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B引导下的目视进近规范及查询软件设计

ADS-B引导下的目视进近规范及查询软件设计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民用航空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运输航空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类飞行程序(特别是仪表飞行程序)伴随航空法规的完善发展越来越成熟,但目视进近程序及运行规范在国内尚属空白。在欧美航空发达国家,目视进近程序及运行规范已相当成熟,但是不同的国家存在着地区差异性,尤其是我国国内中低空空域并未开放,许多国外先进的程序设计理念并不使用与我国。因此如何设计和规范适合中国国情的目视进近程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空域的管制范围非常广泛,目视进近航路的管制也成为制约我国民航快速发展的制约条件之一。由于ADS-B系统的技术性突破,实现了空间实时的点对点通讯方式,对于管制人员来说无疑于增加了一种更加可靠有效的管制方式,为了更加安全的运用目视飞行规则,与目视进近的实际应用,在ADS-B系统引导的目视规范的建立非常必要。本篇论文通过ADS-B系统的讲解,结合目前国内已有的目视飞行规则,重新设计了在ADS-B系统下目视进近的规范,并结合该规范,对目前加装了该系统的部分国内机场和进近管制空域设计了在ADS-B系统引导下的目视进近程序。在软件设计中引用了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大量的数据作为基础支持,结合ADS-B系统在学院三年来的稳定运行,并对ADS-B系统的使用者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分析工作,所涉及的使用者范围涵盖了空中交通管制人员,飞行技术指挥人员,飞行教师等。数据来源真实可靠。并结合问卷调查,得出ADS-B系统引导下目视进近的理想间隔。并结合训练飞行中目视飞行的经验,以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新津分院进近管制区为例,重点解决在进近管制区目视定位点的选择、目视飞行的参数、目视航段及保护区以及超障等问题。结合ADS-B系统引导下的目视进近规范设计了查询软件,不同使用者可以完整查询该机场可以使用的目视进近的飞行范围,也可以查询不同机场在ADS-B系统引导下目视进近的程序以及细则。这个项目的成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除了将直接应用在飞行学院飞行训练中外,还将直接运用在我国目视飞行程序设计及运行中,对确保飞行安全提高空域容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的来源以及工作背景
  • 1.2.1 本课题的来源
  • 1.2.2 本课题的工作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目标
  •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ADS-B 系统的应用与特点
  • 2.1 引言
  • 2.2 GPS 简介
  • 2.2.1 GPS 的基本工作原理
  • 2.2.2 GPS 卫星星座
  • 2.3 ADS-B 系统简介
  • 2.3.1 ADS-B 系统的组成
  • 2.3.2 ADS-B 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3 ADS-B 的机载设备
  • 2.3.4 ADS-B 系统在工作中的特点
  • 第三章 ADS-B 引导下的目视进近规范设计
  • 3.1 引言
  • 3.2 ADS-B 引导下目视进近程序规范设计前的调研
  • 3.2.1 调研的目的以及意义
  • 3.2.2 调研的资料收集
  • 3.2.3 调研的结果
  • 3.3 ADS-B 系统引导下目视进近规范的设计思路
  • 3.4 ADS-B 系统引导下的目视进近规范设计原则
  • 3.5 ADS-B 引导下的目视进近飞行规范的设计要求
  • 3.6 ADS-B 引导下的目视进近图的设计要求
  • 3.7 关于保护区和飞行间隔的设计和运行要求
  • 3.8 关于最低安全高度的设计要求
  • 第四章 完成并验证 ADS-B 系统引导下的目视进近规范
  • 4.1 引言
  • 4.2 目视飞行规范与仪表飞行规范
  • 4.2.1 仪表飞行规范
  • 4.2.2 目视飞行规范
  • 4.3 ADS-B 引导下的目视飞行规范
  • 4.4 广汉机场基于 ADS-B 引导下的目视进近程序设计以及验证
  • 4.4.1 程序设计目的以及意义
  • 4.4.2 以广汉机场为例的重要性
  • 4.4.3 遂宁机场转场广汉机场在 ADS-B 引导下的目视进近程序
  • 4.4.4 按规范设计出的程序的验证结果
  • 第五章 ADS-B 系统引导下的目视进近程序查询软件
  • 5.1 引言
  • 5.2 功能模块需求与设计
  • 5.3 程序流程设计
  • 5.4 数据库结构设计
  • 5.5 网络拓扑图设计
  • 5.6 网络安全技术
  • 5.7 ADSB 引导下的目视进近规范查询系统运行测试
  • 5.7.1 模块功能测试
  • 5.7.2 网络安全测试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某型飞机多模式进近着陆引导系统的改装设计[J]. 舰船电子工程 2020(01)
    • [2].浅谈多点进近系统结构及维护经验[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0(04)
    • [3].风切变时进近管制区域运行安全风险分析[J]. 安全 2019(11)
    • [4].组合精密进近着陆技术研究[J]. 现代导航 2017(01)
    • [5].陆基增强系统在无人机进近着陆中的性能分析[J]. 测绘科学 2017(07)
    • [6].白云机场实施独立进近频率超控技术的实现[J]. 科技视界 2017(11)
    • [7].进近管制过程的风险识别探析[J]. 中国新通信 2017(16)
    • [8].复杂条件下飞行器进近可视导航的基础理论研究技术[J]. 科技创新导报 2016(12)
    • [9].连续下降进近程序减噪原理研究[J]. 科技风 2016(16)
    • [10].仪表进近过程有关问题研究[J]. 现代导航 2016(04)
    • [11].低空风切变对飞机进近着陆的影响分析[J]. 科技与企业 2015(12)
    • [12].创造良好的着陆条件——空客A320的稳定进近技术[J]. 航空港 2017(03)
    • [13].PBN技术在机场飞行程序中的应用与区别[J]. 中国民用航空 2014(11)
    • [14].基于蒙特卡洛算法的配对进近安全前界计算[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0(05)
    • [15].APM告警适配优化方法探讨[J]. 民航管理 2019(10)
    • [16].谈如何在技术上实现深圳机场的相关进近[J]. 科技与创新 2018(05)
    • [17].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方式的安全区域[J]. 航空工程进展 2017(03)
    • [18].基于速度和导航误差的配对进近碰撞风险研究[J]. 航空计算技术 2015(06)
    • [19].航空器持续下降进近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 航空计算技术 2016(05)
    • [20].民用飞机仪表进近试飞方法[J]. 航空科学技术 2013(05)
    • [21].配对进近运行模式下近距平行跑道容量研究[J]. 航空计算技术 2013(04)
    • [22].民用航空器不稳定进近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科技资讯 2012(02)
    • [23].为有蓝天任翱翔——安徽空管分局实施合肥空域结构调整暨开设进近管制区纪实[J]. 空中交通管理 2010(09)
    • [24].兰州进近管制区运行状态仿真分析[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20(02)
    • [25].近距平行跑道目视进近条件下的碰撞风险分析[J]. 民航学报 2018(01)
    • [26].同时仪表进近模式下平行跑道碰撞风险[J].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27].低温情况下的最后进近航段安全超障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 2017(16)
    • [28].下降进近阶段飞行安全分析与建模[J]. 信息技术 2015(01)
    • [29].基于平行错列跑道的飞机进近排序[J]. 科技风 2015(16)
    • [30].基于相关进近模式的双跑道容量计算及仿真[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04)

    标签:;  ;  ;  ;  

    ADS-B引导下的目视进近规范及查询软件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