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情况、斑块的特点;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和50例非脑血管病组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观察斑块发生情况、发生部位、斑块类型、内-中膜厚度、颈动脉狭窄程度,分析以上结果间的联系。将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和脑梗死组,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通过对两组间的影响因素比较,找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1.(1)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为64.2%,非脑血管病检出率为34%,两组比较X2检验P<0.05。斑块以颈总动脉分叉处最多见,其次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起始部和颈内动脉。(2)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斑块中稳定斑块组占80.8%,不稳定斑块组占19.2%,均以轻度狭窄为主,但稳定斑块组多于不稳定斑块组,P<0.05;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与两组比较无差异;不稳定斑块组闭塞多于稳定斑块组,P<0.05。2.脑梗死组和TIA组的内-中膜厚度为1.93±1.13mm和2.16±1.19mm,与对照组(1.28±0.76mm)比较P<0.05;狭窄≥50%组为3.71±0.99mm,狭窄<50%组为2.48±0.67mm,两组比较P<0.05。3.缺血性脑血管病组中度(≥50%)以上狭窄发生率为19.5%,非脑血管病组为5.9%,两组比较P>0.05:缺血性脑血管病组以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轻、中度狭窄为主,轻度狭窄以颈总动脉为最多,占65.9%,P<0.05;重度狭窄组及闭塞组以颈内动脉为最多主,分别占3.6%及3.0%,P<0.05。4.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比较:性别构成有统计差异,男性多于女性;有吸烟史者斑块组多于无斑块组,P<0.05;斑块组血尿酸及血糖值高于无斑块组,P<0.0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与脑梗死组比较:后者糖尿病史例数多于前者P<0.05,斑块稳定性及狭窄程度比较无差异。结论: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密切相关。2.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通过斑块稳定性、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狭窄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3.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男性、吸烟者、血尿酸及血糖升高者斑块多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
  • 2.3 危险因素
  • 2.4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2.5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小结
  • 第六章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变化及意义[J]. 浙江检验医学 2008(04)
    • [2].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J]. 云南医药 2019(06)
    • [3].丁苯酞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改善侧支循环应用研究[J]. 黑龙江医药 2019(06)
    • [4].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J]. 智慧健康 2019(35)
    • [5].对急危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行长程脑电监测的意义及预后评估研究[J].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9(05)
    • [6].针刺对短暂性脑血管病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 2020(02)
    • [7].年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点及病因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04)
    • [8].研究介入护理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01)
    • [9].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06)
    • [10].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J]. 中国乡村医药 2020(06)
    • [11].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02)
    • [12].早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创伤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治中的应用[J]. 包头医学 2020(01)
    • [13].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血管超声检测的结果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08)
    • [14].外泌体miRN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07)
    • [15].青年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因素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04)
    • [16].追踪方法学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有效性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16)
    • [17].亚低温治疗重症脑血管病的效果分析[J]. 世界复合医学 2020(03)
    • [18].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06)
    • [19].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12)
    • [20].颈动脉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19)
    • [21].介入术与单纯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19)
    • [22].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救治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21)
    • [2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治疗[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20)
    • [24].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及危险因素分析[J].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0(04)
    • [25].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观察[J]. 黑龙江中医药 2020(04)
    • [26].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颈动脉超声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20)
    • [27].颈部血管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15)
    • [28].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 2018(24)
    • [29].老年慢性脑血管病病人的护理疗效[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03)
    • [30].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63)

    标签:;  ;  ;  ;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