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政府为因应东南亚的排华,在闽粤等地设立了多家以安置被迫从东南亚返国的归侨为主要目的华侨农场。这些由国家设立的华侨农场,一方面是作为中国国营企业的组成部分而历经文革以来中国社会发展与变迁。另一方面,华侨农场因其成员为归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中国国家侨务政策、归侨与东南亚的关系、以及归侨的文化适应、归侨的身份认同等问题,使华侨农场与其他国营企业相比更加特殊。有鉴于此,华侨农场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深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以福建武夷华侨农场为研究个案,运用大量第一手的文书档案和侨务部门的文件,以及对部分农场归侨的口述资料,在20世纪60年代中叶以来中国社会发展与变迁的时空下,从国家、制度与作为农场成员归侨的两个层面,具体地考察与讨论华侨农场的建立与运作中所面对的问题与发展演化、归侨在华侨农场的新家园如何历经从“东南亚华人”到“中国人”的转变、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归侨如何转变其身份与文化认同并在祖国的土地上再建其新家园等问题。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简短地回顾了以“华侨农场”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史发展历程,并指出本文选题的缘起和意义,通过对资料的介绍来阐述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第二部分为本文第一章,介绍了武夷华侨农场建立的背景,它与印尼和缅甸两国的排华密切相关。第三部分为本文第二章,介绍了武夷华侨农场发展历程的第一阶段(1966年创办到1978年)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来阐述归侨如何在“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背景下的文化适应与重建家园等问题。第四部分为本文第三章,介绍了武夷华侨农场历史发展的第二阶段(1978年到1985年)安置越南归侨的情况和这一时期武夷华侨农场面临的新问题,分析“改革开放”后侨务政策的调整对武夷华侨农场及其归侨的影响。第五部分结论,总结本文观点,归纳华侨农场的归侨的文化适应问题和个案研究的现实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武夷县之印[J]. 中国书法 2020(05)
- [2].对“武夷风格”建筑的思考和展望[J]. 建筑与文化 2018(12)
- [3].武夷峰[J]. 东方收藏 2019(02)
- [4].“武夷风格”建筑的概念、来源及分类[J]. 建筑与文化 2018(07)
- [5].永远的武夷[J]. 北方音乐 2013(05)
- [6].《武夷山庄》系列[J].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6(03)
- [7].大美武夷[J]. 福建理论学习 2016(11)
- [8].福建风景·金秋梯田靓武夷[J]. 当代世界 2017(10)
- [9].吹不尽武夷风光美[J]. 当代音乐 2017(19)
- [10].中国早期茶报——《武夷通讯》[J]. 农业考古 2016(02)
- [11].地方文学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内容设计——以武夷文学为例[J]. 铜仁学院学报 2016(03)
- [12].基于武夷本源文化的现代创意产品设计策略探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5)
- [13].《重重叠叠》教学设计[J]. 试题与研究 2020(18)
- [14].烟雨毓秀品武夷[J]. 上海集邮 2019(07)
- [15].武夷村野[J]. 福建文学 2016(04)
- [16].最美溪景属武夷[J]. 青春期健康 2015(16)
- [17].最美溪景属武夷[J]. 新青年(珍情) 2015(09)
- [18].“清饮悦读”之解读《武夷通讯》[J]. 茶博览 2015(08)
- [19].忆夏游武夷[J]. 黄河 2012(05)
- [20].武夷风情[J]. 音乐大观 2013(02)
- [21].武夷三日[J]. 椰城 2013(07)
- [22].武夷短章[J]. 福建文学 2009(09)
- [23].徜徉武夷(二首)[J]. 中国铁路文艺 2011(06)
- [24].武夷两章[J]. 青年文学 2011(21)
- [25].戊子暮春武夷感怀(五律)[J]. 诗词月刊 2008(06)
- [26].持续攻坚发力 打响武夷品牌[J]. 福建质量技术监督 2018(11)
- [27].中国武夷3位肯籍员工喜获杰出员工奖[J]. 就业与保障 2019(Z2)
- [28].“武夷之外”诗群的精神重构之路——评《九曲之焰——武夷诗群十年诗选》[J]. 武夷学院学报 2017(10)
- [29].灵山秀水依 生态新武夷[J]. 中国生态文明 2017(06)
- [30].何一心 一心做好“武夷星”[J]. 中国品牌 201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