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圆满的句号 世纪的献礼——武汉市2000年国税、地税收入任务全面超额完成(论文文献综述)
石中豪[1](2018)在《武汉市中小企业纳税遵从度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中小企业是一股具有活力的经济力量,他们数量众多,涉及行业丰富,发展前景广阔,是拉动就业的发动机,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催化剂。但中小企业由于受文化、人员、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纳税遵从度普遍不高,加之其数量众多,税收征管成本较高,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导致税款流失现象严重。据税务部门有关数据保守估计,每年我国中小企业的税收流失率在30%左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流失率,为此提高中小企业的税收遵从度,降低税收流失率是我国税收征管的一个重要课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对企业纳税行为的研究,这其中包括对纳税人纳税遵从行为的研究,测量纳税人纳税遵从的状况,对这些国家不断优化税收工作方式,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而我国关于纳税人纳税遵从的研究,还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末,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成果还比较缺乏,因此,从有利于加强中小企业税收征管,促进税收事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对中小企业纳税人纳税遵从行为的研究具有价值是较大的。本文以武汉市中小企业纳税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及数据分析法分析中小企业纳税遵从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强化税收征管、优化服务等方面的对策,旨在为优化武汉市中小企业纳税环境,提升中小企业纳税遵从度建言献策。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一是引言,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本文的研究方法、本文结构及主要内容;二是中小企业纳税遵从度研究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以纳税行为理论、博弈论、预期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作为中小企业税收遵从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三是武汉市中小企业纳税遵从现状评价。本章通过对武汉市国税部门税收征管系统中的相关数据进行集中分析,通过中小企业纳税人违法违章情况和涉税风险情况,对武汉市中小企业纳税人税收遵从现状进行描述,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武汉市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中小企业纳税人纳税遵从度进行测量,评价遵从程度;四是中小企业纳税遵从影响因素分析。本章根据中小企业遵从现状,对企业税收遵从与不遵从的表现形式进行全面分析,并从定性分析的角度分析影响中小企业税收遵从行为的主要因素,介绍中小企业纳税遵从度的评价方法,为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五是提高中小企业纳税遵从度的对策建议。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优化纳税服务,强化税收征管等角度,提出符合武汉市中小企业管理和服务实际的纳税遵从度的提升对策。
宁平[2](2016)在《官渡区政府目标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政府部门在看到目标管理在企业运用取得成果后,也开始尝试将目标管理理论运用到政府考核评估中,并且经过十几年实践取得一定成果,全国现在已有200多个城市政府先后采用目标管理模式,尤其是青岛、杭州、武汉、厦门等城市政府目标管理模式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成为其他基层政府地区学习的楷模。官渡区也采用了目标管理工作方法,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目标设置科学准确—部门职责明确具体—过程控制全面及时—监督评价动态详细—结果运用客观公正”的一套较完整的目标管理体系,在促进官渡区政府开展经济、政治及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官渡区政府目标管理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本文以官渡区目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点,立体化地展现官渡区目标管理工作的现状,从而提出改善目标管理工作良策。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目标管理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对比青岛和杭州目标管理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提出县区政府在目标管理方面的意义;二是以官渡区目标工作管理现状,本文以官渡区2015年目标管理取得成就为例,主要包括考核流程、实施目标管理的机构和主要职责、目标的制定、目标考核、目标的考核和2015年目标管理取得成就;三是对官渡区400名公务人员展开调查问卷,其中包括领导层与普通员工,通过Excel软件对本次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据此总结官渡区政府在采用目标管理模式中面临困境;四是提出改善官渡区目标管理工作建议,官渡区在借鉴青岛和杭州目标管理模式基础上,实现官渡区目标管理考核主体多元化,构建“官渡区、空港经济区目标管理督查系统”,真正实现官渡区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三权分立。
杨郁[3](2013)在《法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创业制度研究》文中提出自德鲁克提出创业型经济的概念以来,创业型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具创造力的组成部分,创业创新是提高各国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创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这是我国第一次将鼓励创业纳入国家战略层面,也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举措。事实上,大力推进创业工作,以创业带动就业,也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近年来的主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创业制度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创业制度研究,探索鼓励创业的制度,充分发挥创业效应,以创业带动就业,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选择了“创业制度”为研究对象,以“创业制度的历史变迁”为线索,以“制度”、“创业制度”、“成本收益”、“供给需求”等概念为分析框架,以国外创业制度、中国创业制度的历史变迁为借鉴,从法经济学的视角探究中国创业制度变迁的规律,实证分析中国创业制度的成本收益和供给需求的现实情况,并尝试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中国创业制度的现状系统分析,剖析当前我国创业制度在设计和体系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改进创业制度效率和均衡的政策建议,尝试从法经济学角度为完善创业制度提供一个可供分析和利用的框架体系和制度建议。本文综合运用了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法经济学制度变迁的方法为线索,以成本收益分析和供需均衡分析为核心,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对创业制度进行了分析。在研究中既注重对法经济学理论在创业制度宏观层面的应用,也注重对具体创业制度在微观层面的具体分析,进而综合分析创业制度存在的具体问题。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选题的价值、理论和实际意义,然后对全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整体阐述和分析,是全文的总纲部分。第二章是创业制度文献综述和法经济学相关理论解析。文献综述从研究视角和学科分类出发,系统整理了关于创业制度的主流研究成果,按照递进关系从创业概念、创业活动类型、创业环境研究、创业制度研究等方面对文献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国内外创业制度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归纳,针对研究的现状综述得出本文研究创业制度的视角和着力点。法经济学相关理论解析则对创业理论、交易成本、制度变迁、成本收益和供需均衡等相关学术理论及分析工具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以期对本文的法经济学分析提供理论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国外代表性国家创业制度和中国创业制度的对比分析。本章主要分析了世界上代表性较强的美国、日本、英国和我国的创业制度,并从制度供给需求和制度内容上对比分析了各国创业政策制度各自内在的特点,从国内外的制度的对比中总结出了国外创业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并对这些启示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从而为推进我国创业制度改革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借鉴。第四章是我国创业制度的历史分析,本章系统回顾了我国创业制度变迁中的重要阶段,以重要法律制度的出台为分界追寻中国创业制度的发展轨迹,发掘制度变迁背后的动力,考察制度演变过程的特点,以便对目前我国创业制度的现状做出客观的评价和改进的建议。第五章是我国创业制度的成本收益分析,分别从政府和创业者两个角度对创业制度成本进行了分析。从政府角度的成本分析引入了创业财政投入指标,同时结合创业制度的数量和涉及到的政府机构对政府创业成本进行了界定和分析,这也是学界首次从政府视角考量的成本分析,增加了创业成本的内涵,也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从创业者角度本章按创业过程系统分析了创业过程中的各种成本及其影响因素,依次考察了创业规制成本、创业融资成本、创业运营成本和创业税收成本。针对创业各阶段的成本分析文章提出了部分核心指标并对我国创业制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又从经济和社会收益方面对创业收益做了简要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显示,政府规制是造成创业成本过高的根源。第六章是创业制度的供给需求分析。本章分析了创业制度的供给模式、影响因素和供给现状,并在供求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创业制度失衡的内在原因主要是结构失衡而非供应不足。这个结论也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与理论和实务界继续增加创业制度供给的主流观点有显着的差别。第七章是创业制度改进的制度安排。本章针对前述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成本、收益、供给、需求角度对创业制度提出了改进的制度安排。并全面设计了我国创业制度改进的制度框架。第八章是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本章系统回顾了全文的核心论点和论证过程,对文章要阐述的观点进行了概括,进一步表明了作者对我国创业制度的研究结论和基本观点,也指出了文章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综上所述,我国创业制度极大地促进了创业的过程和创业者的激情,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降低政府规制,进一步释放广大民众的创业激情,进而降低创业成本,实现制度均衡,促进创业的收益和效率。本文试图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从法经济学研究创业制度是创业研究角度的创新。在目前国内外的创业研究中,大多来自于创业管理或传统的经济学视角,研究侧重点多为创业机会识别、创业环境要素、企业家精神等微观层面。但从相对宏观的角度看,无论是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创业制度,还是运用成本收益方法、供给需求方法分析创业制度都是一个创新,在国内从法经济学的视角看待创业研究是全新的视角,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本文重新界定了创业成本的内涵,并尝试性系统提出了创业成本的核心指标。传统研究在考察创业成本时均是从创业者的角度出发考察成本,在指标设置时也是零散地选取。而本文则首次从政府和创业者两个角度界定了创业成本的范围。本文首次从政府角度界定和分析了创业制度的设立和执行成本(选用了创业财政支出的指标),这在国内外创业制度研究上尚属首次。同时,本文还以创业者角度对创业全过程中成本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创业各阶段还选取了一套创业成本指标体系,这也是创业研究首次运用指标系统地归纳和界定创业成本的范围。第三,本文的研究发现,创业制度的首要核心制度应为放松规制,规制过严是我国创业成本高企的根源;创业制度失衡原因不是制度供给不足,而是制度结构失衡,这将是今后政府制定创业政策和制度时注意的方面。这也是一个创新之处。第四,本文首次对我国创业制度进行了法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和供需均衡分析,对于不是独立学科的创业学来讲,运用这两种工具分析尚不成熟的创业制度,探究分散在政府各部门涉及创业规章和制度背后的法经济学追求的公平和效率的精神,也是一个选题和分析方法的创新,同样的选题在国内还从未有人研究。由于诸多的原因,本文在研究上还存在一些不足,这将是本文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对法经济学理论方法论和分析工具运用上尚显欠缺,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实际上法经济学方法论从其产生、发展再到完善也需要一个过程,本文的分析仅仅是将法经济学运用到创业制度的分析中,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需要对这种理论和分析方法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使其逻辑体系更严密、分析工具更合理。本文在对创业制度的实证分析上有待深入。特别是在成本收益的量化分析和供需均衡上还存在研究空间,如可以尝试建立一套指标体系,通过揭示我国创业制度的内在变量考察其制度演进的过程,评估现行制度的绩效。在将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对创业制度进一步研究,也进一步落实到具体创业实践中。
李莹[4](2013)在《完善地方税体系的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地方税体系在组织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地方税体系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正在如火如茶进行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工作,把我国的地方税体系推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本文在论证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税体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我国地方税种、地方税收收入以及北京市地税征管的现状。通过对我国地方税体系主体税种、收入现状、管理权限以及税收征管中的信息系统、纳税服务、异地登记等情况的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地方税体系的特征,找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其次,分析了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国际经验,通过对美国的税收体系、荷兰的环保税、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财产税以及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的税收征管状况进行研究,分析这些国家地方税体系以及税收征管的特点,总结了这些国家在建立地方税体系过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从而更好地完善我国的地方税体系。最后,根据我国目前地方税体系的现状和国外建立地方税体系的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对策建议。认为应建立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体系;完善其他地方税税种的设计和征收以及地方税征管体系;同时还应完善地方税体系的相关法律制度,将国际上先进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和纳税服务理念引入地方税体系的建设,以促进我国地方税体系更加完善。
吕长城[5](2012)在《我国中央政府环保法律监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环境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我国环境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导致环境问题丛生的原因众多,而这其中,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上的缺位与失范却是主要因素。针对这种现象,中央政府需要肩负起环保监控的法定职责,以推动环保这项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然而,当前中央政府环保监控的效果并不理想,我国环境恶化的形势也未能得到根本遏制,究其原因,是当前的环保监控机制存在失灵,没有起到严格约束地方政府的作用。有鉴于此,改革现有的环保监控制度,努力构建中央对地方的环保监控法律机制将是未来努力的方向,也是有效改善我国环境状况的必要举措。在全文结构上,除引言和结论外,文章共分为以下四个章节:第一章:地方政府在环保领域的缺位与失范。该部分以“紫金矿业污染事件”为例,指出地方政府在环保领域的缺位与失范是造成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而导致地方政府环保缺位与失范的因素主要包括:不合理的政绩观的导向;分税制下的财政压力;非法利益的诱惑;环保意识淡薄。第二章:中央政府实施环保监控的依据和意义。该部分主要阐明了中央政府实施环保监控的法律和现实依据,并分析实施环保监控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第三章:当前环保监控机制失灵的成因。这一部分主要从五个方面具体分析导致当前中央政府环保监控机制失灵的原因,即:中央与地方的环保职责划分不明;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缺乏良好设计;环保监控手段的单一化;地方政府环保法律责任的缺失;公众参与环保的水平较低。第四章:构建我国环保法律监控机制的制度设计。针对当前中央政府环保监控机制存在的失灵,在借鉴域外相关国家环保监控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建我国环保法律监控机制的若干建议。相关建议主要有:通过立法明确划分央地的环保职责;制定和完善中央环境行政组织法;增强地方环保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实现环保监控手段的法治化;凸显地方政府的环保法律责任;提升环保公众参与环保的力度和水平。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制定一部中央环境行政组织法,以推动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并消除中央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在环保职责上的“内耗”;二是特别指出对于地方政府的环境违法行为,除了地方政府的相关责任人员以外,地方政府作为整体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本文也在努力尝试运用多学科的交叉方法分析问题,如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
董菲[6](2010)在《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49-2009年是中国现代社会相对独立的时间单元,新的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在创建、摸索中逐步成熟,并被融入国际化的潮流中。武汉现代城市规划作为一个城市案例、一类专项制度、一种地域文化的体现,在思想、理论、技术、体系等方面均呈现了比较独特的形态。论文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研究对象和范围进行界定,并在介绍国内外研究状况、选题意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阐明本研究的目的是力图全面考察1949-2009年武汉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地位。第二章在回顾武汉乃至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历史轨迹基础上,对其进行分代、分期、分段的划分,并重点界定1949-2009年的分段内容和城市规划的类型;第三、四、五章从武汉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背景与城市化发展进程等角度着手,分三个时期详细考察武汉城市规划从近代规划的自发延续开始,不同历史时期引入的规划理论和实践摸索,直至目前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历程,同时对三个历史时期进行阶段划分和规划活动分析,总结各阶段的主要特征。第六章从城市规划体系建构的角度,重点对其子系统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相互关系进行历史考察,从国家及地方的行政建构、法律规范颁布、技术编制磨合等方面来综合讨论武汉现代城市规划行政、技术、法制体系的演变特征,也体现了武汉城市规划在中国现代社会中的范型特征和借鉴意义。第七章对现代社会60年间武汉城市规划历史特征进行全面总结,并探讨了后续研究方向。
芹莉,沈永刚,赵亮[7](2001)在《圆满的句号 世纪的献礼——武汉市2000年国税、地税收入任务全面超额完成》文中研究表明 在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前夕,从武汉市国家税务局、武汉市地方税务局传出喜讯,200O年国税、地税务项收入任务全面超额完成,圆满实现了“九五”税收目标,给20世纪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为21世纪献上了一份厚礼。 2000年,全市广大国税干部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化‘“三讲”教育,坚定不移地执行“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
二、圆满的句号 世纪的献礼——武汉市2000年国税、地税收入任务全面超额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圆满的句号 世纪的献礼——武汉市2000年国税、地税收入任务全面超额完成(论文提纲范文)
(1)武汉市中小企业纳税遵从度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实践进展 |
四、研究方法及论文基本框架 |
第一章 中小企业纳税遵从度研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 |
一、中小企业 |
二、纳税遵从度 |
第二节 基本理论 |
一、纳税行为理论 |
二、征纳博弈理论 |
第二章 武汉市中小企业纳税遵从现状评价 |
第一节 武汉市中小企业纳税人纳税遵从现状 |
一、中小企业纳税人违法违章情况 |
二、中小企业纳税人涉税风险情况 |
第二节 武汉市中小企业纳税遵从度评价 |
一、问卷调查设计 |
二、样本选取 |
三、问卷结果分析 |
第三章 中小企业纳税遵从度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中小企业内部方面原因 |
一、中小企业对利益的过度追求 |
二、中小企业涉税从业人员遵从能力不足 |
第二节 中小企业外部方面原因 |
一、税制体制不完善 |
二、纳税服务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
三、税收征管能力不足 |
第四章 提高中小企业纳税遵从度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优化税制体系,促进税收公平 |
一、完善税收法律法规体系,加快税法修订工作 |
二、建立决策约束机制,提高行政决策水平 |
第二节 加强税收征管,提升震慑影响 |
一、树立税源专业化管理理念,凝聚税源管理合力 |
二、以效能为核心,提高实施税源专业管理 |
三、强化风险管理,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
四、强化信息管税,充分发挥支撑作用 |
五、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发挥税源管理震慑作用 |
六、加强税收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 |
七、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深挖税源管理潜能 |
八、健全信用评价体系,促进税收社会协同共治 |
第三节 优化纳税服务,降低遵从成本 |
一、提高纳税服务意识,把握纳税服务内涵 |
二、扩展纳税服务功能,丰富纳税人办税途径 |
三、强化纳税权益保护,落实纳税服务决策 |
四、整合纳税服务资源,推进纳税服务联动 |
五、简化办税程序,降低纳税遵从成本 |
六、强化税法宣传,提高纳税遵从意识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武汉市中小企业纳税遵从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2)官渡区政府目标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政府目标管理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4.1 目标管理内涵及特征 |
1.4.2 基层政府的概念及职能 |
1.4.3 理论基础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官渡区的目标管理现状分析 |
2.1 官渡区目标管理发展历程 |
2.2 官渡区目标管理考核流程 |
2.3 官渡区实施目标管理概况 |
2.3.1 实施目标管理的机构和主要职责 |
2.3.2 目标的制定 |
2.3.3 目标的考核 |
2.4 昆明市官渡区实施目标管理取得的成就——以2015年度为例 |
2.4.1 经济建设成就 |
2.4.2 城市建设 |
2.4.3 环境保护 |
2.4.4 社会保障 |
3 官渡区实施目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
3.1 关于官渡区目标现状调查问卷 |
3.2 官渡区目标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3.2.1 样本基本概况 |
3.2.2 考核重视程度 |
3.2.3 考核目标设置 |
3.2.4 监督评价机制 |
3.2.5 绩效考评指标、方法与程序 |
3.3 官渡区实施目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
3.3.1 目标设施不科学 |
3.3.2 绩效考核指标、方法及程序不合理 |
3.3.3 基层政府在实施目标管理中,决策、执行、监督权不分 |
3.3.4 电子政务技术水平滞后,目标管理结果公正性不足 |
3.3.5 目标管理结果运用不当 |
4 改进官渡区目标管理工作的建议 |
4.1 科学合理设置目标 |
4.1.1 明确和量化目标 |
4.1.2 精简和公示目标 |
4.2 重视自我控制的目标管理过程 |
4.2.1 采用信息化方式加强对目标管理过程控制 |
4.2.2 构建“官渡区目标管理督查系统” |
4.2.3 建立健全基层政府决策权、执行权、督察权相互分立的制约机制 |
4.3 推动考评科学化 |
4.3.1 目标考核的主体多元化 |
4.3.2 加大第三方评价的权重 |
4.3.3 加大目标管理考核结果公开力度 |
4.4 正确运用目标管理结果 |
4.4.1 个人成长与发展激励相结合 |
4.4.2 考核评估与沟通反馈相结合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3)法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创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1.1.1 选题价值 |
1.1.2 研究意义 |
1.2 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
2.1 创业概念及理论研究 |
2.2 创业活动类型和创业环境 |
2.2.1. 创业活动类型 |
2.2.2 创业环境 |
2.3 国内外创业制度研究 |
2.3.1 创业制度的出现 |
2.3.2 创业制度的内容 |
2.3.3 创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
2.3.4 创新领域的创业制度 |
2.4 创业研究文献述评 |
2.5 相关理论分析 |
2.5.1 创业相关理论:分析创业制度的基础 |
2.5.2 交易成本:创业制度法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基础 |
2.5.3 制度变迁:创业制度变迁和演进的理论支撑 |
2.5.4 成本收益:创业制度效率分析的理论工具 |
2.5.5 供给需求:创业制度均衡的分析工具 |
2.5.6 小结 |
3 国内外创业制度的比较研究 |
3.1 美国的创业制度:公私合作 |
3.1.1 美国传统的创业制度 |
3.1.2 美国创业制度的最新发展:“创业美国”蕴含的创业理念 |
3.1.3 美国创业制度综述 |
3.2 日本的创业制度:政府主导 |
3.3 英国的创业制度:专业分工 |
3.3.1 政府:出台法案和成立机构 |
3.3.2 学校:创业教育和技术转化 |
3.3.3 社会:资金和服务支持 |
3.4 中国创业制度简况 |
3.4.1 创业制度供给:单一供给和多头管理并存 |
3.4.2 创业制度目标:为特殊群体为核心 |
3.4.3 创业制度内容:以降低规费和提供服务为主体 |
3.5 国内外创业制度对比的启示 |
3.5.1 创业制度政府作用的启示 |
3.5.2 创业制度供给主体的启示 |
3.5.3 创业制度内容的启示 |
3.6 本章结论 |
4 我国创业制度的历史分析 |
4.1 我国创业制度实践的回顾 |
4.1.1 第一阶段(1978年12月-1986年9月) |
4.1.2 第二阶段(1986年10月-2002年5月) |
4.1.3 第三阶段(2002年6月---2006年6月) |
4.1.4 第四阶段(2006年6月-今) |
4.2. 我国创业制度的特点 |
4.2.1 创业培训补贴制度 |
4.2.2 创业信贷支持制度 |
4.2.3 其他制度 |
4.3 我国创业制度演变历程的特点 |
4.3.1 和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
4.3.2 渐进型推进,由强制性制度变迁到诱致性制度变迁 |
4.3.3 以单一的政府供给主导 |
4.4 对当前创业制度的评价 |
4.4.1 创业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但创业氛围不浓 |
4.4.2 创业制度框架已初步建立,但核心制度缺失且效应单一 |
4.4.3 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创业制度有高度契合性,但结合度不足 |
4.4.4 创业者创业能力是创业制度改进的动力,但创业教育脱节 |
4.5 本章小结 |
5 创业制度的成本收益分析 |
5.1 创业制度的成本收益分析与制度的演化 |
5.2 创业者的理性选择:基于成本收益的视角 |
5.2.1 创业者的理性分析 |
5.2.2 创业过程的博弈分析 |
5.3 创业制度的成本分析 |
5.3.1 创业制度设立成本 |
5.3.2 创业制度实施成本 |
5.3.3 创业制度机会成本 |
5.3.4 创业制度边际成本 |
5.4 我国创业制度成本的实证分析 |
5.4.1 从政府角度的创业成本 |
5.4.2 创业者角度的创业成本 |
5.5 创业制度的收益分析 |
5.5.1. 经济收益 |
5.5.2. 社会收益 |
5.6 影响创业者成本收益的因素 |
5.7 本章结论 |
6 创业制度的供给需求分析 |
6.1 创业制度供给的涵义 |
6.2 创业制度的供给方式 |
6.2.1 创业制度的政府供给 |
6.2.2 创业制度的市场供给 |
6.2.3 创业制度的自愿供给 |
6.2.4 创业制度的PPP供给 |
6.2.5 创业制度四种供给模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
6.3 创业制度供给影响因素 |
6.3.1 创业制度的基本属性对供给的影响 |
6.3.2 需求对创业制度供给的影响 |
6.3.3 供给主体对创业制度供给的影响 |
6.3.4 供给方式对创业制度供给的影响 |
6.3.5 制度环境对创业制度供给的影响 |
6.3.6 文化因素影响创业制度供给 |
6.4 我国创业制度供给内容的分析 |
6.4.1 我国创业制度供给的现状:以山西省为样本的考察 |
6.4.2 创业制度供给问题分析 |
6.5 创业制度的需求分析 |
6.5.1 创业制度需求的涵义 |
6.5.2 创业制度需求特征 |
6.5.3 创业制度的需求分析: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角度 |
6.5.4 创业制度需求影响因素 |
6.5.5 我国创业制度的需求现状 |
6.6 创业制度供求关系分析 |
6.6.1 创业制度供求均衡分析 |
6.6.2 创业制度局部均衡分析 |
6.6.3 我国创业制度的均衡分析 |
6.7 我国目前创业制度供求关系失衡的原因分析 |
6.8 本章结论 |
7 创业制度改进的制度安排 |
7.1 创业制度对创业活动的重要作用 |
7.1.1. 规范作用 |
7.1.2. 导向作用 |
7.1.3. 保障作用 |
7.2 促进创业制度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
7.2.1 创业支持制度体系构建的目标 |
7.2.2 创业支持制度体系构建的的基本原则 |
7.3 优化以成本降低为目标的制度支持体系 |
7.3.1 改进以放松规制为核心的创业进入制度 |
7.3.2 加强以融资服务为主的创业融资制度 |
7.3.3 完善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创业运营制度 |
7.3.4 推行以税收优惠为核心的创业税收制度 |
7.4 逐步确立收益目标重叠的创业制度目标体系 |
7.4.1 创业活动与产业集群发展互动 |
7.4.2 创业活动与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 |
7.4.3 创业活动与创新活动互动 |
7.5 逐步确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创业制度多元化供给格局 |
7.5.1 坚持政府在多元化供给格局中的主导地位 |
7.5.2 加快推进创业制度的市场供给 |
7.5.3 鼓励和引导创业制度的自愿供给 |
7.5.4 积极探索创业制度的PPP供给 |
7.6 逐步确立以需求导向的创业制度 |
7.6.1 针对创业需求优化创业制度供给结构 |
7.6.2 针对创业内容细分创业制度 |
7.6.3 针对创业过程特点完善税收优惠制度 |
8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4)完善地方税体系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
Abstract |
1 序言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2 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2.1 地方税的内涵 |
2.2 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
2.2.1 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需要 |
2.2.2 地方政府制定本地区政策的需要 |
2.2.3 调动地方政府建设积极性的需要 |
2.2.4 有助于提高政府征税效率 |
2.3 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2.3.1 经济发展及收入水平提高带来的可行性 |
2.3.2 地方政府完善地方税体系已取得的经验 |
3 我国地方税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
3.1 地方税体系的现状分析 |
3.1.1 我国地方税税种分析 |
3.1.2 我国地方税收入分析 |
3.1.3 北京市地税征管现状分析 |
3.2 我国地方税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1 我国地方税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2 北京市地税征管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3 我国地方税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4 北京市地税征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 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国际经验借鉴 |
4.1 国外地方税税种设计的经验借鉴 |
4.2 国外地方税征管经验借鉴 |
5 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对策建议 |
5.1 构建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体系 |
5.2 完善其他税种的设计和征收 |
5.3 完善地方税征管体系 |
5.4 完善地方税体系的相关法律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我国中央政府环保法律监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地方政府在环保领域的缺位与失范 |
一、 缺位与失范的主要表现 |
(一) “地方政府”的界定 |
(二) 缺位与失范的主要表现 |
二、 缺位与失范的原因分析 |
(一) 不合理的政绩观的导向 |
(二) 分税制下的财政压力 |
(三) 非法利益的诱惑 |
(四) 环保意识淡薄 |
第二章 中央政府实施环保监控的依据和意义 |
一、 中央政府实施环保监控的依据 |
(一) 宪法和法律的明确规定 |
(二) 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存在的重要保障 |
(三)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在要求 |
(四) 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
二、 中央政府实施环保监控的意义 |
(一) 有利于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
(二) 有利于防治跨区域、流域的环境问题 |
(三) 有利于提升和改善全国的环境质量 |
(四) 有利于国际义务的切实履行 |
第三章 当前环保监控机制失灵的成因 |
一、 中央与地方的环保职责划分不明 |
二、 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缺乏良好设计 |
(一) 横向上—环保职责分散化、重复化 |
(二) 纵向上—环保分级管理,地方环保部门处境尴尬 |
三、 环保监控手段的单一化 |
(一) 当前中央环保监控的主要手段 |
(二) 现行环保监控手段的主要缺陷 |
四、 地方政府环保法律责任的缺失 |
五、 公众参与环保的水平较低 |
(一) 公众参与环保的价值以及在我国的实践 |
(二) 我国公众参与环保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构建我国环保法律监控机制的制度设计 |
一、 通过立法明确划分央地的环保职责 |
(一) 环保职责的归属 |
(二) 划分央地环保职责的方式 |
二、 制定和完善中央环境行政组织法 |
(一) 推动环保“大部制”改革,合理界定中央环境行政组织的职责 |
(二) 增设环保辅助与咨询机构 |
(三) 规范环保派出机制,并提升环保派出机构的法律地位 |
三、 增强地方环保机构的相对独立性 |
四、 实现环保监控手段的法治化 |
(一) 财政激励机制 |
(二) 代履行 |
(三) 司法追究 |
(四) 科学考核 |
五、 凸显地方政府的环保法律责任 |
(一) 通报批评 |
(二) 编制约束 |
(三) 机构收编 |
(四) 财政惩罚 |
六、 提升公众参与环保的力度和水平 |
(一) 深入推进环境信息的有效公开 |
(二) 扩大公众参与环保的领域或范围 |
(三) 鼓励、支持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6)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重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重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1.1 文献调研、实地调查和人物访谈方法结合 |
1.4.1.2 历史学科的总体研究和规划学科的专题研究结合 |
1.4.2 技术路线 |
1.5 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史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内外现代城市规划史研究 |
1.5.2 武汉现代城市和城市规划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武汉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演变及历史分期 |
2.1 武汉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分期及其依据 |
2.1.1 历史分期 |
2.1.2 分期依据 |
2.1.2.1 武汉城市历史 |
2.1.2.2 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分段和依据 |
2.2 武汉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脉络及主要内容(1949-2009) |
2.2.1 初创时期的武汉社会发展脉络与城市规划(1949-1965) |
2.2.2 停滞时期的武汉社会发展脉络与城市规划(1966-1977) |
2.2.3 发展时期的武汉社会发展脉络与城市规划(1978-1990) |
2.2.4 转型时期的武汉社会发展脉络与城市规划(1991-2009) |
第三章 初创时期的武汉现代城市规划(1949-1965) |
3.1 城市性质变化和城市建设恢复(1949-1952) |
3.1.1 从半封建半殖民地城市向社会主义城市的过渡 |
3.1.1.1 城市性质改变 |
3.1.1.2 城市化秩序恢复 |
3.1.1.3 城市管理机构 |
3.1.2 城市建设恢复 |
3.1.2.1 国防战备建设先行酝酿 |
3.1.2.2 恢复民生的相关建设 |
3.2 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引入与重工业城市规划(1953-1957) |
3.2.1 一五计划时期的社会背景 |
3.2.1.1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
3.2.1.2 城市制度完善 |
3.2.2 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引入 |
3.2.2.1 何谓苏联城市规划模式 |
3.2.2.2 苏联城市规划模式在武汉的影响 |
3.2.2.3 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功过 |
3.2.3 重工业城市规划 |
3.2.3.1 重工业项目带动城市规划 |
3.2.3.2 新兴工业区建设 |
3.2.3.3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
3.3 城市规划的"快速发展"与波动(1958-1965) |
3.3.1 自上而下的"快速发展" |
3.3.1.1 "三面红旗"下的社会突变 |
3.3.1.2 地方"两条腿走路"的自主探索 |
3.3.1.3 快速城市化 |
3.3.2 城市规划的"大跃进" |
3.3.2.1 跃进规划 |
3.3.2.2 快速规划 |
3.3.2.3 人民公社的规划研究 |
3.3.3 国民经济调整与城市规划波动 |
3.3.3.1 国民经济不堪重负 |
3.3.3.2 城市规划的反思和调整 |
3.3.3.3 逆向城市化进程 |
3.3.3.4 城市规划思路扭转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发展时期的武汉现代城市规划(1978-1990) |
4.1 城市规划恢复和城区改建(1978-1983) |
4.1.1 社会重点转移 |
4.1.1.1 社会生活恢复 |
4.1.1.2 农村和城市改革 |
4.1.2 城市规划新定位 |
4.1.2.1 城市规划制度建构 |
4.1.2.2 现代化城市规划 |
4.1.3 保障民生的城区改建 |
4.1.3.1 非生产性建设 |
4.1.3.2 城市环境改造 |
4.2 城市规划拓展和新区建设(1984-1990) |
4.2.1 "两通起飞"战略突破 |
4.2.2 城市化活跃 |
4.2.3 城市规划拓展 |
4.2.3.1 适应经济发展的城市规划 |
4.2.3.2 分区放权 |
4.2.3.3 专项职能细分 |
4.2.4 新区建设 |
4.2.4.1 交通布局引导新区发展 |
4.2.4.2 对外开放政策下的开发区试点 |
4.2.4.3 城镇建设规划 |
4.3 小结 |
第五章 转型时期的武汉现代城市规划(1991-2009) |
5.1 经济性城市规划和西方规划思想的冲击(1991-2001) |
5.1.1 社会背景 |
5.1.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5.1.1.2 对外开放环境下的城建体制 |
5.1.1.3 城市化政策转型 |
5.1.2 西方规划思想的冲击 |
5.1.2.1 总体规划创新 |
5.1.2.2 规划内容体系化 |
5.1.2.3 城市美化运动 |
5.1.3 城市规划的经济性 |
5.1.3.1 城市用地结构性调整 |
5.1.3.2 适应市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
5.1.3.3 扩大城市结构的开发园区规划 |
5.2 规划法制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2002-2009) |
5.2.1 新世纪的社会发展背景 |
5.2.1.1 区域一体化的社会策略 |
5.2.1.2 城市经营体系 |
5.2.2 城乡统筹规划 |
5.2.2.1 总体规划的创新 |
5.2.2.2 主城核心式扩张 |
5.2.2.3 新农村建设 |
5.2.2.4 "1+8"城市圈规划 |
5.2.3 规划法制化和民主化 |
5.2.3.1 规划编制体系法定化 |
5.2.3.2 规划手段科技化 |
5.2.3.3 规划机制民主化 |
5.3 小结 |
第六章 武汉现代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演变 |
6.1 现代城市规划管理的内涵 |
6.2 初创时期的"以编代管"模式(1949-1976) |
6.2.1 "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制度 |
6.2.2 二级规划编制体系 |
6.2.3 管理机构变更频繁 |
6.2.4 "以编代管"时期规划管理特征 |
6.3 现代城市发展时期的"编管并行"模式(1978-1990) |
6.3.1 规划管理职能独立 |
6.3.2 规划编制技术相对滞后 |
6.3.3 规划管理法规建制 |
6.3.4 "编管并行"时期规划管理特征 |
6.4 城市转型时期的"以管定编"模式(1991-2009) |
6.4.1 规土合并管理的强势效应 |
6.4.2 管理法制与民主 |
6.4.3 规划编制体系的调整 |
6.4.4 "以管定编"时期规划管理特征 |
6.5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1949-2009年武汉现代化城市规划的总结 |
7.2 武汉现代城市规划的后续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论文图表目录 |
附录2:历次武汉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
附录3: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项目 |
四、圆满的句号 世纪的献礼——武汉市2000年国税、地税收入任务全面超额完成(论文参考文献)
- [1]武汉市中小企业纳税遵从度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D]. 石中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2]官渡区政府目标管理问题研究[D]. 宁平. 云南大学, 2016(02)
- [3]法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创业制度研究[D]. 杨郁. 山西财经大学, 2013(11)
- [4]完善地方税体系的政策研究[D]. 李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S1)
- [5]我国中央政府环保法律监控机制研究[D]. 吕长城. 中国政法大学, 2012(11)
- [6]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 董菲. 武汉理工大学, 2010(08)
- [7]圆满的句号 世纪的献礼——武汉市2000年国税、地税收入任务全面超额完成[J]. 芹莉,沈永刚,赵亮. 税收征纳,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