理文摘 2019(22)
    • [26].经济转型下成人继续教育的策略[J]. 黑河教育 2015(10)
    • [27].明清商人组织与市场网络[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8].当前经济转型与环境保护刍议[J]. 当代经济 2013(21)
    • [29].经济转型环境新变化与政府职能转变[J].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 2012(05)
    • [30].刍议经济转型时期环保档案的社会价值[J]. 绿色科技 2012(07)

    标签:;  ;  ;  ;  ;  

    中国转型期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