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欢迎订阅高三专题复习资料“地理思维训练与地理方法研习”(论文文献综述)
刘希[1](2021)在《高中地理教材“问题研究”专栏的教学设计研究 ——以四川部分市(区)为例》文中提出高中地理教材“问题研究”专栏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问题研究”专栏基本未付诸实践,其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未得到发挥,为解决这个矛盾,本研究做了以下工作: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对“高中地理教材”和“问题研究”专栏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现有的研究主要以旧版地理教材为例,围绕三维目标展开。这启示笔者以新版地理教材为例,围绕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展开研究。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四川一线高中地理老师展开调查,旨在了解“问题研究”专栏的教学现状,并分析导致现状的原因。本研究一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问卷96份,有效问卷89份。然后采用Excel和SPSS 24.0对问卷结果做实证分析,发现当前“问题研究”专栏的教学存在以下2个问题:(1)从总体上看,一线高中地理教师肯定“问题研究”专栏的价值,对“问题研究”专栏的认识度比较高,但是,受大环境(应试教育)和小环境(课时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一线高中地理教师对“问题研究”专栏的重视程度不够;(2)一线高中地理教师对“问题研究”专栏的教学处理水平参差不齐。这主要受教师教龄的影响,经验越丰富的教师,处理教材水平越高,反之,越低;除此之外,教师的学习经历也会影响教学处理水平。从问卷调查的结果中,笔者得出以下3点启示:(1)从“问题研究”专栏价值和教师重视情况来看,需要对“问题研究”专栏进行教学设计研究;(2)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大环境和小环境制约下,需要有针对性的选取一些问题进行探究;(3)从“问题研究”专栏的教学处理水平来看,在教学设计时,和旧版地理教材结合使用,增添知识;多查阅资料,拓展知识面,同时,通过补充材料的方式,降低探究难度,增加趣味性。最后,通过访谈法收集“问题研究”专栏具体问题的教学处理方法。本研究一共访问了5个一线高中地理教师,他们来自省一级示范学校,并且教龄和学历存在差异。除此之外,结合历年高考重点和“问题研究”专栏的类型,选取4个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并从中得出教学设计的策略、应遵循的原则和一般规律,以指导“问题研究”专栏的教学设计。
王思源[2](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侯德娟[3](2019)在《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结构与测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理视觉素养是中学生为顺利完成地理学习任务,通过看、读、绘等行为活动与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训练与实践,有目的、有计划获得的对地理视觉信息选择、操作、解码、阐释、应用、评价反思以及可视化表达等一系列综合性视觉认知能力。它是在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出的。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课堂以及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迫切要求重新审视地理视觉表征的教学功能和育人价值,探讨中学生掌握和应用视觉工具应具备的能力。从符号学视角出发,系统阐释地理视觉表征的内涵、结构、特征和分类。依托建构主义认知观,构建了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形成的学习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度融合扎根理论的研究结果,萃取出地理视觉素养的内涵、特征、核心要素及表现标准。结合学习进阶理论,探讨各要素的进阶水平和行为表现。采用德尔菲法对研究的理论构想进行优化,形成了完整合理的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结构框架。以项目反应理论中的Rasch模型作为测验工具编制的理论基础,基于威尔逊“四基石”模型开发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测验工具。运用优化后的测验工具进行大样本测试,并对测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结合地理视觉素养的理论构想和实测结果,基于目标-测评-教学一致性,探讨了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的培育体系。全文包括以下基本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研究的缘起、背景和意义,界定了核心概念。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搭建了研究框架,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方法和表述框架。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地理视觉素养形成的理论基础。从符号学视角出发厘清地理视觉表征的内涵和外延,阐释了它的三要素结构,归纳其特征,并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整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地理科学研究成果,结合地理教学课例《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构建了地理视觉素养形成的学习过程模型,由视觉认知任务管理、知觉加工、地理意象操作、概念加工、整合表达和应用反思六个阶段构成。地理视觉素养正是在地理视觉表征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综合性视觉认知能力。第二章的重点是构建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结构框架,包括地理视觉素养的内涵、特征、构成和学习进阶。首先,从学习过程模型出发提炼地理视觉素养的内涵、特征和初始构成要素;结合扎根理论研究成果,以更大的学科分析单元整合初始要素后,萃取出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的核心要素。基于学习进阶理论、SOLO分类理论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思想,尝试划分了各要素的层级水平和对应的行为表现。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优化后,最终提出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由视觉工具选择、视觉解码、视空思维、视觉表达、视觉转换和视觉工具评价构成。其中视觉工具选择和视觉工具评价不做水平的划分,其它要素水平均划分为3级。将构建的理论工具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课例《黄土高原》和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分析了初、高中地理视觉素养的教学现状。同时也发现,与传统的地图技能、地图能力和地图素养研究成果相比,它的教学实践适应性更强。第三章内容是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测验工具的开发与检验。以优化后的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结构框架作为测验目标依据,以Rasch模型作为工具编制的理论基础,参照威尔逊“四基石”模型,设计了测验工具开发程序。最终,根据测验细目表编制了6份测验工具,并采用小样本的定性试测和大样本量化试测进行检验。试测结果表明,项目和被试的拟合指数等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了 Rasch模型质量参数的要求。然而,研究也发现了被试的分离度和信度比较低,一些项目拟合指数不理想,单维性指标超出了标准残差系数的范围,部分建构反应题的评分等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针对不足的地方作出了相应的修订。与经典测验理论相比,基于Rasch模型开发的工具具有客观等距性,克服了工具和样本的依赖性,更准确和稳定。因而,编制的测验工具可用于标准化测试,具有教学推广性。第四章重点是运用编制测验工具进行大样本测试。测评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测验工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量化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地理视觉解码和视觉表达处于较高水平;视空思维和视觉转换处于中等水平;而视觉工具选择和视觉工具评价则处于较低水平。对地理视觉素养的学校差异、性别差异以及年级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不同层次学校学生的地理视觉素养存在着显着差异,基本呈现学校层次越高、学生视觉素养水平越高的趋势。除了视觉转换素养,男、女生在其它方面的地理视觉素养差异均不显着。高三学生的地理视觉素养成绩显着高于高一和高二,但高一与高二之间并没有显着性差异。在结果讨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地理视觉素养的培育体系,即增强培育意识,树立整体的培育观念,实施精准分层的培育路径和混合培育方式,遵循中学生的视觉认知规律,采取问题驱动、知觉组织、组块化、联想与想象、层次化构建心理地图、脚本化等具体培育方法。第五章总结了研究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取得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展开了讨论,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刘丹桦[4](2017)在《微信公众平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与移动互联网的大面积覆盖为信息化社会提供坚实的硬件基础。近年来,微信用户的迅猛增加则标志着“微时代”的到来,碎片化、快速化、智能化已成为人们生活与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新技术与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的中学地理课堂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学习地理的不同需求。引进受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微信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则是顺应教育发展的历史潮流。本文在对微信应用于教学的研究综述以及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微信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优势与作用,并通过教学案例实践,展示其具体的应用流程。研究表明,微信公众平台辅助中学地理教学具有众多优点并具有实际应用可行性,对提高传统地理教学的效率具有积极效果。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该章节主要论述了研究背景,目前国内外对于微信应用于教学的研究现状,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内容等。第二章,相关基础理论。系统地阐述了本论文涉及到的教育信息化、微信公众平台、中学地理课堂的概念、特点以及现状等;分析了支持本研究的基础理论。第三章,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可行性分析。分别论述了中学地理教学的特点,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地理教学的作用与优势等内容,为应用可行性奠定基础。第四章,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地理教学模块的设计与运用。首先,从中学地理教学需求与实施需求两大方面进行开发设计的前端分析;其次,从微信公众平台资源设计原则、菜单栏目的设计与开发流程来展述其功能模块的设计;最后对微信公众平台地理素材来源进行简单阐述,并以八年级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为例,展示了平台应用于教学的具体应用。第五章,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效果分析。验证第三章第四章中所设计的应用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访谈法与问卷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第六章,总结。概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并表明文中研究的局限性,提出改进后续研究的建议,为后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户清丽[5](2013)在《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学动力是促使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学动力类型与师生互动行为密切相关。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是指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诸教导要素与“学生学”诸学习要素通过主体适应行为形成的动力联合体,地理课堂教学动力乃是教师教的动力与学生学的动力交互作用所汇聚而成的合力。全文分五个部分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为绪论。阐明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和界定相关概念,在整理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二部分(即第二章)从本体论角度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理论架构。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是一个“二维三阶”结构,由“教师教”与“学生学”构成的“二维”张力场是动力系统的动力源,主体适应是动力系统的动力机制,“二维”张力场的教学张力与主体适应动力机制的有机结合,形成推动教学过程的动力运行系统,即“意向适应”、“工作执行”、“意向生成”“三阶”结构。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运行类型有教师命令式关系下的强迫牵引型、师生互不干涉式关系下的分裂内耗型和师生协商式关系下的互动生成型三种基本模式。动力策略是一个由内核问题聚焦策略、里圈认知性动力策略和外圈情意性动力策略构成的“一核两圈”结构,动力策略有基本策略、附加策略和片断增量策略三种类型,每个动力策略又各有“初—中—高”三级效能标准。第三部分(即第三、四章)从实践论角度探讨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历史演进与现实状况。第三章揭示了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历史演进的基本特征和存在问题。基本特征有:动力源的整体结构意识日益增强,主体适应意识与能力日益提高,运行模式日益向互动生成型发展。存在问题有:动力源的“学生学”一翼有待加强,实然运行模式与应然动力机制存在落差,新课程动力系统运行模式亟待重建。第四章分析了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早期求生阶段”的地理教师,其课堂教学动力源表现为“单点离散”结构,动力机制是一种“放任—随意”机制,动力系统运行模式为分裂内耗型。“关注教学情境阶段”的地理教师,其课堂教学动力源表现为“教师教”单翼结构,动力机制是一种“控制—服从”机制,动力系统运行模式为强迫牵引型。“关注学生阶段”的地理教师,其课堂教学动力源表现为“教师教+学生学”双翼结构,动力机制是一种“参与—合作”机制,动力系统运行模式为互动生成型。导致地理课堂教学动力不足的关键制约因素是地理教师的动力策略意识薄弱与实施能力的不足。“早期求生阶段”的地理教师,其动力策略不仅类型少,而且策略效能等级水平低;“关注教学情境阶段”的地理教师,虽然能够采用多种动力策略,但各策略的效能等级水平均比较低;“关注学生阶段”的地理教师,动力策略已处于高水平运用状态。动力策略实施的主要问题有:整体设计能力薄弱,未做到教适应于学,策略实施技能匮乏。第四部分(即第五章)从方法论角度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阐明了动力系统优化设计的基本思想与基本原则,并结合中学地理三大模块各1节课例,确立了动力系统优化设计的一般范式。优化设计的基本思想为:在对话教学中发掘主体间性动力,在“预设—生成”教学中激发主体性动力,在问题解决教学中激活认知内驱力。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有整体原则、个性原则和内化原则。优化设计的一般范式是:首先进行“二维”张力场的张力状况分析,然后进行”三阶”结构的动力策略设计,最后进行动力系统与教学行为的整合设计。第五部分(即第六章)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反思。首先对各章主要观点作了撷纳,然后对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做了反思。本文试图创新之处有:研究视角上,从教学动力的视角探寻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研究方法上,突出理论演绎与实践研究的结合:研究结论上,确立了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基本结构与运行模式,构建了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动力策略和优化设计方案。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有:研究资料的丰富信息和多重价值挖掘不够,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整合研究有待提高,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需要进一步调整与完善。
《地理教育》杂志社[6](2003)在《欢迎订阅高三专题复习资料“地理思维训练与地理方法研习”》文中研究指明
二、欢迎订阅高三专题复习资料“地理思维训练与地理方法研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欢迎订阅高三专题复习资料“地理思维训练与地理方法研习”(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地理教材“问题研究”专栏的教学设计研究 ——以四川部分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地理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 |
二、高考命题趋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 |
三、“问题研究”专栏的教学价值 |
四、“问题研究”面临的尴尬处境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
二、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提高业务水平 |
三、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培养综合能力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高中地理课本的相关研究 |
二、“问题研究”专栏理论层面的相关研究 |
三、“问题研究”专栏实际应用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过程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地理科学基础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第二章 “问题研究”专栏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高中地理课本结构 |
第二节 “问题研究”专栏的特征 |
一、“问题研究”专栏教学意义重大 |
二、“问题研究”专栏以地理学科知识为基础 |
三、“问题研究”专栏与教材内容相联系 |
四、“问题研究”专栏体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
第三节 “问题研究”专栏的分类 |
第三章 “问题研究”专栏的教学现状调查和问题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设计 |
一、问卷设计的依据 |
二、问卷设计的过程 |
第二节 样本选择 |
第三节 调查分析 |
一、对“问题研究”专栏的认知情况分析 |
二、对“问题研究”专栏教学现状的分析 |
第四节 调查结果与启示 |
第四章 “问题研究”专栏的教学设计 |
第一节 “问题研究”专栏问题选择依据 |
一、选择依据一:历年高考题考点 |
二、选择依据二:一线地理教师的建议 |
三、选择依据三:“问题研究”专栏的分类 |
第二节 “问题研究”专栏教学设计 |
一、畅想类:火星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
二、反思类: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
三、分析类: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 |
四、论证类:能否淡化海冰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问题 |
第三节 “问题研究”专栏教学设计原则和策略 |
一、教学设计的原则 |
二、教学设计的策略 |
第四节 “问题研究”专栏教学设计规律总结 |
一、明确与相关知识的联系 |
二、重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
三、深入挖掘蕴含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知识 |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结构与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地理视觉表征 |
二、地理视觉素养 |
三、认知模型 |
四、测评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进展 |
二、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架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框架 |
第一章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中学地理视觉表征的丰富意蕴 |
一、表征的符号学解读 |
二、视觉表征的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视觉表征的符号学结构 |
第二节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形成的学习过程 |
一、认知心理学视域下的视觉认知过程 |
二、地理科学视域下的视觉认知过程 |
三、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形成的学习过程模型 |
第二章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的结构框架及其教学应用 |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的提炼 |
一、基于学习过程的地理视觉素养提炼 |
二、基于扎根理论研究的地理视觉素养补充 |
第二节 中学地理视觉素养的结构澄清 |
一、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的内涵、特征和构成 |
二、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的学习进阶 |
三、基于专家咨询法的地理视觉素养结构修订 |
第三节 地理视觉素养结构框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一、地理视觉素养结构框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体现和应用 |
二、地理视觉素养结构框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体现和应用 |
第三章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的测验工具开发与检验 |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测验编制的理论基础 |
一、Rasch模型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
二、Rasch模型的基本假设及要求 |
三、基于Rasch模型的测量过程 |
第二节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测验工具的开发 |
一、测验工具的开发程序 |
二、测验工具项目的设计 |
三、测评工具的质量分析与优化 |
第四章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的测评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工具 |
二、研究被试 |
三、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工具质量分析 |
一、评分者信度 |
二、总体统计 |
三、单维性 |
四、项目-被试对应 |
五、项目拟合和误差 |
六、项目评分等级结构 |
第三节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测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不同层次学校学生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
二、不同性别学生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
三、不同年级学生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
四、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测验结果讨论 |
五、基于一致性的地理视觉素养培育体系探讨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理论方面的结论 |
二、实证方面的结论 |
第二节 关于研究的讨论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基于认知视角的地理视觉素养结构框架”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二: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测评试卷(初选) |
附录三: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测评试卷(试测) |
附录四: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测评试(正式)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4)微信公众平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
1.1.2 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的需要 |
1.1.3 贯彻地理课程标准理念的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教育信息化 |
2.1.2 微信公众平台 |
2.1.3 中学地理课堂 |
2.2 相关理论 |
2.2.1 移动学习理论 |
2.2.2 非正式学习理论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4 地理教学理论 |
3 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3.1 中学地理教学特点 |
3.1.1 空间性 |
3.1.2 综合性 |
3.1.3 实践性 |
3.1.4 生活性 |
3.2 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地理教学的作用 |
3.2.1 增强地理学习兴趣 |
3.2.2 高效巩固地理知识 |
3.2.3 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
3.2.4 集成式辅助地理教学 |
3.2.5 紧密贴近社会与生活 |
3.3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地理教学的优点 |
3.3.1 移动式学习打破地理教学的时空限制 |
3.3.2 海量式信息快速更新师生的地理知识 |
3.3.3 菜单式栏目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
3.3.4 交互式平台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
4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地理教学模块设计与应用 |
4.1 开发设计前期的需求分析 |
4.1.1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地理教学的需求分析 |
4.1.2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地理教学的实施需求分析 |
4.2 地理微信公众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
4.2.1 地理微信公众号资源设计原则 |
4.2.2 地理微信公众平台菜单栏目设计 |
4.2.3 地理微信公众开发流程设计 |
4.3 地理微信公众平台的地理素材来源 |
4.3.1 地理教学资料 |
4.3.2 网上地理素材 |
4.3.3 生活中的地理素材 |
4.3.4 其他途径的地理素材 |
4.4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地理教学案例应用 |
4.4.1 设计思路 |
4.4.2 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 |
4.4.3 彭老师地理在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中的应用 |
5 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效果分析 |
5.1 基于访谈法的分析 |
5.1.1 教师观点 |
5.1.2 家长观点 |
5.1.3 学生观点 |
5.2 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解析 |
一、地理课堂教学 |
二、教学动力 |
三、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教学动力研究 |
二、地理教学动力研究 |
三、研究评述 |
第四节 研究架构 |
一、主要问题 |
二、基本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理论架构 |
第一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动力源 |
一、地理课堂:一个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 |
二、“二维”张力场:动力系统的动力源 |
第二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一、地理课堂教学:一个复杂适应系统 |
二、主体适应:动力系统的动力机制 |
第三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运行原理 |
一、“三阶”结构:动力系统的运行过程 |
二、三种模式:动力系统的运行类型 |
第四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动力策略 |
一、“一核两圈”:动力系统的动力策略 |
二、三级体系:动力策略的效能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历史演进”分析框架构建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 |
第二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演进审视 |
一、动力系统演进概况 |
二、动力源结构演进 |
三、动力机制与动力系统运行模式演进 |
第三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演进思考 |
一、动力系统演进基本特征 |
二、动力系统演进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现状审视 |
第一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现状初探 |
一、“动力系统现状分析”框架构建 |
二、教学流程与师生互动行为分析 |
三、动力系统现状差异 |
第二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差异探因 |
一、“动力系统差异调查”分析框架构建 |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三、调查结论 |
第三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策略实施思考 |
一、三位教师动力策略实施差异 |
二、地理教师动力策略实施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优化设计 |
第一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优化设计思想与原则 |
一、设计思想 |
二、设计原则 |
第二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优化设计的一般范式 |
一、自然地理教学动力系统设计范式: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为例 |
二、人文地理教学动力系统设计范式:以“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为例 |
三、区域地理教学动力系统设计范式: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论文的主要理论观点 |
二、论文的主要实践观点 |
第二节 讨论 |
一、创新之处 |
二、问题与不足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地理“锋面与天气”教学案例 |
附录2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动力调查问卷 |
附录3 “锋面与天气”同课异构教学实录 |
附录4 “锋面与天气”同课异构师生互动行为统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欢迎订阅高三专题复习资料“地理思维训练与地理方法研习”(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地理教材“问题研究”专栏的教学设计研究 ——以四川部分市(区)为例[D]. 刘希.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2]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结构与测评研究[D]. 侯德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4]微信公众平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 刘丹桦.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5]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研究[D]. 户清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6]欢迎订阅高三专题复习资料“地理思维训练与地理方法研习”[J]. 《地理教育》杂志社. 地理教育,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