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从一定意义上讲,当代流行歌曲可以视作唐宋词的隔代延伸与变异,而反观唐宋词的本质属性与基本风貌,则也可以视作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正是从这两点出发,本文拟从流行歌曲的视角对唐宋词进行重新审视和重新诠释,并希望将古老的唐宋词与流行歌曲作一番“古今勾连”和“比较研究”,这样的研究,或可突破纯学术的研究而萌生新意,将唐宋词的研究引向“面向现实”与“有补于世”的新境地。第一章:唐宋词“流行歌曲”的属性论证。曲子词是我国诗歌与音乐结合的新形式,而燕乐作为隋唐时期的新兴俗乐,它的流行是“倚声填词”的前提。倚声填词,一方面,由于音律和声律的双重束缚,词受到了比近体诗更多的限制;但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在音乐的影响下,词体形成了句法灵活、韵位多变等特点,这就较近体诗更为解放,也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而且,在歌曲流传的过程中,唐宋词又形成了“独重女音”的审美风尚,并逐渐建立起“别是一家”的协律理论系统,这又进一步确立了它在中国音乐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当时的流行歌曲,唐宋词的流行性也相当突出,表现出创作主体阵营的扩容与创作者身份的多元化、“平民”氛围的营造与受众主导地位的确立,以及传播手段的大众化和多样性等特点,这也更加明确了其大众文化的归属。第二章:“流行歌曲”视角下唐宋词的“另类”社会功能和文体特性。唐宋词具有与现代流行歌曲相似的商业功能、娱乐功能和社交功能等实用功能,以及艳情性、通俗性、时尚性等“另类”特性。作为当时的流行歌曲,唐宋词的可歌性和流行性等属性通过改变社会文化心理来影响唐宋词的整体风貌和发展方向,最终促成了这些“另类”社会功能和文体特性的定型;而反过来说,也正是由于这些词体特性的彰显,唐宋词的流行歌曲属性进一步强化,从而最终确立了它在我国古代流行歌曲史上的特殊地位。第三章:词与乐关系的发展变化及词体的演进。词与乐的结合是中国音乐文学史上最典型的形态之一。一方面,词受制于乐,词的体制特性和声律特点都受到燕乐的深远影响,词与乐一度关系密切,水乳交融;另一方面,由于诗歌与音乐具有不同的艺术特征,诗歌又不可能完全成为音乐的附庸,在“主音”与“主文”的矛盾冲突中,词与乐的关系不断发展变化,音乐性从强势到逐渐淡化,而文学功能则不断增强,词体由原来的音乐附庸,最终演变成为独立的新型抒情诗体。文人词摆脱音乐最终独立,这从音乐的角度讲,固然是一种遗憾,但从文学的角度讲,则又未尝不是一种解放或创新。对音乐的疏离虽然消弥了歌词“别是一家”的特立性,但同时却也确立了它在文学史、诗史上的独特地位,这正是词体文学性不断发展完善的必然结果。第四章: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比较研究。从文化归属上来说,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都属于大众文化。因此,二者具有着较为相似的“另类”社会功能和文体特性。不仅如此,它们在主题选择和“包装策略”上,也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和共同的倾向。情爱主题和怀旧主题乃是中国古典文学所最常表现的主题,以男欢女爱和伤春悲秋为主旋律的唐宋词,其中就尤多男女之情和怀旧情绪的倾诉。而纵观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流行歌曲,此类主题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中的情爱主题和怀旧主题,既有一脉相承之处,又散放出了各自不同的时代气息和展现出了面貌各异的文学景观。而且,由于情爱主题和怀旧主题乃是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所包孕的丰厚人生意蕴中的一个分支,所以通过对词中此类主题的审视和剖析,也就有可能以点窥面地感知当代流行歌曲之于唐宋词在题材内容方面的传承与变异。这不仅具有文学方面的价值,也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意义。商业包装是现代流行歌曲商业化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作为当时“流行歌曲”的唐宋词,其风靡于社会各个阶层,最终成为“一代之文学”,也同样离不开它在传播方式、情境营造、题材选择和情感取向等方面成功的“包装策略”。并且,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流行歌曲所采用的不少“包装策略”都可以在唐宋词中找到源头。第五章:请君莫忘前朝曲,旧阙新翻总关情――唐宋词对当代流行歌词创作的借鉴意义。当代流行歌曲与唐宋词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这就使得两者之间有了很多“共同语言”。当代流行歌词若能向唐宋词诗意化的词境、词心回归,不但有助于扩展当代流行歌词内容,有助于提高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文化品味,而且有助于保持民族艺术的独立性,这对于当代流行歌词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并且,从一定意义上说,唐宋词又是一部形象化的“心灵百科全书”,而大多数唐宋词人,则是当时的文化精英,也是善于将人生诗化的行家里手。他们对于世事的沧桑变化、人生的悲欢离合以及自然山水的关照和反思,使作品充满了理性的光芒和哲思的力量,这些精神财富即使在当代,也能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使心浮气燥、追名逐利的当代人,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抚慰。此外,本文又在附录中收录了一部分借鉴和传承了中国古典诗词与传统文化、且较为成功的歌词实例,以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