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转化法合成糖基抗坏血酸的初步研究

生物转化法合成糖基抗坏血酸的初步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对糖基抗坏血酸的生物合成进行了初步研究,以麦芽糖和VC为底物经α-葡萄糖苷酶作用得到了VC的糖基衍生物-糖基抗坏血酸,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糖基抗坏血酸高转化率菌株的筛选、发酵条件及培养基组成的优化、糖基抗坏血酸转化条件的优化,以及糖基抗坏血酸高转化率菌株的诱变育种。得到结果如下: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糖基抗坏血酸转化率较高的菌株WPD2,通过菌落形态和ITS保守区序列分析及基于ITS的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该菌为一株黑曲霉,命名为Aspergillus niger WPD2,同时对转化产物作了初步鉴定,确定转化产物中含糖基抗坏血酸。通过单因素实验、PB实验结合正交实验对Aspergillus niger WPD2发酵条件及培养基组成进行了考察,得到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为2.0%、摇瓶装液量为30 mL/250 mL、培养温度为34℃、培养时间为60 h、初始pH为7.0、90 g/L的麦芽糖为碳源、10 g/L的(NH4)2SO4为氮源、CaCl2添加量为0.05 g/L,优化后糖基抗坏血酸产量达到0.52 g/L,比优化前提高了40.5%。通过正交实验对糖基抗坏血酸的转化条件进行了考察,得到最佳转化条件为:转化温度40℃、初始pH 2.5、转化时间14 h、VC 5 g/L、麦芽糖2 g/L,优化后糖基抗坏血酸产量达到3.20 g/L,比优化前提高了515.4%。采用亚硝基胍诱变育种,得到诱变菌株Aspergillus niger WPD2-N7-3,其转化产物中糖基抗坏血酸含量达到3.92 g/L,比诱变前提高了22.5%,遗传稳定性实验表明该菌遗传性能比较稳定。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VC 衍生物的分类及其国内外进展
  • 1.1.1 VC 的金属盐类
  • 1.1.2 VC 的酯类衍生物
  • 1.2 糖基抗坏血酸
  • 1.2.1 糖基抗坏血酸的主要用途
  • 1.2.2 糖基抗坏血酸的优点
  • 1.2.3 糖基抗坏血酸的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的立题意义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糖基抗坏血酸高转化率菌株的筛选及产物的初步鉴定
  • 2.1 材料
  • 2.1.1 菌种
  • 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1.3 培养基
  • 2.2 方法
  • 2.2.1 发酵条件
  • 2.2.2 转化条件
  • 2.2.3 糖基抗坏血酸测定方法-HPLC 法
  • 2.2.4 酶活测定
  • 2.2.5 糖基抗坏血酸高转化率菌株的筛选
  • 2.2.6 胞内胞外酶的确定
  • 2.2.7 菌种鉴定
  • 2.2.8 产物中糖基抗坏血酸的初步鉴定
  • 2.2.9 生物量的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AA-2αG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2 糖基抗坏血酸高转化率菌株的筛选
  • 2.3.3 胞内胞外酶的确定
  • 2.3.4 菌株的鉴定结果
  • 2.3.5 产物的初步鉴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spergillus niger WPD2 发酵条件及培养基组成的优化
  • 3.1 材料
  • 3.1.1 菌种
  • 3.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1.3 培养基
  • 3.2 方法
  • 3.2.1 初始发酵条件
  • 3.2.2 转化条件
  • 3.2.3 糖基抗坏血酸的测定方法
  • 3.2.4 发酵条件及培养基组成优化的单因素实验
  • 3.2.5 PB 实验
  • 3.2.6 正交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发酵条件及培养基组成优化的单因素实验
  • 3.3.2 Plackett-Burman 法筛选影响糖基抗坏血酸产量的重要因素
  • 3.3.3 正交实验确定最优发酵条件及培养基组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糖基抗坏血酸转化条件的优化
  • 4.1 材料
  • 4.1.1 菌种
  •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1.3 培养基
  • 4.2 方法
  • 4.2.1 发酵条件
  • 4.2.2 初始转化条件
  • 4.2.3 糖基抗坏血酸的测定方法
  • 4.2.4 糖基抗坏血酸转化条件优化的单因素实验
  • 4.2.5 糖基抗坏血酸转化条件优化的正交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糖基抗坏血酸转化条件优化的单因素实验
  • 4.3.2 正交实验确定最优转化条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糖基抗坏血酸高转化率菌株的诱变育种
  • 5.1 材料
  • 5.1.1 菌种
  • 5.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5.1.3 培养基
  • 5.2 方法
  • 5.2.1 发酵条件
  • 5.2.2 转化条件
  • 5.2.3 糖基抗坏血酸的测定方法
  • 5.2.4 菌种诱变程序
  • 5.2.5 紫外诱变
  • 5.2.6 亚硝基胍(NTG)诱变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紫外诱变结果与分析
  • 5.3.2 NTG 诱变结果与分析
  • 5.3.3 诱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半乳糖基胍的合成[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2].不同生长日龄罗汉果中糖基转苷蛋白凝胶电泳分析[J]. 生物技术通报 2008(S1)
    • [3].含哒嗪酮的二糖基碳二亚胺的合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 [4].牛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A基因糖基识别域生物信息学特征的研究[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2(05)
    • [5].糖基配合物的结构与配位模式[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03)
    • [6].α-和β-型N-呋喃核糖基酰胺[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4(10)
    • [7].糖基胍的研究进展[J]. 化学进展 2013(08)
    • [8].不同金属离子和表面活性剂对转糖基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酿造 2010(08)
    • [9].发酵乳杆菌β-半乳糖苷酶转糖基活性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8(07)
    • [10].改造糖基侧链合成新型抗生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09(19)
    • [11].不同性别人群的蛋白质N-糖基结构谱型比较[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4(06)
    • [12].工业色谱法分离制备7-木糖基-10-去乙酰紫杉醇酶解产物10-去乙酰紫杉醇[J]. 色谱 2012(02)
    • [13].壳聚糖基纤维止血效果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1)
    • [14].壳聚糖基纤维止血效果研究(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07)
    • [15].3-乳糖基-5,6-二甲基-4-羰基-噻吩并[2,3-d]嘧啶-2-硫醇钠的合成[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 [16].可降解性壳聚糖基小口径人工血管的生物安全性[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2(04)
    • [17].多糖基分子印迹功能材料[J]. 化学进展 2010(11)
    • [18].保护的二糖半乳糖基(α1→2)葡萄糖的新合成[J]. 光谱实验室 2011(01)
    • [19].含二肽的新型糖基氨基硫脲的合成(英文)[J].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20].一种合成柔红霉素糖基类似物的新方法[J]. 化学研究 2011(05)
    • [21].具有糖基转移抑制活性的抗生素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08(20)
    • [22].壳聚糖基智能水凝胶的研究进展[J]. 高分子通报 2013(08)
    • [23].氟取代核苷的合成——糖基氟化的研究进展[J]. 化工时刊 2010(01)
    • [24].转半乳糖基β-半乳糖苷酶产生菌筛选鉴定、产酶条件优化及酶法制备乳果糖[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08)
    • [25].区域选择性合成2-取代磺酰基亚肼基-3-全乙酰糖基-2,3-二氢噻唑及其表征、生物活性研究[J]. 有机化学 2010(05)
    • [26].糖基修饰的氨基酸类化合物的合成[J]. 有机化学 2008(03)
    • [27].保护的二糖半乳糖基(α1→2)葡萄糖的立体选择性合成[J]. 中国药学杂志 2011(08)
    • [28].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IgA1半乳糖基的缺失水平及临床意义[J]. 临床儿科杂志 2014(10)
    • [29].糖基-羧基酞菁锌偶联衍生物的合成及相关性质[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30].以DNA为靶点的含糖基药物的研究进展[J]. 中国海洋药物 2010(02)

    标签:;  ;  ;  ;  

    生物转化法合成糖基抗坏血酸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