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力资源:联社发展之本(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珊[1](2021)在《NG市农村信用社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银行准入放宽,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摆在传统银行业面前,导致其利润增长速度缓慢。多年来,农村信用社以面向“三农”为主,在县域、农村乡镇占有大部分市场,但随着农村淘宝、网络直播营销等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现有的金融服务产品已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近些年,一些商业银行也开始入驻县域市场寻找发展空间,推出的金融服务产品比较新颖、快捷方便,造成农村信用社原有的一部分客户流失。因此,农村信用社的产品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新兴业务产品推广实施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农村信用社现有员工素质水平差距较大,整体水平普遍较低,在经营中出现问题在所难免,可以投资人力资源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员工培训为载体提高员工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本文选择NG市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深层次研究其培训体系。首先,阐述了培训有关理论,介绍了NG市农村信用社基本概况与培训体系,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法及档案资料调查法研究分析员工培训体系现状。其次,通过研究调查的结果,找出培训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培训需求分析缺失、培训内容针对性差、培训方式过于单调、培训计划制定与实施不足、培训后评估流于形式、培训相关保障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列出造成问题的原因是由于领导对培训重视度不够、培训资源配置不完善、员工消极对待培训、培训管理制度缺失、企业缺乏学习氛围。然后,针对员工培训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从全面分析培训需求、合理设计培训课程、周密制定培训计划、完善落实培训计划等四个方面对NG市农信社员工培训体系进行优化。最后,为了确保优化后的培训体系设计顺利实施,提出强化管理层重视、加强培训队伍建设、完善培训制度、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增加培训资源投入、完善激励机制等保障措施。通过此次对NG市农村信用社员工调查深入了解培训现状,依据培训需求分析设计培训安排,落实培训计划,评估培训效果,提升员工培训整体的质量,达到培训投入收益最大化,实现员工职业素质提升与企业经营效益增长的双目标。
孙立[2](2021)在《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金融工具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它对人们的消费观念、投资理财行为、转账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雄安新区的成立给容城联社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新区建设涉及搬迁,农户手中将获得大量赔偿资金,存款营销迎来重大机遇,发展电子银行产品成为容城联社把握发展机遇、迎接未来挑战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容城联社作为分析对象,融入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以及互联网金融发展等大的环境背景,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国内外有关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来开展研究。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的主要客户开展调查,通过获取数据分析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依据前文构建的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组成要素,从产品策略、渠道和宣传策略、服务策略和风险策略4个方面归纳问题。其中,产品策略方面,联社存在着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乏力、产品功能有待完善的问题。渠道和宣传策略方面存在着对传统营销渠道过度依赖、宣传手段单一落后等问题。服务策略上主要的问题表现为客户服务体验较差、服务流程复杂、缺乏售后服务等。在风险策略方面,存在因操作不当引发的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与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较弱、未建立技术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并从引进人才、细分市场等角度提出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利于进一步丰富电子银行业务及农信社相关的理论成果,使其成为更加完整的体系。同时,也有助于容城联社经营能力的提升、加快容城联社改制步伐,实现在新区的华丽转身。本文将视角聚焦于县域市场的农信社,把握其生存和发展的特殊性,所提出的电子银行发展策略也力争为其他同类农信社发展提供若干助益和参考。
邢丽芳[3](2021)在《W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绩效管理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W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是农合机构的一种类型,区别于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主要服务“三农”对象,在县域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扶持弱势经济和弱势群体的位置。目前,W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正处于扭转经营局面、实现提质增效发展、向农商行转制升级和提升竞争实力的关键时期,而当下绩效管理现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改革战略的推进,所以组织利用公平、有效的绩效管理来吸引、保留与激励职工,对内提升凝聚力,对外加强组织的竞争力,是W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对国内国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通过下发、收集调查问卷和开展面对面谈话的方法探究W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绩效管理中存在的缺点;对该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制定绩效考核管理计划与制度,指导与沟通以及应用考核结果等阶段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目前该社现阶段受到了来自股份制银行和新兴的村镇银行的挑战,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深入探究其中的成因,联系W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实际的绩效评估管理情况,使用平衡计分卡等常用工具对W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有关绩效管理各个环节和阶段予以优化,并明确提出改善该社绩效评估和管理的具体优化目标和优化原则,除了从法规、机构、人才、文化以及网络技术的维度上制定措施外,还应对该社的绩效评估和管理方法进行改进,从而加强W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竞争实力,更有助于之后其向农商银行转型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方智允[4](2021)在《DH农信小微贷款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微企业作为经济活力的重要来源和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力保证,在解决就业、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活跃市场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增长点和利润创收来源。但是,小微企业市场规模效应小、本身竞争力较弱、抗风险能力差等特点,使银行承担着小微企业发展金融支持重要支柱的同时,也承担着小微企业贷款自身带来的信用风险问题。因此,应如何有效管理信用风险,规避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引起的损失,有效增加银行获利,成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DH农信作为地方区域的金融机构,一直确立支持地方小微经济的宗旨,以小微企业信贷作为主要业务,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DH农信在风险管理业务上,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与企业管理人员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及信用配给理论,对DH农信小微贷款信用风险管理业务开展研究。通过分析DH农信整体贷款业务、小微贷款风险管理现状以及业务相关人员管理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一是客户识别不全面,信用风险识别不到位,导致风险识别精确度不高;二是信用风险评估计量不完善,现有的评估方法不足,指标设置过于主观,缺乏有效的基础数据,客户信用等级评定落后,导致评估机制不完善;三是信用风险监测方法单一,导致信用风险监测能力不足;四是信用风险控制手段缺失;五是信贷人员管理落后,信贷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培训不到位,考核机制不健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分别从信用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控制以及信贷人员的管理五个方面提出优化管理策略:一是完善小微贷款信用风险识别功能,优化小微贷款客户识别,运用科学方法识别客户信用风险,建立信用风险识别系统,强化信用风险识别能力。二是提高信用风险评估的水平,完善信用等级评定,引入科学的数据模型改善信用评级,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有效依据,并优化信贷系统。三是严格小微贷款信用风险的监测管理,建立信用风险的预警监测机制,强化贷后管理流程制度,落实信用风险管控。四是加强小微贷款信用风险的控制手段,设置风险限额管理,引入风险缓释机制,降低违约信用风险的概率。五是优化信贷人员管理,通过优化信贷人员结构,加强信贷人员的系统培训,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改进信用风险管理基础。本文通过研究DH农信小微贷款信用风险管理,为进一步增强小微贷款信用风险的管控能力,提高信贷管理水平,为相关中小银行小微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参考。
光媛[5](2021)在《朝阳信用社客户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机构中的中坚力量,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建设,团结广大农民群众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1945年太行山下的屯留县创建第一家罗村信用社起,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已经历了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省内营业网点最多,服务受众最广,存贷规模最大,税收贡献度最高的金融机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城乡发展的融合,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客户服务范围逐步扩大,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朝阳信用社成立于2008年7月,隶属于太原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管理网点中的一级网点,是较早成立的营业网点之一。然而,自2014年全面实行改制以来,太原市城区联社内各家网点的城市农商行改制仍未完成。同市里的其他信用社网点类似,朝阳信用社也面临着客户流失严重,新客户拓展困难,存贷款结构不合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行业数据,以客户满意度理论和客户满意度评价模型为基础,分析探讨了客户满意度的驱动因素。将影响客户满意度的驱动因素分为网点硬件设施与环境、金融产品、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组织内部管理效率四个方面,并据此设计了客户问卷调查。通过深度访谈和调查研究,从客户满意度的四个驱动因素出发,分析了朝阳信用社客户满意度现状以及影响客户满意度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通过调研和分析得出,朝阳信用社在今后的改革中应当顺应业务发展,升级网点硬件设施;将产品设计多元化,产品推广精准化;提升服务意识,增强内部交流;发挥组织效力,优化业务流程。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势在必行,农信社的发展更离不开客户的支持和选择。由于农信社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和地域差异性,关注农信社不同地区的客户满意度评价体系建设及客户服务需求为信用社今后的改革和差异化经营提供了参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山西农信定会在形象构建,产品创新,客户服务,管理理念上创建独特的经营发展模式,打造属于自己的金融服务品牌。
吴婧[6](2020)在《D县农村信用联社绩效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其中具备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的企业内部员工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对整体经济金融的促进作用在日益提高,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体现出对农村、农民、农业的重视,农村信用联社(简称“农联社”)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它的发展更需要具备有竞争优势的员工,因此如何提升农联社员工高效地为农联社服务便涉及到绩效管理的问题。农联社绩效管理是将农联社的战略目标分解到每个层级、每个部门、每个工作岗位,最终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员工的个人目标与农联社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才能带给员工不断为农联社工作的动力,因此,做好员工的绩效管理,整个部门、整个农联社的整体绩效才能同步提高,农联社的整体绩效提高才能为农村金融市场带来更大的价值,进一步为员工带来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本文选取目前处于改制农商银行阶段的D县农村信用联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D县农联社”),从D县农联社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其绩效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谈话的方式找寻其代表的农联社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D县农联社在绩效管理计划制定、辅导沟通、考核评价、考核结果运用这些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发现D县农联社存在绩效管理定位不够清晰、与员工绩效沟通次数较少、绩效管理办法不够完善、绩效考核激励措施单一等问题,剖析其中的原因,结合D县农联社绩效管理的实际,利用平衡计分卡建立D县农联社公司级、部门级、岗位级三个层次的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提出优化完善D县农联社绩效管理的方法,同时从制度、组织、人才、文化和信息科技方面制定保障措施,提升D县农联社绩效管理水平,进而增强D县农联社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其改制成农商银行后的稳步发展。希望可以通过研究优化D县农联社的绩效管理,为改制后的农商银行提供绩效管理的优化思路,同时对其他农联社的绩效管理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为农联社的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金月[7](2020)在《H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不但加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也给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作为推动和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在促使自身不断革新进步。目前,各地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依旧将信贷业务作为其主要经营收入的来源,这将有助于企业与农户贷款,但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信贷业务经营风险。因此加快改革和完善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H县农信社为研究对象,发现其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存在较多纰漏,从而导致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率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H县农信社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信贷与内部控制相关概念与理论,为后续分析打下理论基础;其次对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发展情况与内部控制实施现状进行揭示,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并指出其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分析导致其问题的原因;最后根据上述问题,对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优化,确定优化目标与原则,并且分别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对应的优化措施,以便改善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内部控制水平,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加强信贷风险控制手段,为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包锦[8](2020)在《A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发生改变,带动个人贷款业务快速发展。对于银行来说,发展个人贷款业务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改善信贷资产结构,个人贷款业务风险分散,业务风险较企业贷款偏低,综合收益较好。二是丰富客户资源,带动各类个人金融产品的销售和账户资金沉淀。三是减少资本占用,个人贷款业务风险权重整体较低,对银行资本的占用更少。A农村信用社是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地区的一家地方性金融机构,近期个人贷款业务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业务品种单一、个贷结构不合理、科技支撑薄弱、业务流程繁琐等一系列问题,研究和优化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已成为A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首先对个人贷款业务、市场营销策略、7Ps理论等相关概念进行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分析了A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再次,从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A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业务所处的宏观环境,并结合A农村信用社自身实际情况,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开展个人贷款业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最后以7Ps理论为框架,逐项提出A农村信用社现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的优化改进措施及相应的保障措施。通过本次优化,逐步提高A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业务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个人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
赵丽辉[9](2020)在《H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日益加快,资源竞争已经在中国境内的各大金融机构之间呈现出白热化趋势。然而当今世界的重要资源是人才资源,金融机构之间的角逐最终也体现在人才上的竞争。H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展中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亟需改善提升,因此选择H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作为研究课题。通过文献分析法找出理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法找出隐藏的问题,通过统计分析法找出主要问题以及原因。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以下主要问题:领导层思想认识不到位、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到位、培训和评估缺乏针对性以及晋升机制不健全。这样使研究的问题聚焦,研究方向更加的明确。通过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以下解决方案。首先,对员工职业生涯制定详细的管理方案设计,为了保证方案的全面性,根据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分别对招聘入职阶段、职业生涯早期、中期及后期各阶段进行全面梳理,提出相应建议。其次,优先、重点改善主要问题,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对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可行方案和有效的保障措施,分别从组织学习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知识、全方位指导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评估机制以及完善员工晋升机制四方面进行具体建议,从而完善H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员工职业生涯管理规划的体系制定,改变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最后,检查课题研究的效果,过程中梳理的问题是否已全部落实,是否达到了本次研究的目的。通过一系列合理化措施建议的实施,从而把H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整体竞争力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杨召娣[10](2020)在《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柜员绩效考评体系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化社会中,企业最为基础的考评制度就是绩效考评,企业在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以及实际工作表现进行评估的时候主要使用的就是绩效考评机制。由于银行柜员工作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由此就使得针对银行柜员开展的绩效考评是绩效考评的一个特殊领域。在选拔管理人员的时候,必须要经历的岗位就是基础性岗位。针对银行柜员实施绩效考评难度较大,难以量化绩效标准,但是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方法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提升柜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探索一个完善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至关重要。本文以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对象,借助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案例研究的方法,针对其柜员绩效考评体系进行改进研究。本文首先提出全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介绍了绩效考评相应的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所采取的360考评法等。通过对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概况的介绍,从柜员工作的主要内容、绩效考评防范以及考评体系介绍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柜员绩效考评的现状;通过借助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式,提出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柜员绩效考评体系存在的问题,具体包含业务量折算不合理、营销考核方式存在单一·性、风险防范考核矛盾重重、绩效考评目标不明确、指标不科学以及结果应用性低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指出其原因所在。通过对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柜员绩效考评体系现状的了解,从柜员工作、考评方法、考评内容方面出发,提出其柜员绩效考评体系的改进方案。并从组织领导、规章制度、激励机制、队伍建设、技术保障方面提出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柜员绩效考评体系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柜员绩效考评体系改进研究有助于改善其当前存在的各类问题,促进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尽快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并为相应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人力资源:联社发展之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力资源:联社发展之本(论文提纲范文)
(1)NG市农村信用社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员工培训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员工培训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员工培训相关理论 |
2.1 员工培训的相关概念 |
2.1.1 员工培训 |
2.1.2 员工培训体系 |
2.2 员工培训的主要理论依据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学习型组织理论 |
2.2.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2.2.4 柯氏四层学习评估理论 |
2.3 农村信用社员工培训主要依据 |
2.3.1 农村信用社员工特点 |
2.3.2 农村信用社业务与服务对象 |
2.3.3 农村信用社员工培训目标与主要内容 |
3 NG市农村信用社员工培训现状分析 |
3.1 NG市农村信用社简介 |
3.1.1 基本情况 |
3.1.2 组织结构 |
3.1.3 人力资源概况 |
3.2 NG市农村信用社员工培训现状描述 |
3.2.1 培训的组织 |
3.2.2 培训的内容 |
3.2.3 培训的师资 |
3.2.4 培训的方式 |
3.2.5 培训实施的管理 |
3.2.6 培训的效果 |
3.3 员工培训现状问卷调查 |
3.3.1 问卷调查设计 |
3.3.2 问卷发放与收回 |
3.3.3 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
3.4 员工培训访谈调查 |
3.4.1 访谈内容 |
3.4.2 访谈结果 |
3.5 员工培训档案资料调查 |
4 NG市农村信用社员工培训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NG市农村信用社员工培训现状存在的问题 |
4.1.1 培训需求分析不足导致培训内容针对性差 |
4.1.2 培训课程开发与培训方式无创新 |
4.1.3 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方面有所不足 |
4.1.4 培训评估制度不健全 |
4.2 NG市农村信用社员工培训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4.2.1 管理层的重视度不够 |
4.2.2 培训组织与培训资源配置不完善 |
4.2.3 员工对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
4.2.4 缺乏培训管理实施保障制度 |
4.2.5 企业文化中缺乏学习的氛围 |
5 NG市农村信用社员工培训体系优化设计 |
5.1 NG市农村信用社员工培训优化思路 |
5.1.1 统筹企业战略目标与员工自身需求 |
5.1.2 培训内容远瞻性与连贯性相结合 |
5.1.3 加强培训管理与培训实效 |
5.1.4 重视培训后评估 |
5.1.5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
5.2 依据全面的培训需求分析提高培训内容针对性 |
5.2.1 战略发展目标对培训的需求 |
5.2.2 岗位能力对培训的需求 |
5.2.3 员工个人对培训的需求 |
5.3 创新培训课程体系与培训方式 |
5.4 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 |
5.5 组织好培训计划实施各环节的主要工作 |
5.5.1 培训前的准备 |
5.5.2 培训过程中的控制 |
5.5.3 培训结束后的总结 |
5.5.4 改进培训考核和效果评估制度 |
6 完善培训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强化管理层重视 |
6.2 加强培训队伍保障 |
6.3 完善培训制度 |
6.4 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 |
6.5 增加资源投入 |
6.6 完善激励机制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NG市农村信用社员工培训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NG市农村信用社员工培训需求调查结果汇总表 |
作者简历 |
致谢 |
(2)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电子银行依托于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 |
1.1.2 商业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任重而道远 |
1.1.3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雄安新区建设带来良好契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应用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电子银行业务概述及发展策略组成要素 |
2.1 电子银行业务概述 |
2.1.1 电子银行的概念 |
2.1.2 电子银行业务主要特点 |
2.2 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组成要素 |
2.2.1 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组成要素选取思路 |
2.2.2 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要素解释及相关关系 |
第三章 容城联社简介及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
3.1 容城联社基本情况介绍 |
3.1.1 人力资源状况 |
3.1.2 业务类型 |
3.1.3 服务理念 |
3.2 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
3.2.1 电子银行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
3.2.2 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客户队伍 |
3.2.3 电子银行硬件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
3.2.4 电子银行交易金额大幅回落 |
第四章 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问题调查及分析 |
4.1 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问题调查 |
4.1.1 问卷设计思路 |
4.1.2 调查对象及问卷发放情况 |
4.1.3 数据分析 |
4.2 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问题分析 |
4.2.1 产品同质化严重,功能有待完善 |
4.2.2 宣传手段落后,渠道建设不完善 |
4.2.3 服务体验较差,服务流程复杂 |
4.2.4 风险意识薄弱,防控机制未建立 |
第五章 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优化及保障措施 |
5.1 合理运用产品策略 |
5.1.1 着重开发农业龙头企业电子银行产品 |
5.1.2 切实履行支农责任,完善产品功能 |
5.2 有效加强渠道建设,改进宣传效果 |
5.2.1 推动线上线下营销渠道融合发展 |
5.2.2 宣传方式多元化,打响品牌知名度 |
5.2.3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升宣传效果 |
5.3 全面提升服务策略 |
5.3.1 以“客户为中心”优化服务水平 |
5.3.2 大力建设智慧金融,推动服务方式转型升级 |
5.3.3 提供差异化服务,扩大客户覆盖面 |
5.4 综合运用风险策略 |
5.4.1 修补制度漏洞,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
5.4.2 加强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建设 |
5.4.3 构建内控严密的电子银行风险管理机制 |
5.5 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保障措施 |
5.5.1 引进人才,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
5.5.2 把握雄安新区建设契机,细分市场 |
5.5.3 利用互联网金融构建新形势下资产管理战略体系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问题调查问卷 |
致谢 |
(3)W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绩效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总述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
2.1.2 W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
2.2 绩效管理内容 |
2.2.1 绩效计划制定 |
2.2.2 绩效辅导沟通 |
2.2.3 绩效考核评价 |
2.2.4 考核结果应用 |
2.3 绩效管理常用方法 |
2.3.1 目标管理法(MBO) |
2.3.2 关键绩效指标(KPI) |
2.3.3 平衡记分卡(BSC) |
2.3.4 360 度绩效评估法 |
第三章 W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绩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W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概况 |
3.1.1 基本情况 |
3.1.2 人力资源现状 |
3.1.3 绩效管理现状 |
3.2 绩效管理问题调查 |
3.2.1 问卷调查设计 |
3.2.2 问卷调查实施 |
3.3 W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绩效计划制定方面 |
3.3.2 绩效辅导沟通方面 |
3.3.3 绩效考核评价方面 |
3.3.4 绩效结果应用方面 |
3.4 W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
3.4.1 微观因素 |
3.4.2 宏观因素 |
第四章 W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绩效管理的优化策略 |
4.1 W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绩效管理的优化目标和原则 |
4.1.1 绩效管理的优化目标 |
4.1.2 绩效管理的优化原则 |
4.2 W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绩效管理优化具体方案 |
4.2.1 强化绩效管理理念提升员工认识水平 |
4.2.2 绩效计划制定优化 |
4.2.3 优化绩效辅导沟通 |
4.2.4 绩效考核评估优化 |
4.2.5 绩效结果运用优化 |
第五章 W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绩效管理的保障措施 |
5.1 组织保障 |
5.1.1 实行高级管理层负责制 |
5.1.2 各层级协同推进 |
5.2 制度保障 |
5.2.1 建立考核结果反馈制度 |
5.2.2 建立考核结果公示制度 |
5.2.3 构建绩效管理信息管理系统 |
5.2.4 构建绩效管理风险预警系统 |
5.3 文化保障 |
5.3.1 必须强化机构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的重视程度 |
5.3.2 形成全员参与的绩效文化氛围 |
5.4 人才保障 |
5.4.1 提高员工的认知度 |
5.4.2 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4)DH农信小微贷款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3.1 案例研究法 |
1.3.2 访谈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
2.1 相关定义与概念阐述 |
2.1.1 小微贷款的定义 |
2.1.2 信用风险的概念 |
2.1.3 信用风险管理的要素和目标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信贷配给理论 |
2.3 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2.3.1 国外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2.3.2 国内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2.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
第三章 DH农信贷款业务经营概况 |
3.1 DH农信企业简介 |
3.2 DH农信贷款业务现状 |
3.3 DH农信小微贷款风险管理现状 |
3.4 DH农信人员管理现状 |
第四章 DH农信小微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
4.1 DH农信小微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4.1.1 小微贷款信用风险管理识别 |
4.1.2 小微贷款信用风险管理评估 |
4.1.3 小微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监测 |
4.1.4 小微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控制 |
4.2 DH农信小微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4.2.1 信用风险识别精确度不高 |
4.2.2 信用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 |
4.2.3 信用风险监测能力不足 |
4.2.4 信用风险控制手段缺失 |
4.2.5 信贷业务人员管理落后 |
第五章 DH农信小微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优化策略 |
5.1 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策略的思路和内容 |
5.1.1 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策略的思路 |
5.1.2 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策略的内容 |
5.2 提升小微贷款信用风险识别精确度 |
5.2.1 提升对小微客户的风险识别能力 |
5.2.2 构建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系统 |
5.3 提高小微贷款的信用风险评估水平 |
5.3.1 建立科学的小微贷款客户信用评级 |
5.3.2 建立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综合实力评价模型 |
5.3.3 优化完善信贷支持系统 |
5.4 健全小微贷款信用风险监测管理机制 |
5.4.1 建立信用风险预警监测机制 |
5.4.2 强化贷后管理流程制度 |
5.5 设置小微贷款信用风险控制手段 |
5.5.1 优化风险限额管理制度 |
5.5.2 引入风险缓释机制 |
5.6 优化对信贷人员的日常管理 |
5.6.1 信贷人员结构优化 |
5.6.2 系统化培训信贷人员 |
5.6.3 建立信贷绩效考核机制 |
5.6.4 优化小微贷款绩效考核指标 |
第六章 DH农信小微贷款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策略的保障措施 |
6.1 提高全员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
6.1.1 明确管理层的重视与支持 |
6.1.2 培育基层人员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 |
6.1.3 银企共建信用文化环境 |
6.2 主动运用科技信息系统 |
6.2.1 充实科技人员队伍 |
6.2.2 建设科技信息系统 |
6.3 完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 |
6.3.1 制度化管理建设的完善 |
6.3.2 监督管理队伍的提升 |
6.3.3 问责管理机制的完善 |
6.4 内部机构控制措施 |
6.4.1 强化内部职责配置 |
6.4.2 设立专职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DH农信访谈情况表 |
附录 B 信用风险预警工作流程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朝阳信用社客户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客户满意的概念 |
2.1.2 客户满意度的概念 |
2.2 客户满意度理论基础及模型 |
2.2.1 KANO模型 |
2.2.2 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CSI) |
2.3 银行客户满意度驱动因素研究综述 |
2.3.1 环境及硬件设施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 |
2.3.2 金融产品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 |
2.3.3 服务质量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 |
2.3.4 组织内部管理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朝阳信用社概况及客户满意度现状 |
3.1 省联社发展概述 |
3.1.1 省联社发展概况 |
3.1.2 省联社经营现状 |
3.2 朝阳信用社的运营现状 |
3.2.1 朝阳信用社内部组织结构 |
3.2.2 个人业务经营范围及运营现状 |
3.2.3 公司业务经营范围及运营现状 |
3.3 朝阳信用社客户满意度现状 |
3.3.1 朝阳信用社客户综合满意度现状 |
3.3.2 朝阳信用社客户满意度差异分析 |
3.3.3 朝阳信用社客户满意度评价 |
3.4 小结 |
第四章 朝阳信用社客户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4.1 客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
4.1.1 研究设计的总体思路 |
4.1.2 深度访谈的样本数据及实施 |
4.1.3 问卷调查的样本数据及实施 |
4.2 网点环境及硬件设施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 |
4.2.1 自助设备的使用效率 |
4.2.2 自助设备的更新程度 |
4.2.3 便民设施的提供与摆放 |
4.3 金融产品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 |
4.3.1 客户对金融产品的知悉度 |
4.3.2 购买理财产品的便捷度 |
4.3.3 金融产品的类型及可选择性 |
4.3.4 客户对线上交易平台的评价 |
4.4 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 |
4.4.1 组织内部对服务质量的规范 |
4.4.2 组织内部关于服务质量的认知 |
4.4.3 组织内部关于服务质量的沟通 |
4.5 组织内部管理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 |
4.5.1 组织内部的业务流程 |
4.5.2 组织内部的后台服务支撑 |
4.5.3 组织内部对客户满意度的持续有效评价 |
4.5.4 组织内部间的沟通交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朝阳信用社客户满意度提升策略 |
5.1 提升客户满意度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
5.1.1 总体目标 |
5.1.2 基本原则 |
5.2 升级网点设施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 |
5.2.1 升级网点自助设备积极引导客户使用 |
5.2.2 完善网点的便民设施 |
5.3 将产品设计多元化产品推广精准化 |
5.3.1 细分客户市场实现精准营销 |
5.3.2 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专业服务 |
5.3.3 丰富金融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
5.4 提升服务意识增强内部交流 |
5.4.1 增强管理层与内部员工的交流 |
5.4.2 针对不同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 |
5.5 发挥组织效力优化业务流程 |
5.5.1 通过强化后台支撑精简业务流程 |
5.5.2 对客户满意度进行持续有效评价 |
5.5.3 增强团队间的沟通交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施客户满意度提升策略的保障措施 |
6.1 物质保障措施 |
6.2 制度保障措施 |
6.3 技术保障措施 |
6.4 人员保障措施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访谈提纲 |
附录 B:调查问卷内容 |
致谢 |
(6)D县农村信用联社绩效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绩效管理相关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绩效和绩效管理的概念 |
2.2 绩效管理的一般流程 |
2.2.1 绩效计划 |
2.2.2 绩效监控与辅导 |
2.2.3 绩效评估 |
2.2.4 绩效反馈与结果应用 |
2.3 绩效管理相关工具 |
2.3.1 关键绩效指标法 |
2.3.2 平衡计分卡 |
2.3.3 360度反馈评价法 |
第三章 D县农联社绩效管理现状 |
3.1 D县农联社总体情况 |
3.2 D县农联社绩效管理现状 |
3.2.1 绩效管理形式 |
3.2.2 绩效计划制定 |
3.2.3 绩效辅导沟通 |
3.2.4 绩效考核内容 |
3.2.5 绩效结果运用 |
第四章 D县农联社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 问卷调查方法及内容 |
4.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2.1 计划制定环节 |
4.2.2 辅导沟通环节 |
4.2.3 考核评价环节 |
4.2.4 考核结果运用环节 |
4.2.5 员工对绩效管理的建议 |
4.3 D县农联社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绩效计划制定不够完善 |
4.3.2 绩效辅导沟通不够充分 |
4.3.3 绩效考核评价不够合理 |
4.3.4 绩效结果应用不够科学 |
4.4 D县农联社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4.4.1 农联社长期行政化的影响 |
4.4.2 高层管理者重视程度不足 |
4.4.3 缺乏绩效管理方面的培训 |
第五章 D县农联社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 |
5.1 绩效管理优化的目的原则及思路 |
5.2 绩效计划制定的优化 |
5.2.1 制定合理的绩效计划 |
5.2.2 完善绩效考核指标 |
5.2.3 优化指标层次及权重 |
5.3 绩效辅导沟通的优化 |
5.3.1 目标制定沟通 |
5.3.2 绩效实施沟通 |
5.3.3 绩效反馈沟通 |
5.3.4 绩效改进沟通 |
5.4 绩效考核评价的优化 |
5.4.1 设计考核评分表 |
5.4.2 绩效考核的周期 |
5.4.3 考核结果的反馈 |
5.5 绩效结果应用的优化 |
5.5.1 运用职位晋升 |
5.5.2 运用岗位调整 |
5.5.3 运用教育培训 |
第六章 D县农联社绩效管理体系实现的保障措施 |
6.1 制度保障 |
6.2 组织保障 |
6.3 人才保障 |
6.4 文化保障 |
6.5 信息科技保障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7)H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农村信贷与内部控制相关概念 |
2.1.1 农村信贷的内涵 |
2.1.2 农村信贷风险的界定 |
2.1.3 内部控制的定义 |
2.1.4 内部控制的要素 |
2.1.5 内部控制评价的定义 |
2.1.6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 |
2.2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博弈论 |
2.2.2 现代管理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2.4 控制论 |
第三章 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H县农信社概况 |
3.2 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概况 |
3.3 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现状 |
3.3.1 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管理组织结构 |
3.3.2 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风险识别与评估情况 |
3.3.3 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控制活动实施情况 |
3.3.4 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信息与沟通实施情况 |
3.3.5 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监督实施情况 |
3.4 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评价 |
3.4.1 层次分析法检验 |
3.4.2 模糊综合评价 |
3.5 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3.5.1 H县农信社内部控制环境不理想 |
3.5.2 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识别水平低 |
3.5.3 H县农信社信贷控制活动不完善 |
3.5.4 H县农信社信息沟通能力不足 |
3.5.5 对控制的监督形同虚设 |
3.6 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问题原因分析 |
3.6.1 信用社改革发展的产物 |
3.6.2 制度缺失 |
3.6.3 管理层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限制 |
3.6.4 农村服务和管理水平与城市的发展趋势存在差距 |
3.6.5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仍面临挑战 |
第四章 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优化 |
4.1 优化目标 |
4.2 优化原则 |
4.2.1 全面公开透明原则 |
4.2.2 全面覆盖原则 |
4.2.3 审慎性原则 |
4.2.4 相互制衡性原则 |
4.3 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具体优化措施 |
4.3.1 完善H县农信社内部控制顶层设计 |
4.3.2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
4.3.3 完善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 |
4.3.4 加强控制活动管理 |
4.3.5 完善信息与沟通体系 |
4.3.6 强化内部控制监督职能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农信社内部控制调查问卷 |
(8)A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个人贷款业务 |
二、市场营销策略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7Ps营销理论 |
二、PEST分析法 |
三、SWOT分析法 |
第三章 A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现状 |
第一节 A农村信用社经营现况 |
一、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省联社发展概况 |
二、A农村信用社总体经营情况 |
第二节 A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现状 |
一、个人贷款业务发展历程 |
二、现有个人贷款业务品种 |
第三节 A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业务现行营销策略 |
一、产品策略 |
二、价格策略 |
三、渠道策略 |
四、促销策略 |
五、人本策略 |
六、有形展示策略 |
七、过程策略 |
第四章 A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营销策略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产品策略存在的问题 |
一、产品种类单一,缺乏市场细分 |
二、产品创新力度不足 |
三、按揭类贷款占比过高 |
第二节 价格策略存在的问题 |
一、定价机制单一 |
二、价格测算模型原始 |
第三节 渠道策略存在的问题 |
一、部分网点营销功能分区不足 |
二、自助设备使用率较低 |
三、个人贷款业务在手机银行端的功能并不完善 |
四、线上营销渠道不足 |
第四节 促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一、物理网点获客面较窄 |
二、员工促销能力参差不齐 |
三、投放广告及组织专项促销活动效果一般 |
第五节 人本策略存在的问题 |
一、业务培训系统性不足 |
二、员工队伍专业化程度低 |
三、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
四、考核体系不完善 |
第六节 有形展示策略存在的问题 |
一、展示方式单一 |
二、仅展示产品内容,对品牌形象宣传不足 |
第七节 过程策略存在的问题 |
一、流程设置有待优化 |
二、各岗位间协调不足,工作效率低 |
三、审批方式原始,科技支撑不足 |
第八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顶层设计缺乏 |
二、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发展模式粗放 |
三、员工履职能力不足 |
四、金融科技水平较低 |
五、个贷业务起步较晚,经验不足 |
第五章 A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环境分析 |
第一节 A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业务营销PEST分析 |
一、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二、经济环境分析 |
三、社会环境分析 |
四、技术环境分析 |
第二节 A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业务营销SWOT分析 |
一、优势分析 |
二、劣势分析 |
三、机会分析 |
四、威胁分析 |
五、SWOT矩阵及分析结论 |
第六章 A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优化 |
第一节 产品策略的优化 |
一、加大产品研发力度,精准满足客户需求 |
二、形成产品系列,增加产品关联度,增强客户粘性 |
三、优化现有个人贷款结构,提高收益,减少流动性风险 |
第二节 价格策略的优化 |
一、完善定价机制 |
二、建立以LPR为基础的差异化个人贷款定价模型,提高自主定价能力 |
第三节 渠道策略的优化 |
一、优化网点布局和服务功能分区,巩固网点渠道优势 |
二、引入外部科技支撑,加大线上营销渠道建设 |
三、优化自助设备布放,提高自助设备使用率 |
第四节 促销策略的优化 |
一、结合企业形象,打造农信品牌 |
二、建立全员分层营销机制 |
三、加强场景建设,实现融入场景金融服务 |
四、定期组织特色鲜明的现场促销活动 |
五、利用“两保”业务,做好个贷促销 |
第五节 人本策略的优化 |
一、优化个人贷款业务团队人员配置,提高队伍专业素质 |
二、制定“计价”导向的考核体系,倡导“多劳多得”,杜绝“大锅饭” |
三、构建服务文化,制定标准化服务规范,提高服务质量 |
第六节 有形展示策略的优化 |
一、结合区域特点,打造特色网点 |
二、丰富线上有形展示策略 |
三、发挥地缘优势,设立社区金融宣传点和劳动者港湾 |
第七节 过程控制策略的优化 |
一、优化个贷流程,实行审贷分离、贷放分控的信贷管理机制 |
二、制定限时办结制度,提高各环节工作效率 |
第八节 营销策略优化保障措施 |
一、全面发力,思想先行 |
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上下联动,畅通工作联系 |
三、开展建档评级工作,逐步建立个人客户信息库 |
四、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力度,实现“轻装上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H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职业生涯管理的相关概念 |
2.1.1 职业 |
2.1.2 职业生涯 |
2.1.3 职业生涯规划 |
2.1.4 职业生涯管理 |
2.2 职业生涯管理的相关理论 |
2.2.1 职业选择理论 |
2.2.2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2.2.3 职业探索决策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H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现状 |
3.1 H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概况 |
3.2 H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人力资源现状 |
3.2.1 年龄状况 |
3.2.2 学历状况 |
3.2.3 员工工作职级分布情况 |
3.3 H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现状 |
3.3.1 各级员工发展路径概述 |
3.3.2 员工职业生涯畅通发展平台 |
3.3.3 企业给予员工的支持 |
3.4 H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满意度调查 |
3.4.1 调查设计 |
3.4.2 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H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4.1.1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理念意识薄弱 |
4.1.2 人事部门工作范围方式有待改进 |
4.1.3 缺乏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 |
4.1.4 培训机制不完善 |
4.1.5 绩效考核制度不规范 |
4.1.6 职业发展路径狭窄 |
4.2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领导层思想认识不到位 |
4.2.2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到位 |
4.2.3 培训和评估缺乏针对性 |
4.2.4 晋升机制不健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H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方案设计与实施保障措施 |
5.1 设计目标 |
5.2 设计原则 |
5.3 设计依据 |
5.4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方案设计 |
5.4.1 招聘入职阶段 |
5.4.2 职业生涯早期 |
5.4.3 职业生涯中期 |
5.4.4 职业生涯后期 |
5.5 保障措施 |
5.5.1 组织学习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知识 |
5.5.2 全方位指导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
5.5.3 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评估机制 |
5.5.4 完善员工晋升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H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职业生涯管理状况调查问卷 |
H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人力资源管理访谈提纲 |
(10)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柜员绩效考评体系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2 绩效考评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绩效考核有关概念与理论 |
2.2 绩效考核方法 |
2.2.1 目标管理法 |
2.2.2 平衡计分卡 |
2.2.3 关键绩效指标法(KPI法) |
2.2.4 360度考核 |
2.3 绩效评价方法 |
2.3.1 层次分析法 |
2.3.2 模糊测评法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柜员绩效考评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概况 |
3.1.1 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简介 |
3.1.2 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组织架构 |
3.1.3 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柜员人力资源现状 |
3.2 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柜员绩效考评现状 |
3.2.1 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柜员工作的主要内容 |
3.2.2 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柜员绩效考评主要方法 |
3.2.3 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柜员考评体系 |
3.3 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员工绩效考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3.4 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柜员绩效考评体系存在的问题 |
3.4.1 业务量折算的不合理 |
3.4.2 风险防范考核矛盾重重 |
3.4.3 绩效考核体系不科学 |
3.4.4 绩效考评结果应用性低 |
3.5 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柜员绩效考评体系存在问题的成因 |
3.5.1 业务量考核缺乏科学的评估 |
3.5.2 风险防范考核缺乏创新 |
3.5.3 绩效考评相关制度不完善 |
3.5.4 绩效考评结果反馈沟通不畅 |
4 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柜员绩效考评体系改进方案设计 |
4.1 改进思路与原则 |
4.1.1 思路 |
4.1.2 原则 |
4.2 柜员工作改进 |
4.3 考评方法的改进 |
4.4 考评内容的改进 |
4.4.1 业务量折算方法的改进 |
4.4.2 营销考核的改进 |
4.4.3 风险防范考核的改进 |
4.4.4 绩效考评目标的明确 |
4.4.5 绩效考评指标的确立 |
4.4.6 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
4.4.7 强化绩效考核反馈机制 |
5 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绩效考评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加强组织领导 |
5.2 完善规章制度 |
5.3 健全激励机制 |
5.4 强化职工队伍建设 |
5.5 技术保障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人力资源:联社发展之本(论文参考文献)
- [1]NG市农村信用社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D]. 张晓珊.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2)
- [2]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孙立. 河北大学, 2021(02)
- [3]W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绩效管理优化研究[D]. 邢丽芳. 内蒙古大学, 2021
- [4]DH农信小微贷款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研究[D]. 方智允. 兰州大学, 2021(02)
- [5]朝阳信用社客户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D]. 光媛. 兰州大学, 2021(02)
- [6]D县农村信用联社绩效管理优化研究[D]. 吴婧. 河北大学, 2020(03)
- [7]H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研究[D]. 金月.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8]A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包锦.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H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研究[D]. 赵丽辉.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10]岐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柜员绩效考评体系改进研究[D]. 杨召娣.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市场营销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论文; 绩效管理体系论文; 客户满意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