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钯催化伯胺羰基化反应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凯[1](2021)在《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胺甲酰化反应和炔烃氧化反应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多孔有机聚合物因其独特的孔洞结构、高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热稳定性等优势,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此外,多孔有机聚合物作为载体负载金属参与非均相催化反应,能够对贵金属起到回收循环使用的作用。本文中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金属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非均相的胺甲酰化反应和炔烃氧化反应中。1.本论文首先将三(4-乙烯基)三苯基膦单体与4-乙烯基吡啶单体通过不同比例的自由基聚合,得到一系列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Py&PPh3);再进一步与Ru Cl3进行负载,合成相应的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钌催化剂(Ru/POPs-Py&PPh3)。经实验对比证实,不同比例的单体聚合对反应效果有影响,合适比例的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钌催化剂(Ru/POP3-Py&PPh3)可以在较为温和的CO2和H2的压力条件下,催化伯胺和仲胺甲酰化反应生成相应的甲酰胺。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钌催化剂表现出高催化活性,TON值最高可达到710且有较好的收率(55-95%)。该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钌催化剂能被简单的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并且至少可以循环使用8次。2.通过三(4-乙烯基)三苯基膦单体进行自聚,生成多孔有机聚合物(POP-PPh3),并进一步通过过氧化氢氧化作用得到POP-POPh3;最后与金属Pd Cl2和Cu Br2负载形成金属负载的多孔有机聚合物(Pd&Cu/POP-POPh3)。该类催化剂在炔烃氧化反应中,将内炔烃氧化成1,2-二酮。经实验证实,该催化剂在炔烃的氧化反应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收率(76-99%)且底物适用范围广。在循环反应的过程中,该催化剂通过简单的分离,循环使用6次仍具有催化活性。
宋海霞[2](2020)在《三氟甲磺酸三氟甲酯及其衍生物的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氟甲磺酸三氟甲酯(CF3SO3CF3)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氟烷基化试剂,主要被用于亲核三氟甲氧基化反应。目前关于CF3SO3CF3在其他方面的应用鲜有报道。利用CF3SO3CF3会分解产生氟光气的特点,我们希望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羰基化反应试剂,用于胺类化合物的羰基化反应中。此外,在有机碱引发下,CF3SO3CF3也可以作为羧酸类化合物的脱氧氟化试剂,用于制备酰基氟化物。在第一部分中工作中,我们研究了CF3SO3CF3对胺类化合物的羰基化反应。当胺类化合物与CF3SO3CF3在室温条件下置于乙腈中反应2分钟到1小时,能以优秀的产率得到尿素衍生物,恶唑酮、噻唑酮、咪唑酮类化合物,以及氨基甲酰氟类化合物。胺类底物的种类不同时,所得产物的类型也不相同。一级胺与CF3SO3CF3反应,可以快速生成相应的尿素衍生物;二级胺与CF3SO3CF3反应,得到的却是相应的氨基甲酰氟类化合物;当反应物为α/β-氨基(硫)醇时,则发生环化羰基化反应生成相应的恶唑酮、噻唑酮和咪唑酮类化合物。此外,N-、O-、S-亲核试剂与CF3SO3CF3及其类似物的竞争反应表明,在无添加剂参与时,CF3SO3CF3对N-亲核试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通过进一步的对比实验可知,在无添加剂参与反应时,CF3SO3CF3作为“CO”来源明显优于其他羰基化试剂(如:4-甲苯磺酸三氟甲酯、苯甲酸三氟甲酯、Cs OCF3、Ag OCF3和三光气)。与已报道的胺类化合物的羰基化反应相比,我们发展的方法简单高效、无需额外的金属催化剂或添加剂。在第二部分工作中,我们发展了室温下有机碱引发的CF3SO3CF3对羧酸类化合物的脱氧氟化反应。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速度快、效率高,通过简单处理即可得到相应的酰基氟化物纯品。进一步实验证明,CF3SO3CF3及其类似物(如:4-甲苯磺酸三氟甲酯、苯甲酸三氟甲酯、Cs OCF3和Ag OCF3)均是羧酸脱氧氟化的有效试剂。与已报道的方法相比,本反应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范围和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并且可以和许多含氮有机碱相容。总之,我们已成功将CF3SO3CF3发展成为胺类化合物的羰基化试剂和羧酸的脱氧氟化试剂。这也是首次将CF3SO3CF3用作羰基化试剂和氟化试剂。这些发现对深入研究CF3SO3CF3以及衍生物、挖掘它们的新反应行为、拓展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陈玲[3](2020)在《异硫氰酸酯在水中合成硫脲/脲和苯并唑类化合物的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异硫氰酸酯由于制备简单、稳定性好、可参与多种有机化学反应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其不仅本身具有生物活性,而且可用于生物医药、农药领域具有生物活性的含硫、氮、氧的杂环化合物合成,而利用异硫氰酸酯实现温和、高效、经济环保的合成是有机合成领域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另一方面,2-氨基苯并恶唑的结构基元,广泛存在于有机试剂、医药、燃料、助剂等分子结构中。近年来,水作为有机合成的理想溶剂,以其廉价、环保的特点,代表了绿色、可持续化学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水中芳基异硫氰酸酯的自身反应或异硫氰酸酯与邻氨基苯酚的环化反应,分别建立了合成N,N’-二取代硫脲/脲和2-氨基苯并唑类化合物的新方法,通过氧化脱硫或脱氢/环合,以构建新的C=O(S)键或C-C/C-X键(O,N,S)。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异硫氰酸酯在水溶液中的自缩合反应,在四种条件下直接合成了N,N’-二取代硫脲/脲(Scheme 1)。Scheme 1实验结果表明,以异硫氰酸酯为原料,在水中的反应可容忍芳环上的各种官能团,为N,N’-二芳基取代硫脲和脲的合成提供了一种实用且环境友好的方法,分别以中等至好的收率得到目标化合物。大量关于硫脲的合成研究表明,当含强吸电子基团如三氟甲基的异硫氰酸酯参与反应时,以Et3N为碱收率最高可达99%;而当邻位含有空间位阻较大的异丙基的异硫氰酸酯为底物时,KOH/DTBP体系具有较高的反应效率和反应活性;多数情况下DTBP/Et3N/K2CO3的条件均能兼容各种官能团。通过控制实验、MS跟踪实验、加入自由基抑制剂TEMPO、BHT对反应的中间体进行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反应机理;其中涉及硫脲脱硫、DTBP和铜催化剂在反应中的作用等。所得产物均经过1H NMR,13C NMR确定结构。2)以异硫氰酸酯和邻氨基苯(硫)酚、邻氨基苄醇为底物,Cu2O为催化剂,TBAB为添加剂,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一锅法水相合成N-取代的2-氨基苯并恶唑、苯并噻唑和苯并恶嗪类化合物(Scheme 2)。Scheme 2以异硫氰酸酯和邻氨基苯酚在去离子水中的反应为模版反应,筛选反应条件。在最佳条件下,对该反应体系的底物适用范围和局限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底物兼容性好,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对反应影响不大,可以37%-99%的收率得到目标化合物。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并结合设计实验结果,推测出可能的反应机理。所得产物均经过1H NMR,13C NMR确定结构;15个新化合物通过HRMS进一步确证结构。
李慧琼[4](2020)在《过渡金属铜催化炔丙胺的合成及其原位转化研究》文中提出在药物化学和有机合成领域,有关炔丙胺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报道极为广泛。此类化合物不仅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它们还时常被视为合成切块,用于制备系列含氮生物活性化合物和天然产物。鉴于此,开发简单、高效地合成炔丙胺的方法已然赢得了化学家们的极大关注。其中,醛、胺和炔三组分偶联反应(通常被称为A3偶联)的发现和发展,为炔丙胺的合成提供了一条简便的途径,但其在二级炔丙胺的构建方面仍存在诸多限制。为此,以结构多样性为导向,发展新的炔丙胺合成方法学,依然是化学工作者有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1)过渡金属铜催化的氧化脱氨/炔基化的类A3偶联反应;2)铜催化脱羧A3偶联/CO2环化反应,构建了一系列炔丙炔和2-恶唑烷酮衍生物。具体如下:本文第二章具体介绍了以过渡金属铜为催化剂,一种有别于经典A3偶联反应的合成炔丙胺化合物的新方法:在CuBr2/TBHP作用下,底物伯胺首先通过氧化脱氨形成亚胺中间体,然后此亚胺中间体进一步被炔烃捕获,最终以良好的收率合成了25个炔丙胺新化合物。整个过程反应时间较短,底物范围较广泛,具有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和操作简单性。此外,当采用两种不同胺时,反应也可以顺利地进行并表现出较高的化学选择性。接下来,在过渡金属Cu催化下,以脱羧A3偶联反应生成炔丙胺和释放CO2为切入点,结合炔丙胺与CO2二者的环化反应特性,合成了一系列恶唑烷酮衍生物,实现了炔丙胺与CO2的原位生成与转化。通过α-羰基酸、胺和炔三种底物来拓展底物类型,实现恶唑烷酮结构单元的多样性合成。此策略有效避免了炔丙胺的制备和分离,同时也避免了传统过程对高压CO2或者贵金属的依赖,体现出了良好的环境和过程友好性(对应本文第三章)。
王晨[5](2018)在《面向酰胺合成的CO及其他有机分子直接光诱导或低温羰基化反应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酰胺类结构是精细化学品中的一类常见官能单元,通过羰基化反应策略构建-CO-NH-一直是该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然而传统羰基化反应在催化体系设计与羰基源的选择上面临两大挑战:一方面,过渡金属特别是贵金属催化剂容易中毒失活,其使用在显着增加反应成本的同时,导致不可忽视的金属残留问题;另一方面,高毒性一氧化碳的使用对反应条件提出更严苛要求(高温、高压),进而限制了其在基础研究与工业领域的应用。因此,发展清洁、高效和绿色的羰基化合成新方法与新体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此,本论文重点围绕酰胺化合物的绿色合成与体系创建,提出了以卤代芳烃光致均裂为起始步骤的自由基羰基化反应新方式,建立了以抗坏血酸为酰基源制备草酰胺类双羰基化合物的高效非催化体系。论文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在254nm单波长紫外光源激发下,实现了水相无过渡金属参与的卤代芳烃羰基化反应,在常压CO条件下即可以31%-84%的良好收率获得相应芳基酰胺或芳基酯产物。该反应体系对有机胺类(包括伯胺、仲胺、叔胺)和醇类(小分子醇、芳香醇)分子均具良好耐受性。光致激发下卤代芳烃直接均裂形成氯自由基和芳基自由基是反应的前提条件,芳基自由基与CO的直接加合及氯自由基诱发底物胺或醇的攫氢过程是完成羰基化反应的关键步骤。(2)证实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可作为一类绿色高效的羰基源完成双羰基草酰胺的一步合成。在室温(25℃)无任何能量补偿且无催化剂的反应条件下,抗坏血酸与系列化脂肪胺或芳香胺均能生成具有良好分离产率(54%-97%)的双羰基产物,有氧气氛下抗坏血酸的烯二醇结构氧化脱氢历程是反应的关键起始步骤。该反应模式还可成功用于草酸酯化合物的制备。(3)以低毒稳定的乙腈分子作为酰化试剂,在FeC13热催化条件下(100℃)可实现胺的乙酰化反应,并且底物结构中存在醇羟基等活性基团时能够高选择性的对氨基进行酰化。该体系反应条件简单温和,并避免了酰氯等传统毒性酰化试剂的使用。同位素示踪试验证明乙腈与胺生成的脒中间体经水解过程到乙酰胺产物,水和乙腈分别是乙酰胺结构中羰基和甲基的直接来源。论文的主要创新与特色:以抗坏血酸为羰基源,在非催化条件下实现草酰胺类双羰基化合物的高选择性快速合成,是无毒天然有机大分子物质用于官能团化合成反应的一类新尝试;以传统溶剂乙腈作为乙酰基源用于催化羰基化反应,对于乙腈等惰性物质的活化模式与合成应用提供了新认知。
杨洋[6](2016)在《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在二氧化碳催化转化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二氧化碳(CO2)的催化转化是二氧化碳化学固定和利用的重要研究内容。构建既稳定又高效的催化体系是实现CO2催化转化的关键科学问题。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是一类由有机分子以共价键的方式有序连接而成的有机多孔材料。有机分子的多样性、规整的框架结构以及大的比表面积使得COFs材料在CO2多相催化转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功能化COFs材料在CO2催化转化中的应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一、邻苯二酚功能化COF的构筑及其在CO2催化转化中的应用。以邻苯二酚功能化的有机分子为功能化构筑砌块,通过席夫碱化学一步构筑了邻苯二酚功能化COF(LZU-101)。LZU-101具有较好的晶型和大的比表面积(1448 m2/g),而且LZU-101骨架中的邻位双羟基可以作为金属的配位点,进一步与醋酸钴配位得到Co@LZU-101材料。随后的催化测试结果表明,Co@LZU-101在温和条件下(CO2 1 atm,80 oC)可以催化二氧化碳与胺的还原官能化反应,但是产率很低。二、胍功能化COF的构筑及其在CO2催化转化中的应用。基于胍的碱性可以增强CO2的吸附作用,我们设计了胍功能化的构筑砌块,并尝试了胍功能化COFs的构筑,得到了两种无定型的胍功能化有机多孔材料(LZU-104和LZU-105)。由于芳香族胍的碱性比较弱,LZU-104和LZU-105在二氧化碳与胺的还原官能化反应中没有表现出催化活性。
赵金武[7](2013)在《2-氨基苯并噻唑和1,3-恶唑烷-2-酮的合成》文中指出本论文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2-氨基苯并噻唑的合成研究,第二部分是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1,3-恶唑烷-2-酮的研究。2-氨基苯并噻唑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杂环类化合物,如临床用于治疗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利鲁唑就属于2-氨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2-氨基苯并噻唑还广泛用于抗菌、抗病毒、抗癌、抗帕金森等药物的研发中。因此,2-氨基苯并噻唑在药物化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论文以环己酮类化合物和硫脲类化合物作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以碘作为催化剂,以氧气作为氧化剂,在没有过渡金属参与的情况下,合成了各种2-氨基苯并噻唑。该反应是在30mol%碘和5当量对甲苯磺酸的作用下,在DMSO介质中75℃下反应24小时进行的。2-位、3-位和4-位取代的环己酮都可以得到相应的2-氨基苯并噻唑,无取代、单取代和N, N-二取代的硫脲也都能得到相应的2-氨基苯并噻唑产物。2-氨基萘[2,1-d]噻唑和2-氨基萘[1,2-d]噻唑的合成方法尚未有文献报道,而本论文所研究的合成2-氨基苯并噻唑的方法可以高产率的合成这两类新骨架化合物。该反应所用氧化剂为氧气,绿色环保,而且无需金属参与,所得产品无被金属污染的危险。二氧化碳既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碳1资源又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有机小分子的研究对环境保护和碳1资源的充分利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对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1,3-恶唑烷-2-酮进行了研究。首先,二氧化碳与末端炔、酮类化合物及伯胺在碘化亚铜和氯化亚锡的催化下进行四组分的环综合反应得到1,3-恶唑烷-2-酮。该反应30mol%CuI和20mol%SnCl2的催化下,二氧化碳压力1.5MPa,在DMSO介质中70℃反应12小时以良好的产率得到相应的1,3-恶唑烷-2-酮。该反应是酮类化合物与末端炔、胺进行类似A3-Coupling反应的一个实例,直链的和环状的脂肪酮均能顺利进行反应,但空间位阻大的芳酮无法得到相应的1,3-恶唑烷-2-酮。在研究上述反应过程中,我们发现,当无酮类化合物存在时,二氧化碳也能与末端炔和伯胺进行三分子环缩合反应得到-1,3-恶唑烷-2-酮。反应是在10mol%CuI催化下,二氧化碳压力为2MPa,无溶剂条件下加热至90℃反应24小时进行的。亲核性强的脂肪伯胺和芳基末端炔均能以良好产率生成相应的-1,3-恶唑烷-2-酮。5-位亚烷基取代的-1,3-恶唑烷-2-酮通常由炔丙胺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而本论文两种固定二氧化碳为5-位亚烷基取代的-1,3-恶唑烷-2-酮的原料则为较为廉价易得到的末端炔、伯胺和酮类化合物。
吴恒[8](2013)在《以二氧化碳为羰基化试剂合成苯并咪唑酮》文中指出苯并咪唑酮是一种杂环化合物,能形成很强的分子间氢键,主要用于合成苯并咪唑酮类颜料,广泛用于PVC、PE、PS等塑料的着色和油漆、油墨等行业。研究了反应的热力学,并与以一氧化碳为羰基化试剂的邻苯二胺氧化羰基化反应进行对比。利用基团贡献法以及相关经验方程,估算出不同状态下反应中各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并计算出反应的焓变、吉布斯自由能变和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函数。计算结果表明,以邻苯二胺为原料,二氧化碳为羰基化试剂合成苯并咪唑酮的反应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反应为吸热过程,高温有利于产物苯并咪唑酮的生成。应用激光在线监测法,测定了苯并咪唑酮在水、乙醇和DMF中的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苯并咪唑酮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在DMF中溶解性较好。Apelblat模型能够较好的拟合得到苯并咪唑酮在DMF和乙醇中的溶解度数据,两种溶液中的溶解度-温度方程分别为:lnx=-3.605-709.158/T+0.5441n(T)和lnx=-96.981+2610.292/T+14.5071n(T)。为研究反应条件对邻苯二胺的转化率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反应溶剂、有机碱和无机碱、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原料转化率的影响,并得出适于工业应用的反应条件为:邻苯二胺和无机碱均为0.02mol,水5m1,在总压力为8.5MPa,反应温度为230℃时,反应6h,邻苯二胺转化率为92%。在实验条件下,无机碱可重复利用3-4次。研究了压力为3.5MPa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邻苯二胺的反应级数为一级,动力学方程为r=-dCo-PDA/dt=9.201×108exp(-88098/RT),反应的活化能为88.098KJ/mol。
周海军[9](2012)在《催化羰化环氧乙烷催化体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酯纤维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PET)相比,具有耐光性、吸水少、稳定性高等优点,并且其具有良好的回弹性,易降解,对环境污染少等优势,在纤维和塑料领域被广泛应用。1,3-丙二醇是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酯纤维的重要单体之一,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合成1,3-丙二醇的过程比较困难限制了PTT再应用领域的推广。由于环氧乙烷的来源广泛,环氧乙烷法合成1,3-丙二醇被认为是目前比较有前途的合成方法。环氧乙烷拥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及生产价值,造成国内环氧乙烷项目不断上马,可以预见的是环氧乙烷价格比起现在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落差,所以开发环氧乙烷合成高价值的下游产品1,3-丙二醇应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催化羰化环氧乙烷制备1,3-丙二醇加氢前体3-羟基丙酸甲酯的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利用比较简单的过程成功地制备了羰基催化剂,然后根据有关烯烃羰基化反应的催化机理结合气质联用仪的产物分析结果提出可能的环氧乙烷催化羰基化的反应机理,得出以路易斯酸羰基钴组成的共用离子对为核心的反应机理。并从反应机理入手考察了不同配体(膦配体、亚磷酸酯、相转移催化剂、氮配体)和羰基钴催化剂组成的催化体系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咪唑配体不仅提供了较高的环氧乙烷转化率,而且选择性也很好,最重要的一点与其他配体相比可以减少配体的用量,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实验选择最优的催化体系对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催化羰化环氧乙烷合成3.羟基丙酸甲酯的最优合成条件为:V(甲醇):V(环氧乙烷)=5:1,n(Co催化剂):n(环氧乙烷)=1:100,n(咪唑)/n(Co催化剂)=1:1.5,压力6Mpa,温度75℃,时间为4小时。在上述条件下环氧乙烷的转化率达到92.24%;3-羟基丙酸甲酯的选择性达到91.45%,收率达到84.35%。
戚朝荣,江焕峰[10](2010)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的有机反应》文中提出本文主要介绍了近5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有机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加氢反应、氧化反应、羰基化反应、碳碳键形成反应、酯化反应和酶催化反应的研究现状;同时,还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反应底物用于合成碳酸酯和氨基甲酸酯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二、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钯催化伯胺羰基化反应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钯催化伯胺羰基化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胺甲酰化反应和炔烃氧化反应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多孔有机聚合物 |
1.1.1 单膦多孔有机聚合物 |
1.1.2 双膦多孔有机聚合物 |
1.3 胺甲酰化反应 |
1.3.1 均相体系的胺甲酰化反应 |
1.3.2 非均相体系的胺甲酰化反应 |
1.4 炔烃氧化反应 |
1.4.1 均相体系炔烃氧化反应 |
1.4.2 非均相体系炔烃氧化反应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钌催化胺甲酰化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钌催化剂的设计、合成 |
2.3 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钌催化剂对胺甲酰化反应条件优化 |
2.4 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钌催化剂对胺甲酰化反应底物适用性研究 |
2.5 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钌催化剂对胺甲酰化反应循环性能测试 |
2.6 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钌催化剂表征 |
2.6.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2.6.2 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和二氧化碳吸附等温线 |
2.6.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6.4 热重分析 |
2.6.5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 |
2.6.6 固体核磁共振 |
2.6.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钯、铜催化炔烃氧化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钯、铜催化炔烃氧化催化剂的设计、合成 |
3.3 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钯、铜催化炔烃氧化反应条件优化 |
3.4 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钯、铜催化炔烃氧化反应底物适用性研究 |
3.5 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钯、铜催化炔烃氧化反应循环性能测试 |
3.6 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钯、铜催化炔烃氧化催化剂的表征 |
3.6.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3.6.2 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 |
3.6.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3.6.4 热重分析 |
3.6.5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 |
3.6.6 固体核磁共振 |
3.6.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部分 |
4.1 实验说明 |
4.2 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钌催化剂的制备 |
4.2.1 三(4-乙烯基)三苯基膦单体的合成 |
4.2.2 POP_1-Py&PPh_3,POP_2-Py&PPh_3和POP_3-Py&PPh_3的合成 |
4.2.3 Ru/POP_1-Py&PPh_3,Ru/POP_2-Py&PPh_3和Ru/POP_3-Py&PPh_3的合成 |
4.2.4 Ru/POP-PPh_3的合成 |
4.2.5 Ru/Poly(4-vPy)的合成 |
4.3 胺甲酰化反应一般步骤及底物拓展 |
4.4 胺甲酰化反应循环过程 |
4.5 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钯、铜催化剂的制备 |
4.5.1 三(4-乙烯基)三苯基膦单体的合成 |
4.5.2 POP-POPh_3的合成 |
4.5.3 Pd&Cu/POP-POPh_3的合成 |
4.6 炔烃氧化反应一般步骤及底物拓展 |
4.7 炔烃氧化反应循环过程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2)三氟甲磺酸三氟甲酯及其衍生物的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有机氟化学简介 |
1.2 含氟化合物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
1.3 三氟甲磺酸三氟甲酯及其衍生物的反应研究概述 |
1.4 尿素衍生物与胺类化合物的羰基化反应概述 |
1.5 氨基甲酰氟及胺类化合物的N-酰基氟化反应概述 |
1.6 酰基氟化物及其合成方法概述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CF_3SO_3CF_3对胺类化合物的羰基化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仪器与试剂 |
2.3 CF_3SO_3CF_3对一级胺类化合物羰基化反应的条件筛选 |
2.4 CF_3SO_3CF_3对二级胺类化合物酰基氟化反应的条件筛选 |
2.5 CF_3SO_3CF_3与胺类化合物反应的底物拓展 |
2.6 竞争实验 |
2.7 反应机理研究 |
2.8 实验方法与主要化合物数据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CF_3SO_3CF_3对羧酸类化合物的脱氧氟化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试剂 |
3.3 CF_3SO_3CF_3对羧酸类化合物脱氧氟化反应的条件筛选 |
3.4 CF_3SO_3CF_3对羧酸类化合物脱氧氟化反应的底物拓展 |
3.5 反应机理研究 |
3.6 实验方法与主要化合物数据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附图 |
(3)异硫氰酸酯在水中合成硫脲/脲和苯并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N,N’-二取代脲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
1.1.1 传统光气法 |
1.1.2 胺的羰基化法 |
1.1.3 异氰酸酯合成法 |
1.1.4 N-H键直接官能团化合成法 |
1.1.5 异氰化物与胺合成法 |
1.1.6 其他合成法 |
1.2 N,N’-二取代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
1.2.1 异硫氰酸酯与胺合成法 |
1.2.2 CS_2与胺合成法 |
1.2.3 胺与硫光气合成法 |
1.2.4 胺与硫脲N-H键直接官能团化合成法 |
1.3 苯并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1 苯并恶唑的直接氧化胺化 |
1.3.2 邻氨基苯酚与异硫氰酸酯 |
1.3.3 邻氨基苯酚与含C-N键化合物的反应 |
1.3.4 分子内环化 |
1.3.5 邻卤苯胺与异硫氰酸酯 |
1.3.6 其他方法 |
1.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水相中异硫氰酸苯酯自身反应生成N,N’-二取代脲/硫脲的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水相中异硫氰酸苯酯自身反应生成N,N’-二取代脲/硫脲的反应研究 |
2.2.1 合成N,N’-二取代脲模版反应的建立 |
2.2.2 合成N,N’-二取代脲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3 合成N,N’-二取代脲底物的拓展 |
2.2.4 合成N,N’-二取代硫脲模板反应的建立 |
2.2.5 合成N,N’-二取代硫脲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6 合成N,N’-二苯基硫脲底物的拓展 |
2.2.7 交叉反应底物拓展 |
2.2.8 反应机理研究 |
2.2.9 实验部分 |
2.2.10 产物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异硫氰酸苯酯与邻氨基苯酚合成苯并唑类化合物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铜催化异硫氰酸苯酯和邻氨基苯酚的反应研究 |
3.2.1 模版反应的建立 |
3.2.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2.3 底物拓展 |
3.2.4 反应机理研究 |
3.2.5 实验部分 |
3.2.6 产物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论 |
附图一 |
附图二 |
附图三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及待发表论文 |
致谢 |
(4)过渡金属铜催化炔丙胺的合成及其原位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炔丙胺和恶唑烷酮的应用背景 |
1.1.1 炔丙胺的应用背景 |
1.1.2 恶唑烷酮的应用背景 |
1.2 炔丙胺及炔丙胺原位转化为恶唑烷酮的研究简介 |
1.2.1 炔丙胺的研究简介 |
1.2.2 恶唑烷酮的研究简介 |
1.3 本文工作的设想 |
第二章 N-取代炔丙胺的合成 |
2.1 背景介绍 |
2.2 实验研究 |
2.2.1 条件优化 |
2.2.2 反应底物的拓展 |
2.2.3 反应机理探究 |
2.3 本章小结 |
2.4 实验部分 |
2.4.1 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
2.4.2 底物的通用合成方法 |
2.4.3 底物结构表征 |
第三章 恶唑烷酮的合成 |
3.1 背景介绍 |
3.2 实验研究 |
3.2.1 条件优化 |
3.2.2 反应底物的拓展 |
3.2.3 反应机理探究 |
3.3 本章小结 |
3.4 实验部分 |
3.4.1 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
3.4.2 拓展底物的合成方法 |
3.4.3 底物结构表征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部分N-取代炔丙胺的谱图 |
附录 2 部分恶唑烷酮的谱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面向酰胺合成的CO及其他有机分子直接光诱导或低温羰基化反应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有机光化学反应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有机光化学反应的应用 |
1.2 羰基化反应 |
1.2.1 卤代芳烃的羰基化反应 |
1.2.2 胺的双羰基化反应 |
1.2.3 胺的乙酰化反应 |
1.2.4 羰基化反应中羰基来源的发展 |
1.3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和仪器设备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气质联用仪(GC-MS) |
2.2.2 核磁共振仪(NMR) |
2.2.3 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 |
2.2.4 电子顺磁共振(EPR) |
2.2.5 羰基化反应 |
2.2.6 草酰胺类产物的提纯方法 |
2.2.7 抗坏血酸衍生物的制备 |
第三章 紫外光激发下的卤代芳烃自由基羰基化反应 |
3.1 引言 |
3.1.1 水相中的有机反应 |
3.1.2 实验思路及可行性分析 |
3.2 紫外光下卤代芳烃与CO羰基化反应条件的探索 |
3.2.1 激发光波长及溶剂对羰基化反应规律的影响 |
3.2.2 碱性添加物及反应时间对反应行为的影响 |
3.3 紫外光下卤代芳烃与CO的羰基化反应机理的探究 |
3.3.1 自由基反应机制判定 |
3.3.2 氯元素化学形态变迁 |
3.3.3 可能的反应机理分析 |
3.4 不同底物分子对卤代芳烃与CO的羰基化反应体系的适用性探究 |
3.4.1 不同卤代芳烃对羰基化反应体系的适用性探究 |
3.4.2 不同胺类对羰基化反应体系的适用性探究 |
3.4.3 不同醇类对羰基化反应体系的适用性探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合成草酰胺类化合物的体系构建 |
4.1 引言 |
4.1.1 常见的绿色氧化剂 |
4.1.2 实验思路及可行性分析 |
4.2 以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为一氧化碳源的双羰基化反应条件的探索 |
4.2.1 溶剂和气氛对双羰基化反应规律的影响 |
4.2.2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双羰基化反应行为的影响 |
4.3 以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为一氧化碳源的双羰基化反应的机理探究 |
4.3.1 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作为双羰基源的机理研究 |
4.3.2 可能的反应机理分析 |
4.4 不同底物分子对以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为一氧化碳源的双羰基化反应体系的适用性探究 |
4.4.1 不同胺类对反应体系的适用性探究 |
4.4.2 不同醇类对反应体系的适用性探究 |
4.5 本章小结 |
4.6 双羰基产物~1H NMR、~(13)C NMR谱图 |
第五章 以乙腈为酰化试剂的乙酸化反应 |
5.1 引言 |
5.1.1 路易斯酸概述 |
5.1.2 实验思路及可行性分析 |
5.2 以乙腈为酰化试剂的乙酰化反应 |
5.2.1 条件优化 |
5.2.2 机理讨论 |
5.2.3 底物拓展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发表及待发表文章目录 |
个人简历 |
(6)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在二氧化碳催化转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注释 |
第一章 前言 |
1.1 二氧化碳转化研究现状 |
1.2 二氧化碳与胺的还原官能化研究现状 |
1.2.1 含金属催化剂 |
1.2.2 有机小分子催化剂 |
1.2.3 串联反应策略在CO_2还原官能化中的应用 |
1.3 晶型多孔材料在二氧化碳转化中的应用 |
1.3.1 MOFs材料在二氧化碳转化中的应用 |
1.3.2 COFs材料在二氧化碳转化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和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Co@LZU-101 的合成、表征及催化CO_2转化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单体和模型化合物的合成 |
2.3.2 LZU-101以及Co@LZU-101 的合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LZU-101和Co@LZU-101 的表征 |
2.4.2 Co@LZU-101中Co(II)配位环境研究 |
2.4.3 对比材料Co@LZU-102与Co@LZU-103 的合成及表征 |
2.4.4 Co@LZU-101对CO_2与胺还原官能化的催化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2.6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胍官能化COPs的合成、表征及催化CO_2转化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单体的合成 |
3.3.2 LZU-104、LZU-105 的合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LZU-104与LZU-105 表征 |
3.4.2 LZU-104与LZU-105 的催化活性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课题意义 |
4.2 课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附录 :部分化合物的谱图 |
致谢 |
(7)2-氨基苯并噻唑和1,3-恶唑烷-2-酮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2-氨基苯并噻唑的合成研究进展 |
1.1 通过芳基硫脲分子内环化合成 |
1.1.1 氧化分子内环化 |
1.1.2 C-H 活化分子内环化 |
1.2 异硫氰酸酯与胺的分子间环化反应 |
1.2.1 氧化分子间环化反应 |
1.2.2 C-H 活化分子间环化反应 |
1.2.3 邻卤定位分子间环化反应 |
1.2.3.1 铜催化 |
1.2.3.2 铁催化 |
1.2.3.3 无过渡金属催化 |
1.3 邻卤苯胺、胺和二硫化碳的三分子环化反应 |
1.4 苯并噻唑 2-位碳上的官能化 |
1.4.1 2-位 C-H 键氧化胺化 |
1.4.2 2-位 C-X 键的取代胺化 |
1.4.3 2-位氨基的烷基化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由环己酮和硫脲合成 2-氨基苯并噻唑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学药品和试剂 |
2.2.2 合成 2-氨基苯并噻唑典型实验操作 |
2.2.3 2-氨基苯并噻唑的表征 |
2.3 结果讨论 |
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3.2 底物适用性研究 |
2.3.2.1 环己酮的适用性 |
2.3.2.2 硫脲的适用性研究 |
2.4 反应机理 |
2.5 产物结构表征数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化学固定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 |
3.1 以 C-N 键固定二氧化碳 |
3.1.1 固定为脲 |
3.1.2 固定为氨基甲酸酯 |
3.1.3 固定为 1, 3-恶唑烷-2-酮 |
3.1.3.1 用 -氨基醇 |
3.1.3.2 用炔丙胺 |
3.1.3.3 用氮杂环丙烷 |
3.2 以 C-O 键固定二氧化碳 |
3.2.1 固定为直链碳酸酯 |
3.2.2 固定为环碳酸酯 |
3.2.2.1 用环氧丙烷 |
3.2.2.2 用炔丙醇 |
3.2.3 固定为 1, 3-恶唑烷-2-酮 |
3.2.4 固定为氨基甲酸β-氧代醇酯 |
3.3 以 C-C 键固定二氧化碳 |
3.3.1 用有机金属固定 |
3.3.2 用具有活泼氢的碳亲核试剂固定 |
3.3.3 用炔固定 |
3.3.4 用烯固定 |
3.3.5 用芳基卤代物固定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四章 由二氧化碳和酮、炔、胺合成 1, 3-恶唑烷-2-酮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化学药品和试剂 |
4.2.2 合成 1, 3-恶唑烷-2-酮的典型实验操作 |
4.2.3 1, 3-恶唑烷-2-酮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3.2 底物适用范围的研究 |
4.4 反应机理 |
4.5 产物结构表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由二氧化碳和炔、胺合成 1, 3-恶唑烷-2-酮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化学药品和试剂 |
5.2.2 合成 1, 3-恶唑烷-2-酮的典型实验操作 |
5.2.3 1, 3-恶唑烷-2-酮的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5.3.2 底物适用性的研究 |
5.4 反应机理 |
5.5 产物结构表征数据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以二氧化碳为羰基化试剂合成苯并咪唑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苯并咪唑酮的概述 |
1.2 苯并咪唑酮类颜料概述 |
1.2.1 苯并咪唑酮类颜料的分类 |
1.2.2 苯并咪唑酮类颜料的研究状况 |
1.3 苯并咪唑酮的合成方法 |
1.3.1 以邻硝基苯胺为原料 |
1.3.2 以邻二氯苯为原料 |
1.3.3 以邻苯二胺为原料 |
1.4 二氧化碳的利用 |
1.4.1 二氧化碳与烃类的反应 |
1.4.2 与醇类的羰基化反应 |
1.4.3 与含氮化合物的反应 |
1.4.4 与α,β-不饱和酯羰基化反应 |
1.4.5 与酮的羰基化反应 |
1.5 二氧化碳的活化催化体系 |
1.5.1 碱性催化体系 |
1.5.2 过渡金属化合物 |
1.5.3 锡催化体系 |
1.5.4 稀土金属催化体系 |
1.5.5 其他活化方法 |
1.6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二章 热力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热力学分析方法 |
2.3 298.15K时理想气体标准生成焓的估算 |
2.4 相变热的估算 |
2.5 298.15k物质的液态生成焓的估算 |
2.6 液态物质热容的估算 |
2.7 298.15K时液态物质熵值的估算 |
2.8 反应中各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热力学数值 |
2.9 热力学计算结果分析与讨论 |
2.9.1 反应的焓变与温度分析 |
2.9.2 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与温度的分析 |
2.9.3 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 |
2.10 热力学分析的结论 |
第三章 实验过程和方法 |
3.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3.2 主要实验设备和仪器 |
3.3 反应实验 |
3.3.1 反应实验装置介绍 |
3.3.2 反应实验流程 |
3.4 实验分析方法 |
3.4.1 分析方法的介绍 |
3.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4.3 苯并咪唑酮的收率和邻苯二胺的转化率的计算 |
3.5 苯并咪唑酮溶解度的测定 |
3.5.1 溶解度测定方法及实验装置 |
3.5.2 溶解度的测定实验过程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溶解度测定结果 |
4.1.1 苯并咪唑酮在DMF中的溶解度 |
4.1.2 苯并咪唑酮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
4.1.3 苯并咪唑酮在水中的溶解度 |
4.1.4 溶解度测定结果的讨论 |
4.2 影响反应的因素 |
4.2.1 溶剂对转化率的影响 |
4.2.2 反应温度对邻苯二胺的转化率的影响 |
4.2.3 压力对转化率的影响 |
4.2.4 碱对转化率的影响 |
4.2.5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3 碱溶液的重复使用 |
4.4 动力学研究 |
4.5 无机碱对反应的作用机理分析 |
4.6 产物纯化及表征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9)催化羰化环氧乙烷催化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烯烃氢甲酰化反应 |
1.1.1 羰基钴催化剂 |
1.1.2 膦配体改性钴催化剂 |
1.1.3 铑膦配体催化剂 |
1.1.4 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 |
1.1.5 离子液体/有机两相催化体系 |
1.1.6 超临界CO_2催化体系 |
1.1.7 负载型催化剂 |
1.2 雷佩反应 |
1.2.1 氢甲羧化反应 |
1.2.2 氢酯基化反应 |
1.3 胺羰基化反应 |
1.4 有机卤化物的羰基化反应 |
1.5 其它有机物的羰化反应 |
1.6 论文的选题及思路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第三章 羰基钴催化剂的制备 |
3.1 前言 |
3.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3.2.1 实验装置图 |
3.2.2 实验流程图 |
3.3 羰基钴的制备 |
3.4 分析及检测方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催化环氧乙烷羰基化催化体系的选择 |
4.1 前言 |
4.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4.3 环氧乙烷催化体系的选择 |
4.4 分析方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不同配体对环氧乙烷羰基化反应的影响 |
4.5.2 催化剂/配体的比例对环氧乙烷羰基化反应的影响 |
4.5.3 催化剂的量对羰基化反应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五章 环氧乙烷羰基化工艺条件的选择 |
5.1 前言 |
5.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5.3 分析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温度对环氧乙烷羰基化反应的影响 |
5.4.2 压力对环氧乙烷羰基化反应的影响 |
5.4.3 甲醇的量对环氧乙烷羰基化反应的影响 |
5.4.4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研究论文 |
(10)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的有机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加氢反应 |
2.1 不对称加氢反应 |
2.2 苯酚的加氢反应 |
2.3 硝基芳烃的加氢反应 |
2.4 其他加氢反应 |
3 氧化反应 |
3.1 醇的氧化反应 |
3.2 烃的氧化反应 |
3.3 Wacker反应 |
3.4 Baeyer-Villiger反应 |
4 羰基化反应 |
4.1 氢甲酰化反应 |
4.2 氢羧基化反应 |
4.3 氢酯化反应 |
5 碳碳键形成反应 |
5.1 傅-克烷基化反应 |
5.2 Aldol反应 |
5.3 偶联反应 |
5.4 三聚反应 |
5.5 氢乙烯基化反应 |
6 酯化反应 |
7 酶催化反应 |
8 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反应底物的反应 |
8.1 合成亚烷基环状碳酸酯 |
8.2 合成氨基甲酸酯 |
9 总结与展望 |
四、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钯催化伯胺羰基化反应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胺甲酰化反应和炔烃氧化反应的应用[D]. 张凯.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2]三氟甲磺酸三氟甲酯及其衍生物的反应研究[D]. 宋海霞.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3]异硫氰酸酯在水中合成硫脲/脲和苯并唑类化合物的研究[D]. 陈玲. 郑州大学, 2020(02)
- [4]过渡金属铜催化炔丙胺的合成及其原位转化研究[D]. 李慧琼.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 [5]面向酰胺合成的CO及其他有机分子直接光诱导或低温羰基化反应探究[D]. 王晨. 福州大学, 2018(03)
- [6]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在二氧化碳催化转化中的应用[D]. 杨洋. 兰州大学, 2016(08)
- [7]2-氨基苯并噻唑和1,3-恶唑烷-2-酮的合成[D]. 赵金武.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8]以二氧化碳为羰基化试剂合成苯并咪唑酮[D]. 吴恒.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9]催化羰化环氧乙烷催化体系的研究[D]. 周海军. 太原理工大学, 2012(10)
- [10]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的有机反应[J]. 戚朝荣,江焕峰. 化学进展,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