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祖禹生平与史著研究

范祖禹生平与史著研究

论文摘要

范祖禹是北宋史学家,因协助司马光编修历史名著《资治通鉴》及自撰《唐鉴》而著称,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他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本文正是有鉴于此而作。全文共分上下两篇,现简述如下:上篇研究范祖禹的生平,总共安排了三章内容。现存史料如《宋史》、《名臣碑传琬琰集》以及其他研究论著中有关范祖禹的传记资料多零散无系统,一些具体问题往往含混不清。本文以时间为纲,将范祖禹的生平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成长奋斗期、修书蓄积期、政治生涯期,以此为据,安排了三章内容,这样就可以对其生平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对于一些非常明确的问题,照顾到叙述的完整性,本文只略微提一下,重点是对若干经常被忽略的问题例如“母梦邓禹”、改字缘起、受教育背景进行考证。范祖禹在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活动以及交游情况是了解其人的重要依据,所以本文非常重视这一点,尤其是结合《太史范公文集》中的部分诗词、奏章,对范祖禹知资州龙水县、助修《资治通鉴》过程中的心理动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另外,对范镇、司马光、吕公著、富弼、邵雍、二程、苏轼、黄庭坚等在范祖禹一生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亲朋也进行了相应的较为全面的研究。下篇以范祖禹的主要史学著作为研究对象,共分三章内容。《资治通鉴》与《神宗实录》均属范祖禹参修著作,所以放在第一章来讲。对于《通鉴》,本文并没有展开研究,只是选取了与范祖禹相关的问题进行论述,也是以时间为序,分三个小部分,首先分析了范祖禹进入书局的原因,其次是他负责唐长编工作的情况,最后是他在《资治通鉴》修撰后期所做的贡献。因为五代长编已经有很多人研究过,而且问题已基本清楚,所以本文只是列出了相关主要研究成果以供有兴趣者参阅,并未重复研究。在第二章“独著《唐鉴》”一节里,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范祖禹的这部史学代表作进行研究。其一,成书原因。本文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唐史研究状况、范祖禹自身条件等因素,对《唐鉴》的产生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剖析。其二,通过对《唐鉴》各卷内容分布、引用文献的统计分析,得出其史料采择的针对性。其三,分析《唐鉴》的编纂体例与评论特色。本章对《帝学》与《仁皇训典》也进行了概要的介绍。第三章综合研究范祖禹的史学思想。范祖禹的史学思想形成有理论和实践两个阶段,其中理论阶段主要指修《资治通鉴》及自著《唐鉴》期间,反映在言论以及著作中的有关史学编纂及对唐朝史事评论中的思想。《资治通鉴》修成之后,范祖禹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生涯开始,相继担任了一些重要官职,此阶段是他史学思想的实践阶段,具体就反映在他所上奏章中包含的政论思想。本文有两个附录,一是“范祖禹年谱”,这是笔者在写作论文时利用检寻资料之便整理出的副产品,与现有的几种范祖禹年谱相比更为详细,还附有成都范氏族谱简表。二是范祖禹著作诸家著录序跋题识。范祖禹一生著有不少经史著作,可惜绝大部分都已亡佚,所幸一些书目及文集中还保留有详略不同的介绍,对于了解这些著作的概况很有帮助,所以笔者将其抄录在一起,希望能够为其他研究者提供方便。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篇 生平考述
  • 第一章 早期经历
  • 第一节 母梦邓禹
  • 第二节 幼孤与从学
  • 第三节 与苏轼等人的交游
  • 第四节 娶吕氏女
  • 第二章 政治生涯
  • 第一节 初入仕途
  • 第二节 《资治通鉴》同编修及与洛中诸贤的交往
  • 一、《资治通鉴》同编修
  • 二、与洛中诸贤的交往
  • 第三节 历任官职
  • 一、高太后秉政期
  • 二、哲宗亲政期
  • 第三章 范祖禹死因分析
  • 第一节 《实录》之祸与乳媪事件
  • 第二节 颠沛流离 终老化州
  • 余论
  • 下篇 史著研究
  • 第一章 参修《资治通鉴》与《神宗实录》
  • 第一节 助修《资治通鉴》
  • 一、负责唐史 遵从指导
  • 二、后期校订 善始善终
  • 第二节 参修《神宗实录》
  • 第二章 独著《唐鉴》《帝学》与《仁皇训典》
  • 第一节 《唐鉴》述评
  • 一、成书原因
  • 二、内容结构及史料采择
  • 三、编纂体例与评论特色
  • 第二节 《帝学》与《仁皇训典》
  • 第三章 范祖禹的史学思想
  • 余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范祖禹年谱
  • 附录二: 范祖禹著作诸家著录序跋题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朱子全书》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异文校勘商榷(二)[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10)
    • [2].《杨忠烈公文集》版本考述[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3].明儒赵贞吉之行履实录及著作[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 [4].《朱子全书》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异文校勘商榷[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07)
    • [5].《朱文公文集》未收書信原因考釋——以宋元兩朝文集所見朱熹書信真迹題跋爲線索[J]. 中华文史论丛 2018(02)
    • [6].《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乐论研究[J]. 闽江学院学报 2017(01)
    • [7].中外史学交流[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8].祭之理的追索——朱熹的鬼神观与祭祀思想[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9].故宫中的那些匾额[J]. 黄金时代(学生族) 2018(02)
    • [10].黄尊素研究初探[J]. 长江丛刊 2016(17)
    • [11].宋咸淳元年建安书院刻本《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J]. 朱子文化 2019(02)
    • [12].朱子门人丛考[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 [13].鲍照骈体公文论略[J]. 兰台世界 2014(11)
    • [14].浅谈朱熹学术思想的价值取向[J]. 网友世界 2012(12)
    • [15].吴棫《論語續解》輯佚——兼論其特點及對朱子之影響[J]. 中国经学 2015(03)
    • [16].苏轼《论语说》拾遗[J]. 兰台世界 2012(15)
    • [17].高拱著作考述[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 [18].宋代神道碑目录[J]. 吐鲁番学研究 2018(02)
    • [19].朱子吟[J]. 朱子文化 2019(03)
    • [20].宋代地方官与民众——以真德秀为中心[J]. 江海学刊 2014(03)

    标签:;  ;  ;  

    范祖禹生平与史著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