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45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孔娜(新疆乌鲁木齐市眼耳鼻喉专科医院830002)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90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治疗后的平均眼压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泡形成率高于对照组,前房形成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青光眼疗效

【中图分类号】R7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1-0171-02

青光眼是三大致盲眼病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24~40%,并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和老龄人口的增多而逐年增加。若不及时治疗,则会使患者视力下降,严重时可使其失明,影响其生活质量。本研究将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甚佳,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90例青光眼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56眼),男28例,女17例;年龄22~62岁,平均(42.07±6.15)岁。对照组45例(53眼),男30例,女15例;年龄26~65岁,平均(43.73±5.9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患者行结膜下浸润麻醉,之后于距离患者角膜上缘1mm左右的透明角膜板层处缝入悬吊线,向下牵引眼球,做一基底为上穹隆部的结膜瓣,之后做一基底为角膜缘的厚度为正常值一半的巩膜瓣,在巩膜瓣下放一个丝裂霉素C棉片,4min左右后将其取出,用生理盐水冲洗术野;于角膜缘穿刺以释放房水从而使前房变浅,将小梁组织和附近的虹膜组织切除;于巩膜瓣顶部侧角间断缝合,结扎勿过紧,避免降低滤过功能,参考滤过情况,将巩膜瓣两侧边缘用调节缝线缝合2针。对照组行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治疗六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疗效评定当无需降眼压药物,眼压低于21mmHg时为完全控制;当术后需少于两种药物,眼压低于21mmHg时为部分控制;当术后需应用超过两种以上药物,眼压高于21mmHg,需再次行手术时为控制失败。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比较其间差异,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P<0.05时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眼压控制情况比较治疗组的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0668,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后眼压控制情况比较(n%)

3.讨论

青光眼主要是由于眼内压间断性或持续性增加的水平超过了眼球所耐受的程度,从而损害眼球视功能和其他组织损害,引起视野变小、视力下降以及神经萎缩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该病治疗目标为防止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降低眼压和改善视功能[1]。之前常用传统的小梁切除术,它是一种滤过性手术,在维持视功能、控制眼压等方面效果明显,然而不能有效控制巩膜瓣的缝合线,过松或过紧缝合均会引发脉络膜脱离、滤过泡纤维化、低眼压以及持续性浅前房等情况,最终使而手术失败。故一些眼科专家提出了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来治疗该病[2]。

本研究即探讨分析了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使术后眼压保持稳定,在术中可将前房重建,维持并恢复前房深度,还可将巩膜瓣外置以调节缝线,从而利于形成滤泡和避免术后出现巩膜瓣切口渗漏等;还可明显减少浅前房和的早期低眼压的发生,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可抑制滤过通道的瘢痕化发展,从而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增加手术成功率[3]。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的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治疗后的平均眼压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泡形成率高于对照组,前房形成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有效治疗青光眼,可明显降低眼压,增加滤泡形成率,防止出现浅前房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宏宇.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42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1):52-53.

[2]黄燕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3,19(21):82-83.

[3]樊江波.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9):195-196.

标签:;  ;  ;  

45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