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东部江达构造带演化与成矿

西藏东部江达构造带演化与成矿

论文题目: 西藏东部江达构造带演化与成矿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构造地质学

作者: 张宪依

导师: 施泽进

关键词: 江达构造带,藏东,丁钦弄银铜多金属矿,造山带,裂谷,板块地体构造

文献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江达构造带是三江地区一条重要成矿带。 长期以来,人们对江达构造带的认识,局限为:金沙江洋关闭、碰撞形成火山岩浆带(西藏地质志)或岛弧带或陆缘弧-岛弧带:自中三叠世末碰撞造山以来,便进入所谓陆内会聚期,随后叠加了喜马拉雅期叠缩与走滑。 上述观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江达构造带,但与许多地质事实是矛盾的:①经查阅大量区调报告剖面资料和野外考察,昌都盆地晚三叠世至古新世地层,实际不存在区域性不整合;昌都地块两侧的沉积相也不存在造山应有的同期磨拉建造,断裂无压陷特征。②对江达构造带及邻近昌都地区的晚三叠世至白垩纪沉积相和沉积厚度进行仔细对比,发现,晚三叠世以来古地貌一直为伸展的盆岭型。③晚三叠世,在江达构造带发育的火山—地堑带中,不仅沉积厚度巨大,而且在其中的车所地堑中出现洋脊准洋脊型拉斑玄武岩,等等。 显然,这些观点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江达构造带的资源勘查和资源潜力评价,也不利于对整个三江构造带的科学认识。 本着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以演化和成矿为题,以地体—板块构造理论和构造成矿学理论为指导,本着不同构造体制具有不同地质—成矿作用,多种构造体制演绎导致多元(个)成矿体系的广义同位复合构成多元复合成矿系统的思想,以《西藏藏东江达火山岛弧带北段铜银多金属矿评价》、《西南三江北段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综合研究》等项目为依托,在充分吸收消化前人成果、大量野外考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沉积建造、古地理、岩石地球化学、构造岩石地层、不同尺度构造解析、古构造应力场分析、构造-成岩-成矿定年等多角度分析,对江达构造带的构造演化及构造—成矿耦合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获得如下初步的新认识: (1) 江达构造带作为昌都加里东年轻陆壳地体东部边缘的重要构造带,肇始于古生代金沙江—哀牢山洋的发育。 (2) 形成金沙江—哀牢山洋的裂谷作用开始于泥盆纪,洋盆出现于早石炭纪,石炭纪末,局部洋壳向昌都陆块下的俯冲开始,早二叠世末,发生全面的洋陆俯冲。中三叠世末洋盆关闭,昌都陆块与中咱陆块碰撞焊合,但碰撞造山的强度是不大的(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咱陆块规模有限,区域伸展机制未发生根本改变)。 (3) 江达构造带先后经历了晚古生代(D3~C26)被动陆缘,晚古生代—中三叠世(C27~T23)的洋陆俯冲机制下的活动陆缘,晚三叠世—新生代早期的陆内裂谷(T3~E1),新生代(E2~Q)由印藏碰撞引发的陆内逆冲—推覆—走滑造山等多阶段演化。 (4) 江达构造带陆内裂谷经历了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火山—地堑、中侏罗世—晚白垩世陆内坳陷、古新世—中始新世走滑堑垒系、始—渐新世裂谷封闭造山、磨拉石盆地发育等阶段。 (5) 从地层接触关系、变形样式及变形的应力场,同/后造山磨拉石建造时代,区域变形、变质及成矿年代学,岩浆活动特征等方面论证,江达构造带,中三叠世末的碰撞造山的强度不大,晚三叠世以来主变形变质于喜马拉雅期,是喜马拉雅褶皱造山带,具逆冲—推覆—走滑特点。 (6) 江达构造带四个演化阶段不同体制下都有成矿作用发生,构成四个各具特色的成矿作用体系:被动陆缘成矿体系仅在江达构造带残存的变质地体中见到一些铜金矿遗迹。活动陆缘(岩浆弧)成矿体系(280Ma,U-Pb;291.33±2.54Ma,Ar-Ar)的成矿作用主要表

论文目录:

1 前言

1.1 “三江”构造带中的江达构造带

1.2 前人研究程度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条件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进展

2 大地构造背景

2.1 三江地区地体板块构造

2.1.1 三江地区三叠纪地层

2.2 三江地区地体划分和江达地体特征

2.2.1 地体构造的基本概念

2.2.2 三江地区的地体类型及其划分

2.2.3 三江地区的亲弧地体特征

2.3 与成矿有关的主要地体事件

2.4 前晚三叠世地体板块构造体制中的江达构造带

2.4.1 三江联合地体的形成

2.4.2 前晚三叠世地体板块构造体制中的江达构造带与成矿

3 晚三叠世以来江达构造带演化与成矿

3.1 甘孜-理塘洋的消减与关闭过程与成矿

3.2 怒江洋的发育与消亡

3.3 昌都陆内裂谷的发育与演化与成矿的关系

3.3.1 昌都陆内裂谷发育的背景

3.3.2 昌都陆内裂谷的演化

3.3.3 昌都陆内裂谷的地质特征

3.4 陆内裂谷体制下的江达构造带与成矿

3.5 喜马拉雅陆内造山体制下的江达构造带

3.5.1 川西-藏东地区的喜马拉雅陆内造山

3.5.2 江达地区及邻区的变形与成矿定年

3.6 陆内造山体制下的江达构造带与成矿

3.7 喜马拉雅期走滑体制下的江达构造带

3.7.1 陆内走滑体制下三江地区应力场的演变

3.7.2 喜马拉雅期走滑体制下的江达构造带

4 典型矿床研究

4.1 丁钦弄银铜多金属矿床

4.1.1 矿区地质特征

4.1.2 矿床地质特征

4.1.3 矿床成因类型及主要控矿因素

4.2 加多岭 Fe(Ga)矿床

4.2.1 矿区地质特征

4.2.2 矿床地质特征

4.2.3 矿床成因类型及主要控矿因素

4.3 仁达矽卡岩型铜矿点

4.4 颠达铅锌矿

4.5 小结

5 江达构造带演化与成矿

5.1 长期演化形成多元复合成矿系统

5.2 被动陆缘与成矿

5.3 活动陆缘与成矿

5.4 陆内裂谷与成矿

5.5 陆内造山与成矿

5.5.1 逆冲——推覆对先成矿床的再定位作用

5.5.2 构造——岩浆——成矿热液叠加改造作用

5.5.3 构造——岩浆——热液型成矿作用

5.6 江达构造带成矿远景预测

5.6.1 江达构造带是稼、锡稀有分散元素成矿的远景带

5.6.2 找矿远景预测

6 结语

6.1 取得主要进展

6.1.1 重塑江达构造带演化史

6.1.2 历史辩证分析江达构造带的演化与成矿

6.1.3 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见实效

6.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9-09

相关论文

  • [1].三江北段玉树地区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研究[D]. 王召林.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
  • [2].西藏改则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研究[D]. 肖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
  • [3].西藏冈底斯岩浆岩带及雅鲁藏布蛇绿岩带关键地段同位素年代学研究[D]. 周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
  • [4].西藏冈底斯中段措勤地区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D]. 江元生.成都理工大学2003
  • [5].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成矿作用与矿床定位预测研究[D]. 唐菊兴.成都理工大学2003
  • [6].西藏中生代措勤盆地的沉积演化[D]. 陈明.成都理工大学2004
  • [7].山东省焦家成矿带深部金矿成矿预测研究及其应用[D]. 石玉臣.吉林大学2005
  • [8].西藏雅鲁藏布江西段蛇绿岩及铬铁矿研究[D]. 黄圭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 [9].西藏冈底斯南缘火山—岩浆弧演化与不同类型夕卡岩矿床的研究[D]. 姚鹏.成都理工大学2006
  • [10].西藏碰撞造山带冈底斯中新世斑岩铜矿成矿作用研究[D]. 孟祥金.中国地质科学院2004

标签:;  ;  ;  ;  ;  ;  

西藏东部江达构造带演化与成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