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分叉形态对血流的影响及其与斑块形成关系的研究

颈动脉分叉形态对血流的影响及其与斑块形成关系的研究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颈动脉分叉形态与斑块形成关系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目的:探讨颈动脉分叉形态及分叉角度对局部血流的影响及其与斑块形成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疑似颈动脉狭窄患者426例。2.检查方法:应用Philips-iU22型及Siemens-Antares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选用血管专用探头,频率39MHz。连续观察双侧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颈总动脉分叉部(Common carotid artery bifurcation,CCAB)、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颅外段和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ECA)起始部。观察分叉形态,测量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的夹角、颈总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IMT)、颈总及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对颈动脉分叉局部斑块形成情况进行观察。3.分组标准:根据颈动脉分叉的形态分为:①直分叉或“Y”形分叉,②直弯形分叉或“音叉”形分叉,③弯分叉或“汤匙”形分叉。4.统计学处理:颈动脉分叉角度,颈动脉流速指标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间血流速度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2检验;以P值<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结果:1. 426例患者中的365例(约88.22%的受检血管)可清晰显示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起始部,清晰显示颈动脉分叉结构并进行分叉角度测量。2.颈动脉分叉局部内径明显增大,局部血流缓慢,复杂,脉冲多普勒频谱显示分叉部舒张早期可见反向血流频谱,在斑块形成部位血流变化更为复杂,可探及高速湍流,反流,涡流等多种情况。3.颈动脉分叉的三种类型中以直弯形分叉最为多见,其次为弯分叉,直分叉最少,如果将前两者统称为弯分叉,占受检血管中的绝大多数(89.45%),且左右两侧分叉类型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4.颈动脉分叉角度平均值为29.71±7.83°,颈动脉分叉角度以20°至30°最多,左右两侧分叉角度分布有明显差异。5.狭窄程度为轻度及以下的颈动脉中不同分叉形态的三组间PSVCCA、PSVICA、EDVCCA、EDVICA、RICCA、RIICA等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直弯分叉形及弯分叉形PSVICA/PSVCCA均小于直分叉形,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颈动脉分叉的三种类型中直形分叉组斑块检出率最高,为84.42%;其次为直弯形分叉组,为40.28%;弯形分叉组斑块检出率最低,为38.57%,不同分叉类型斑块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单发斑块和多发斑块的构成比例未见统计学差异。7.随分叉角度增大,斑块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不同分叉角度组间斑块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单发斑块和多发斑块的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其中40°以上组斑块检出率最高,且以多发斑块为主。小结: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颈动脉检测的有效手段可清晰显示绝大多数受检颈动脉的分叉结构并进行分叉角度测量。弯形分叉是颈动脉分叉中的优势类型,分叉角度以20°至30°居多,分叉形态和角度左右两侧构成比有明显差异,体现了分叉处解剖形态的复杂多变。颈动脉分叉部的血流速度明显减低,可探及反流频谱,这种缓慢、复杂的血流是局部斑块形成的直接原因之一,其中直分叉形动脉的ICA起始部流速下降相对明显,这种血流速度的减低使得剪切应力减低,从而更易诱发斑块形成。随分叉角度增大,斑块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其中40°以上组斑块检出率最高,且以多发斑块为主。第二部分颈内、外动脉起始部的相对位置关系对斑块形成的影响目的:探讨颈内、颈外动脉起始部相对位置关系对颈总、颈内、颈外动脉血流的影响,及其与斑块形成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疑似颈动脉狭窄患者426例。2.检查方法:应用Philips-iU22型及Siemens-Antares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选用血管专用探头,频率39MHz。连续观察双侧CCA、CCAB、ICA颅外段和ECA起始部。观察颈内、颈外动脉起始段的相对位置关系,测量颈总动脉IMT并对颈动脉分叉部及颈内动脉起始部斑块形成情况进行观察。测量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的血流速度指标。3.分组标准:(1)根据颈内、颈外动脉起始部相对位置分为颈内动脉外侧组和颈内动脉内侧组。(2)颈动脉分叉及颈内动脉起始部有斑块形成者根据短轴切面所观测到的厚度绝对值最大的斑块所在位置,分为前壁斑块组和后壁斑块组。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值<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结果:1.颈内动脉起始部位于颈外动脉外侧者居多,占受检血管的90.41%,其中以颈内动脉位于后外侧最多;颈内动脉起始部位于颈外动脉内侧者较少,占受检血管的9.59%,左右两侧ICA起始位置存在明显差异。2.在分析的207例颈动脉斑块形成血管中173例位于颈动脉分叉及颈内动脉起始部后壁,占83.57%,34例位于前壁,占16.43%;ICA外侧组较ICA内侧组后壁斑块所占比例更大,而ICA内侧组较ICA外侧组前壁斑块比例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结:颈内、外动脉起始部解剖关系的个体差异较大,存在多种解剖变异情况,进行颈部检查及外科操作时应特别注意。绝大多数受检血管颈内动脉起始部位于颈外动脉外侧,颈内动脉起始部位于颈外动脉内侧者较少。颈动脉斑块大部位于颈动脉分叉及颈内动脉起始部后壁,颈内动脉起始部位于颈外动脉内侧的患者前壁斑块发生率较高,检查时应特别关注。第三部分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脑梗塞发生的关系目的:分析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态、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分析其与脑梗塞发生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疑似缺血性脑卒中的住院患者,经颈动脉超声检查检出颈动脉分叉部至颈内动脉起始部斑块形成并且引起单侧颈动脉管腔重度狭窄的病例共75例2.检查方法:应用Philips iU22及Siemens-Antares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选用血管专用探头,频率39MHz。观察双侧CCA、ICA和ECA斑块形成情况,分析斑块的形态,回声,测量面积狭窄率,检测狭窄处及狭窄近心段、远心段血流参数的变化。3.分组标准:(1)根据斑块长度与厚度的比值分为:带状斑块,丘状斑块,柱状斑块及不规则形斑块;(2)根据斑块内部回声情况分为:低回声斑块,等回声斑块,高回声斑块,混合回声斑块;(3)根据斑块近心端轮廓移形的情况分为:尖锐角起始斑块和钝锐角起始斑块;(4)根据脑部核磁共振成像结果分为脑梗死组和非梗死组。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均以P值<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结果:1.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中以不规则斑块及带状斑块最多见,其次为丘状斑块,柱状斑块最少;CI与NCI组间各种形态斑块的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CI组患者中不规则斑块多见。2.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中以低回声斑块多见,其次为混合回声斑块,未见等回声及高回声斑块;CI与NCI组间低回声与混合回声斑块的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CI组患者中低回声斑块多见。3.在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中以钝锐角起始斑块较为多见,尖锐角起始斑块较少,CI与NCI组间两种斑块的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CI组患者中钝锐角起始斑块更为多见。4.脑梗死组较非梗死组CCA、ICA血流指标间有较大差异,脑梗死组患侧EDVCCA及EDVICA较非梗死组明显减低,对侧PSVCCA、EDVCCA、PSVICA及EDVICA较非梗死组明显减低。5.与非梗死组比较,梗死组患者PSVST、RIST、RIpost-ST较非梗死组明显增高,EDVST、PSVpost-ST、EDVpost-ST较非梗死组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颈内动脉狭窄处远端频谱形态包括:高尖频谱、低速单峰频谱和大致正常频谱,三种频谱形态的组间构成比有显著差异,梗死组患者中低速单峰频谱最常见,非梗死组中高尖频谱常见。小结: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中不规则斑块及带状斑块多见,其次为丘状斑块,柱状斑块最少;低回声斑块多见,其次为混合回声斑块;钝锐角起始斑块较为多见;梗死组与非梗死组组间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与非梗死组比较,梗死组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明显改变,血流频谱形态异常比例明显增大。根据颈动脉斑块的形态特征,颈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和频谱形态的改变可以筛选脑梗塞高危人群,为临床脑梗塞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颈动脉分叉形态与斑块形成关系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颈内、外动脉起始部的相对位置关系对斑块形成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脑梗塞发生的关系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颈动脉斑块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浅多发钙化与斑块溃疡、斑块内出血的相关性[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9(01)
    • [2].颈动脉低回声斑块超声造影增强特征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J]. 现代医学 2016(12)
    • [3].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下青年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斑块特征分析[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04)
    • [4].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下吸烟对年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斑块特征的影响[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05)
    • [5].瑞舒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斑块逆转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47)
    • [6].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巨噬细胞的分布与蓄积机制[J]. 医学综述 2016(08)
    • [7].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三维高分辨磁共振研究[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01)
    • [8].不容忽视的轻度狭窄:3年斑块进展、破裂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例[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02)
    • [9].心脑血管病变的祸根——斑块[J]. 中老年保健 2014(02)
    • [10].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滋养血管研究[J].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4(04)
    • [11].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评估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高危斑块特征与缺血性事件复发的相关性[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0(07)
    • [12].什么样的斑块最危险[J]. 益寿宝典 2017(25)
    • [13].斑块——慢性病的隐患[J]. 中老年保健 2013(08)
    • [14].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血流作用下的应力分析[J].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15].“斑块”是血管里的拦路虎[J]. 长寿 2014(07)
    • [16].侵蚀斑块表面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及其病理意义[J]. 中国循环杂志 2018(S1)
    • [17].利用神经血管线圈评价颈动脉出血斑块、纤维斑块与破损斑块的关系[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1(08)
    • [18].颈动脉出现斑块该咋办[J]. 江苏卫生保健 2016(23)
    • [19].基于核图割算法的冠脉光学相干断层图像斑块区域分割[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7(01)
    • [20].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中老年人群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的关系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03)
    • [21].血管内超声探测的衰减斑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影响:12个月临床随访结果[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6(05)
    • [22].特征像素匹配在图像斑块合并中的研究仿真[J]. 计算机仿真 2016(06)
    • [23].高寒草甸草地微斑块植物特征及其土壤性质的研究[J]. 草业学报 2015(09)
    • [24].血管中为啥有斑块[J]. 人人健康 2011(01)
    • [25].南京城市扩展过程中聚落斑块的行为特征[J]. 生态学杂志 2008(01)
    • [26].易损斑块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有奖征文活动通知[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8(08)
    • [27].衰减斑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影响研究[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5(10)
    • [28].冠脉临界斑块临床研究进展及中医药研究思路[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05)
    • [29].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9(22)
    • [30].易损斑块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有奖征文活动通知[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8(12)

    标签:;  ;  ;  ;  

    颈动脉分叉形态对血流的影响及其与斑块形成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