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稻草秸秆与工程菌对Cu、Cd污染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施用稻草秸秆与工程菌对Cu、Cd污染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论文摘要

在湖北省大冶市庙宇垴村铜、镉污染土壤上进行稻草秸秆与工程菌原位修复田间小区试验,稻草秸秆的施用量为5.2 t/hm2、10.3 t/hm2和23.2 t/hm2,工程菌用量为108 CFU g-1。选取生菜为供试作物,55天后收获,采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样品,分析研究了稻草秸秆与工程菌的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化学性质及铜、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稻草秸秆与工程菌的施用使土壤pH、全氮量和有机质含量上升。与对照相比,施用稻草秸秆与工程菌后土壤pH上升0.23~0.66个单位,土壤全氮量增加7.4%~18.8%,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3.2%~41.5%。2.施用稻草秸秆与工程菌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没有规律性变化。稻草秸秆的施用显著增加根际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比联合施用提高作用更强。根际土壤中,单施秸秆处理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比对照增加21.9%~55.5%,比同水平联合处理增加8.8%~47.5%。非根际土壤中,低量秸秆与工程菌联合施用处理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可比对照提高24.2%。3.稻草秸秆与工程菌的施用使土壤蔗糖酶、纤维素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与对照相比,土壤蔗糖酶活性增加0.23~1.33倍,纤维素活性增加8.8%~37.7%,脲酶活性增加0.33~2.15倍,磷酸酶活性增加18.81%~57.2%,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34.2%~64.1%。而施用稻草秸秆与工程菌后,非根际土壤蛋白酶活性提高2.53~4.51倍。根际土壤中,只有高水平稻草秸秆与工程菌的联合施用可使土壤蛋白酶活性提高27.2%;其余处理均抑制蛋白酶活性,其值降低27.7%~44.5%。4.稻草秸秆与工程菌的施用增加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数量。施用稻草秸秆与工程菌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增加29.2%~143%;土壤微生物数量亦呈增长趋势,其中细菌数量增长0.64~1.48倍,真菌数量增长0.91~4.60倍,放线菌数量增长0.31~3.13倍。5.稻草秸秆与工程菌的施用降低土壤铜和镉的生物有效性。施入稻草秸秆与工程菌后,土壤生物有效态铜含量比对照降低1.9%~9.6%,生物有效态镉含量降低2.2%~20.2%。工程菌处理更有利于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降低,比铜的效果明显。与同水平单施秸秆处理相比,稻草秸秆与工程菌联合施用使土壤生物有效态镉含量降低1.8%~9%。稻草秸秆与工程菌的施用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数量等土壤生物化学指标。这不仅是因为稻草秸秆与工程菌改善了土壤pH、全氮、有机质等土壤理化性质,也与稻草秸秆与工程菌的施入降低了土壤铜和镉的生物有效性有关。并且工程菌作为对镉有高抗性的细菌,对镉的作用更明显。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
  • 1.2 重金属铜与镉的危害
  • 1.2.1 重金属铜的危害
  • 1.2.2 重金属镉的危害
  • 1.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
  • 1.3.1 工程治理
  • 1.3.2 物理化学修复
  • 1.3.3 农业生态修复
  • 1.3.4 化学修复
  • 1.3.5 生物修复
  • 1.3.5.1 植物修复技术
  • 1.3.5.2 微生物技术
  • 1.4 重金属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 1.4.1 重金属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4.2 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5 修复对污染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 1.6 选题背景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地点与修复剂
  • 2.1.2 供试作物
  • 2.2 试验设计
  • 2.3 分析方法
  • 2.3.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 2.3.2 土壤中不同形态铜、镉含量的测定
  • 2.3.3 土壤酶活性测定
  • 2.3.3.1 蔗糖酶
  • 2.3.3.2 纤维素酶
  • 2.3.3.3 脲酶
  • 2.3.3.4 蛋白酶
  • 2.3.3.5 磷酸酶
  • 2.3.3.6 过氧化氢酶
  • 2.3.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测定
  • 2.3.5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2.3.6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施用稻草秸秆与工程菌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1 土壤pH
  • 3.1.2 土壤全氮
  • 3.1.3 土壤有机质
  • 3.1.4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
  • 3.2 施用稻草秸秆与工程菌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2.1 土壤蔗糖酶
  • 3.2.2 土壤纤维素酶
  • 3.2.3 土壤脲酶
  • 3.2.4 土壤蛋白酶
  • 3.2.5 土壤磷酸酶
  • 3.2.6 土壤过氧化氢酶
  • 3.3 施用稻草秸秆与工程菌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3.3.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 3.3.2 土壤微生物数量
  • 3.4 施用稻草秸秆与工程菌对土壤铜和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 3.4.1 土壤铜生物有效性
  • 3.4.2 土壤镉生物有效性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香樟与地被植物配植对其生长和富集Cd的影响[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2].重庆市主要农耕区土壤Cd生物有效性及影响因素[J]. 环境科学 2020(04)
    • [3].Cd胁迫下白桦光合及叶绿素含量的响应研究[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0(02)
    • [4].螯合型表面活性剂强化黑麦草修复Cd污染水体[J]. 中国环境科学 2020(05)
    • [5].Cd~(2+)对水华微囊藻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 广东化工 2020(10)
    • [6].海洋酸化影响重金属Cd对石莼的生理学毒性[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7].硼酸-微波改性花生壳对Cd~(2+)的吸附特性[J]. 应用化工 2020(07)
    • [8].组配改良剂联合硅肥对Cd污染稻田的修复效果[J]. 中国环境科学 2020(08)
    • [9].田间条件下养分调控八宝景天Cd修复效率[J]. 环境科学 2020(09)
    • [10].新时代加强行业党组织政治建设的路径探究——基于CD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的问卷调查[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20(03)
    • [11].不同粒径农膜及老化方式对Cd~(2+)吸附的影响[J]. 热带生物学报 2020(03)
    • [12].蒿柳离体叶片对Cd胁迫的生理响应[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13].鸡冠花对Cd的耐受和富集特征[J]. 北方园艺 2020(17)
    • [14].Cd污染土壤不同钝化处理对木麻黄幼苗生理响应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 2020(05)
    • [15].聚酪氨酸原位镀铋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研究及Cd~(2+)分析应用[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0(09)
    • [16].海泡石对菜地土壤Cd污染的影响[J]. 山西化工 2020(05)
    • [17].不同热解温度万寿菊秸秆制备生物炭对Cd的吸附特性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19)
    • [18].CD_(73)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J]. 皮肤病与性病 2020(05)
    • [19].《CD设计》[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4)
    • [20].丝瓜与伴矿景天间作对土壤Cd形态及丝瓜Cd吸收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12)
    • [21].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感染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CD_(64)指数的检测意义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24)
    • [22].外源Cd在施污土壤中的形态变化及生物有效性[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5)
    • [23].硅酸盐土壤调理剂对蔬菜Cd污染的治理效果[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01)
    • [24].重金属Cd胁迫对元宝枫光合特性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 2017(02)
    • [25].重金属Cd胁迫对元宝枫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 2017(03)
    • [26].CD_(55)和CD_(59)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全科医学 2016(S1)
    • [27].探讨CD_(38)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48)
    • [28].油菜对土壤重金属Cd抗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14)
    • [29].CD_(117)和CD_(34)在子宫腺肌病病灶组织中的表达研究[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7(03)
    • [30].Cd胁迫下施N对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干物质及N、P、K、Cd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7(07)

    标签:;  ;  ;  ;  ;  

    施用稻草秸秆与工程菌对Cu、Cd污染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