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所谓的“托派”是指托洛茨基反对派,包括苏联托洛茨基反对派和中国“托派”。虽然“托派”是一个政治性的组织,但在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和革命性质的思想论战中颇具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政治界、思想界,而且波及到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各个领域。苏联“托派”是指以托洛茨基为首的“共产党的反对派”,它不同于正统的斯大林派,在关于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问题上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国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在反省期间,在很多问题上都和托洛茨基的思想不谋而合,从而走向了“托派”,并成立了中国“托派”小组织。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精神界之战士,发生在三十年代的这一思想论战势必会引起鲁迅的思考,对鲁迅产生一定的影响。“托派”由于其特殊的政治身份,在中国一直以妖魔化的形象存在着。《答托洛茨基派的信》被认为是鲁迅“托派”观的重要表述,这封信提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鲁迅亲近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反对以陈独秀为首的“托派”的实证。这封信自从被编选到中学课本,就形成了我们的“鲁迅的‘托派’观”,影响绝非一代。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的解放,重要资料的公开,以及史料的发现,这封信的很多问题浮出了历史地表。细细考证这封代表了鲁迅“托派”观的重要信件,会发现很多问题并非如以往历史呈现的那么简单。对鲁迅与“托派”关系的研究,很多学者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由于时代和史料的局限,很多事情并没有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达到历史的真实,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有待进一步的了解和更深入的思考。鲁迅与“托派”的关系,是一个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课题。本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第一还原“托派”被妖魔化的形象,第二比较系统而全面的梳理一下鲁迅与“托派”的关系。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托派”简介。这是一些背景资料的梳理,包括苏联托洛茨基反对派和中国“托派”,阐述他们产生的复杂的历史原因,以及“托派”的组织机构、成员代表、政治见解、机关刊物,并评价他们的对与错、得与失,以及“托派”在历史上的地位。第二部分是鲁迅与托洛茨基。鲁迅作为文学家、思想家更多的是从文学的角度了解托洛茨基,而且对托洛茨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极为认可,他在购买和阅读后,开始引用托洛茨基的批评理论,并作为自己评价革命文学的尺度。鲁迅对托洛茨基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革命人”、“同路人”的论述都有很深的体悟,无产阶级的文学批评方法最后成为鲁迅晚年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部分是鲁迅与成为“托派”的陈独秀。鲁迅与陈独秀在日本时就有可能相见,他们都反对清政府的思想统治。五四时期则共同致力于思想的解放和民族的振兴,更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即使在五四后期他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后,鲁迅也并不像胡适那样以决绝的姿态反对《新青年》的分裂。“五四”之后,鲁迅依然坚守自己国民思想改造的救国理想,他与陈独秀分道扬镳了。成为“托派”的陈独秀和共产党文化战线上的精神领袖鲁迅有很大的政治分野,不过鲁迅并没有因此而彻底否定陈独秀,在他的文章中还有对陈独秀温情的回忆,但毕竟属于不同的派别,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大的现实误解,而这一切都将在文中有较细致的表述。最后一部分是关于《答托洛茨基派的信》的风波,这是鲁迅研究中一个有待深入思考的课题。本文试图在鲁迅与“托派”关系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冯雪峰、许广平、胡风等已有的和近来的回忆,以及鲁迅的思想、文风、人格,来对比论证这封曾经被认为表述了鲁迅“托派”重要观点的信,实际上并非鲁迅所作,也不能代表鲁迅的“托派”观。从而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靠近历史的真实,解决鲁迅研究的这一大公案。随着鲁迅、陈独秀和中共党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鲁迅与“托派”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立足于真实的历史资料,运用最新发掘的史料,经过细致论证和周密论述,还原“托派”被妖魔化的形象,阐述清楚鲁迅与“托派”的关系,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这一随着时代发展的课题。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革命时代的文学“镜子”——评杨姿《“同路人”之上》[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0(07)
- [2].托洛茨基之死[J]. 同舟共进 2015(02)
- [3].托洛茨基被刺案真相揭秘[J]. 同舟共进 2015(11)
- [4].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与中国革命[J]. 知识文库 2020(01)
- [5].外刊[J]. 国家人文历史 2017(11)
- [6].一场与苏维埃“异端”的风车大战——关于托洛茨基的文学思想与李建军先生商榷[J]. 文学研究 2016(01)
- [7].暗杀托洛茨基[J]. 世界博览 2015(18)
- [8].托洛茨基研究在中国[J]. 西伯利亚研究 2013(05)
- [9].革命者托洛茨基之死[J]. 学习博览 2012(11)
- [10].托洛茨基之死[J]. 共产党员 2008(01)
- [11].托洛茨基谜语[J]. 当代工人 2008(10)
- [12].革命者托洛茨基之死[J]. 领导文萃 2012(23)
- [13].托洛茨基被清洗的前前后后[J]. 同舟共进 2010(02)
- [14].克格勃暗杀托洛茨基[J]. 文史博览 2010(10)
- [15].论鲁迅对托洛茨基文艺理论的接受[J].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09(04)
- [16].托洛茨基的黄金时代[J]. 中国企业家 2015(12)
- [17].对苏联模式确立过程的理性反思——读托洛茨基《被背叛了的革命》[J]. 科学社会主义 2015(04)
- [18].闲居时的断想(之二)——读《先知三部曲》[J]. 杂文月刊(原创版) 2014(09)
- [19].论托洛茨基[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0].刘仁静谈会见托洛茨基的经过[J]. 百年潮 2008(06)
- [21].托洛茨基、斯大林及其他[J]. 同舟共进 2015(05)
- [22].托洛茨基的《文学与革命》[J]. 鲁迅研究月刊 2013(03)
- [23].托洛茨基:被遗忘的苏联红军最高领导人[J]. 领导文萃 2011(01)
- [24].革命者托洛茨基之死[J]. 晚报文萃 2013(01)
- [25].寻访托洛茨基故居[J]. 档案春秋 2014(11)
- [26].后期鲁迅思想信仰建构中的托洛茨基影响[J]. 鲁迅研究月刊 2015(07)
- [27].1926—1930年间的鲁迅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托洛茨基等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中心(下)[J]. 上海鲁迅研究 2015(04)
- [28].“墨西哥玫瑰”弗里达与托洛茨基 恍如流星的情事[J]. 文史参考 2012(20)
- [29].托洛茨基:苏联红军之父[J]. 山西青年 2013(05)
- [30].托洛茨基语境下鲁迅“革命文学”观的新阐释[J]. 文艺争鸣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