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诊断晚期肝癌合并胆汁性肝脓肿1例报告

B超诊断晚期肝癌合并胆汁性肝脓肿1例报告

一、B超诊断肝癌晚期并发胆汁性肝脓肿1例(论文文献综述)

赵亮[1](2021)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一期切除与TACE后二期切除的疗效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一期切除与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二期切除的疗效进行评估,探究其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20年12月因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治疗的6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急诊肝癌切除组和TACE后行二期切除组,其中急诊肝癌切除组36例,介入治疗TACE后行二期切除组24例。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止血效果、再次破裂出血情况、肿瘤复发率、术后生存率、住院30d死亡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两组病人的生存曲线。【结果】所有病人均止血成功,两组病人术后并发腹腔出血、急性肝衰竭、胸腔积液、腹水、胆漏、腹腔感染等情况概率均较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住院30d死亡率及5年内肿瘤复发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人的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人的4年和5年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原发性肝癌急诊一期切除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TACE后联合二期切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住院时间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肝癌一期切除与TACE后联合二期切除相比,可以明显节省病人的住院费用,且能改善病人的远期生存情况。急诊肝癌一期切除与TACE后联合二期切除的止血效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5年内肿瘤复发情况及住院死亡率相当。

蒋骥霖[2](2017)在《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临床分型及预后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ic Cellular Cancer,HCC)合并胆管癌栓(Bile duct tumor thrombus,BDT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增加对该病的认识,评价HCC伴BDTT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后的预后情况。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在我院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182例,其中无伴BDTT的患者155例,伴BDTT的患者27例;96例无伴大血管侵犯(Major vascular invasion,MVI),59例合并MVI。在27例BDTT患者中伴有MVI的18例,无伴MVI的9例;其中BDTT I型8例,Ⅱ型15例,Ⅲ型4例(按照Satoh分型[1])。本文采用SPSS 24.0软件对HCC伴BDTT组与无BDTT组两组临床病理资料和BDTT组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探讨影响HCC伴BDTT的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对HCC无伴BDTT与伴BDTT的患者基本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提示两组患者在1年、3年、5年总存活率分别为86%、62%、49%和81%、31%、18%,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8.61月和24.13月(p=0.011);两组1年、3年、5年总复发率分别为34%、54%、73%和48%、93%、93%,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30.00月和12.75月(P=0.023);对两组间MVI因素进行1:1倾向性匹配显示无BDTT组和BDTT组患者1年、3年、5年总存活率分别是70%、44%、30%和81%、31%、18%,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1.51月和24.13月(P=0.540);两组患者1年、3年、5年总复发率分别是56%、78%、81%和48%、93%、93%,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10.80月和12.75月(P=0.771)。BDTT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影响HCC伴BDTT的预后因素有肿瘤的TNM分期、MVI、病理分化程度(P均<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组织分化程度、MVI为BDTT患者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按照Satoh分型进行癌栓分型(I型、Ⅱ型、Ⅲ型),结果提示三组患者的1年、3年、5年总生存率68%、38%、13%和80%、27%、19%和100%、25%、2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4、21和30月(P=0.70),三组的1年、3年、5年总复发率分别为50%、87%、87%和60%、100%、100%和25%、75%、75%,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12、10、18月(P=0.88),由此可知BDTT临床分型不影响该病的预后,但当对不同临床分型BDTT的临床资料及和围手术期情况进行比较时发现I型与Ⅱ型和I型与Ⅲ型的BDTT患者手术方式存在显着差异(P=0.001和P=0.024),提示不同临床分型的BDTT可能与胆管癌栓的手术方式选择存在联系。结论:伴MVI和组织低分化是HCC伴BDTT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根治性切除术可以为无伴MVI的BDTT患者带来较好的预后;不推荐对所有的BDTT患者常规行胆管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BDTT临床分型不影响该病的预后,但可以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杨晓波[3](2013)在《肝细胞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研究与肝脏少见占位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研究一肝细胞肝癌(HCC)的患者常存在机体免疫平衡失调,且这种失调主要以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为主,常表现为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目的减少或功能的抑制。因此研究肝细胞肝癌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对认识肝细胞肝癌的免疫状态、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免疫系统是人体最复杂的系统之一,免疫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种类繁多,不同细胞的发生发展凋亡和免疫状态每时每刻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单独研究一种淋巴细胞亚群完全不足以展现机体的免疫状态。研究二原发于肝脏的占位性病变种类繁多,可分为肝脏瘤样病变、肝脏良性肿瘤、肝脏恶性肿瘤三大类。临床上最常见肝脏原发性占位在瘤样病变中有肝囊肿、肝脓肿等;在肝脏良性肿瘤中有肝海绵状血管瘤等;在肝脏恶性肿瘤中有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癌(胆管细胞型肝癌,IHCC)等。肝脏瘤样病变中有一种常合并发热的肝脏占位性病变-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L)。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预后良好的肝脏疾病。关于这种肝占位的相对大宗的研究特别是与原发性肝癌(PLC)、肝转移癌(MLC)比较的研究很少。同样为肝脏囊实性占位,肝内胆管囊腺瘤与囊腺癌的良恶性与预后完全不同,且术前无创鉴别诊断十分困难。临床上还有一些少见肝脏占位,比如肝癌合并肝脓肿,有些时候与单纯的肝脓肿难以区分,前者属于肝脏恶性肿瘤,后者属于肝脏瘤样病变,治疗原则以及预后完全不同。目前已有的文献关于这样的明确的鉴别与区分不尽如人意。研究目的研究一初步探究肝细胞肝癌患者预后与淋巴细胞亚群等因素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疾病状态各淋巴细胞亚群特别是T细胞亚群的差别,从而达到初步研究HC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目的。研究二探讨肝脏少见占位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1.通过IMTL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征象以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案;2.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与囊腺癌的术前鉴别诊断;3.探讨脓肿型肝癌(表现为肝脓肿的原发性肝癌)诊治规律,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研究方法研究一: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住院的未合并免疫疾病或应用免疫抑制剂成年患者。其中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细胞肝癌的患者为43例,未手术接受介入治疗临床诊断为肝癌的患者为2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确诊为胆管细胞肝癌的患者为4例,临床诊断肝硬化的患者为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为4例。收集患者一般情况、血常规、肿瘤标记物、血常规、肿瘤标记物等资料,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各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亚群,并进行不同组别间比较。研究二:1.回顾性分析通过病理确诊的11例IMTL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等病例资料。将IMTL患者与同期肝细胞肝癌(HCC)、胆管细胞肝癌(IHCC)、肝转移癌(MLC)患者按性别1:4分别配对,对病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2.收集并分析通过病理确诊的15例囊腺癌和24例肝内胆管囊腺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3.回顾性分析14例临床表现类似肝脓肿且通过术后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肝癌(脓肿型肝癌),分析临床表现、既往史、辅助检查、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研究一1.HCC手术组共入组43例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6.5±12.1岁,至随访结束时(2012年4月)死亡14例,存活24例,3月内死亡2例,占4.7%,1年存活率62.8%,2年存活率34.9%,总体生存期为18.8±8.4月。2.HCC手术组内死亡亚组AFP较非死亡亚组高(P=0.030),对两组合并瘤栓情况进行比较,发现瘤栓(P=0.00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分析表明:瘤栓(P=0.000)、AFP(P=0.035)、WBC(P=0.010)、LY比例(P=0.010)、NEUT计数(P=0.018)、NEUT比例(P=0.019)、plt(P=0.013)、CD4+T细胞中纯真亚群CD4+CD45RA+的比例(P=0.026)是HCC手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AFP(P=0.015)、瘤栓(P=0.001)是HC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CD4+T细胞纯真亚群(CD4+CD45RA+T细胞)比例在死亡亚组与非死亡亚组之间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29)。3.HCC手术患者组T淋巴细胞(CD3+)平均计数高于HCC未手术患者组(P=0.001)。CD4+T细胞在T细胞中的比例方面,HCC手术组患者的平均值高于HCC未手术组,P值为0.008。HCC手术组CD8+T细胞平均计数高于与未手术组(P值为0.020)。CD4/CD8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为0.194。对于CD4+CD28+T细胞计数,HCC手术组与HCC未手术组比较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HCC手术组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4+CD25+CD127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2.94%±1.72%,经多组间方差分析发现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值为0.492。 CD8+T细胞功能亚群的计数方面却有一些差异,HCC手术组平均计数为(185±123)/ml, HCC未手术组平均计数为(120±87)/ml,前者高于后者(P=0.037)。研究二1.与HCC、IHCC和MLC比较,IMTL患者发病年龄更早(P<0.001)。与HCC相比,IMTL患者的AST更低(P=0.003),ALP更高(P=0.034),与MLC相比,IMTL的GGT更高(P=0.010)。11例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的AFP升高(AFP值为98.78ng/ml)。IMTL患者的AFP明显低于HCC(P=0.000),而与IHCC、MLC无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558、0.514)。三组患者的CA199均高于IMTL组,P值分别为0.008、0.000、0.022。超声表现上,有9例患者病灶表现为低回声,相反,另三组患者的病灶表现为混杂回声。在增强CT或增强MRI上,IMTL和MLC的病灶表现为周边增强;2.囊腺癌男10例,女5例,年龄57.93±14.39岁;囊腺瘤男4例,女20例,年龄43.75±12.51岁,P值均为0.002;症状有无、病程长短以及CA199、CEA对比分析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囊腺癌组有14例患者病症只位于肝左叶,囊腺瘤组有16例位于肝左叶(P=0.115)。肿瘤最大径分别为7.38±3.98cm、10.21±7.82cm(P=-0.293)。囊腺癌组合并胆管扩张的有5例(5/11),而囊腺瘤组只有1例(1/21)合并胆管扩张(P=0.011)。其他的影像学特点无明显统计学意义。3.男性12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为(56.4±12.6)岁。临床表现有发热、上腹痛或上腹不适、肝区叩痛等,合并乙肝6例,AFP、CA19-9升高者各有4例;病灶位于右肝者8例,位于左肝者1例,5例患者左右肝均有病灶。病灶平均直径为(8.9±3.3)cm,边界欠清晰。CT表现方面,边缘强化者2例,内部不规则强化者7例。11例患者接受了抗感染治疗,但效果不明显。10例接受病灶切除手术治疗,4例行活检术。未行手术治疗的4例患者随访时均已死亡;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例复发,6例已死亡。结论研究一结论表明1.AFP、瘤栓是HCC手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CD4+T细胞、CD8+T细胞功能亚群可能与抗肿瘤免疫相关,CD8+CD28+T细胞数目增多提示抗肿瘤免疫增强;3.淋巴细胞亚群影响因素复杂,肿瘤只是其中一方面,需对CD4+T细胞、CD8+T细胞进一步分型并动态观察后再比较,得出的结果可能更有意义。研究二结论表明1.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以及既往病史有助于IMTL与HCC、IHCC或MLC之间的鉴别诊断。手术切除可治愈IMTL。2.临床上遇到的肝脏囊实性占位,考虑囊腺癌或囊腺瘤诊断时,年龄偏大的男性,病灶合并邻近胆管扩张有助于诊断肝内囊腺癌,CA199、CEA以及临床表现、其他影像学特点对鉴别诊断帮助不大。3.脓肿型肝癌术前难以与细菌性肝脓肿鉴别。是否合并乙肝,是否有AFP、CA19-9检测指标升高对术前诊断脓肿型肝癌有帮助。脓肿型肝癌诊断时病情较晚、预后差,术前抗感染治疗不应延误手术时机,应争取早期接受手术治疗。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4](2011)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文中研究指明一、概述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以下简称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由于起病隐匿,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进展迅速,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经达到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治疗困难,预后很差,如果仅采取支持对症治疗,自然生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5](2011)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文中指出1概述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以下简称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由于起病隐匿,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进展迅速,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经达到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治疗困难,预后很差,如果仅采取支持对症治疗,自然生存时间很短,严重地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肖新兰,习卫民,龚良庚,袁爱梅[6](2007)在《复发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复发性化脓性胆管炎(RPC)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6例中4例经手术、2例穿刺证实。6例术前1或2次超声检查,4例术前CT平扫和增强,2例术后CT平扫,6例术前均作MR平扫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4例作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肝内胆管病变:MRI发现肝内胆管不对称性扩张5例,伴多发性结石3例。B超显示左肝管扩张和结石4例,漏诊右肝管结石1例、误诊1例,但发现肝内胆管积气1例。(2)胆总管病变:MRI发现胆总管多发性结石2例、单发结石1例和泥沙样结石1例。B超未能显示泥沙样结石,1例胆总管下端显示不清。(3)胆囊病变:MRI显示胆囊萎缩2例,胆囊炎1例,无异常1例,胆囊切除2例。B超显示胆囊萎缩2例,胆囊炎2例,胆囊切除2例中1例残端结石。(4)肝实质病变:MRI显示肝左叶萎缩3例,胆汁性肝硬化2例,囊性扩张的肝内胆管边缘肝组织渐进性强化6例共20个病灶:单发3例,多发(48个)3例,分别位于肝Ⅱ段2个,Ⅲ段2个,Ⅴ段3个,Ⅶ段6个和Ⅷ段7个;扩张的胆管截面呈圆形19个、长辫子状1个,直径1.54.5cm;信号特点:长T1、长T2信号,并见等T1、短T2信号分隔,典型者呈“梅花瓣状”。动态增强动脉期显示囊状扩张的肝内胆管边缘轻度环形强化,门脉期中度强化,环壁增厚,静脉期和延迟期持续强化。结论(1)肝内外胆管不规则扩张、胆系结石、胆囊炎、胆汁性肝硬化是本病的基础病变。(2)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肝内胆管多房囊性扩张并周边渐进性强化为特征,MRI平扫、增强和MRCP对本病的及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B超可以作为初步筛选手段。

江丽,徐新民[7](2000)在《B超诊断肝癌晚期并发胆汁性肝脓肿1例》文中研究说明

洪文[8](2010)在《62例创伤性肝破裂治疗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闭合性肝外伤治疗方法及手术术式的正确选择,提高创伤性肝破裂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2月至2009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肝破裂62例。连续性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分类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连续性资料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分类资料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显着性。结果:本组临床治愈59例,死亡3例,治愈率95.1%(59/62),病死率4.9%(3/62)。非手术治疗25例,治愈率100%(25/25)。急诊手术治疗37例,治愈34例,死亡3例,3例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施行缝合修补术14例;明胶海绵填塞褥式缝合术15例;清创性肝部分切除术6例;规则性肝切除术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次,其中MODS 3例次,继发出血1例次,胆瘘1例次,切口感染2例次,肺部感染2例次。主要死亡原因为严重合并伤和休克。结论:综合选择手术术式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严格掌握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可以提高治愈率,肝外伤Ⅰ级适宜非手术治疗;Ⅱ~Ⅲ级可行非手术治疗,可行手术治疗,应结合血液动力学状态、腹腔积液量、腹膜炎体征和B超及CT检查综合判断;Ⅳ~Ⅴ级适宜手术治疗,手术以不规则肝切除为主要手段。

曹利平,彭淑牖,虞志刚[9](1999)在《胆道出血的原因和处理(附12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分析胆道出血的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探查9例中缝扎止血2例,肝固有动脉结扎1例,肝动脉栓塞2例,肝叶切除2例,胆道引流2例;保守治疗3例。结果:死亡2例,余治愈。结论:上消化道出血、黄疸和胆绞痛三联征是胆道出血的最常见临床表现,也是诊断的首要依据。辅助诊断方法以肝动脉造影最为有效,十二指肠镜、B超对诊断也有帮助。治疗可先采用内科药物治疗的方法,选择性肝动脉栓塞疗效高、创伤小,是一种有良好前景的治疗方法。但如出血量大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手术探查。

李丘[10](2019)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破裂出血的临床管理及其预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破裂出血是一种较常见的晚期并发症,以往常常采用急症肝切除术治疗。近几年,经保守治疗或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止血后行延期肝切除术的二步法治疗方案开始被提出和应用。然而,在两者均可被采用的情况下,哪种方案能获得更好的预后效果还需要进行研究。方法: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肝癌研究中心收治的50例HCC破裂患者分别接受了保守止血后肝切除、TAE止血后肝切除或急症肝切除,并以此分为二步法组和急诊肝切除组。我们将回顾性地比较患者的短期生存结果、长期生存期(OS)和无瘤生存期(DFS)。并使用Cox回归模型确定术后生存和肿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在本研究中急诊肝切除组的输血需求(p<0.001)、主要并发症(p<0.001)、住院时间(p=0.001)及住院死亡(p=0.029)等短期生存结果明显不如二步法组。二步法组HCC破裂患者的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8.7%,47.3%和26.3%;然而,急诊肝切除组的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7.5%,23.4%和23.4%(p=0.038)。但是,急症切除组与二步法组的无瘤生存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233)。HCC破裂患者的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均表明AFP>400μg/L、显微血管浸润是术后生存(HR=4.071,p=0.001;HR=6.352,p<0.001)和无瘤生存(HR=2.634,p=0.009;HR=7.460,p<0.001)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在肝功能Child-Pugh C级以下、没有严重基础疾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且能耐受手术打击的情况下,急症肝切除术和二步法治疗方案均可被采用,但二步法治疗方案可获得更好的短期生存和长期生存结果。此外,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AFP>400μg/L和显微血管侵犯是术后生存和肿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二、B超诊断肝癌晚期并发胆汁性肝脓肿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超诊断肝癌晚期并发胆汁性肝脓肿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一期切除与TACE后二期切除的疗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诊疗策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第二章: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材料
        2.1.2.1 收集的病人病史资料内容如下
        2.1.2.2 病人出院后的随访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情况
        2.2.2 处理方法
        2.2.3 并发症原因、观察指标及方法
        2.2.3.1 短期并发症原因及观察指标效果比较
        2.2.3.2 两组病人手术前后检验指标的比较
        2.2.3.3 两组手术病人住院情况的比较
        2.2.3.4 长期效果比较
        2.2.4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病人基本情况统计结果
        2.3.2 两组手术后短期并发症的比较
        2.3.3 手术住院情况的比较
        2.3.4 手术治疗后随访结果及生存情况比较
    2.4 结果讨论
第三章:结论
    3.1 讨论
    3.2 研究结论
    3.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3.4 应用前景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汉缩略语对照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临床分型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3)肝细胞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研究与肝脏少见占位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基础科研肝细胞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引言
        (二) 淋巴细胞分类的认识-对各淋巴细胞亚群的认识
        (三) 研究目标
    材料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观测指标
        (三) 实验过程-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过程
        (四) 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 HCC手术组患者一般情况及肿瘤标记物
        (二) HCC手术组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三) HCC手术组的淋巴细胞亚群分别与各组的比较
    讨论
        (一) 影响HCC手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可作为危险因素判断预后的淋巴细胞亚群
        (二) 淋巴细胞亚群在HCC患者、IHCC患者、肝硬化患者以及肝血管瘤患者中检测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科研肝脏少见占位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前言
    本部分研究流程
    一、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回顾对照研究
        (一) 引言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五) 小结
    二、肝内胆管囊腺瘤与囊腺癌的术前鉴别诊断
        (一) 引言
        (二) 资料与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五) 小结
    三、脓肿型肝癌的诊治
        (一) 引言
        (二) 材料与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五)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二、诊断技术和应用
    (一) 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二) 临床表现
        1.症状
        2.体征
        (1) 肝脏肿大:
        (2) 血管杂音:
        (3) 黄疸:
        (4) 门静脉高压征象:
        3.浸润和转移
        (1) 肝内转移:
        (2) 肝外转移:
        4.常见并发症
        (1) 上消化道出血:
        (2) 肝病性肾病和肝性脑病 (肝昏迷) :
        (3)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
        (4) 继发感染:
    (三) 辅助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
        2.肿瘤标志物检查
        3.影像学检查
        (1) 腹部超声 (US) 检查:
        (2) 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 (CT) :
        (3) 磁共振 (MRI或MR) :
        (4) 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DSA) :
        (5)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PET-CT) :
        (6) 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ECT) :
        4.肝穿刺活检
    (四) 肝癌的诊断标准
        1.病理学诊断标准:
        2.临床诊断标准:
        3.注意事项和说明
    (五) 鉴别诊断
        1.血清AFP阳性时, HCC应该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 慢性肝病:
        (2) 妊娠、生殖腺或胚胎型等肿瘤:
        (3) 消化系统肿瘤:
        2.血清AFP阴性时, HCC应该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 继发性肝癌:
        (2) 肝内胆管细胞癌 (ICC) :
        (3) 肝肉瘤:
        (4) 肝脏良性病变:
    (六) 病理学诊断
        1.肝细胞癌 (HCC) :
        (1) 大体分型:
        (2) 组织学特点:
        (3) 代表性免疫组化标志物:
        2.肝内胆管癌 (ICC) :
        (1) 大体分型:
        (2) 组织学特点:
        (3) 代表性的标志物:
        3.混合型肝癌:
        4.其他类型。
        5.病理报告的主要内容。
三、肝癌的分类和分期
    (一) 肝和肝内胆管肿瘤组织学分类 (WHO 2005) 上皮性肿瘤
    (二) 肝癌的分期
        1.TNM分期 (UICC /AJCC, 2010年) T-原发病灶Tx:原发肿瘤不能测定T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2.BCLC分期 (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 2010) (表1)
    (三) 一般健康状态 (PS) 评分
    (四) 肝脏储备功能评估
四、外科治疗
    (一) 肝切除术
        1.肝切除术的基本原则:
        2.肝切除术方法分类
        3.肝切除术的适应证
        (1) 患者的基本条件:
        (2) 根治性肝切除的局部病变, 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3) 腹腔镜肝切除术:
        (4) 姑息性肝切除的局部病变, 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5) 姑息性肝切除还涉及以下几种情况:
        4.改进手术技术
        5.防止术后转移复发
        6.手术禁忌证:
    (二) 肝移植术
        1.肝移植术的选择标准
        (1) 米兰 (Milan) 标准:
        (2)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UCSF) 标准:
        (3) 匹兹堡 (Pittsburgh) 改良TNM:
        (4) 国内标准:
        2.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预防
        3.肝移植和肝切除的选择
五、局部治疗
    (一) 局部消融治疗
        1.适应证和禁忌证
        (1) 适应证:
        (2) 禁忌证:
        2.常见消融手段的选择和应用
        (1) 射频消融 (adio frequency ablation, RFA) :
        (2) 微波消融 (Microwave ablation, MWA) :
        (3) 无水乙醇注射 (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PEI) :
        3.基本技术要求
        4.消融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5 cm肝癌的选择
    (二) 肝动脉介入治疗
        1.基本原则
        2.适用人群
        3.适应证
        4.禁忌证
        5.操作程序要点和分类
        (1) 肝动脉灌注化疗 (TAI) :
        (2) 肝动脉栓塞 (TAE) :
        (3) 肝动脉栓塞化疗 (TACE) :
        6. TACE术后常见不良反应
        7.随访和治疗间隔
六、放射治疗
    (一) 肝癌的放疗指征
        1.主要适用于:
        2.作为肝癌的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 放疗的适应证:
        ①局限于肝内HCC:
        ②HCC伴癌栓:
        ③HCC伴淋巴结转移:
        ④HCC肾上腺转移:
        ⑤HCC骨转移:
        ⑥ICC:
    (二) 肝癌放疗的技术
        1.放疗剂量的分割:
        2.放射计划
        (1) 放疗技术:
        (2) 呼吸的控制:
        (3) 靶区定位:
    (三) 放疗的并发症
        1.急性期 (放疗期间) 毒副反应:
        2.放疗的后期损伤: 主要是放射诱导的肝 (radiation induced liver disease, RILD) , 其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七、系统治疗 (全身治疗)
    (一)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二) 系统化疗 (全身化疗)
        1.亚砷酸注射液
        2.FOLFOX 方案
        3.其他药物
    (三) 中医药治疗
    (四) 其他治疗
八、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的建议
    (三) 基础疾病治疗
九、随访

(5)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2 诊断技术和应用
    2.1 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2.2 临床表现
        2.2.1 症状
        2.2.2 体征
        2.2.3 浸润和转移
        2.2.4 常见并发症
    2.3 辅助检查
        2.3.1 血液生化检查
        2.3.2 肿瘤标志物检查
        2.3.3 影像学检查
        2.3.3.1 腹部超声 (US) 检查
        2.3.3.2 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 (CT)
        2.3.3.3 磁共振 (MRI或MR)
        2.3.3.4 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DSA)
        2.3.3.5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PET-CT)
        2.3.3.6 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ECT)
        2.3.4 肝穿刺活检
    2.4 肝癌的诊断标准
        2.4.1 病理学诊断标准
        2.4.2 临床诊断标准
        2.4.3 注意事项与说明
    2.5 鉴别诊断
        2.5.1 血清AFP阳性时, HCC应该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2.5.2 血清AFP阴性时, HCC应该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2.6 病理学诊断
        2.6.1 肝细胞癌 (HCC)
        2.6.2 肝内胆管细胞癌 (ICC)
        2.6.3 混合型肝癌
        2.6.4 其他类型
        2.6.5 病理报告的主要内容
3 肝癌的分类和分期
    3.1 肝和肝内胆管肿瘤组织学分类 (WHO 2005)
    3.2 肝癌的分期
        3.2.1 TNM分期 (UICC/AJCC 2010)
        3.2.2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 (BCLC 2010)
    3.3 一般健康状态 (PS) 评分
    3.4 肝脏储备功能评估
4 外科治疗
    4.1 肝切除术
        4.1.1 肝切除术的基本原则
        4.1.2 肝切除术方法分类
        4.1.3 肝切除术的适应证
        4.1.4 改进手术技术
        4.1.5 防止术后转移复发
        4.1.6 手术禁忌证
    4.2 肝移植术
        4.2.1 肝移植术的选择标准
        4.2.1.1 米兰 (Milan) 标准
        4.2.1.2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UCSF) 标准
        4.2.1.3 匹兹堡 (Pittsburgh) 改良TNM
        4.2.1.4 国内标准
        4.2.2 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预防
        4.2.3 肝移植和肝切除的选择
5 局部治疗
    5.1 局部消融治疗
        5.1.1 适应证和禁忌证
        5.1.2 常见消融手段的选择和应用
        5.1.3 基本技术要求
        5.1.4 消融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5cm肝癌的选择
    5.2 肝动脉介入治疗
        5.2.1 基本原则
        5.2.2 适用人群
        5.2.3 适应证
        5.2.4 禁忌证
        5.2.5 操作程序要点和分类
        5.2.6 TACE术后常见不良反应
        5.2.7 随访和治疗间隔
6 放射治疗
    6.1 肝癌的放疗指征
    6.2 肝癌放疗的技术
        6.2.1 放疗剂量的分割
        6.2.2 放射计划
    6.3 放疗的并发症
7 系统治疗 (全身治疗)
    7.1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7.2 系统化疗 (全身化疗)
        7.2.1 亚砷酸注射液
        7.2.2 FOLFOX方案
        7.2.3 其他药物
    7.3 中医药治疗
    7.4 其他治疗
8 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的建议
    8.1 ECOG 3~4分治疗策略
    8.2 ECOG 0~2分治疗策略
    8.3 基础疾病治疗
9 随 访

(8)62例创伤性肝破裂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10)原发性肝细胞癌破裂出血的临床管理及其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原发性肝细胞癌
        1.1.1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概况
        1.1.2 原发性肝癌的组织分类
        1.1.3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致病因素
        1.1.4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表现
        1.1.5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断
    1.2 原发性肝细胞癌破裂出血
        1.2.1 原发性肝细胞癌破裂出血概况
        1.2.2 原发性肝细胞癌破裂出血的发生机制
        1.2.3 原发性肝细胞癌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
        1.2.4 原发性肝细胞癌破裂出血的诊断方法
        1.2.5 原发性肝细胞癌破裂出血的治疗手段
    1.3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3.1 本研究的背景
        1.3.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患者及数据
        2.1.2 数据的来源及定义
        2.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2.2 方法
        2.2.1 肝癌破裂的紧急处理
        2.2.2 TAE/TACE方法
        2.2.3 手术切除方法
        2.2.4 围手术期处理
        2.2.5 随访及预后
        2.2.6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临床资料
    3.2 围手术期及短期生存结果
    3.3 长期生存结果
    3.4 术后生存的影响因子
    3.5 我中心二步法治疗方案经典案例
第四章 讨论
    4.1 HCC破裂患者的治疗分布及原因分析
    4.2 如何提高HCC破裂出血的正确诊断
    4.3 HCC破裂出血的管理策略
    4.4 HCC破裂出血的术后并发症
    4.5 其他辅助治疗
    4.6 HCC破裂出血术后生存和肿瘤复发的危险因子
    4.7 HCC破裂的TNM分期
    4.8 本研究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B超诊断肝癌晚期并发胆汁性肝脓肿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一期切除与TACE后二期切除的疗效评估[D]. 赵亮. 江汉大学, 2021(01)
  • [2]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临床分型及预后分析[D]. 蒋骥霖. 福建医科大学, 2017(04)
  • [3]肝细胞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研究与肝脏少见占位的诊断和鉴别诊断[D]. 杨晓波.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3(11)
  • [4]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J].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1(11)
  • [5]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J].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10)
  • [6]复发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J]. 肖新兰,习卫民,龚良庚,袁爱梅.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7(01)
  • [7]B超诊断肝癌晚期并发胆汁性肝脓肿1例[J]. 江丽,徐新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0(01)
  • [8]62例创伤性肝破裂治疗分析[D]. 洪文. 新疆医科大学, 2010(05)
  • [9]胆道出血的原因和处理(附12例报告)[J]. 曹利平,彭淑牖,虞志刚. 腹部外科, 1999(03)
  • [10]原发性肝细胞癌破裂出血的临床管理及其预后研究[D]. 李丘. 厦门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B超诊断晚期肝癌合并胆汁性肝脓肿1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