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联盟理论与美国的联盟战略——以美日、美韩联盟研究为例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国际政治
作者: 汪伟民
导师: 石源华
关键词: 联盟,联盟战略,威权式联盟,制衡与追随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自人类发生战争与冲突以来,“联盟”(又称“同盟”,alliance or alignment)便成为国家或其它政治行为体对付威胁,求取安全,增强权力,维护或扩展其利益的最常用、乃至最有效的手段或方法之一,联盟政治、联盟战略也由此成为国际政治和国际安全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然而,由于联盟行为同时兼具国际政治的冲突与合作的双重特性,因此联盟作为一种抽象理论的研究一直缺乏明晰的研究本体和独特的研究范畴,致使联盟理论的研究始终难以走到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前沿。 目前美欧学者主要在联盟起源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较多的研究成果,而联盟理论流派的分野也大致以不同的起源论来进行界定的。传统现实主义的联盟理论将权力作为主要的分析变量,其理论基点是“权力平衡论”,认为“联盟是权力的增强器”,是权力平衡的工具;新现实主义则在对传统现实主义的联盟理论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分别以“威胁”和“利益”作为主变量,先后提出了“威胁平衡论”和“利益平衡论”,并使其联盟理论更具系统性和实证性。近十多年来,联盟理论的研究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高潮,并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引起了激烈的学术论争。与此相伴,新的研究成果和范式也不断涌现,一方面现实主义的理论阵营不断推陈出新,如提出了“联盟困境理论”、“制衡与追随理论”、“囚徒捆绑与推卸责任理论”等诸多新的专门理论,另一方面制度主义者和建构主义者在指出现实主义联盟理论范式解释力有重大缺失的同时,力图从“制度”和“认同”的角度对联盟的起源与护持作出新的解读。可惜的是,后起的“制度规范论”者和“观念认同论”者都未能建构起完整的联盟理论体系,它们所采取的单一变量的分析方法似乎只能为居于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的联盟理论范式提供多样的分析视角而已。 本文试图立足新现实主义和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基本分析框架,着重借鉴兰德尔·施韦勒“利益平衡论”的分析体系,尝试提出一种全新的联盟理论,即“威权式联盟”(authoritative alliance)理论。这一理论事实上并非一种一般意义上的联盟理论,而是针对某种类型或性质的联盟而展开的理论分析。这一理论分析既揉合了传统联盟理论分析通常所使用的某些变量,如权力、威胁、利益,也引入了制度、认同、恐惧等新的分析变量,并将这一联盟运行的逻辑或理论基点假定为“利益平衡”和“安全平衡”。具体而言,威权式联盟理论主要由互为一体的三个主要的理论假设所构成。假设一:在冷战后的国际体系中真实地存在着一个史无前例的一元化的“威权式联盟”体系,它使其它旧式的或零散的联盟难以取得足够的生存空间,事实上,目前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寻求与
论文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主要研究对象及其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三、主要的理论创新与代表性观点
四、基本的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架构
第一篇 理论篇
第一章 联盟理论:流派及其基本评估
第一节 “权力平衡论”:传统现实主义的联盟理论
第二节 “威胁平衡论”与“利益平衡论”:新现实主义的联盟理论二
第三节 批评与反批评:制度主义、建构主义对联盟理论的补充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威权式联盟:初步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威权式联盟: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 主要分析变量的引入
第三节 威权式联盟与行为体的联盟行为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篇 战略篇
第三章 美国的联盟战略:历史与理论的考察
第一节 美国学者语义中的“联盟”与“联盟战略”
第二节 在权力与威胁之间:美国联盟战略的变迁
第三节 威权式联盟: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重大调整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威权式联盟与美日同盟再定义(案例一)
第一节 在保护与追随之间:冷战时期的美日同盟
第二节 冷战后美日同盟的重新界定(第三次再定义)
第三节 走向全球性的美日同盟(酝酿中的再定义)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威权式联盟与美韩同盟再定义(案例二)
第一节 “血盟”关系下的追随:冷战时期的美韩同盟
第二节 寻求自主:变迁时代的美韩同盟
第三节 飘忽不定:美韩同盟面临重大变动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一、在制衡与追随之间:单极时代大国联盟行为基本分析
二、新型的联盟困境:单边主义与联盟战略之间的张力
三、威权式联盟:历史的瞬间,或瞬间的历史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美国东亚战略的中国因素(1989-2008)[D]. 付瑞红.中共中央党校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