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江泽民法治思想比较研究

邓小平江泽民法治思想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一种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法治以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力分立与制衡等为特征。法治的核心是国家权力的行使和运行必须依照法律和制度进行约束。尽管从我国春秋时期和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起,已经有思想家探寻到“法治”问题,但是现代意义的法治思想和理论,则是伴随资产阶级革命而产生,并以资产阶级宪法的诞生为标志的。旧中国历史上没有法治的传统,缺乏现代法治精神的土壤。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法治建设以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为标志有了良好的开端。但是,由于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复杂化,特别是“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和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之风在党内外日益蔓延,一浪高过一浪的政治运动践踏了法治的萌芽,十年“文革”的历史悲剧将“人治”演绎到登峰造极之地,法制和法治荡然无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邓小平、江泽民为领导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邓小平、江泽民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智慧,开创了中国法治建设的伟大事业。他们的法治思想,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对他们的法治思想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既有利于我们认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也有利于我们深化认识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付出的不懈探索与努力。本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通过对历史资料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政治学、法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的相关成果,从不同角度对邓小平、江泽民法治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论文共分六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本论文研究的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笔者认为近年来学术界对邓小平、江泽民法治思想的研究,存在两个不足:一是偏重对邓小平法治思想的研究,对江泽民法治思想的研究涉及较少。二是关于二者之间关系的系统的比较分析的论著还较少且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说是这方面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第二章“邓小平、江泽民治国方略比较”共4节。以邓小平治国方略为出发点,论述了江泽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形成过程及在此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第三章“邓小平、江泽民法律秩序观比较”共4节。分别从政治秩序观、经济秩序观、文化秩序观、社会秩序观四个方面论证了邓小平、江泽民法律秩序观具有的继承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第四章“邓小平、江泽民法制教育思想比较”共2节。第1节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述邓小平、江泽民法制教育思想的共同点;第2节着重从法制教育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具有的基础性地位,以及法制教育目标实现所具有的阶段性特征两个方面论述江泽民在法制教育思想方面的开创性创新。第五章“邓小平、江泽民法治思想总体比较”共2节。第1节分三个部分,着重从全局的角度梳理江泽民对邓小平法治思想的继承与创新:第2节在把握论文全局的基础上,从微观层面论述了邓小平、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法治认识的不同侧重点。第六部分是论文的结束语。这一部分主要从宏观上论述了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及它所具有的具体功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1.2 选题的现实背景
  • 1.2 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状况评述
  • 1.3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框架和结构
  • 1.5 对相关重要概念的辨析和使用情况的说明
  • 第2章 邓小平、江泽民治国方略比较
  • 2.1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选择的历史回顾
  • 2.2 邓小平法治思想是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
  • 2.2.1 “民主与法制相结合”方针为依法治国开辟了道路
  • 2.2.2 “两手论”为依法治国确立其法治权威
  • 2.2.3 “法治人治关系论”为依法治国提出主要法治原则
  • 2.2.4 政治体制改革要讲民主与法制为依法治国奠定政治基础
  • 2.2.5 “法制教育论”为依法治国奠定实践基础
  • 2.3 依法治国:邓小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发展
  • 2.3.1 提出并科学阐述依法治国理论
  • 2.3.2 确立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2.3.3 明确依法治国的重大原则
  • 2.4 依法治国的实践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2.4.1 提高立法质量,尽快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 2.4.2 政府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
  • 2.4.3 司法机关要公正执法
  • 第3章 邓小平、江泽民法律秩序观比较
  • 3.1 江泽民对邓小平政治秩序观的继承与发展
  • 3.1.1 民主政治模式选择是首要前提
  • 3.1.2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原则
  • 3.1.3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关键环节
  • 3.2 江泽民对邓小平经济秩序观的继承与发展
  • 3.2.1 加快立法、提高质量是经济秩序建设的基础
  • 3.2.2 深化改革、完善法制是经济秩序建设的要求
  • 3.2.3 普及法律、加强监督是经济秩序建设的保证
  • 3.3 江泽民对邓小平文化秩序观的继承与发展
  • 3.3.1 方向与队伍是先进文化秩序建设的重中之重
  • 3.3.2 德治与法治是先进文化秩序建设的客观需要
  • 3.3.3 管理与改革是先进文化秩序建设的重要手段
  • 3.4 以和谐为目标的社会秩序观
  • 3.4.1 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社会稳定
  • 3.4.2 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 3.4.3 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
  • 第4章 邓小平、江泽民法制教育思想比较
  • 4.1 江泽民对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的继承
  • 4.1.1 加强法制教育,增强人民法制观念
  • 4.1.2 法制教育的重点是各级领导干部
  • 4.1.3 正确处理法制教育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 4.2 江泽民对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的创新
  • 4.2.1 法制教育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工程
  • 4.2.2 法制教育目标实现的阶段性
  • 第5章 邓小平、江泽民法治思想总体比较
  • 5.1 江泽民对邓小平法治思想的总体性继承与创新
  • 5.1.1 在法治建设地位和作用上的继承与创新
  • 5.1.2 在法治建设基本内容上的继承与创新
  • 5.1.3 在法治建设目标上的继承与创新
  • 5.2 邓小平、江泽民法治思想的不同侧重点
  • 5.2.1 邓小平法治思想的侧重点
  • 5.2.2 江泽民法治思想的侧重点
  • 结束语
  • 一、厉行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现实需要
  • 二、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具体功能
  • 三、简短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09)
    • [2].使命导向:中国共产党昂首奋进的纵深力量[J].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18(01)
    • [3].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三维探析[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9(06)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J]. 思想教育研究 2019(04)
    • [5].中国共产党自信的理由和底气及其价值[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09)
    • [6].试论红船精神与党的初心[J]. 新西部 2019(33)
    • [7].主场外交与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J]. 党政干部学刊 2018(05)
    • [8].中国共产党自我纠错机制研究述评[J]. 法制与社会 2015(23)
    • [9].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和历史使命[J]. 读天下 2016(24)
    • [10].论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制度整合[J]. 时代人物 2008(08)
    • [1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发展认识的逐步深化[J]. 高校理论战线 2012(02)
    • [12].反思与深化:党的执政规律与改革开放[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06)
    • [13].以人为本与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1)
    • [14].中国共产党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探析[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S2)
    • [15].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探析[J]. 新西部(理论版) 2016(05)
    • [1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执政环境问题的认识及其启示[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7)
    • [17].浅析中国共产党慈善观的形成[J]. 文教资料 2018(02)
    • [18].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地位[J]. 祖国 2016(12)
    • [19].认识民众:刘少奇群众路线思想的出发点[J].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4(01)
    • [20].中国共产党人现阶段的最高追求与民生幸福[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02)
    • [21].新时期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设研究[J]. 传承 2011(25)
    • [22].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论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的重要性[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08)
    • [23].试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经济建设转向的哲学基础[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10)
    • [24].走出“团先于党成立”认识的误区[J]. 青年学报 2018(01)
    • [25].健全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机制的有效途径[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5(07)
    • [26].关于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几点思考[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5)
    • [27].论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 鄂州大学学报 2011(03)
    • [28].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J]. 探求 2011(04)
    • [29].建国60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开发的阶段和特点[J]. 大连干部学刊 2009(09)
    • [30].浅析党的形象建设的战略地位[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12)

    标签:;  ;  ;  ;  ;  

    邓小平江泽民法治思想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