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种质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柿,倍性育种,2n花粉,减数分裂
种质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买旖旎,李树战,索玉静,孙鹏,韩卫娟[1](2019)在《柿不同种质中的天然2n花粉得率的评价及诱导时期的判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对38份柿种质资源进行连续2年的天然2n花粉得率评价,发现不同资源的2n花粉得率存在明显差异,且相同资源在不同年份也存在差异,筛选出产生2n花粉相对稳定且得率较高的种质2份,涩柿无性系‘716号’和‘中柿4号’,其2n花粉得率分别可达7.17%和6.80%。在34号资源的雄花发育及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除个别异常现象如中期Ⅰ落后染色体、叁分体、二分体等之外,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较为规范,且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雄花表型存在相关性,即当花芽开始膨大,花芽的花冠和萼片在顶部持平时(4月8—12日),小孢子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时期,此时为理化诱导2n花粉得率的最佳时期。(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张以忠,曾宇恒,邓琳琼[2](2019)在《毕节市紫苏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鉴定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促进紫苏新品种的选育,对来自毕节市不同县(区)36份栽培紫苏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简单相关分析发现,11个主要农艺性状中主茎节数、株粒数、总穗数对株粒重均呈极显着正相关,主茎分枝数对株粒重呈显着正相关;偏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均仅有株粒数和千粒重对株粒重的影响达到显着水平。通径分析表明,株粒数对株粒重的直接作用和决定系数均最大,分别为0.932 0和0.868 6;千粒重次之,分别为0.280 0和0.078 4。因此,紫苏育种时,应选择株粒数多、千粒重大的品种。(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李辉,李德芳,向世鹏[3](2019)在《地方晒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更好地收集、鉴定和保存地方晒烟品种,高效率地利用地方晒烟种质资源进行烟草品种选育。【方法】以67份地方晒烟品种的DNA为模板,利用筛选获得的25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采用二进制记录SSR分析结果,利用NTSY 2.1进行聚类分析,利用POPGENE 32.0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 25对SSR引物共检测到83个多态性位点,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60~0.84。(2)遗传相似系数为0.62时,可以将67份晒烟品种分成3个类群,第Ⅰ类包括49份晒烟品种,第Ⅱ类包括13份晒烟品种,第Ⅲ类包括5份晒烟品种。(3)在晒烟资源中观测等位基因数的平均值、有效等位基因数的平均值、观测杂合度的平均值、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44个、2.762个、0.168、0.597。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593,平均Shannon’s指数(I)为1.013。其中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大于0.5。【结论】67份晒烟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多样性较高,晒烟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和品种的地理来源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赵勇,赵俊,昝逢刚,赵丽萍,赵培方[4](2019)在《86份甘蔗种质资源工艺性状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大田试验,在成熟期选择甘蔗锤度、甘蔗糖分、蔗汁糖分、简纯度和纤维分等5个重要工艺性状,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86份甘蔗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及筛选。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质主要工艺性状间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变异系数为3.60%~11.60%,变异广泛。对86份种质5个工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5个工艺性状可简化为2个主成分,第一、二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3.700%,特征值分别为3.700和0.990,显着高于其他因子。结合聚类分析,86份种质资源可以分为5个类群,第Ⅰ、Ⅱ、Ⅲ、Ⅳ、Ⅴ类分别包含20、12、11、33、10份。甘蔗锤度、甘蔗糖分、蔗汁糖分和蔗汁简纯度以第V类群的最高,第Ⅱ类群的最低,其他3个类群的居中;纤维分以第Ⅲ类群的最低,第Ⅳ类群的最高。聚类结果的逐步判别分析显示,平均判对概率为91.86%,较好地体现了种质资源工艺性状的实际表现,筛选出10份工艺性状优良的种质(CP70–330、CP81–1405、CP94–1100、CP94–2059、KQ01–1261、Q155、Q188、Q190、Q207、Q96),全部为早熟品种,其中,CP81–1405、Q155、Q96的平均甘蔗糖分超过16%,可作为高糖亲本加以利用。(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徐婧,胡兰,姜钰[5](2019)在《高粱种质资源对高粱炭疽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粱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饲用、酿造和工业原料。随着高粱产业的发展和高粱种植面积的扩大,高粱生产上病虫害逐年加重。由亚线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ublineolum)引起的高粱炭疽病是高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可造成巨大产量损失。本文完善了人工接种条件下的高粱资源抗炭疽病筛选技术,建立辽宁省地方标准DB 21/T 2807—2017《高粱抗炭疽病鉴定技术规程》,利用该技术2017—2018年连续两年,对选自我国目前高粱育种上广泛应用的300份优良高粱种质资源或品系进行了抗炭疽病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表现高抗(HR)品种42个,占鉴定品种总数的14%;抗病(R)品种64个,占鉴定品种总数的21.33%;中抗(MR)品种78份,占鉴定品种总数的26%;感病(S)品种59个,占鉴定品种总数的19.67%;高感(HS)品种57个,占鉴定品种总数的19%,但未筛选出表现免疫(IM)品种,且两年的抗性表现基本一致。由结果可知,我国抗炭疽病高粱种质资源较丰富,筛选出的高抗品系已提供利用,为高粱抗病育种、指导品种合理布局,以及病害有效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3)
余楚英,尹延旭,王飞,李宁,高升华[6](2019)在《辣椒种质资源耐热性与耐寒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温是辣椒越冬栽培和早春栽培的主要制约因素,而高温又是辣椒越夏栽培和秋延后栽培时育苗常受到的伤害。本试验中对36份辣椒种质资源进行耐热和耐寒性鉴定,筛选出相关的性状和指标,为耐热和耐寒品种的筛选和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供试的36份辣椒种质资源17-03CF2、XWHJ、101、S-5、DCP3、LYWZG、NP等均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茄果课题提供。测定不同辣椒资源常温(28℃)、高温(35和38℃)和42℃处理7 d恢复下的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和相对发芽势;测定幼苗在高温(40℃)和常温(25℃)下的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质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热害指数等及离体叶片的热害指数;统计夏季持续高温下大棚材料坐果率,综合各项指标进行耐热性评价,筛选出耐热育种材料。通过田间直接鉴定法(冬季持续低温下植株叶片褪绿变黄、叶片萎焉等状况直观评价品种的抗寒性)、4℃人工模拟直接鉴定法(寒害指数法)和间接鉴定法(低温处理前后电导率和丙二醛等含量的变化评价抗寒性)对苗期辣椒植株进行耐寒性鉴定,综合各项指标进行耐寒性评价,筛选耐寒材料。通过高温胁迫下对不同材料的种子萌发期、幼苗及坐果期的相关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特性综合分析,筛选出耐高温材料17-03CF2、DCP3、CA13Z005和NP,较耐热材料DCP2、NP1、CP1、TP3、新108和NP3,不耐热材料LYWZG、101和XWHJ等。其中42℃处理7 d后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发芽势能够显着区分材料耐热性;幼苗热害指数与叶片相对电导率显着正相关,可基本反映辣椒品种的耐热性。通过低温胁迫下对不同资源进行田间直接鉴定、人工模拟直接鉴定和间接的生理生化鉴定方法的综合分析,筛选出耐寒材料P61、XWHJ、S-5、CA1305、LYWZG和CA16N004等,较耐寒材料101、CCP2和17-03 CF2等,不耐热材料16将椒2号、CP12、CA15C001、14VI47008、2015小米椒。其中简易、稳定且重复性好的方法为低温人工模拟直接鉴定的寒害指数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1)
张榕,李德明,耿小丽,刘乾[7](2019)在《甘肃省草种质资源创新利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了解国内外草种质资源评价利用情况,结合我国草种质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了甘肃省草种质资源基础、优势以及在草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工作中取得的进展。(本文来源于《草学》期刊2019年05期)
苏泽春,杨丽云,程远辉,和寿星,和琼姬[8](2019)在《白及属不同种质资源材料的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形态学标记研究不同来源的白及种质资源材料,以明确种间的形态差异,为分类及鉴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借助生物统计学知识,探究了巢氏方差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及聚类分析在评价不同来源白及种质资源材料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白及属种质资源的一些形态特征无论在种间还是种内都存在明显的分化和交叉;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株高与花枝长、叶宽与唇瓣长、花瓣长与萼片长、花瓣宽与萼片宽之间的关联系数互为最大;种质资源材料间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白及属相同的种存在地理位置相近的资源具有最大的灰色关联关系,这与聚类分析的结果一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距离为0.678 1处可将白及属种质资源分为6类,即白及(浙江)、白及(贵州)和白及(湖北)为I类,黄花白及(浙江)、黄花白及(贵州)、黄花白及(湖北)为II类,黄花白及(丽江古城)和黄花白及(丽江玉龙)为III类,黄花白及(迪庆香格里拉)和黄花白及(迪庆维西)为IV类,小白及(丽江古城)和小白及(丽江玉龙)为V类,小白及(迪庆香格里拉)和小白及(迪庆维西)为VI类。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相结合,可为深入研究该物种的分类、鉴别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从中获得的信息也可为深入开展化学指纹图谱分析及物种间DNA条形码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韩永超,曾祥国,向发云,过聪,张庆华[9](2019)在《草莓属植物种质资源对炭疽病抗性的离体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草莓属植物12个草莓野生种24份材料、1个栽培种41个品种、种间杂交种6个品种共71份种质资源的炭疽病抗性进行评价,为草莓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从草莓上分离得到的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为接种病原,采用离体接种法将炭疽菌孢子悬浮液(1×106个分生孢子/mL)均匀接种在草莓叶片的叶面、叶柄上。置于28℃条件下保湿培养4 d,然后分别对每个叶片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叶面病斑数量、叶面最大病斑直径、叶柄最大病斑长度。运用IBM SPSS 15.0软件对不同供试材料的叶面病斑数量、叶面病斑直径、叶柄病斑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叶柄病斑长度对每个叶片的病害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计算每份材料的病情指数,以接种炭疽菌后叶柄的病情指数为依据对供试材料的炭疽病抗性进行评价。以草莓种类为固定因素,供试材料为随机因素,采用SAS中的一般线性模型程序计算凤梨草莓(41份)、东北草莓(3份)、绿色草莓(4份)、黄毛草莓(3份)、种间杂交种(6份)的病情指数差异(P<0.05)。【结果】供试材料中没有对炭疽病完全免疫的材料,所有材料在接种果生炭疽菌4 d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对不同材料间的对比发现,感染炭疽病后草莓叶柄病斑长度与叶面病斑数量、叶片病斑直径均呈极显着正相关。以接种炭疽菌后的叶柄病斑长度为依据可以对供试材料的炭疽病抗性进行区分,供试材料中高抗17份、抗病20份、中抗21份、中感3份、感病6份、高感4份,炭疽病抗性水平为中抗及以上的材料占全部供试材料的81.7%。凤梨草莓中的‘3公主’‘森加森加拉’‘达赛莱克特’‘全明星’‘香野’‘威斯塔尔’和‘京藏香’,种间杂交种中的‘桃薰’对炭疽病的抗性水平为高抗。在草莓野生种中全部东北草莓、绿色草莓、东方草莓供试材料对炭疽病的抗性水平为高抗,东北草莓和绿色草莓的病情指数显着低于凤梨草莓。【结论】对草莓属种质资源71份材料的炭疽病抗性进行了评价,从栽培草莓中筛选出‘3公主’‘森加森加拉’‘达赛莱克特’‘全明星’‘香野’‘威斯塔尔’‘京藏香’7个高抗品种。东北草莓和绿色草莓中存在高抗炭疽病的资源,其对炭疽病的整体抗性水平显着高于凤梨草莓,在种间杂交育种过程中可以作为炭疽病抗原来源。(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0期)
师立松,高媛,黎冬华,杨文娟,周瑢[10](2019)在《芝麻抗裂蒴性鉴定方法研究及核心种质抗裂蒴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芝麻蒴果成熟易开裂,造成产量损失,是影响芝麻机械化收获的重要因素。建立一种简便易行、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的芝麻抗裂蒴性鉴定方法,有利于发掘抗裂蒴种质和选育抗裂蒴品种,推动芝麻机械化生产进程。【方法】芝麻进入成熟期2周以后,取主茎中部蒴果进行抗裂蒴性鉴定。利用5份具有不同抗裂蒴性的代表性材料,通过比较蒴果样品烘干前后裂口宽与开裂角度C1的差异,确定样品处理方式;通过比较主茎各节位蒴果的裂口宽和开裂角度C1变异情况,选择最佳取样部位。以308份核心种质为材料,测量计算蒴果长、蒴果宽、蒴果厚、裂口宽、裂口深、果皮重、裂口深/蒴果长、果皮重/蒴果长、开裂角度C1和C2等10项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线性回归等统计学分析,筛选抗裂蒴性评价的最佳指标;根据不同抗裂蒴性核心种质的裂口宽变异分布情况,确定抗裂蒴性等级划分标准。【结果】蒴果样品经过烘干处理,有助于消除误差,可提高鉴定准确性;植株主茎中部5节位蒴果的裂口宽和开裂角度C1在同一材料不同单株间无显着差异,为最佳取样部位;建立308份核心种质的抗裂蒴性综合评价值与单项指标的最优回归方程,即D=﹣0.12+0.33X2+3.21X10,表明裂口宽和果皮重/蒴果长对抗裂蒴性有显着影响,且裂口宽与蒴果开裂角度C1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0.8049),因此,裂口宽可以作为芝麻抗裂蒴性鉴定评价的指标;确定的芝麻抗裂蒴性等级划分标准为:高抗(裂口宽≤0.7 cm),抗(0.7 cm<裂口宽≤0.9 cm),中间型(0.9 cm<裂口宽≤1.1 cm),裂(1.1 cm<裂口宽≤1.5cm),易裂(裂口宽>1.5 cm)。【结论】当芝麻进入成熟期2周后,选取主茎中部5节位的中位蒴果,烘干处理后测量蒴果的裂口宽,能够精准评价芝麻的抗裂蒴性。该方法简便易行,不受环境影响,可控性强,重复性好,结果可靠,能较为准确地反映芝麻的抗裂蒴性,可用于芝麻种质抗裂蒴性高通量鉴定。利用该方法对308份核心种质进行抗裂蒴性评价,并从中筛选出11份高抗裂蒴种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0期)
种质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促进紫苏新品种的选育,对来自毕节市不同县(区)36份栽培紫苏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简单相关分析发现,11个主要农艺性状中主茎节数、株粒数、总穗数对株粒重均呈极显着正相关,主茎分枝数对株粒重呈显着正相关;偏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均仅有株粒数和千粒重对株粒重的影响达到显着水平。通径分析表明,株粒数对株粒重的直接作用和决定系数均最大,分别为0.932 0和0.868 6;千粒重次之,分别为0.280 0和0.078 4。因此,紫苏育种时,应选择株粒数多、千粒重大的品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质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买旖旎,李树战,索玉静,孙鹏,韩卫娟.柿不同种质中的天然2n花粉得率的评价及诱导时期的判定[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
[2].张以忠,曾宇恒,邓琳琼.毕节市紫苏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鉴定与评价[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
[3].李辉,李德芳,向世鹏.地方晒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4].赵勇,赵俊,昝逢刚,赵丽萍,赵培方.86份甘蔗种质资源工艺性状的评价[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徐婧,胡兰,姜钰.高粱种质资源对高粱炭疽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6].余楚英,尹延旭,王飞,李宁,高升华.辣椒种质资源耐热性与耐寒性评价[C].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2019
[7].张榕,李德明,耿小丽,刘乾.甘肃省草种质资源创新利用评价[J].草学.2019
[8].苏泽春,杨丽云,程远辉,和寿星,和琼姬.白及属不同种质资源材料的综合评价[J].山西农业科学.2019
[9].韩永超,曾祥国,向发云,过聪,张庆华.草莓属植物种质资源对炭疽病抗性的离体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19
[10].师立松,高媛,黎冬华,杨文娟,周瑢.芝麻抗裂蒴性鉴定方法研究及核心种质抗裂蒴性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