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组织契合与反生产行为的关系研究

个人—组织契合与反生产行为的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关注的是绩效问题。反生产行为是一种员工绩效,其普遍存在组织中并对组织带来很大危害。如何减少反生产行为颇具理论和现实意义。为了探索有效答案,研究了个人-组织契合与反生产行为的关系。基于基础理论、管理实践及文献研究,构建了理论模型,包括三种效应和六项假设。主效应包含的假设有:个人-组织契合对员工敬业度存在正向影响;个人-组织契合对反生产行为存在负向影响;员工敬业度对反生产行为存在负向影响。中介效应包含:个人-组织契合与员工敬业度之间的关系部分会被情感承诺所中介;个人-组织契合与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部分会被员工敬业度所中介。调节效应的假设为:心理控制源会调节个人-组织契合与员工敬业度之间的关系。为避免同源误差,采取了配对样本设计。来自一家大型企业14个分支的1152对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除员工敬业度为完全而非部分中介外,假设均得到支持。员工敬业度作为完全中介是一项有趣的发现,这表明,要有效影响负向行为,必须经过正向因素的中介,在个人-组织契合与反生产行为的关系中,员工敬业度正是必不可少的正向因素。在此基础上,获得三点结论。第一,反生产行为能够通过个人-组织契合解决。第二,员工敬业度是个人-组织契合与反生产行为的完全中介变量,情感承诺是个人-组织契合与员工敬业度的部分中介变量。第三,心理控制源是个人-组织契合与员工敬业度的调节变量。研究基于前人进行,又有所创新。第一,个人-组织契合与反生产行为都有过分别研究,但二者关系尚未被研究,本文对此进行系统研究,发展了二者关系的理论研究。第二,通常认为个人-组织契合可以直接作用于员工绩效,本研究的新发现是,对于负向绩效而言,必须要有正向因素做中介。第三,通常认为个人-组织契合越高绩效越好,本研究的新发现是,的确契合越高绩效越好,但不必要要求所有人的契合都很高,针对外控者,契合程度必须很高,针对内控者,契合程度可以适当放低。本文可以带来四点管理启示。第一,反生产行为虽然是反生产力的,但个人-组织契合却可以改善这一问题。第二,价值观并非难以复制的竞争力,真正难以复制的是让所有员工都具备组织价值观,即个人-组织契合。第三,启示给管理者如何做到个人-组织契合。第四,根据心理控制源的差异进行权变管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流程和论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个人-组织契合
  • 2.1.1 个人-组织契合的内涵
  • 2.1.2 个人-组织契合的主要研究关系
  • 2.1.3 个人-组织契合文献研究小结
  • 2.2 反生产行为
  • 2.2.1 反生产行为的内涵
  • 2.2.2 反生产行为的主要研究关系
  • 2.2.3 反生产行为文献研究小结
  • 2.3 员工敬业度
  • 2.3.1 员工敬业度的内涵
  • 2.3.2 员工敬业度的主要研究关系
  • 2.3.3 员工敬业度文献研究小结
  • 2.4 情感承诺
  • 2.4.1 情感承诺的内涵
  • 2.4.2 情感承诺的主要研究关系
  • 2.4.3 情感承诺文献研究小结
  • 2.5 心理控制源
  • 2.5.1 心理控制源的内涵
  • 2.5.2 心理控制源的主要研究关系
  • 2.5.3 心理控制源文献研究小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构建
  • 3.1 理论构建基础之:基础理论
  • 3.1.1 价值观理论
  • 3.1.2 个人-环境契合理论
  • 3.1.3 个性理论:基于个性调节作用的理论构建
  • 3.2 理论构建基础之:管理实践
  • 3.2.1 阿里巴巴的个人-组织契合管理实践
  • 3.2.2 华为的个人-组织契合管理实践
  • 3.2.3 德胜洋楼的个人-组织契合管理实践
  • 3.2.4 管理实践小结
  • 3.3 建构理论:效应、假设与模型
  • 3.3.1 理论模型构建
  • 3.3.2 主效应:个人-组织契合、员工敬业度、及反生产行为
  • 3.3.3 中介效应:情感承诺和员工敬业度的中介作用
  • 3.3.4 调节效应:心理控制源的调节作用
  • 3.3.5 构建理论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设计的基础
  • 4.2 受试
  • 4.2.1 数据来源:样本设计及调查过程
  • 4.2.2 样本的描述性特征
  • 4.3 工具
  • 4.3.1 个人-组织契合量表
  • 4.3.2 反生产行为量表
  • 4.3.3 员工敬业度量表
  • 4.3.4 情感承诺量表
  • 4.3.5 心理控制源量表
  • 4.3.6 控制变量
  • 4.4 数据分析方法描述
  • 4.4.1 信度分析
  • 4.4.2 因子分析
  • 4.4.3 相关性分析
  • 4.4.4 多元回归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 问卷量表信度检验
  • 5.1.1 个人-组织契合的 CITC 及信度
  • 5.1.2 组织导向反生产行为的 CITC 及信度
  • 5.1.3 个体导向反生产行为的 CITC 及信度
  • 5.1.4 员工敬业度的 CITC 及信度
  • 5.1.5 情感承诺的 CITC 及信度
  • 5.1.6 心理控制源的 CITC 及信度
  • 5.2 效度检验:因子分析
  • 5.2.1 个人-组织契合的因子分析
  • 5.2.2 组织导向反生产行为的因子分析
  • 5.2.3 个体导向反生产行为的因子分析
  • 5.2.4 员工敬业度的因子分析
  • 5.2.5 情感承诺的因子分析
  • 5.2.6 心理控制源的因子分析
  • 5.3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 5.4 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
  • 5.4.1 个人-组织契合与员工敬业度
  • 5.4.2 个人-组织契合与反生产行为
  • 5.4.3 员工敬业度与反生产行为
  • 5.4.4 情感承诺对个人-组织契合与员工敬业度的中介效应
  • 5.4.5 员工敬业度对个人-组织契合与反生产行为的中介效应
  • 5.4.6 心理控制源对个人-组织契合与员工敬业度的调节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果讨论与管理启示
  • 6.1 假设检验结果总结
  • 6.2 研究结果讨论
  • 6.2.1 主效应:个人-组织契合、员工敬业度、及反生产行为
  • 6.2.2 中介效应:情感承诺和员工敬业度的中介作用
  • 6.2.3 调节效应:心理控制源的调节作用
  • 6.3 管理启示
  • 6.3.1 个人-组织契合通过减少反生产行为为组织带来生产力
  • 6.3.2 对于组织而言,难以复制的并非价值观,而是个人-组织契合
  • 6.3.3 对个人-组织契合实现方式的启示
  • 6.3.4 通过个人-组织契合治理反生产行为时要因人而异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
  • 三、研究的局限性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一部分 附录:经典绩效文献的研究设计
  • 附录 1 研究设计参考的相关绩效文献
  • 附录 2 绩效相关文献的研究设计
  • 第二部分附录:作者提供给受试企业的调研资料
  • 附录 3 样本方案
  • 附录 4 建议问卷实施步骤
  • 附录 5 问卷实施表 1:组织者架构
  • 附录 6 问卷实施表 2:各局信息统计
  • 附录 7 问卷实施表 3:各主管信息统计
  • 附录 8 员工问卷
  • 附录 9 主管问卷
  • 第三部分 附录:作者根据受试企业的反馈进行的问卷统计
  • 附录 10 报刊投递局(局编码:BT)问卷统计
  • 附录 11 德庆局(局编码:DQ)问卷统计
  • 附录 12 封开局(局编码:FK)问卷统计
  • 附录 13 高要局(局编码:GY)问卷统计
  • 附录 14 广宁局(局编码:GN)问卷统计
  • 附录 15 怀集局(局编码:HJ)问卷统计
  • 附录 16 四会局(局编码:SH)问卷统计
  • 附录 17 机关(编码:JG)问卷统计
  • 附录 18 营业局(局编码:YY)问卷统计
  • 附录 19 中心局(局编码:ZX)问卷统计
  • 附录 20 其余各局问卷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个人—组织契合与反生产行为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