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素类物质遗传及杂种优势的初步研究

辣椒素类物质遗传及杂种优势的初步研究

论文摘要

以9个亲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的20个组合为材料,对辣椒素类物质的杂种优势进行了研究;以高辣椒素类物质含量辣椒亲本及杂种一代为材料,运用RAPD技术,对高辣椒素类物质含量辣椒杂种一代与其亲本基因型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辣椒素类物质超中优势平均值较小,出现了超亲优势的3个组合其超亲优势率也很小,说明不宜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辣椒素类物质的含量。2.辣椒素类物质遗传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但非加性效应也不可忽视。3.在提高辣椒素类物质含量的辣椒育种工作中,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均应考虑。4.要育成高辣椒素类物质含量的辣椒品种,在选择辣椒亲本上必须选择高辣椒素类物质含量的辣椒品种,同时,也应该注意基因的上位效应和显性效应等非加性效应,注意辣椒特殊配合力对辣椒素类物质遗传的贡献。5.用RAPD技术对1个高辣椒素类物质含量辣椒杂种一代及其亲本的基因型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引物扩增出的杂种一代的RAPD产物和两亲本或亲本之一没有明显差异,但引物S320扩增出双亲具有而在F1消失的DNA片段,引物S203扩增出双亲没有而在F1增加的DNA片段,揭示出双亲杂交后的受精过程中基因可能发生了变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辣椒素类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分布
  • 2 辣椒素类物质的形成与降解
  • 2.1 辣椒素类物质的合成部位
  • 2.2 辣椒素类物质的形成
  • 2.3 辣椒素类物质的降解
  • 3 辣椒素类物质的测定与提取
  • 3.1 辣椒素类物质的测定
  • 3.2 辣椒素的提取
  • 4 辣椒果实发育过程中辣椒素的积累特点及影响因素
  • 4.1 辣椒素在果实中的积累特点
  • 4.2 影响辣椒素积累的因素
  • 4.2.1 遗传因素
  • 4.2.2 化学调控及栽培措施
  • 4.2.3 环境条件
  • 5 辣椒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6 辣椒素的应用
  • 6.1 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 6.2 在生化农药方面的应用
  • 6.3 调味剂
  • 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辣椒素类物质的杂种优势与遗传效应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科
  • 1.2 统计分析方法
  • 1.3 辣椒素类物质测定方法
  • 1.3.1 样品处理
  • 1.3.2 标准溶液的制备
  • 1.3.3 样品待测液的制备
  • 1.3.4 色谱条件
  • 1.3.5 结果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辣椒素类物质的测定结果
  • 1各性状杂种优势趋势'>2.2 F1各性状杂种优势趋势
  • 1各性状杂种优势表现'>2.3 F1各性状杂种优势表现
  • 2.4 显性度分析
  • 2.5 方差分析
  • 2.6 配合力分析
  • 2.6.1 辣椒素配合力分析
  • 2.6.2 二氢辣椒素配合力分析
  • 2.6.3 总辣素配合力分析
  • 2.6.4 辣度配合力分析
  • 2.7 遗传参数分析
  • 3 讨论
  • 3.1 亲本及配合力的应用
  • 3.2 辣椒素类物质遗传效应在高辣椒素类物质含量辣椒选育中的应用
  • 3.3 利用杂种优势选育高辣椒素类物质含量辣椒的意义
  • 4 小结
  • 第三章 辣椒杂交一代与其亲本基因型差异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2.1 主要试剂
  • 1.2.2 主要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1.3.1 CTAB法提取DNA
  • 1.3.2 DNA的检测
  • 1.3.3 PCR反应
  • 1.3.4 PCR反应体系的筛选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辣椒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 PCR反应体系的筛选
  • 2.3 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 2.4 杂种一代与其亲本基因RAPD图谱的差异
  • 3 讨论
  • 3.1 辣椒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 RAPD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的确定
  • 3.3 杂种一代与其亲本基因RAPD图谱的差异
  • 4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与总结
  • 1 讨论
  • 1.1 辣椒素类物质遗传效应在高辣椒素类物质含量辣椒选育中的应用
  • 1.2 利用杂种优势选育高辣椒素类物质含量辣椒的意义
  • 1.3 辣椒杂交一代与其亲本基因型差异研究的意义
  • 2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辣椒素类物质生物合成研究进展[J]. 辣椒杂志 2019(02)
    • [2].被辣椒“辣到”解辣很简单[J]. 江苏卫生保健 2019(12)
    • [3].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快速筛查和定量检测食用油脂中的天然辣椒素、合成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13)
    • [4].辣椒素类物质生物合成及相关调控基因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 2020(09)
    • [5].辣椒素的摄取、代谢与生物学效应[J].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8(04)
    • [6].不同类型辣椒中辣椒素含量测定及辣度分析[J]. 中国瓜菜 2019(09)
    • [7].辣椒素类物质的生物合成影响因素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J]. 园艺学报 2019(09)
    • [8].辣椒素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线粒体相关机制[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8(06)
    • [9].辣椒中辣椒素提取方法与应用[J]. 食品工业科技 2018(13)
    • [10].利用液相-质谱法检测食用油中辣椒素的分析与探讨[J]. 食品安全导刊 2018(20)
    • [11].辣椒为什么辣?[J]. 大学化学 2018(07)
    • [12].辣椒素对大鼠胃动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 山东医药 2017(40)
    • [13].不同处理条件下干红辣椒中辣椒素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J]. 食品科技 2016(08)
    • [14].世界上最辣的辣椒能否置人于死地[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5(06)
    • [15].吃辣对身体是好是坏?[J]. 科学世界 2020(02)
    • [16].你被辣哭了吗?[J]. 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 2020(07)
    • [17].辣椒能辣死人么?[J]. 东方企业家 2016(11)
    • [18].吃辣椒怕辣?来杯牛奶就好[J]. 大自然探索 2016(12)
    • [19].从植物的角度去思考[J]. 今日中学生 2017(Z2)
    • [20].“吃辣”地图[J]. 东方文化周刊 2017(01)
    • [21].关于辣椒,你吃对了吗?[J]. 青春期健康 2017(06)
    • [22].科学吃辣助健康长寿[J]. 老同志之友 2017(12)
    • [23].辣椒素可减啤酒肚[J]. 中老年保健 2012(07)
    • [24].辣椒素降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13)
    • [25].辣椒粕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兽医杂志 2020(06)
    • [26].食用油中三种辣椒素类物质的快速筛查[J]. 分析试验室 2019(02)
    • [27].盐渍辣椒中辣椒素变化研究[J]. 现代食品 2019(04)
    • [28].红辣椒中辣椒素可延缓肺癌进展[J]. 中国蔬菜 2019(05)
    • [29].羟丙基-β-环糊精对辣椒素的荧光增敏及其分析应用[J]. 分析试验室 2018(06)
    • [30].四川省辣椒种质资源的辣椒素含量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28)

    标签:;  ;  ;  ;  

    辣椒素类物质遗传及杂种优势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