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描述了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心理机制,阐述了于第二语言习得的认识论,在多学科理论基础上原创性地构建了“第二语言认知协同”论(简称“二语认知协同”论:英文全称为“Theory of Cognitive Integr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CISLA Theory)这一理论体系,旨在为第二语言习得这种语言心理提供一种理论认识,为这种理论应用于相关领域提供了各种可能性,并且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奠定一种新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开拓一个新的视野和领域。 什么是“第二语言认知协同”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二语认知协同”论可以理解成第二语言习得的一种范式,即语言习得和交流的心理规范和通约依据: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二语认知协同”论既是一种语言习得本能,本身又是一种语言能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二语认知协同”论可以理解为一种语言认知心理,是一种认知方式。也就是说,我们至少可以从哲学、语言学和心理学这三个学科角度给“二语认知协同”论下定义。但是我们认为,“二语认知协同”最本质的一面就是它的语言学属性,而哲学属性和心理学属性则是它的支持属性,所以本文只是从语言学的角度给“二语认知协同”论下定义:“二语认知协同”论是研究学习者在异族文化环境中习得第二语言的理论;它描述了学习者在语言通约性的基础上接受“话语示范”和受到语境制约时,其认知心理机制参与并干涉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同时它还揭示了学习者对母语和目的语进行心理调节、使自己的中介语尽量接近目的语的心理活动。这个定义主要涉及到了“二语认知协同”论的性质、内核成分和工作原理。 “二语认知协同”论的性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二语认知协同”心理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漫谈英语学习[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3(02)
- [2].幼儿学习第二语言的环境因素分析——基于柬埔寨幼儿学习汉语的思考[J].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05)
- [3].认知流利性研究——第二语言流利性研究的认知维度[J]. 外语论丛 2018(01)
- [4].第二语言加工:学科内容、研究方法及与二语习得的关系[J]. 当代外语研究 2016(06)
- [5].第二语言加工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未来展望[J]. 外语学刊 2017(05)
- [6].第二语言教育的个体享用性初探[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7].浅谈文化差异对学习第二语言的影响(英文)[J]. 青春岁月 2019(11)
- [8].试论成人第二语言获得中学习与习得的运用[J]. 文教资料 2016(03)
- [9].浅谈关怀第二语言教师的重要性[J]. 文教资料 2019(04)
- [10].试论幼师美术教育的艺术性及人文内涵[J]. 知识文库 2018(10)
- [11].从实例中探讨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J]. 知识文库 2016(16)
- [12].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的初步探究[J]. 新课程(中学) 2016(12)
- [13].母语迁移作用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J]. 山西青年 2017(01)
- [14].高中地理教学中“第二语言”的使用策略[J]. 中学教学参考 2016(34)
- [15].插图——生物教材中的第二语言[J]. 文理导航(中旬) 2017(01)
- [16].巧妙应用英语童谣 彰显英语教学智慧——在低年级阶段英语童谣应用浅探[J]. 考试与评价 2017(01)
- [17].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7(06)
- [18].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的研究概述[J]. 南开语言学刊 2016(02)
- [19].运用插图开启精彩语文课堂[J]. 科普童话 2017(18)
- [20].图式理论与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词义传达[J]. 国际汉语学报 2016(02)
- [21].拄“地图”拐杖,攀“地理”山峰[J]. 新课程导学 2017(19)
- [22].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策略探讨[J]. 校园英语 2017(17)
- [2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中级学习者阅读认知过程案例研究[J].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2016(02)
- [24].英语生活化,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J]. 英语画刊(高级版) 2017(18)
- [25].探讨小学语文学习的策略[J]. 情感读本 2017(17)
- [26].用歌曲让英语课堂生动起来[J]. 教育家 2017(27)
- [27].认知,元认知与第二语言阅读[J]. 青年文学家 2012(05)
- [28].7岁前,是学习第二语言的黄金时期[J]. 医药保健杂志 2009(20)
- [29].学前儿童第二语言教育的原则与策略[J]. 教育探究 2020(01)
- [30].以人为本的发展性外语教师评价——评《第二语言教育中的教师评价》[J]. 长治学院学报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