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英语课中的德育渗透

罗慧琴

摘要:2011年出版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标准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在小学英语课堂上,为了培养良好的品格、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作为情感态度中的一项,是不可缺少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德育渗透;教师;学生

一、关注现状,冷静地思考

固然,身为教育者,我们都知道“德”对育人有多重要,可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做的其实很少。问了身边的几位同行,得到的是差不多的答案:每个学期,都是很紧张的完成教学任务,连复习的时间都没,在课堂上,哪有时间和学生大讲道理啊!如果有,那也只能蜻蜓点水,况且,有班主任、语文教师在,我们犯得着吗?

想想也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师一般任教4-5个班,跨2-4个年级,学生的人数之多,有时一、两年下来,我们还有很多是人与名字对不上号的,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真的是知之不多,虽然在制定三维目标时,我们都有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目标,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往往会忽视。不过,在我课堂上发生的事例,让我开始对德育有所警觉。

[情景再现]:在五(1)班上PEP5Unit4ALet’slearn(内容如图1)时,新授完词组之后,进入操练阶段,笔者让学生做个采访记录,走下讲台巡视时,笔者发现一位颇受自己“宠爱”的男生在emptythetrash边上,写下了“下贱”,并且还斜着眼、笑眯眯地看着笔者的反应,当时,虽然觉得这两个字比较扎眼,但因为后面马上要叫学生汇报采访记录,必须要完成这一课时的教学任务,笔者只是息事宁人地说:“马上擦掉”!又开始进入下一环节。

第二天,在六(2)班上PEP7Unit5BLet’slearn(内容如图2)时,笔者又发现一位男生在cleaner边上写着“低贱”。

怎么回事?两个“贱”字,怎么就会不约而同地出现?回想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因为课时的紧张,笔者往往只是一味地追赶进度,只注重语言的工具性,不断地向学生灌输语言知识与技能;而就人文性而言,在教学中,虽然对中外文化的渗透有所关注,但对“德”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总觉得无需笔者唠叨,或者根本不愿意去做这种所谓的“小事”。但先后在课堂上出现这样的事情,让笔者明白,这是笔者自己的过失,笔者应该重视“德育”,让学生有对英语课的尊重、对他自己的尊重,对笔者自己的尊重,以及将来对他人的尊重!

冷静思考之后,笔者开始慢慢地摸索方法。

二、摸索方法,扎实地落实

1.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涵

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小学英语PEP教材,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而能否充分获得利用,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潜在的德育内涵。从而在备课时,我们要仔细分析、深挖教材,敏锐捕捉对话中的德育内涵,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于英语语言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在课堂语言学习中,形成自觉的道德意识及良好道德习惯,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PEP教材全部采用卡通式插图,色彩鲜艳,图文并茂,裝祯设计精美,以话题为纲,注重能力培养,课文所涉及的题材也比较广泛,如:学校、家庭、动物、时间、饮食、卫生与健康、人际交往、自然,世界与环境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但有些是明的,有些则是暗的,我们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暗的德育内涵。

如:PEP3Unit2BLet’stalk(内容如图3),我们在学了六十以内数字的表达,以及各种书本、文具的名称后,出现这样一个对话,乍一看,会以为只是在练习学过的语言点,但留给我们的情感线是一条横幅forhopeschool,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挖掘这一点,有意识的去渗透要关爱他人,乐意去做善事,并使他们真正懂得因为有爱,世界会更美好。

当然,我们在挖掘深层的德育内涵时,一定要与语言材料相符合,否则牵强附会的德育目标对学生来说只是说教,达不到效果。

2.凸显单元的德育目标

英语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情感态度目标也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当然,德育目标作为情感态度目标中的一员,我们也要给予关注。

PEP教材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整体来看,教材编写者是在单元整体设计的基础上编写教学内容的,一个单元一个话题,都包括A、B、C三大部分,A、B部分都是先词汇、对话,再到语篇,而C部分主要是文化、歌曲、故事、语音等,分六个课时上完,而整个单元所渗透的也都是同一德育目标,所以我们在制定德育目标时也要有单元意识。

但基于对小学生认知特点的考虑,单元中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往往较为简单,从而我们也无需每节课都一定要有德育目标,虽然,它能为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提供更为丰富和人文的情境和背景,但在课堂教学中,最核心的目标还是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目标,如果我们过多的追求德育目标,会适得其反,学生会产生厌倦的情绪,不利于知识技能目标的落实。

在渗透单元德育目标时,我们应该是一个有计划的过程,循序渐进,而不是信手拈来,随意的。

3.寓德于情景中

情感态度目标作为英语课上的隐性目标,其达成方式可以是显性的,即组织学生讨论某一种情感态度,但这种单纯为情感态度目标服务的活动,不应该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活动,情感态度目标的达成更多是依靠隐性的方式来渗透实现的,即教师要在一节课的教学中自始至终地结合语料自然渗透情感态度,让学生多通过体验、换位思考等方式感受某种情感态度,提升学生在这种情感态度方面的感悟。

在公开课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任教者在前面的环节中,从来没有渗透过什么情感目标,到课尾PPT上出示一些教条式的词句,如:Weshouldloveanimal,becausethey’reourfriend;Wemustprotectourenvironment;Healthyiswealthy;Everykindofjobshouldberespected等等,这些都有点类似于贴标签,对学生进行形式上的说教。试问,有谁喜欢被人说教?当别人生硬地对你说:你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时,你能欣然接受吗?这些显性的德育,效果不会很理想。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都提倡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语言,德育当然也不例外,我们也需把德育放于情景中。在前面例举的几位任教者,他们在上课一开始,就创设了贴切学生生活经验、符合话题的情景,如果在情景中,自始至终地结合文本自然渗透德育,那效果肯定更好。如:在教授动物这个话题时,老师已经创设了参观动物园的情景,并且也把教师布置成动物园,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图片、简笔画、多媒体等让学生对动物自然流露出Wow,howcute!把带入教室的动物玩具,让学生摸一摸、抱一抱,在此情此景中,学生的爱心能不被激发吗?

三、结束语

小学英语PEP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资源,教师应认真分析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结合学生的特点,把这些内容通过自己巧妙的加工、提炼并展示出来,于无形中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于自然中让学生接受教育,使学生在接受知识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德育因素的影响,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的效果。它,并不是需要我们的满口大道理,只要我们在设计教案时,更细腻些,更巧妙地把知识这条明线与德育这条暗线,相互交融!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石室乡中心小学

邮政编码:324000

标签:;  ;  ;  

小学英语课中的德育渗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