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秦与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秦汉王朝是统一而强大的封建王朝,但由于秦帝国短命而亡,所以它对整个华夏文明的影响相对于延续了四百多年国运的汉而言,是略有逊色的。历史上常有“汉承秦制”之说,意在揭示汉的不少政策举措皆承袭于秦王朝。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确实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它推行严刑峻法最终导致其二世而亡。秦短命而亡使的其草创的一系列政策、法律等都没有机会达到相对完善的程度。曾经强悍一时的秦帝国在农民起义的攻击下迅速土崩瓦解,从农民起义中崛起的刘邦建立了汉,新兴的汉王朝借鉴覆亡的秦的各项政策举措中的有益方面来巩固发展自己,其中尤其值得介绍的便是对布衣平民进入官场的政策举措!布衣入仕进入官场,甚至达到卿相高位的情况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秦之所以最终能够统一六国就和它改革比较彻底,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接纳布衣人才进入统治层为我所用有密切的关系。秦对布衣人士的使用确实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程度,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承袭其制度的汉帝国,其对布衣人才的选拔使用也达到了一个比较大的规模。更为特殊的是由于汉的整个统治阶层整体上出身倾向于平民化,尤其是开国皇帝高祖刘邦在秦时仅为一个小小的亭长,如此出身使的汉与秦的布衣入仕的情况相比,又出现了更为特别的变化。汉庭重视布衣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而且保障他们的一部分权力,而且较大程度的摆脱了因为出身问题而对人才使用的限制,汉统治者推动了选拔人才制度大范围的向布衣平民开放,他们的这种做法使大批布衣人士得以进入官场。两汉统治者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促成了布衣阶层的大规模进入官场,这一大批布衣人士出身贫微,他们有着较为坚韧的意志、能够承受更多的苦难、不容易被名利所诱惑、而且立志为百姓谋福祉,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深切了解百姓的心声,知道下层人民最渴望的是什么。正因为如此,他们能够较为切实的推行百姓迫切需要的举措。而他们实行这些举措的结果便是比较好的满足了民众的需要,使国家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之下。由于他们的所作所为保障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也使百姓对于汉的维护心理增强,使百姓加强了对汉庭的依赖,社会的和谐由此得到了强化。两汉大批布衣平民在统治者的支持、鼓励下进入官场,他们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清廉、自重、以天下为己任促进了汉由初期的百废待兴较快的进入一个又一个的盛世。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都不乏布衣出身并对社会做出过大贡献的官员。汉承秦制注意用人上尽量不拘一格降人才,更由于开国皇帝和一大批开国元勋皆出身比较低微,使得它的举措更为深入人心,更易于选拔布衣人才。这些布衣出身的官员他们为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为了海晏河清。甘于困苦,甘于忍耐,甘于去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他们不在乎官位与名利,只为了为百姓谋福祉,他们为百姓所做的一切集合成了浩大的长河无声无息的默默滋润着大汉的百姓,为汉的国运长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论文便是试图去揭示汉王朝把布衣入仕推进到这个新的高度后,这些官员对汉的兴盛强大和长治久安起到了哪些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是通过对两汉布衣出身的郡国守相功绩的总结,以便更好的认识布衣入仕的积极方面和这些布衣出身的官员对汉帝国所造成的影响。以此来证明汉的强大虽然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尤其不能漠视的便是大批布衣入仕所产生的正面效应。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为官入仕必读箴言[J]. 领导之友 2016(08)
- [2].老家大年初一拜谱年[J]. 老友 2015(03)
- [3].试论金代宗室的入仕及升迁途径[J]. 大连大学学报 2012(02)
- [4].唐朝宗室入仕情况研究[J]. 唐史论丛 2013(01)
- [5].从入仕追求方式看李白的人生处世心态[J]. 名作欣赏 2008(02)
- [6].孔孟入仕观及其内在矛盾[J]. 前沿 2012(14)
- [7].论苏轼入仕前对法家的态度[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8].匠人入仕:明代匠官制度述论[J]. 史林 2020(05)
- [9].唐代中下层官员入仕之路研究——以墓志铭资料为中心[J]. 前沿 2012(23)
- [10].元代怯薛入仕契机探析[J]. 阴山学刊 2009(02)
- [11].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4(06)
- [12].管理艺术与边疆稳定——以明清时期土司官族科举入仕为研究中心[J].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0(01)
- [13].孙廷铨及其入仕——兼谈清初入仕汉官之处世心态[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6)
- [14].清代世家高佳氏入仕途径考述[J].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9(01)
- [15].试论唐宋商人子弟入仕权方面的变化[J]. 兰台世界 2013(15)
- [16].《淪陷時期香港報業與“漢奸”》[J]. 人文中国学报 2018(01)
- [17].试论唐代将相子孙的入仕途径与政坛表现——以《旧唐书》为中心[J]. 兰州学刊 2010(09)
- [18].勤俭信智与读书入仕:唐宋“富民”品质特征略论[J].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7(10)
- [19].高管入仕:盘点新任部长中的CEO[J]. 决策探索(上半月) 2013(04)
- [20].浅论秦宓入仕前后的士人心态——从其现存诗文谈起[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1].大学应该是啥鸟都有的大林子[J]. 四川文学 2010(06)
- [22].清代台湾科第人物的入仕与归隐[J]. 海峡教育研究 2013(03)
- [23].两汉作家入仕途径考察——以探讨汉代经学与文学的关系为目的[J]. 天府新论 2010(03)
- [24].格式化生存的悲哀与反讽[J]. 领导文萃 2009(21)
- [25].从《对各种职业的讽刺》看古埃及的“入仕”思想[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05)
- [26].知识分子的本色[J]. 钟山风雨 2015(06)
- [27].宋代贡举中神童举对儿童的培养及入仕影响[J]. 兰台世界 2014(24)
- [28].关于唐代吴兴姚氏入仕人数的初步统计[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03)
- [29].城乡印象(外二章)[J]. 五台山 2009(11)
- [30].口碑自在民心[J]. 政策瞭望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