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方萍(江苏省赣榆县赣马第一初级中学222100)
[摘要]歌唱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是最基础的音乐表现手段。因此,我们音乐教育前线的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歌唱的兴趣、积极性和自信心,引领学生用动听的声音去感受,去体验歌曲中的美,美的旋律,美的歌词,美的意境。
[关键词]声音审美表现美合作探究美享受美
新课程标准审美体验价值中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始终贯穿着音乐所特有的“美”。
一、用动听的声音去表现美
歌唱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是最基础的音乐表现手段。因此,我们音乐教育前线的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歌唱的兴趣、积极性和自信心,引领学生用动听的声音去感受,去体验歌曲中的美,美的旋律,美的歌词,美的意境。如何用动听的声音表现美,要做到以下几点:
1、用心聆听。
近几年,由于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有的教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制作了精美的音乐课件,容纳了大量的好的音乐作品,往往只给学生听一部分,导致学生完整的充分的聆听音乐作品。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以“聆听”的方式教会学生唱好每一首歌。比如在七年级新学期的第一课歌曲《希望与你同行》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用心聆听歌曲,找出歌曲旋律中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作出比较,并体会歌曲在情感上的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反复聆听去感受音乐之美和体验情感之美
2、用情诵读。
完整的聆听歌曲之后,让学生按照歌曲的节拍,有感情的诵读歌词,加深对歌曲美的感受,学生分组诵读,互相评价,给对方提出意见或者建议,还如《希望与你同行》这首歌曲的歌词,最后的四句,都是“希望啊希望,希望与你同行”,这是一个情感递进的过程,同学们用情感受了这一情感递进,就为学好歌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以情演唱。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能让我们从声音中享受快乐,让我们从演唱者动听的歌声中去感受歌曲美的旋律,美的意境,所以要让学生用情演唱,用有感情的声音去表现歌曲的情绪,如在学唱歌曲《大家一起来》时,我让学生边唱边用手打节奏,身体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晃动,学生在做动作的同时,声音也随之跳跃起来,就这样,他们就明白了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音乐,这其中没有老师的说教,有的只是学生的自悟和欢歌笑语。
二、在友爱的合作中探究美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探究——既是一种课程形态,又是一种学习方式。……无论是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还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究在新课程中都有着独特的不同替代的价值。”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也应该要学生去探究他们感觉朦胧的一些音乐知识。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然后以集体或者以小组为单位找材料,最后一起讨论,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图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和修养。
三、多方位的享受美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1、吟诵。
中华民族的文化以其五千年的文明为底蕴,真是博大精深。在这期间,虽然历经过许多周折,但仍能长期承袭,并且继续影响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在音乐教学中,我们适当融入中国的古诗词,用诗情乐韵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是有效的重要途径。
在学生欣赏《阳关三叠》这个音乐作品中,让学生跟音乐朗读唐朝大诗人王维的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真正感受到了“歌即诗,诗即歌”的美好境界。学生也从中体味到古诗词的节奏美、和谐美和情韵美。
2、欣赏。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和文化。”
《乡音乡情》是一首男高音独唱歌曲,表达了对祖国家乡的赞颂之情,旋律跌宕起伏,表现了人们内心无比激动的情感。在教学中,我引领学生用心去聆听音乐,感受歌曲情绪,感受歌曲所抒发的对祖国山山水水的挚爱和对祖国家乡的赞颂之情,激发他们的热爱祖国的感情。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在新课改的实践中,让我们我遵循课标的新理念,正确理解新课标的内涵,勇于实践,让我们的音乐教学充满“乐”趣,让“美”在音乐教学中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