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肤假性淋巴瘤9例临床与组织病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江夏,王伟霞,张敏[1](2018)在《皮肤假性淋巴瘤1例》文中提出患儿女,5岁,左前臂丘疹3年余。皮肤科情况:左前臂屈侧可见呈横行线状分布的直径110mm大小红色丘疹,境界清楚,质地稍硬,表面光滑。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全层及脂肪层浅层可见单一核细胞呈致密结节状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示:CD3、CD5、CD20、CD79a、Bcl-2部分阳性,CD10、CD21、Bcl-6、Cyclin D1阴性,Ki-67约20%阳性,免疫球蛋白轻链kappa、lamda阴性。Ig H、Igκ基因重排未见克隆性扩增峰。诊断:假性淋巴瘤。治疗:患者家属选择观察,1年后皮损部分消退。
刘玉洁,顾安康,纪华安,张理涛[2](2016)在《鼻部假性淋巴瘤3例及组织病理分析》文中认为1临床资料例1.女,22岁。左侧鼻翼红色结节,偶伴瘙痒1个月余。患者1个月前无明确诱因左侧鼻翼出现一绿豆大红色丘疹,偶伴瘙痒,自以为"青春痘"未予理会,皮疹继续增大,自行外用"红霉素眼膏"及"痤疮膏"半月余未见明显疗效,遂于2014年3月14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既往体健,否认外伤及昆虫叮咬史等。体格检查: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鼻翼一直径约1.5 cm红色半球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3](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丽琴,曹先伟,万红萍,郭竹秀,陈丽[4](2012)在《播散型皮肤假性淋巴瘤》文中提出报告1例播散型皮肤假性淋巴瘤。患者男,48岁。因躯干及头面部丘疹、结节伴瘙痒3年余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基本正常,真皮内见致密结节状、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还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及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形状大小较为一致,无非典型性核,病变以真皮上半部为主,皮下组织未见异常。免疫组化检查:部分细胞CD4(++),CD8(++),CD3(++),CD45Ro(++),细胞毒颗粒相关蛋白(TIA)-1(+),穿孔素(perforin)(-),CD56(-);少数细胞CD20(++),CD79a(++);S-100蛋白部分(+),CDla部分(+)提示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特殊染色示:结核杆菌及麻风杆菌抗酸染色均(-)。诊断:播散型皮肤假性淋巴瘤(以T细胞增生为主)。
王玲[5](2010)在《皮肤假性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和基因重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皮肤假性淋巴瘤(cutaneous pseudolymphomas, CPL)在组织学上类似于皮肤恶性淋巴瘤,但临床表现上却为良性的生物学行为,其不完全符合皮肤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标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虽可鉴别其类型,但无法鉴别其良恶性,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诊断方法。本试验中我们对CPL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D3、CD20和CD45RO的表达情况,以期对CPL进行分型。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检测TCR-γ口IgH的基因重排情况,期望为CPL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天津市长征医院皮肤科病理室2002年3月—2008年7月保存完整且临床和病理确诊的CPL患者的石蜡组织28例,其中男14例,女14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46.60±18.72)岁。10例扁平苔藓(lichen planus, LP)石蜡组织作对照,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17~66岁,平均年龄(43.52±12.75)岁。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对28例CPL和10例LP的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皮损中CD3、CD20和CD45RO的表达情况。并以从石蜡包埋处理的皮肤活检组织中提取的DNA为模板,应用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TCR-γ和IgH基因重排情况,同时以T细胞淋巴瘤和B细胞淋巴瘤标本为作为阳性对照。实验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免疫组化结果应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t检验,基因重排结果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8例CPL组织病理显示真皮浅层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8例皮肤假性淋巴瘤皮损中以CD3及CD45RO阳性表达为主的共13例,为T细胞假性淋巴瘤;以CD20阳性表达为主的共15例,为B细胞假性淋巴瘤。28例CPL中TCR-γ基因重排时,有8例出现smear带,其余20例重排均为阴性,无1例重排阳性。对照组10例LP中有3例出现smear带,其余7例重排均阴性,无1例重排阳性。20例CPL标本与10例LP石蜡包埋标本,其TCR-γ基因重排的多克隆率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5);28例CPL中IgH基因重排时,有1例出现smear带,其余27例重排均为阴性,无1例重排阳性。对照组10例LP中有1例出现smear带,其余9例重排均阴性,无1例重排阳性。20例CPL标本与10例LP石蜡包埋标本,其IgH基因重排的多克隆率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2)。结论:皮肤假性淋巴瘤组织真皮浅层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主要是表达了CD3、CD45RO的T细胞,和表达CD20的B细胞;CPL组织内淋巴细胞不存在明显的TCR-γ基因和IgH基因重排,与生物学良性的扁平苔藓皮损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提示TCR-γ基因和IgH基因多克隆重排检测在鉴别CPL良恶性方面具有参考意义。
刘志超,刘建刚,马香玲,邓莉,崔文[6](2008)在《皮肤假性淋巴瘤组织病理与基因重排特点》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研究皮肤假性淋巴瘤(CPL)的组织病理、基因重排特点。方法对13例皮肤假性淋巴瘤的石蜡包埋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法)、免疫组化SP法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应用PCR行TCR-β和IgH基因重排检测。结果13例皮肤假性淋巴瘤组织病理示:真皮内淋巴样细胞大致呈带状浸润,无明显异形性,主要位于真皮浅层,细胞浸润与表皮之间有正常胶原带分隔。免疫组化显示浸润淋巴细胞呈混合型(CD20、CD3、CD45RO阳性)。13例CPL中,进行TCR-β基因重排时:10例出现smear带(76.9%),2例重排阳性(15.4%);IgH基因重排时:2例出现smear带(15.4%),无1例重排阳性(0%)。结论皮肤假性淋巴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表现形式多样;TCR-β和IgH基因重排检测,在诊断CPL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昌红,张建英,高颖,曲丛玲,沈兵,王文普,廖松林[7](2008)在《原发皮肤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进一步探讨原发皮肤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lymphoma,PCL)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特点,着重研究和总结一些PCL的特殊类型。【方法】筛选1983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北京铁路总医院诊断为PCL者40例。收集40例的主要临床资料和库存组织蜡块,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标记,并选出25例做TCRβ/γ和IgHFr2A/Fr3A基因重排检测。对全部病例进行追踪随访。【结果】40例平均年龄(41.53±20.14)岁。老年男性略占优势。肿瘤病变以躯干和上肢首发为主。临床表现以皮下结节为主。光镜下,一般类型PCL瘤细胞分布具有结外同类型T、B淋巴瘤细胞的特点,特殊类型如原发皮肤CD30阳性/阴性大T细胞淋巴瘤、原发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原发皮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和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具有独特特点。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检测对分型有帮助。【结论】①PCL并不罕见,本组原发皮肤T细胞淋巴瘤共28例(70%);原发皮肤B细胞淋巴瘤共9例(22.5%),以原发皮肤T细胞淋巴瘤占优势。②PCL有其不同于结内或结外其他部位淋巴瘤的独特亚型,建议采用综合EORTC分类与WHO 2001淋巴造血组织分类的修订分类。③CD30的表达与否为原发皮肤大T细胞淋巴瘤最主要的预后指标,CD30阳性者预后好,CD30阴性者预后差。④免疫组化最好两种以上抗体协同使用。⑤基因重排检测对于PCL的早期和交界性病变诊断有重要参考意义。
刘志超,孙青[8](2007)在《皮肤假性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皮肤假性淋巴瘤系指在组织学上类似皮肤恶性淋巴瘤,而临床表现为良性生物学行为,不完全符合皮肤淋巴瘤的诊断标准。区分淋巴细胞的良性反应性增生和恶性增生(淋巴瘤)一直是临床病理诊断的难题。淋巴细胞成熟过程中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为检测淋巴细胞的克隆性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
刘志超[9](2007)在《皮肤假性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皮肤假性淋巴瘤(cutaneous pseudolymphoma,CPL)石蜡包埋组织T细胞受体beta(TcR-β)基因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情况,并根据重排情况,预测皮肤假性淋巴瘤(CPL)向T型或者B型皮肤恶性淋巴瘤转化的可能,为判断预后和临床随访提供依据。方法:对13例皮肤假性淋巴瘤石蜡包埋标本采用S-P法进行CD20、CD3、CD45RO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分型,并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进行TCRβ和IgH基因重排检测,同时以18例原发性皮肤恶性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malignant lymphoma,PCML)石蜡包埋标本做对照。用SPSS13.0软件处理所得数据,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例皮肤假性淋巴瘤标本免疫组化示:皮肤T细胞假性淋巴瘤(cutaneous T-cell pseudolymphoma,CTPL)8例,皮肤B细胞假性淋巴瘤cutaneous B-cell pseudolymphoma,CBPL)5例。对上述13例CPL石蜡包埋组织进行TCR-β基因重排检测:10例出现smear带(76.9%),2例单克隆基因重排阳性(15.4%),1例重排阴性(7.7%);进行IgH基因重排检测:2例出现smear带(15.4%),无1例重排阳性(0%),11例重排阴性(84.6%)。18例原发性皮肤恶性淋巴瘤标本免疫组化示: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PCTCL)18例,无1例原发性皮肤B细胞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B cell lymphoma,PCBCL)。对上述18例PCML石蜡包埋组织进行TCR-β基因重排检测:14例单克隆基因重排阳性(77.8%),1例出现smear带(5.5%),3例重排阴性(16.7%);进行IgH基因重排检测:无1例重排阳性(0%),4例出现smear带(22.2%),14例重排阴性(77.8%)。13例CPL和18例PCML石蜡包埋标本,TCR-β基因重排的多克隆重排率分别是76.9%、5.5%,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05,表明CPL的TCR-β多克隆重排率明显高于PCML,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TCR-β单克隆基因重排的阳性率分别是15.4%、77.8%,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05,表明CPL的TCR-β单克隆基因重排阳性率明显低于PCML,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IgH基因重排的阳性率均为0%,多克隆重排率分别是15.4%、22.2%,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表明CPL与PCML的IgH单克隆基因重排阳性率、多克隆重排率之间,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结论:CPL主要表现为TCR-β多克隆基因重排,而PCML以表现为TCR-β单克隆基因重排为主,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5)。CPL与PCML的IgH基因重排阳性率及多克隆重排率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TCR-β和IgH基因重排检测,在诊断CPL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根据TCR-β和IgH基因重排情况,可以预测皮肤假性淋巴瘤(CPL)向T型或者B型皮肤恶性淋巴瘤转化的可能,为判断预后和临床随访提供依据。对于纯系的CPL,因其更易发展成皮肤恶性淋巴瘤,必须强调长期密切随访。
李春阳,孙青,王玉坤,郭淑兰[10](2004)在《皮肤假性淋巴瘤9例临床与组织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研究皮肤假性淋巴瘤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对9例皮肤假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9例皮肤假性淋巴瘤中符合局限型皮肤淋巴细胞瘤者8例,淋巴瘤样接触性皮炎1例。组织病理检查见淋巴细胞呈带状或楔状浸润,细胞无异形性,主要位于真皮浅层;免疫组化显示浸润淋巴细胞呈混合型(CD45RO、CD20阳性)。采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9例均痊愈。结论:皮肤假性淋巴瘤临床及组织病理表现形式多样,需与恶性皮肤淋巴瘤相鉴别,应注意随访。
二、皮肤假性淋巴瘤9例临床与组织病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皮肤假性淋巴瘤9例临床与组织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皮肤假性淋巴瘤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2)鼻部假性淋巴瘤3例及组织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4)播散型皮肤假性淋巴瘤(论文提纲范文)
1病历摘要 |
2讨论 |
(5)皮肤假性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和基因重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皮肤假性淋巴瘤免疫组化的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1.4 实验方法 |
1.1.5 结果判定 |
1.1.6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常规组织病理结果 |
1.2.2 免疫组化结果 |
1.3 讨论 |
1.3.1 CD3的分子生物学作用 |
1.3.2 CD20的分子生物学作用 |
1.3.3 CD45RO的分子生物学作用 |
1.4 小结 |
二、皮肤假性淋巴瘤基因重排的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实验方法 |
2.1.5 结果判定 |
2.1.6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TCR-γ基因重排结果 |
2.2.2 IgH基因重排结果 |
2.3 讨论 |
2.3.1 研究现状 |
2.3.2 结果分析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皮肤假性淋巴瘤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6)皮肤假性淋巴瘤组织病理与基因重排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7)原发皮肤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临床特征 |
2.2 主要组织病理学特点 |
2.3 免疫组化结果 |
2.4 提取DNA做TCRβ、TCRγ、IgHFr2A和IgHFr3A基因重排检测结果 |
2.5 随访结果 |
3 讨论 |
3.1 定义 |
3.2 关于PCL的分类 |
3.3 MF和1例特殊类型MF的诊断问题 |
3.4 原发皮肤大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 |
3.5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subcutaneous panniculitic T cell lymphoma, SPTCL) |
3.6 PCL和皮肤假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 |
3.7 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在PCL中的应用体会 |
(9)皮肤假性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随访 |
讨论 |
结论 |
附表、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皮肤假性淋巴瘤9例临床与组织病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皮肤假性淋巴瘤1例[J]. 江夏,王伟霞,张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8(04)
- [2]鼻部假性淋巴瘤3例及组织病理分析[J]. 刘玉洁,顾安康,纪华安,张理涛.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6(02)
- [3]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4]播散型皮肤假性淋巴瘤[J]. 李丽琴,曹先伟,万红萍,郭竹秀,陈丽.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2(09)
- [5]皮肤假性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和基因重排研究[D]. 王玲. 天津医科大学, 2010(03)
- [6]皮肤假性淋巴瘤组织病理与基因重排特点[J]. 刘志超,刘建刚,马香玲,邓莉,崔文.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8(02)
- [7]原发皮肤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研究[J]. 昌红,张建英,高颖,曲丛玲,沈兵,王文普,廖松林. 医学临床研究, 2008(04)
- [8]皮肤假性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J]. 刘志超,孙青.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7(07)
- [9]皮肤假性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D]. 刘志超. 山东大学, 2007(03)
- [10]皮肤假性淋巴瘤9例临床与组织病理分析[J]. 李春阳,孙青,王玉坤,郭淑兰.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4(12)
标签:淋巴瘤论文; 免疫组化论文;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论文; 病理报告论文; 病理检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