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与反思: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的本土化构建

借鉴与反思: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的本土化构建

论文摘要

恢复性司法是当前国内外法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我国各地司法实务部门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纷纷着手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和实践工作。在褒贬杂糅、争论不一的探索进程中,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由于具有特殊的制度理念和探索阵地,因而进行得颇为顺利成效显著,同时也因为受到于法无据等问题的困扰而困难重重。如何在于法无据的探索中,给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正名?如何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实现我国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的本土化?这些都是摆在我们眼前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分成三个主要部分进行论述:萌生的理念、理念的实践和实践的反思。在第一部分“萌生的理念”中,首先对成人司法中恢复性司法步履维艰的情况作了分析。虽然近一二十年来兴起的新的刑事司法改革运动——恢复性司法运动,击中了现代刑事司法制度的要害,向社会提出了如何对犯罪作出反应的新问题并寻求回答,是一种崭新的范式或者说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模式,是对古典主义刑事法学理论和实证主义法学理论的双重超越,但是,由于其天生的缺陷使这一热门话题显得炙手可热。恢复性司法在成人司法领域倍受质疑,但是在少年司法中却独有一番天地:未成年人犯罪日益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思考应对的策略,同时,未成年人特殊的身心特点,又告诉我们不能沿袭成人司法的打击惯例。在打击与保护的博弈中,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悄然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国际化潮流。第二部分“理念的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了各地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实践中的两大本土化特点,一是理念上的,即把罪错少年也纳入被害人的范畴,从少年的罪天生需要宽容和少年的罚应在互动中纠正失衡两个方面体现;二是实际操作中的,恢复性手段呈现多样化态势,以刑事和解为主衍射出众多具有少年司法特色的制度,充分诠释了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第三部分“实践的反思”,主要以上海少年司法中探索恢复性司法的实际为研究点,着重解决关于探索的理性和制度的完善两个方面的问题。探索的理性,主要解决改革和依法办事的矛盾问题以及关于恢复性司法适用的阶段性问题;制度的完善,主要针对目前实际操作的刑事和解和相关制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些意见和建议。总之,本文主要以恢复性司法在少年司法中的萌生、实践为切入口,分析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存在的必要,总结本土化特色,并对实际探索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建议,权当抛砖引玉,力图构建完善的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第一章 萌生的理念:少年司法视野中的“恢复性司法”
  • 第一节 忧郁的考古:穿过成人司法
  • 一、沉重的报应刑罚
  • 二、睁开的第三只眼睛
  • 三、步履维艰的无奈
  • 第二节 现实的超越:恢复性司法在少年司法中的萌生
  • 一、未成年人犯罪现状日益严峻——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确有必要
  • 二、未成年人犯罪性质总体轻微——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实有可能
  • 三、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的原则、理念和目标
  • 第二章 理念的实践: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的本土化
  • 第一节 本土化之一:罪错少年也是被害人
  • 一、少年的罪——天生需要宽容
  • 二、少年的罚——互动中纠正失衡
  • 第二节 本土化之二:恢复性司法手段的多样化
  • 一、聚焦刑事和解
  • 二、衍射系列制度
  • 第三节 小结:“恢复”中诠释少年司法特殊的“宽严相济”
  • 一、“恢复”中的“宽”——对成人司法中谦抑的“宽”的深化
  • 二、“恢复”中的“严”——对成人司法中沉重的“严”的重构
  • 第三章 实践的反思:理性探索与制度完善(以上海为视角)
  • 第一节 理性探索
  • 一、关于探索中改革创新与依法办事的权衡
  • 二、关于未成年恢复性司法的适用阶段
  • 第二节 制度完善
  • 一、关于未成年人案件的刑事和解
  • 二、关于系列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信息传播中保护未成年人的规范内容之研究——基于全球139篇媒体伦理规范的分析[J].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19(05)
    • [2].未成年人网络利用活动权利保障——以网络视频直播领域为切入点[J]. 岭南学刊 2019(06)
    • [3].未成年人法的困境与出路[J]. 社会科学文摘 2019(11)
    • [4].柳州地区0~16岁未成年人维生素D水平研究及其与季节变化的关系[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03)
    • [5].大数据时代未成年人刑事信息被遗忘权保护困境及构建路径[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6].我国未成年人法律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完善构想[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 [7].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研究[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20(01)
    • [8].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处遇机制的完善[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9(06)
    • [9].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法律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07)
    • [10].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瑕疵与完善[J]. 文化学刊 2020(02)
    • [11].未成年人志愿者服务的开展与探究——基于川图实践的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 2019(32)
    • [12].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的法律角度分析与解决[J]. 法制博览 2020(08)
    • [13].家事审判中确立“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发展原则”论析[J]. 保定学院学报 2020(02)
    • [14].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制度[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15].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不应漏掉社交软件[J]. 方圆 2020(08)
    • [16].论法律对未成年人的过度保护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J]. 法制博览 2020(14)
    • [17].论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的问题及对策[J]. 法制博览 2020(15)
    • [18].未成年人涉黑涉恶犯罪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18)
    • [19].失足未成年人思想观念误区的调查及规制[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9(06)
    • [20].未成年人适用累犯问题再思考[J]. 绥化学院学报 2020(05)
    • [21].完善监护权惩罚内容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J]. 新生代 2020(02)
    • [22].信息时代的“瘾”与未成年人法律保护[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 [23].未成年人检察体系建设研究——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治理难题切入[J]. 中国检察官 2020(12)
    • [24].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起点之设置及相关制度完善[J]. 青少年学刊 2020(04)
    • [25].未成年人开房,怎能放任不理[J]. 方圆 2020(15)
    • [26].未成年人数据权的二元保护研究[J].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0(04)
    • [27].性侵未成年人的惩治与防范[J].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0(04)
    • [28].浅析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之降低——对“大连女孩被害案”的刑法思考[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0(04)
    • [29].城乡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行为特征比较研究[J]. 北京青年研究 2019(02)
    • [30].未成年人触网安全问题探析[J]. 中国国情国力 2019(07)

    标签:;  ;  ;  

    借鉴与反思: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的本土化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